第246章 寫而優則仕

第246章 寫而優則仕

老朱揹着手走到朱標和朱允熥面前,先是看了看朱標手中的三國志,又看了看朱允熥手中的史記,最後竟然氣極而笑道:“你們是不是覺得朕老糊塗了,打算用這些來糊弄朕?”

看到老朱發怒,朱允熥立刻悄悄的躲到朱標身後,畢竟這時候當然得讓當爹的擋在前面,朱標也想躲,可發火的就是他老爹,所以他想躲都沒地方躲,於是這時也只能硬着頭皮站在那裡,同時悄悄的向旁邊的李節使了個眼色求助。

“殿下,剛纔我都已經全招了,您還是實話實說吧!”李節雙手一攤無奈的道,他哪知道朱標父子二人竟然玩這一手,事先三人根本沒有串通好,這時再想串通已經晚了。

朱標聽到李節的話也面露尷尬,當即向老朱認錯道:“兒臣錯了,這就讓人把書取來!”

隨着朱標的一聲吩咐,立刻有人快步去取書,這讓老朱氣的再次瞪了朱標一眼,不過也懶的和他們再計較。

很快書稿取來送到老朱的面前,看着這份手寫的書稿,老朱也有些疑惑,不明白它爲何有那麼大的魅力,竟然讓自己的兒子和孫子爲它徹夜不眠,特別是從小不喜歡讀書的朱允熥,竟然也會沉迷於書中,這可實在讓人想不通。

於是老朱伸手拿起書稿看了一下,開篇就是東漢末年的黃巾之亂,對於這段歷史,老朱也十分熟悉,因爲許多說書人都喜歡說三國的故事,老朱幾乎是從小聽到大,後來他識字之後,還特意看過三國志,不過在他看來,無論是曹操還是劉備、孫權,三人雖然都有各自的優點,但缺點也很明顯,這也是三國未能一統,最後讓司馬氏撿了個便宜的原因。

不過隨着書中內容的展開,老朱也驚訝的發現,這本書不但開篇宏大,裡面的故事也十分生動,每個故事中的人物也極爲鮮活,那種感覺就像是自己身臨其增,與三國中的人物對話一般,這也讓老朱也慢慢的坐到位子上,仔細的翻閱起這本三國的故事。

看到父親竟然也認真的看起這些書稿,下面的朱標也不禁鬆了口氣,朱允熥這時也從朱標身後探出頭來,看到祖父的模樣也是嘿嘿一笑,隨即看向李節,李節則對他們擺擺手,示意他們不要打擾到老朱,免得他生氣。

朱標和朱允熥當然明白,於是三人退到一邊默不作聲,只能以眼神交流,老朱則坐在那裡認真的翻看着書稿,有時看到精彩之處時,也忍不住拍案讚歎,讓人看着忍俊不禁。

不過老朱的自制力卻不是朱標和朱允熥能比的,他僅僅翻看了大概半個時辰左右,就強制着自己從書中脫離起來,隨即擡起頭看向李節問道:“此書是何人所著?”

“啓稟陛下,此書的作者名叫羅本,字貫中,現在就在我府上作客,我也正準備將他所著的書籍印刷出來。”李節立刻回答道。

“羅本?”老朱對這個名字感到十分陌生,隨即再次道,“從他所寫的書中可以看出,此人必定胸有韜略,不知他可否擔任過官職?”

“這個……”李節聞言也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決定實話實說道,“羅老先生曾經在張士誠手下做過幕僚,只是後來看張士誠不能成事,於是就離開了,後來因爲擔心朝廷追究這件事,所以一直沒有考取過任何功名。”

“我說呢,原來是張士誠手下的人。”老朱聞言也是輕笑道,不過他並不打算追究,畢竟之前連張定邊和鄒普勝都他都沒有追究,更何況一個小小的謀士。

“那他現在多大年紀,家住在哪裡?”老朱再次問道。

“羅老先生年過花甲,之前一直四處奔波,想要將自己所寫的書籍印刷成冊,可惜卻一直沒能成功,後來我聽說這件事後,這才邀請他來京。”李節再次回答道。

“年紀這麼大還居無定所,能在如此落魄之下還能胸有宏圖,倒也十分難得!”老朱聞言也不禁誇讚道,隨後只見他來回走動了兩趟,當即向朱標吩咐道,“太子你安排一下,這個羅本不是想印書嗎,就把他安排一個印書局的職位,讓他親自督促儘快把這本三國印刷成冊!”

“兒臣遵命!”朱標聞言也是立刻應道,看來老爹也被三國這本書的魄力所征服,非但沒有怪罪自己,反而還給羅本安排了官職,不過這樣也好,傳出去說不定還是一樁美談。

“那個……父皇,這些書稿是不是……”朱標這時忽然又有些猶豫的看向老朱桌子上的書稿道,如果要印書,自己是不是要把書稿帶走?另外他到現在也只看了一少部分,剩下還有一大半沒看呢。

不過老朱卻是大手一揮道:“你們先去安排羅本的事,等他上任做好準備後,再來找朕要書稿也不遲!”

這下朱標和朱允熥都露出失望的神色,顯然老朱是想把書稿留下自己看,這下他們只能等到日後印刷出來後再看了。

李節看到朱標父子失望的模樣卻是暗自好笑,他倒不急着看三國,畢竟前世他已經看過太多遍了,書中的情節他幾乎都是倒背如流,不過日後等到三國初次印刷發行時,他一定要多收藏幾套,畢竟這可是三國演義的首發版,絕對有着巨大的收藏價值。

朱標與李節三人被老朱趕出來後,也立刻乘車來了李節家中,李節是想把老朱授官,而且還讓印書局來印刷三國的好消息告訴羅貫中,朱標則是想見一見羅貫中本人,順便也讓他早點上憑,這樣也能早點把三國印刷出來。

羅貫中這時也正在修訂水滸傳,當看到李節三人進來時也立刻放下筆站起來,朱允熥他昨天已經見過,但朱標卻是第一次見,不過他看到李節和朱允熥都站在朱標兩側,顯然是以朱標爲首,這讓他對朱標的身份也好奇起來。

“羅老先生,這位是太子殿下!”李節再次爲羅貫中介紹道。

雖然羅貫中已經猜到朱標身份不凡,但當得知眼前這個中年人竟然是太子時,他還是嚇了一跳,當即上前行禮道:“老朽拜見太子殿下!”

“老先生不必多禮,昨晚我見到你的書稿後,對老先生也是驚爲天人,今日冒昧來訪,還請老先生不要見怪!”朱標也十分客氣的向羅貫中道。

“太子殿下太客氣了,老朽無德無能,當不得太子如此誇獎!”羅貫中再次受寵若驚的道,朱標對他的誇讚實在讓他有點受用不起。

“羅老先生,告訴你一件好事,你的書稿被陛下看過後,陛下也對您的書大加讚賞,現在已經下旨,讓您去印書局任職,專門負責將你的書印刷成冊,太子來見你就是爲了這件事!”李節這時也不再轉彎抹角,當下直接開口道。

“什麼!陛下……陛下他也看了我的書稿?”羅貫中聞言更加不可思議,甚至他都懷疑自己是不是又在做美夢了?

“羅老先生不必懷疑,父皇既然已經開了金口,自然也再無更改的可能,只要你願意,隨時都可以到印書局上任!”朱標這時也笑着開口道。

“羅老先生,聽說你還寫了其它書,能不能拿出來讓我們看看?”這時朱允熥也忍不住問道,三國的書稿被他爺爺拿走了,幸好剛纔他聽李節說羅貫中還有其它的書稿,所以他這時也急着想要看一看。

“當然可以,我這裡還有我老師所寫的水滸傳,只是未能修訂,我這幾年也一直幫着老師修訂這本書。”羅貫中說着也指了指書桌上自己正在修訂的水滸傳。

不過李節聞言卻有些擔心,因爲和三國演義不同,水滸傳的草莽氣更濃,因爲它本來就是一本寫造反的書,朱標和老朱身爲統治者,對這種造反肯定十分反感,當然這也要看朱標他們的氣度,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像後世的康麻子爺孫那麼小氣。

朱標並不知道水滸傳是什麼書,當即也興致勃勃的拿起書稿看了起來,剛開始倒還沒什麼,不過隨着後來劇情的展開,他的臉上也露出幾分尷尬的神色,身爲太子,看着一本主角全都是造反之人的書,實在讓他有點難以接受。

不過相比朱標,朱允熥卻看的津津有味,甚至他覺得這本水滸更合他的胃口,特別是看着書中的各個角色快意恩仇,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簡直爽快之極。

李節看到朱允熥的模樣卻有些擔心,正所謂少不讀水滸,因爲水滸中的一些觀念實在是有點歪,少年人三觀未定,若是被水滸中的觀念影響,很可能會走上歪路,看來自己以後得注意一下對朱允熥的引導,免得他走錯了路。

不過朱標雖然造反之事本能的有些排斥,但也發現這的確是一本好書,甚至不在那本三國通俗演義之下,這讓他也不禁再次讚歎起來,這讓李節也放下心來,看來朱標的胸襟還是十分寬廣的,完全不必擔心水滸傳會被列爲禁書。

(本章完)

第148章 未戰先怯第57章 愚蠢的忠臣第216章 你爲什麼幫我第136章 沐晟要練兵第194章 英雄遲暮第709章 威嚴?第635章 朱棣與蒸汽船第227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302章 寧王朱權第497章 徇私枉法第268章 上元夜(上)第403章 蒸汽機第192章 李節留下第654章 出征第581章 證據第446章 壽宴上的小插曲第373章 兄弟間的爭鬥第645章 被扣押的使團(下)第603章 引入競爭第352章 以錢生錢第691章 逃脫第228章 天津變太津第149章 演一場戲第123章 所謂美食第782章 潭王朱柏第301章 郭惠妃第442章 皇族的問題第263章 探監第597章 句容縣衙(下)第595章 與杜正的二次交鋒第336章 猶太難民(下)第130章 沈萬三的後人第4章 學習被砍的經驗第504章 皇太孫?第137章 打着燈籠找自己第588章 無法指認第527章 你聽錯了第166章 明船之災第481章 相親(上)第764章 第二封信第219章 心理陰影第145章 第二次離京第630章 朱雪晴的提醒第111章 妻過夫償第436章 集中力量辦大事第29章 多疑的老朱第267章 攜手共遊第61章 巧妙的方式第775章 挖人第611章 軟禁中的朱允炆第655章 錫爾河畔第37章 兩衛必叛第597章 句容縣衙(下)第394章 遷富戶入京第258章 李節後院起火第755章 又一批戰俘第60章 忽悠朱允熥第569章 戶部問話第720章 工匠鬧事(上)第69章 沒孃的孩子第669章 使團回京第13章 世人都曉神仙好第204章 黃河水患第477章 處罰第111章 妻過夫償第815章 開火第617章 儒家最大的威脅第267章 攜手共遊第669章 使團回京第132章 空手套白狼第199章 橫死者不入祖墳第515章 想通了?第54章 另一條路第836章 朱橚與朱權逃回來了第538章 流放美洲第20章 退婚流?第603章 引入競爭第693章 被俘的叔侄第53章 臣請尚公主第662章 總兵宋晟第99章 遷島民入內陸?第385章 女主內第156章 心甘情願的跳坑第704章 勾心鬥角第254章 面對現實第406章 臣請陛下出兵安南第258章 李節後院起火第169章 肯定沒好事第769章 跟着我吧第490章 剋扣第469章 案情分析第783章 抓捕朱梓(上)第441章 我不需要別人認可第420章 轉動的蒸汽機第741章 美洲見聞(下)第817章 太傅第695章 西安城外第304章 羅貫中辭行第454章 封賞第311章 受打擊的朱玉寧
第148章 未戰先怯第57章 愚蠢的忠臣第216章 你爲什麼幫我第136章 沐晟要練兵第194章 英雄遲暮第709章 威嚴?第635章 朱棣與蒸汽船第227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302章 寧王朱權第497章 徇私枉法第268章 上元夜(上)第403章 蒸汽機第192章 李節留下第654章 出征第581章 證據第446章 壽宴上的小插曲第373章 兄弟間的爭鬥第645章 被扣押的使團(下)第603章 引入競爭第352章 以錢生錢第691章 逃脫第228章 天津變太津第149章 演一場戲第123章 所謂美食第782章 潭王朱柏第301章 郭惠妃第442章 皇族的問題第263章 探監第597章 句容縣衙(下)第595章 與杜正的二次交鋒第336章 猶太難民(下)第130章 沈萬三的後人第4章 學習被砍的經驗第504章 皇太孫?第137章 打着燈籠找自己第588章 無法指認第527章 你聽錯了第166章 明船之災第481章 相親(上)第764章 第二封信第219章 心理陰影第145章 第二次離京第630章 朱雪晴的提醒第111章 妻過夫償第436章 集中力量辦大事第29章 多疑的老朱第267章 攜手共遊第61章 巧妙的方式第775章 挖人第611章 軟禁中的朱允炆第655章 錫爾河畔第37章 兩衛必叛第597章 句容縣衙(下)第394章 遷富戶入京第258章 李節後院起火第755章 又一批戰俘第60章 忽悠朱允熥第569章 戶部問話第720章 工匠鬧事(上)第69章 沒孃的孩子第669章 使團回京第13章 世人都曉神仙好第204章 黃河水患第477章 處罰第111章 妻過夫償第815章 開火第617章 儒家最大的威脅第267章 攜手共遊第669章 使團回京第132章 空手套白狼第199章 橫死者不入祖墳第515章 想通了?第54章 另一條路第836章 朱橚與朱權逃回來了第538章 流放美洲第20章 退婚流?第603章 引入競爭第693章 被俘的叔侄第53章 臣請尚公主第662章 總兵宋晟第99章 遷島民入內陸?第385章 女主內第156章 心甘情願的跳坑第704章 勾心鬥角第254章 面對現實第406章 臣請陛下出兵安南第258章 李節後院起火第169章 肯定沒好事第769章 跟着我吧第490章 剋扣第469章 案情分析第783章 抓捕朱梓(上)第441章 我不需要別人認可第420章 轉動的蒸汽機第741章 美洲見聞(下)第817章 太傅第695章 西安城外第304章 羅貫中辭行第454章 封賞第311章 受打擊的朱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