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太子召見

張越與劉進,剛剛出了未央宮,還未來得及道別。

迎面就有一輛懸掛着東宮標誌的馬車駛來。

一個文官,站在馬車上,對着兩人喊道:“長孫殿下,張侍中……請留步……”

劉進聞言看過去,奇道:“怎麼是他?”

“他是?”張越問道。

“太子家令鄭會……”劉進介紹道:“此人乃故大夫鄭當時之後……”

“哦……”張越聽了,若有所思。

太子家令,是漢室儲君之下的頭號戰將,地位與皇帝的丞相相當。

總責儲君內外大小事務,主要負責爲儲君指導和治理其麾下的十個食邑縣的事務。

而漢代太子以國爲家,故號爲家令。

換而言之,這是一個當今太子身邊的絕對親信。

鄭會卻是驅車,匆匆趕到兩人面前,下車對劉進和張越拜道:“殿下、侍中足下,家上有請!”

“父親喚我?”劉進聽了微微一楞,問道:“可有要事?”

內心之中,其實是忐忑不安的。

鄭會拜道:“家上聞說殿下與張侍中交好,特地囑咐臣請殿下與侍中往博望苑一敘……”

張越聽了,忙拜道:“臣敢不從命?”

劉進也只好期期艾艾的道:“孤知道了,請鄭令君引路吧……”

便與張越同乘一車,跟着鄭會的馬車,向着博望苑而去。

……………………………………

“張侍中,若父親怪罪於我,該怎麼辦?”坐在馬車裡,劉進有些慌張的問道。

“殿下勿憂,一切交給臣就好了……”張越笑着道:“且臣以爲,家上並無怪罪殿下之意,不然就不會要臣也同去了……”

若太子劉據要怪罪他的兒子與自己交好,何必叫自己一起去?

劉據的政治嗅覺和敏感,在張越看來雖然有些遲鈍,但還不至於傻。

劉進聽了,想想也是,這才放心下來。

但卻又開始擔憂張越了。

博望苑那是什麼地方?

穀梁學派的大本營,天下異端邪說的集中營!

什麼叫異端邪說呢?

就是不合於當政的公羊學派的想法的其他學派。

包括左傳一系、穀梁一系還有思孟一系。

總之,就是一個反對派的大本營。

尤其是他父親的恩師江公,是穀梁學派的名宿,也是跟公羊學派鬥了一輩子的人。

因當年與董仲舒辯論,屢遭打壓,所以對公羊學派充滿仇視。

而張侍中……雖是黃老之士,學的是清靜無爲的道德之法,但卻與公羊學派的人走的很近。

劉進實在有些擔心……

但,張越卻是一副老神在在,一點也不在乎的模樣。

劉進以爲他不知這其中的關係,只好提醒他道:“張侍中,到了博望苑,千萬記得少言謹行,不要與人爭辯……”

一旦與人爭辯,這事情就會變得很麻煩。

張越聽了,連忙感謝道:“多謝殿下關心,臣心裡有數……”

在這個西元前的世界,若只是文鬥,張越還沒有怕過誰!

大不了,放個大招!

嘴炮嘛,誰能比的過穿越者?

特別是張越還手握空間,回溯了無數知識和文章。

隨便丟一個出來,都是核彈!

……………………………………………………

太學。

莊嚴的禮堂之中,董越帶着自己的學生與師兄弟們,正在埋頭整理手上的《二十八義》。

當初,張越丟下二十八義,拍拍屁股走了。

董越原以爲,只需要數日之功,就可以整理完畢。

但現在,他發現自己大錯特錯!

因爲,張越雖然留下了二十八義,還留下了條例和出處。

但一開始整理,董越就發現,自己的想法太過天真了……

隨着整理和重新排序工作的進行,董越發現,在這二十八義基礎上,可以不斷推陳出新。

更可以引申出許多可以讓當今天子更加喜歡公羊學派的東西。

譬如,那第十二義——貴變革。

就完全契合了當今天子多次下詔天下,要求士大夫們率民更始的詔命思想。

第十六義重民甚至可以單獨拿出來,寫一本書。

專門去搶穀梁學派和思孟學派的支持者。

總之,這二十八義是越看越喜歡,越研究越着迷。

董越現在真是後悔不已。

早知如此,當初就該強留那張子重在太學了。

把他關進一間小黑屋裡面,讓他每日寫春秋大義相關文章。

寫不夠一萬字就彈他小勾勾!

如今卻是不行了。

人家現在是侍中領新豐令,天子面前的大紅人!

又受命爲長孫輔佐大臣,看這樣子未來說不定會成爲長孫的左膀右臂。

不過這樣也好!

有着這樣一個人在長孫身邊,公羊學派的未來,大大可期。

異端邪說們,就算一時得逞,也終究不敵公羊正義!

想着這個事情,董越就高興的臉上都笑成一朵花了。

穀梁、左傳和思孟等異端,自以爲得儲君之信,以爲可以得帝國未來。

現在,事實證明,帝國的未來依舊是公羊的!

這時,一個文士亦步亦趨走到董越身邊,在他耳畔耳語幾句。

董越聽着臉色大變,猛地一拍案几,拍案而起。

禮堂之中,數十名學者紛紛側目相對。

“媽拉個巴子!”董越一句廣川郡罵脫口而出,對着衆人道:“江升那個老頑固,居然想在博望苑中糾結左傳諸生與思孟諸子,要與侍中領新豐令張子重爲難!”

“諸君!”董越解開衣襟,說道:“與我同去博望苑,斷不能叫張侍中與彼等異端邪說之徒所難之!”

諸子聞之,都是跳了起來。

公羊學派的學者,素來以特別愛戰鬥,特別能戰鬥,特別敢戰鬥聞名。

這個學派,從萌芽的那一天開始,就格外的團結。

特別是在對自己的敵對學派的鬥爭上,公羊學派從來都是抱團作戰的。

黨同伐異這個成語,簡直就是爲公羊學派量身定做的。

此刻,諸生聽說,穀梁、思孟與左傳這些異端,居然聯合起來,要與自己的朋友爲難。

這還了得?

立刻就同仇敵愾,氣血沸騰。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甚至有學生高唱着《無衣》,穿上了武士夫,背起了弓弩,一副準備一言不合就開乾的架勢。

自魯儒衰微後,公羊學派歷次與人開戰,從無敗績。

靠的就是這股氣勢!

第八百四十五節 膨脹的烏恆第五百四十八節 蚩尤之怒(3)第三百六十九節 獻寶第六百一十節 計謀不敵神通第四百六十六節 祖傳絕技——反覆橫跳第八百一十八節 技術人生(2)第一百七十一章 考察(1)第六百七十六節 調)教(1)第六百七十八節 調(教(3)第八百三十九節 浪潮(2)第六百八十節 普世價值(2)第四百六十一節 吩咐第八百三十七節 大司農的瘋狂後記(1)第五十九章 再臨門第一百一十二章 統一戰線(2)第五百五十一節 大忠臣張子重第四百節 富商雲集第七百二十八節 寧爲漢犬,不爲夷王第一百九十三章 鄉社互助自治制度(2)第七百八十一節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1)第六百八十節 普世價值(2)第兩百九十三節 狐鹿姑與範明友第九十三節 建立班底(2)第八百九十四節 都是戲精(1)第一百七十六章 部署(1)第七百一十五節 諸子齊聚(1)第兩百六十節 天子贈書第六百八十六節 黃金的魔力第三百零三節 煽風點火(2)第兩百一十六節 陽石公主第一百九十章 先王之制(1)第一百一十一章 統一戰線(1)第六百五十八節 變天(1)第一百六十五章 弟子第四百四十二節 恐怖的少府(3)第四百六十三節 迎戰(2)第一百三十三章 雷霆雨露第三百三十六節 兩小無猜第六百四十九節 敲打(2)第七百八十三節 戰爭準備(1)第六百三十七節 鐵與火(2)第四百一十節 崩壞的世界(1)第七百零一節 入我甕中(2)第七百二十九節 跨國婚介第七百六十七節 劉進的轉變第七百九十九節 漩渦(1)第三十六章 來自網遊的經驗第五百一十九節 父子(1)第一百四十八章 國家利益第三百九十九節 新的威脅第兩百四十一節 刺張(2)第六百四十一節 定策(1)第五百四十一節 互相試探(2)第六百零一節 惶恐的官僚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流【求訂閱】第七百七十二節 戰略第兩百七十四節 李廣利來訪(1)第三百四十八節 羌人問題(1)第八百一十五節 愧疚的衛皇后第五十章 收小弟第兩百零六節 鉤弋夫人(3)第六百二十六節 匈奴人眼裡的張蚩尤(1)第六百四十八節 敲打(1)第七百四十節 銀河帝國第兩百二十四節 劉進的內疚第一百五十一章 針鋒相對(2)第一十七章 大鬧天宮(2)第七十一章 呼之欲出第六百三十八節 東南問題(1)第四百六十七節 多才多藝第四百零八節 對策(3)第八百五十五節 糜爛的雁門(1)第一百四十一章 波雲詭異第三百三十三節 有其師必有其徒(1)第四百五十七節 轉危爲安第一百零一章 所謂奸佞第兩百五十三節 氣節第八十八章 請治一縣第三十三章 有朋自遠方來(1)第七百七十七節 虎父犬子(1)第四百九十節 疫情(3)第六百二十九節 烏孫來使(1)第六百九十七節 怪獸(1)第二十章 皆大歡喜第七百八十節 長孫訴苦第六百二十七節 匈奴人眼中的張蚩尤(2)第四十五章 教育(3)第八百六十七節 強勢(4)第三十四章 有朋自遠方來(2)第三十六章 來自網遊的經驗第四百零三節 新豐產業園(2)第一百五十三章 捧殺第兩百九十二節 安排第二十九章 鄉黨第六百二十九節 烏孫來使(1)第七百零七節 縣學(1)第四百三十四節 競賽第八百二十三節 尷尬的韓說
第八百四十五節 膨脹的烏恆第五百四十八節 蚩尤之怒(3)第三百六十九節 獻寶第六百一十節 計謀不敵神通第四百六十六節 祖傳絕技——反覆橫跳第八百一十八節 技術人生(2)第一百七十一章 考察(1)第六百七十六節 調)教(1)第六百七十八節 調(教(3)第八百三十九節 浪潮(2)第六百八十節 普世價值(2)第四百六十一節 吩咐第八百三十七節 大司農的瘋狂後記(1)第五十九章 再臨門第一百一十二章 統一戰線(2)第五百五十一節 大忠臣張子重第四百節 富商雲集第七百二十八節 寧爲漢犬,不爲夷王第一百九十三章 鄉社互助自治制度(2)第七百八十一節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1)第六百八十節 普世價值(2)第兩百九十三節 狐鹿姑與範明友第九十三節 建立班底(2)第八百九十四節 都是戲精(1)第一百七十六章 部署(1)第七百一十五節 諸子齊聚(1)第兩百六十節 天子贈書第六百八十六節 黃金的魔力第三百零三節 煽風點火(2)第兩百一十六節 陽石公主第一百九十章 先王之制(1)第一百一十一章 統一戰線(1)第六百五十八節 變天(1)第一百六十五章 弟子第四百四十二節 恐怖的少府(3)第四百六十三節 迎戰(2)第一百三十三章 雷霆雨露第三百三十六節 兩小無猜第六百四十九節 敲打(2)第七百八十三節 戰爭準備(1)第六百三十七節 鐵與火(2)第四百一十節 崩壞的世界(1)第七百零一節 入我甕中(2)第七百二十九節 跨國婚介第七百六十七節 劉進的轉變第七百九十九節 漩渦(1)第三十六章 來自網遊的經驗第五百一十九節 父子(1)第一百四十八章 國家利益第三百九十九節 新的威脅第兩百四十一節 刺張(2)第六百四十一節 定策(1)第五百四十一節 互相試探(2)第六百零一節 惶恐的官僚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流【求訂閱】第七百七十二節 戰略第兩百七十四節 李廣利來訪(1)第三百四十八節 羌人問題(1)第八百一十五節 愧疚的衛皇后第五十章 收小弟第兩百零六節 鉤弋夫人(3)第六百二十六節 匈奴人眼裡的張蚩尤(1)第六百四十八節 敲打(1)第七百四十節 銀河帝國第兩百二十四節 劉進的內疚第一百五十一章 針鋒相對(2)第一十七章 大鬧天宮(2)第七十一章 呼之欲出第六百三十八節 東南問題(1)第四百六十七節 多才多藝第四百零八節 對策(3)第八百五十五節 糜爛的雁門(1)第一百四十一章 波雲詭異第三百三十三節 有其師必有其徒(1)第四百五十七節 轉危爲安第一百零一章 所謂奸佞第兩百五十三節 氣節第八十八章 請治一縣第三十三章 有朋自遠方來(1)第七百七十七節 虎父犬子(1)第四百九十節 疫情(3)第六百二十九節 烏孫來使(1)第六百九十七節 怪獸(1)第二十章 皆大歡喜第七百八十節 長孫訴苦第六百二十七節 匈奴人眼中的張蚩尤(2)第四十五章 教育(3)第八百六十七節 強勢(4)第三十四章 有朋自遠方來(2)第三十六章 來自網遊的經驗第四百零三節 新豐產業園(2)第一百五十三章 捧殺第兩百九十二節 安排第二十九章 鄉黨第六百二十九節 烏孫來使(1)第七百零七節 縣學(1)第四百三十四節 競賽第八百二十三節 尷尬的韓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