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二節 軍訓(2)

既然大家都願意,並且很有興趣參與軍訓。

張越也就不多說,立刻開始。

他將衆人帶到了山谷之中。

這個山谷,被輝渠人改造過,變成了一個簡易的球場。

輝渠人閒暇之時,就會來此蹴鞠爲樂,山谷兩側,還搭建了幾個簡單的木棚,作爲修葺之用。

張越領着衆人,走進這個山谷,隨即,就有期門軍的士兵,在山谷外建立起一道封鎖線,隔絕內外。

張越穿着甲冑,轉過身子,看着衆人,微笑着說道:“今天,吾與諸君開始進行第一個訓練項目:列隊和正步……”

衆人聽着,都有些意外。

常遠等有着軍事訓練素養的人,甚至有些不以爲意。

列隊與整隊?

大漢軍人後代,從八歲開始就已經在學習了。

與後世宋明那些無組織無傳承無秩序無紀律的軍隊不同。

漢軍的組織結構,承自戰國。

準確的說,就是拿着秦代的制度和結構,稍稍改了一下名稱,就宣佈是自己的了。

而秦軍素來以組織嚴密,紀律嚴明著稱。

秦國軍陣更是號稱列國最強。

當年,蒙恬率領的秦國兵團,用步兵把匈奴人、東胡人、月氏人懟的生活不能自理,不敢南下牧馬,豈是靠的匹夫之勇?

當今即位之前,漢與匈奴爆發過多次大規模的騎步交鋒。

沒有讓匈奴騎兵佔到太大便宜,更沒有靠過什麼個人的勇武。

在這個時代,真正的精銳軍團,都是通過長年累月的艱苦訓練,再通過不斷的上戰場,打磨出來的。

漢家祖制:士非教不得徵!

沒有經過訓練,擁有並具備足夠作戰技能的人,是不許隨軍出征的。

因爲,那樣只會害死他和他的同袍。

在這個時代,軍隊是專業化、職業化的。

自然,沒有什麼人將張越選擇的這個訓練項目放在眼裡。

大家都是信心滿滿,覺得一定可以讓這位張侍中大開眼界。

可惜……

很快,他們就發現錯了。

“諸君看着我做一次……”張越笑着直起腰桿,擡頭挺胸,抽出腰間的佩劍,立在額尖,然後就像一個機器人一樣,踢起了正步。

他踢的正步,幾乎與回溯中的解放軍儀仗隊的姿勢一模一樣,極具觀賞性。

嗒嗒嗒!

腳步有力的踏着地步,極有節奏的前行。

在衆人面前走了一圈,張越走回原來的位置,然後一個漂亮的轉身,將劍收回劍鞘,稍稍放鬆,然後問道:“諸君看懂了嗎?”

“本官的這個列隊,要求是每隊二十人,分作十二隊,每一個人都必須如本官這樣,做到標準,然後……”他微笑着道:“每一隊的隊列,都必須筆直,二十人進退如一人……”

想了想,張越補充道:“做不到的,今天就不許休息……”

當代漢軍的戰術素養,當然是很高的。

某些紀律嚴明,有着悠久傳統的精銳部隊,甚至能排成一個只有在近代軍隊身上才能看到的嚴整方陣,冒着敵人的箭雨前進。

各個作戰部隊之間的協調也保持的相當好。

步騎協同做的非常完美。

某些部隊,甚至規定了,敵人在距離多少時弓弩狙擊,敵人靠近多少步時,騎兵衝擊,怎麼追擊,如何防守。

然而……

卻有一個致命的漏洞。

基本上,各個軍隊都有自己的特色。

主將的個性與喜好,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他所率領的軍隊的作戰特色。

譬如前代名將李廣和程不識就是極好的例子。

李廣的軍隊,是出了名的紀律散亂,但作戰勇敢。

常常是雞血一打,就嗷嗷叫着衝上去。

也不考慮敵人有多少,更不管戰場局勢如何,跟着李廣衝了再說。

而程不識所部,則是紀律嚴密,組織嚴格。

據說,程不識的軍隊連在什麼地方修整、如何修整?吃飯的時候,先喝湯還是先吃飯都是有規矩的。

這些特性,使得漢軍各部幾乎都有着濃郁的主將特色。

將主的性格和學識決定了軍隊的個性。

這固然使得漢軍各部,能在自己的將主率領下,在戰場上打的有聲有色,一個優秀的將主帶的軍隊,甚至可以創造奇蹟。

但卻也導致了,實際上漢軍各部都極難統合。

歷史上李廣爲什麼到了衛青部下就立不了功,甚至成爲了著名的迷路大將軍?

與李廣所部和衛青的部下格格不入是分不開的。

更麻煩的是,因爲這些制度和規矩,都沒有形成文字,只是將主自己的規定。

將主一死或者調任,這支軍隊就會陷入混亂之中。

只有少數歷史悠久,有着內部傳承的部隊,可以無視這個限制。

這也導致了,漢軍的許多精銳,常常只能強盛一代。

歸根結底,就是缺乏統一的操典和統一的規矩。

有趣的是,據張越所知,同時期的羅馬軍團也有這個毛病。

來一個好將軍,能夠統合起軍團,軍團戰鬥力立刻飆升上去。

換一個渣渣,又馬上跌落下去。

而後世的近代軍隊就沒有這個問題了。

在統一的操典訓練之下,所有軍人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沙皇俄國,就是靠着幾百萬只會喊烏拉的灰色牲口,成爲了歐陸憲兵,經常跨國執法。

當然了,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和近現代的火器戰爭是兩回事情。

前者組織和紀律固然重要,但軍隊本身的勇武,也同樣重要。

而後者,組織和紀律壓倒一切。

排隊槍斃的時代,不需要勇士,只需要能跟上鼓點的機器。

張越現在就想要探索一下,一個冷兵器時代的軍隊訓練操典,到底應該如何編寫。

而他也有底氣這麼做。

前不久,天子給他送來了霍去病的手稿。

雖然只有兩卷,但卻讓他受益匪淺,通過閱讀哪位偉大的軍神記錄的文字,他了解和明白很多當代軍隊的常識。

有了這位軍神在手稿裡敘述的一些事情,張越得以窺見當代軍隊的面貌和組織結構。

但要摸索出一套適合冷兵器時代訓練士兵的操典,還是付出無數心血和時間來實踐。

不過,他年輕,有的是時間。

第五百四十八節 蚩尤之怒(3)第五百二十五節 開導(2)第四百四十三節 廣陵王(1)第七百七十二節 戰略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流【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二節 劉進的感激第四百六十三節 迎戰(2)第八百九十一節 楊孫氏的野望(2)第三百七十七節 洗腦技術哪家強?(1)第三百二十七節 詩經的正確解讀方式(2)第八百零八節 天子教孫第四百二十五節 驚天大案(2)第一百三十二章 南信公主(2)【求訂閱】第五百一十六節 武庫第兩百一十二節 富足 (2)第七百七十一節 端正態度第一百五十七章 使命與故事【求月票】第八百一十五節 愧疚的衛皇后第十八章 冰火兩重天第五百六十三節 王者無敵【兩千五百月票加更】第五十二章 土豪第三百六十五節 一張白紙出南陵(2)第六百九十七節 怪獸(1)第三百五十二節 長樂宮宴(3)第六百三十九節 東南問題(2)【補更1/6】第兩百四十九節 開疆拓土漁政局第四百一十五節 耍賴第八百節第兩百九十節 大boss要來了!第四百節 富商雲集第三百七十二節 天子的難題(2)第三百二十七節 詩經的正確解讀方式(2)第四百三十節 義不容辭孔安國第七百四十三節 暴怒的太常第八章 神秘老人(1)第兩百五十二節 烏合之衆【萌主加更1/3】第七十七章 醞釀反擊第七百五十五節 官商(1)第三百二十一節 執念第五百八十節 嚇尿了第兩百二十六節 大棒(1)第五百七十一節 合輯百越第四百五十二節 劉據的反應第六百零九節 挖個坑埋了你第四百七十五節 震撼(1)第六百七十四節 恐怖的漢朝(2)第五百九十一節 反應第八百九十六節 秣兵歷馬(1)第兩百九十二節 安排第四百五十九節 韓說的應對第六百零九節 阻攔第三百一十六節 ‘正義’無敵(2)第四百七十九節 震撼(3)第兩百一十節 風暴(2)第八百四十五節 膨脹的烏恆第四百零六節 對策(1)第八百二十六節 組建班底(1)第五百四十七節 蚩尤之怒(2)第三十三章 有朋自遠方來(1)第一百六十七章 臣服第六百七十八節 調(教(3)第四百五十四節 危機第五十六章 牛皮糖第四百八十二節 大漢帝姬第七百五十節 淳于文的野望第四百八十六節 釣魚執法第六百五十節 震撼(1)第七百三十四節 傳奇第八十四章 入覲第四百九十八節 天子的認可第八百零二節 處置第六百三十二節 西元前的怪物騎兵(1)第八百九十七節 秣兵歷馬(2)第八百四十三節 茂陵第八百二十八節 書呆子外戚第三百五十三節 延年公子(3)第八百三十五節 覺悟(1)第四百四十三節 廣陵王(1)第兩百七十六節 長孫的決定第六百六十八節 交易(1)第八百一十六節 糾結的韓說第四百四十八節 嚇傻了第兩百六十節 天子贈書第三百五十七節 巫蠱之禍?(4)第七百八十六節 誘之以利(2)第三十七章 有人搞鬼?第八十九章 侍中領新豐令第七十五章 羅網(2)第三百八十五節 墨家門徒?第五百零三節 矯正(2)第七百五十九節 聰明的女人第五百五十八節 漣漪第六百七十二節 變化第六百三十八節 東南問題(1)第六百三十一節 基調第五十五章 圓周率?這麼巧!第六百九十節 我願百花齊放第五百零八節 別人家的孩子死不完第兩百二十四節 反應(1)第兩百零六節 鉤弋夫人(3)
第五百四十八節 蚩尤之怒(3)第五百二十五節 開導(2)第四百四十三節 廣陵王(1)第七百七十二節 戰略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流【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二節 劉進的感激第四百六十三節 迎戰(2)第八百九十一節 楊孫氏的野望(2)第三百七十七節 洗腦技術哪家強?(1)第三百二十七節 詩經的正確解讀方式(2)第八百零八節 天子教孫第四百二十五節 驚天大案(2)第一百三十二章 南信公主(2)【求訂閱】第五百一十六節 武庫第兩百一十二節 富足 (2)第七百七十一節 端正態度第一百五十七章 使命與故事【求月票】第八百一十五節 愧疚的衛皇后第十八章 冰火兩重天第五百六十三節 王者無敵【兩千五百月票加更】第五十二章 土豪第三百六十五節 一張白紙出南陵(2)第六百九十七節 怪獸(1)第三百五十二節 長樂宮宴(3)第六百三十九節 東南問題(2)【補更1/6】第兩百四十九節 開疆拓土漁政局第四百一十五節 耍賴第八百節第兩百九十節 大boss要來了!第四百節 富商雲集第三百七十二節 天子的難題(2)第三百二十七節 詩經的正確解讀方式(2)第四百三十節 義不容辭孔安國第七百四十三節 暴怒的太常第八章 神秘老人(1)第兩百五十二節 烏合之衆【萌主加更1/3】第七十七章 醞釀反擊第七百五十五節 官商(1)第三百二十一節 執念第五百八十節 嚇尿了第兩百二十六節 大棒(1)第五百七十一節 合輯百越第四百五十二節 劉據的反應第六百零九節 挖個坑埋了你第四百七十五節 震撼(1)第六百七十四節 恐怖的漢朝(2)第五百九十一節 反應第八百九十六節 秣兵歷馬(1)第兩百九十二節 安排第四百五十九節 韓說的應對第六百零九節 阻攔第三百一十六節 ‘正義’無敵(2)第四百七十九節 震撼(3)第兩百一十節 風暴(2)第八百四十五節 膨脹的烏恆第四百零六節 對策(1)第八百二十六節 組建班底(1)第五百四十七節 蚩尤之怒(2)第三十三章 有朋自遠方來(1)第一百六十七章 臣服第六百七十八節 調(教(3)第四百五十四節 危機第五十六章 牛皮糖第四百八十二節 大漢帝姬第七百五十節 淳于文的野望第四百八十六節 釣魚執法第六百五十節 震撼(1)第七百三十四節 傳奇第八十四章 入覲第四百九十八節 天子的認可第八百零二節 處置第六百三十二節 西元前的怪物騎兵(1)第八百九十七節 秣兵歷馬(2)第八百四十三節 茂陵第八百二十八節 書呆子外戚第三百五十三節 延年公子(3)第八百三十五節 覺悟(1)第四百四十三節 廣陵王(1)第兩百七十六節 長孫的決定第六百六十八節 交易(1)第八百一十六節 糾結的韓說第四百四十八節 嚇傻了第兩百六十節 天子贈書第三百五十七節 巫蠱之禍?(4)第七百八十六節 誘之以利(2)第三十七章 有人搞鬼?第八十九章 侍中領新豐令第七十五章 羅網(2)第三百八十五節 墨家門徒?第五百零三節 矯正(2)第七百五十九節 聰明的女人第五百五十八節 漣漪第六百七十二節 變化第六百三十八節 東南問題(1)第六百三十一節 基調第五十五章 圓周率?這麼巧!第六百九十節 我願百花齊放第五百零八節 別人家的孩子死不完第兩百二十四節 反應(1)第兩百零六節 鉤弋夫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