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出遊

第346章 出遊

“咦?”書房中的李節打開湯和送來的書信,看到上面的內容卻不由得驚訝的輕聲叫道,看到最後更是震驚的站了起來,滿臉都是不可思議的表情。

“夫君這是怎麼了?”這時朱玉寧也剛好走了進來,見到李節震驚的模樣也好奇的問道。

“玉寧你快來看,湯爺爺他的病情竟然好轉了!”李節這時也急切的將這個好消息與妻子分享道。

“真的,之前不是所有人都說他老人家要不行了嗎?”朱玉寧聽到李節的話同樣震驚的問道,隨即就快步上前接過書信,結果發現這竟然是湯和親筆寫給李節的書信,信上的內容不多,主要就是湯和報了一下平安,說自己的病情好轉,現在已經可以在下人的攙扶下走動了。

“我也十分想不通啊,之前我可是多次去探望,當時湯爺爺的情況真的十分糟糕,說句難聽的,幾乎隨時都可能斷氣,當時陛下也派御醫去看了,都說希望渺茫,當時送湯爺爺回鄉,就是想讓他落葉歸根,卻沒想到他的病竟然還能好轉!”李節這時也是一臉的不敢相信。

“也許是老天開眼,不想讓信國公走吧!”朱玉寧這時也放下書信輕聲道,她知道李節曾經受過湯和的照顧,兩人的感情也很好,之前湯和病重的時候,李節也爲此傷心許久。

“不對,我懷疑這老頭又是在裝病!”李節卻忽然開口道,以湯和當時表現出來的病情,幾乎就是在瀕死的邊緣,恢復過來的希望極小,所以李節更願意相信他是在裝病,或者說他的病絕不像當時他表現的那麼嚴重。

“裝病?爲什麼?”朱玉寧聞言卻也驚訝的問道,如果湯和裝病,那也要有一個裝病的理由,總不能就是爲了裝病回老家休養吧?

“這個就要問他自己了,不過我懷疑很可能與允熥的事有關!”李節站直身子微笑道,將自己代入到湯和的角度,似乎也不難理解他裝病的理由了。

“與允熥有關?”朱玉寧聞言先是一愣,隨即也醒悟過來道,“你是說信國公看到允熥與允炆之間的爭鬥,所以纔想借生病躲回鳳陽,免得日後惹上麻煩?”

“不錯,這老頭最會見風使舵,特別是這幾年更加小心,連朝堂上的事都不會發表任何看法,更別說介入皇儲之爭了,偏偏他和我的交情不一般,十分容易被我拉下水,所以還不如早早的躲到鳳陽去,免得沾上這種麻煩!”李節分析到最後也露出自信的表情。

湯和這個人的心思很複雜,這世上除了老朱外,恐怕也只有李節最懂他的心思,之前李節是被他裝病的樣子嚇到了,根本沒往這方面想,可是現在仔細一想,就發現有些情況不太對勁。

其中最明顯的就是老朱的反應,明明湯和病的那麼重,老朱卻毫不猶豫的同意將他送回鳳陽,要知道病人最忌在路上顛簸,難道老朱就不怕湯和死在半路上?

想到這裡,李節也立刻把上面這些講給朱玉寧,結果朱玉寧聽後也十分贊同的連連點頭,湯和生病這件事的確有些蹊蹺,現在看來對方似乎真的是在裝病?

“姐!姐夫!你們在哪呢?”就在這時,外面忽然傳來朱允熥興沖沖的聲音,緊接着就見他一臉興奮的衝了進來,見到朱玉寧兩人也立刻道,“姐你也真是的,不是來叫姐夫嗎,怎麼這麼久還沒一點動靜,咱們不是和父親說好了要去長城嗎?”

“去長城?”李節聽到這裡也是一愣。

朱玉寧這時卻一拍腦門道:“我差點忘了,來的時候我不是一直唸叨着想去長城嗎,父親也一直記着這件事,今天剛好他有空,於是就決定帶我們一起去長城,剛纔我來找夫君就是想告訴你準備一下!”

“那太好了,咱們快走吧,別讓太子等急了!”李節聞言也立刻贊同的道,雖然他上次來北京已經登了一次長城,但朱玉寧和朱允熥卻從來沒見過,現在好不容易來到北京,趁着老朱不在,他們也難得自由的外出一次。

當李節三人見到朱標時,發現朱棣一家和朱雪晴都在這裡,這次朱棣不但自己來了,而且還帶來了自己的妻子兒女,這主要是徐王妃對朱玉寧十分想念,畢竟她和朱玉寧平時也只能靠書信往來,前幾天兩人相見時,也是抱頭痛哭,畢竟對於朱玉寧來說,母親早逝後,徐氏對她的關心就顯得格外珍貴。

人到齊了,朱標也立刻宣佈動身,這次其實並不算是一次官方活動,而是更像是一個大家庭的郊遊,朱標與朱棣兩人帶頭,李節和朱允熥這些晚輩跟隨,至於徐王妃和朱玉寧、朱雪晴這些女眷,則跟在後面。

長城是北京最堅固的一道防線,現在既然要遷都北京,自然更加重要,所以這也是朱標來到北京後,立刻跑來巡視長城的原因,朱棣也好長時間沒回北京了,一路上都在感慨北京城內外的變化也是極大,有些地方他都快認不出來了。

“李節,朝廷的那個水泥能不能給我送去一些,我看這玩意用來築城或建房子都是十分方便,甚至連道路都能用,簡直比磚石好用多了!”朱棣這時忽然向李節問道。

“四叔要用肯定沒問題,不過水泥的產量卻有限,現在也只有北京和金陵設有水泥作坊,這兩地都是消耗水泥的大戶,現在水泥作坊產的水泥根本不夠這兩地用的,所以恐怕很難擠出多餘的水泥供給四叔。”李節說到最後也是雙手一攤無奈的道,水泥這東西的需求實在太大,特別是北京城,到處都在重修,生產多少水泥都不夠用。

“這還不簡單,直接在我們高麗也設一座水泥作坊不就行了嗎?”朱棣聞言也立刻開口道。

不過李節聽到朱棣的話卻看向朱標,並沒有擅自回答朱棣的話,果然,只見朱標也扭頭對朱棣笑道:“四弟你就別想了,父皇已經說了,水泥這東西的作用太大,暫時不允許流通到大明之外,你要用肯定沒問題,但卻不可能在高麗設水泥作坊。”

“那怎麼辦,我還想着把高麗的港口重建一下,畢竟那個小港口根本不足以停靠太大的船隊。”朱棣聞言也十分苦惱的道。

“這樣吧,登州那邊也要重修港口,剛好你們那邊離登州也不遠,乾脆就在登州再建一座水泥作坊,規模大一些,出產的水泥分給你們一半,反正你們用海船運輸起來也方便。”朱標想了想這纔開口道。

登州一向都是北方著名的軍港,當初唐朝攻打高句麗時,就曾經從登州出海,而到了大明時期,特別是大明與倭國、高麗之間來往頻繁後,登州的地理位置也愈發的重要,原來的港口同樣也需要擴大重建。

“行,那到時我就等着大哥你的好消息了!”朱棣聞言也再次點頭道,他也不講究,反正只要有水泥用就行。

現在朱棣的想法已經發生了一些改變,自從與張定邊達成合作,決定要一起派人探索美洲後,朱棣就將自己的目光投向了更加廣闊的海洋,這段時間他不但經常和李節討論海外的情況,而且還關注海貿情況的發展,甚至還有了重修港口的想法,換做以前他肯定不會注意到這些。

閒聊了幾句後,朱標忽然又向李節轉頭問道:“銀行的事你打算怎麼開始,有沒有什麼具體的計劃?”

(本章完)

第582章 機遇與風險第582章 機遇與風險第546章 藍玉之孫第613章 朱允炆的信第671章 開春第526章 妃嬪殉葬?第26章 沐英之子第630章 朱雪晴的提醒第197章 太子出巡(下)第650章 統兵的人選第763章 意義第371章 朱棣的倭國見聞(下)第67章 胡獄再起第400章 詹徽的擔憂第7章 送命的第766章 更高級的殖民第369章 朱棣的倭國見聞(上)第543章 功高震主第734章 新途島見聞(下)第315章 朱允炆聽獄第393章 老朱取名第786章 一箭雙鵰?第570章 自殺還是他殺?第182章 命苦的堂妹第829章 大洋洲(中)第483章 相親(下)第663章 朱棣與傅友德第264章 心灰意冷第622章 試行第306章 小情侶鬧矛盾第366章 聰明的犯人第86章 你在和朕講條件?第4章 學習被砍的經驗第26章 沐英之子第81章 似曾相識的一幕第125章 好心辦壞事第183章 歷史上的“敏敏郡主”第655章 錫爾河畔第585章 找什麼東西第740章 美洲見聞(中)第56章 錯誤的教育第733章 新途島見聞(上)第86章 你在和朕講條件?第464章 辣椒第512章 駕崩第651章 拿捏不定第805章 沐家的處置第767章 船上第63章 給朱允熥開小竈第462章 投筆從戎第777章 楊家突變(下)第519章 彌留之際第393章 老朱取名第119章 給朱標打個預防針第825章 登陸點(下)第744章 黃二與狗頭金(下)第419章 戰場急救術第705章 參觀書院第475章 心照不宣第620章 巡視鐵路第452章 遲到的壽禮第813章 效仿呂不韋第603章 引入競爭第275章 開始賣書了第619章 修鐵路去吧第521章 真的不見了第836章 朱橚與朱權逃回來了第456章 利益分配第58章 再差能差的過我?第622章 試行第147章 舟山島上的漁民(下)第112章 李善長之死第564章 監察院的問話第307章 驚見方孝儒第740章 美洲見聞(中)第296章 女子不得干政第704章 勾心鬥角第803章 削藩與沐家第191章 兩公回京第260章 皇權與相權之爭第801章 沐晟的捷報第39章 錦衣衛急報第74章 拼命三郎朱標第829章 大洋洲(中)第25章 第二塊骨牌第516章 病重第17章 收回家產第114章 殺手鐗第196章 太子出巡(上)第204章 黃河水患第717章 私下接觸(上)第310章 朱雪晴的幫助第3章 老子不玩了(求推薦收藏)第769章 跟着我吧第352章 以錢生錢第584章 接連死亡的高官第414章 醫科(下)第831章 大明的改革第266章 人約黃昏後
第582章 機遇與風險第582章 機遇與風險第546章 藍玉之孫第613章 朱允炆的信第671章 開春第526章 妃嬪殉葬?第26章 沐英之子第630章 朱雪晴的提醒第197章 太子出巡(下)第650章 統兵的人選第763章 意義第371章 朱棣的倭國見聞(下)第67章 胡獄再起第400章 詹徽的擔憂第7章 送命的第766章 更高級的殖民第369章 朱棣的倭國見聞(上)第543章 功高震主第734章 新途島見聞(下)第315章 朱允炆聽獄第393章 老朱取名第786章 一箭雙鵰?第570章 自殺還是他殺?第182章 命苦的堂妹第829章 大洋洲(中)第483章 相親(下)第663章 朱棣與傅友德第264章 心灰意冷第622章 試行第306章 小情侶鬧矛盾第366章 聰明的犯人第86章 你在和朕講條件?第4章 學習被砍的經驗第26章 沐英之子第81章 似曾相識的一幕第125章 好心辦壞事第183章 歷史上的“敏敏郡主”第655章 錫爾河畔第585章 找什麼東西第740章 美洲見聞(中)第56章 錯誤的教育第733章 新途島見聞(上)第86章 你在和朕講條件?第464章 辣椒第512章 駕崩第651章 拿捏不定第805章 沐家的處置第767章 船上第63章 給朱允熥開小竈第462章 投筆從戎第777章 楊家突變(下)第519章 彌留之際第393章 老朱取名第119章 給朱標打個預防針第825章 登陸點(下)第744章 黃二與狗頭金(下)第419章 戰場急救術第705章 參觀書院第475章 心照不宣第620章 巡視鐵路第452章 遲到的壽禮第813章 效仿呂不韋第603章 引入競爭第275章 開始賣書了第619章 修鐵路去吧第521章 真的不見了第836章 朱橚與朱權逃回來了第456章 利益分配第58章 再差能差的過我?第622章 試行第147章 舟山島上的漁民(下)第112章 李善長之死第564章 監察院的問話第307章 驚見方孝儒第740章 美洲見聞(中)第296章 女子不得干政第704章 勾心鬥角第803章 削藩與沐家第191章 兩公回京第260章 皇權與相權之爭第801章 沐晟的捷報第39章 錦衣衛急報第74章 拼命三郎朱標第829章 大洋洲(中)第25章 第二塊骨牌第516章 病重第17章 收回家產第114章 殺手鐗第196章 太子出巡(上)第204章 黃河水患第717章 私下接觸(上)第310章 朱雪晴的幫助第3章 老子不玩了(求推薦收藏)第769章 跟着我吧第352章 以錢生錢第584章 接連死亡的高官第414章 醫科(下)第831章 大明的改革第266章 人約黃昏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