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節 震撼(3)

蘭臺,曾經未央宮之中最安靜的場所。

但此刻,卻是熱鬧非凡。

二十位戴着儒冠的大儒,神色肅穆,圍着一個石臺,石臺上擺着十幾支竹簡。

這些竹簡從外觀上來看,很破舊,有不少上面甚至還有煙燻過的痕跡。

數百年前的先人,在其上所留的字跡,也已經有些模糊不清了。

但……

大部分依舊可以辨認。

“這確實是戰國文字……”長期研究先秦典籍的《易經》田何學派當代領袖楊何,認真的觀察了一番這些簡書後就下了結論:“且其行文方式,應該是楚國宮廷史官的習慣……”

戰國,或者說春秋列國的宮廷史官,都是世襲。

一代傳一代,因而有着其特殊的獨特書寫方式。

不同的史官,所記錄的史書,其筆畫、書寫都是截然不同。

他人想要僞造、模仿,無比困難。

蓋因爲這些字跡,是那些史官數代甚至十幾代人,堅持不懈,形成的獨特字跡。

此外,各個不同的史官家族,還有其獨特的用詞癖好。

譬如,有些喜歡將汝寫成女,也有些愛將恭寫成共,更有些會故意省略某些特定的字詞。

而,列國史官又會爲尊者諱。

避諱各自國家的先君、當政卿士以及周天子的名字。

由是,僞造難度進一步加大。

這也是古文學派,廣受質疑的緣故。

那些傢伙拿出來的典冊和文字,幾乎就是亂彈琴。

號稱齊國出土的古文,卻連齊國曆代先君的名諱也不避諱。

據說是從魯國挖出來的先人藏書,卻連周公的名字也忘記了要避諱,甚至有些傢伙誇張的在古文裡直稱先君大名!

這叫別人怎麼相信嘛?

但眼前的簡文就不一樣了。

不僅僅文字書寫方式,符合楊何所見的楚國典冊。

更做到了完美避諱,楚國曆代先君之名。

其他大儒,看着也都是點點頭:“確爲先人之書!”

齊詩學派的博士袁賢甚至道:“以老朽之見,此簡書,當作於楚威王時代……”

既然真僞已分,衆人的眼神,立刻就變得狂熱無比了。

看着這些簡書,人人都是雙眼放光,難以自抑。

“昔吾先君,如邦將有大事,必再三進大夫而與之偕圖,既得圖,乃爲之,毀圖,所賢者焉申之與龜噬……”董越幾乎是用着顫音念着簡文:“君恭而不言,加重於大夫,汝慎重!”

其餘博士則聽着董越的唸誦,神色凝重,甚至有人老淚縱橫:“這就是先王的垂拱而治啊!”

“吾錯矣!吾錯矣!”齊國大儒顏聞哭着道:“孔子之言,竟爲我所曲!無顏見先師於九泉之下……”

顏聞是當代研究《齊論語》的鴻儒,當初,他在解讀《論語》之中的‘高宗亮陰,三年不言’時,就告訴他的弟子們,所謂亮陰乃‘樑暗’也,樑者,守孝的穹廬,暗者,黯也,意爲高宗守孝時,因爲過於傷心,所以哭嗓了喉嚨,故三年不能說話。

由之引申出,高宗及先王的大孝!

但……

在現在,在確鑿的事實面前,他當初的所作所爲,成爲了徹徹底底的曲解先師之意,上綱上線一點,甚至可以算的上是‘欺師滅祖’了。

顏聞這一哭,歐陽學派的歐陽高,也是老淚縱橫,掩鼻抽泣,跪下來面朝曲阜方向,頓首拜道:“罪人歐陽高有罪,曲解先王之道,死罪!死罪!”

他犯了和顏聞相同的錯誤。

只是,解釋不同。

他在註解尚書。無逸時,錯誤的將亮陰,註解爲亮者諒也信也,陰者猶默也。

將這個詞語當成了通假字去理解。

結果,導致了先王、先師的理論發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轉變。

對於他這樣的大學閥來說,這簡直是難以接受的錯誤!

不僅僅完全曲解了先師和先王的意思,更誤導了萬千學子,導致他們的理解發生了偏差。

簡直是罪不可恕!

完全無法原諒!

不止是他們。

三家詩的博士們,現在也都低着頭,沉默不語。

他們同樣幹過相同的蠢事。

用自己的想法去理解先師的訓誡,結果南轅北轍。

而就在這些博士官哭哭啼啼的時候,《禮經》博士常思的眼睛卻忽然瞄到了旁邊的一個書架。

他走過去,拿起一卷簡文,只是看了一眼,他就張大了嘴巴,完全說不出話來。

“這……這……這……”他的舌頭彷彿打結了一般,哽咽着:“這……這是……這是……這是……文王訓……訓……武……”

董越耳朵特別尖,聽到了常思的喃喃自語,他走過去,湊到常思面前,側頭一看,也變成了結巴:“文……文……王……”

他的手指在發抖,身子在戰慄。

終於,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大聲道:“諸公……這裡有文王的《保訓》”

立刻,所有人都像猛虎一樣回頭,看向董越。

歐陽高更是猛地吞嚥了一口口水,然後就一個健步衝了過去。

作爲今文尚書的巨無霸,歐陽學派的領袖。

歐陽高對於尚書的每一篇,都無比熟悉!

當初,先王所遺的古代經典,記述了從五帝時代迄今的先王、聖王言行和事蹟的不朽鉅著《尚書》,毀於秦末戰火。

漢興之後,自惠帝開始就孜孜以求,想要重得尚書傳續。

因爲……

在事實上來說,《尚書》也好,《《詩經》、易經》也罷,甚至包括《禮》《孝經》,都不是儒家的專利。

這些經典,諸子百家共尊。

尤其是詩(詩經)與書(尚書)。

前者是先王之跡,後者是聖王之光。

哪怕是號稱‘拔一毛以利天下不爲也’的楊朱學派,也是尊奉這兩套典籍爲至高學問的。

只是現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故而,儒家毫不客氣的將這些經典據爲己有,說是自己的專利。

反正,也沒有人能搶了。

現在,黃老已衰,法家俯首,墨家瀕臨滅絕,雜家、名家、陰陽家,不是退化爲民間的神棍,就是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

誰也可以發出聲音,告訴天下人:這些經典,非儒家獨有呢?

所以,在當時,執政的黃老學派,對於重建尚書,也是無比熱衷。

最終,經過不懈努力,在太宗朝時,國家發現了,在濟南還存活了一位曾經學習並且依然記得《尚書》的老先生。

濟南人伏生!

可是,這位老先生,是將尚書記在腦子裡,靠着記憶強行記住的。

更麻煩的是,他所講的語言是當世已經很少有人會說的齊國雅語。

太宗皇帝問遍朝野,也只找出了一個人會說這種古老的語言。

於是,就命此人前往濟南,跟隨伏生學習尚書,並將其記憶的尚書整理出來。

此人的名字叫晁錯……

於是,尚書得以重建。

只是,因爲種種原因,伏老先生只能記得二十八篇尚書。

剩下的,因爲記憶缺失或者遺忘等緣故,再不能得。

只有一些篇章的名字,流傳下來。

作爲伏生的嫡系傳人——歐陽高的父親歐陽和伯先生,就是伏生的入室弟子。

歐陽高,記得每一篇失傳的尚書名字。

《保訓》正是失傳諸篇之中最重要、最關鍵,同時也是最讓人扼腕嘆息的一篇。

因爲,這一篇傳說是文王臨終,訓誡武王的篇章!

對於尚書來說,這是一篇承上啓下,有着重要意義的篇章。

它的缺失,甚至使得尚書變得不再完整!

而如今,在這裡,在蘭臺居然有《保訓》?

歐陽高覺得,這簡直是自己人生中最大的驚喜!

他立刻跑過去,跟護犢子的母虎一般,將那簡書從常思手裡奪了下來,然後立刻就開始閱讀。

只讀了一便,他就像個孩子一樣哭了起來:“兒師啊!先父啊!高總算可以向你們交代了……”

這一刻,歐陽高只覺得,自己就算是立刻去死,恐怕也值得了!

他像個孩子一樣,緊緊的抱着手裡的簡書,他發誓,絕不會讓它們再次失傳!

即使是死,他也會用生命來捍衛它!

這先王的不朽篇章,這蘊含了先王智慧的無上經典!

但……很快,歐陽高就發現,不僅僅是自己。

其他人,其他的博士們,現在也都陷入了狂熱的喜悅之中。

“天哪!這是……”楊何像看着初戀情人一樣,捧着一卷不過十幾支竹簡編在一起的簡文:“這是失傳數百年的宗周噬法!”

董越則像傻子一般,站在某個角落,捧着手裡的幾卷殘簡,笑的如同一個童子:“這是《周公之琴舞》?哈哈哈哈……”

“失傳幾近三百年,不想今日能重見天日!”

就連《禮經》博士常聞,也找到了屬於的寶藏,他拿着十幾片殘簡,跟小偷一樣偷偷摸摸的縮在一角,嘴笑的跟呆子一樣:“《封許之命》哈哈哈……哈哈哈……先王的冊封大典程序……原以爲此生已不能再睹!”

他的眼睛,看着竹簡上標明的那一個個不同等級的器皿,心中陷入了狂喜。

有了這個,他就有機會重建先王冊封之禮!

於是,幾乎所有人,都在這裡,找到了他們想要的,夢寐以求的先王之書。

每一個人都心滿意足。

今天休息一下,只有兩更~

第九十章 暗流(1)第八百四十一節 領袖(1)第八百二十六節 組建班底(1)第七百零七節 縣學(1)第五百一十五節 大鍊鋼鐵第兩百七十九節 將星璀璨第七十一章 秉公執法?第七百六十九節 論兵湟水(2)第三百零五節 平易近人張子重第五百一十一節 希望之地(1)第一百六十一章 恩怨分明第一百五十一章 針鋒相對(2)第六百六十三節 張布斯(3)第五百三十三節 餘波(1)第三百七十一節 天子的難題(1)第五百七十七節 收穫與決定第八章 神秘老人(1)第一百四十八章 國家利益第五百零三節 矯正(2)第五百四十九節 蚩尤之怒(4)第兩百七十節 餘波第八百六十三節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八百七十一節 十面埋伏(3)第三百零八節 惱羞成怒第八百七十一節 十面埋伏(3)第八百二十三節 尷尬的韓說第四百四十一節 恐怖的少府(2)第兩百七十節 餘波第七百八十三節 戰爭準備(1)第五百五十二節 財政問題第七百三十七節 民兵第七百七十八節 虎父犬子(2)第兩百零三章 帝王心術(2)第七百四十四節 打不過就叫爸爸來第五百八十三節 演技派(1/3)第五百四十節 互相試探(1)第七百一十五節 諸子齊聚(1)第八百九十一節 楊孫氏的野望(2)第六百九十八節 怪獸(2)第三百六十一節 粉碎巫蠱(3)第四百三十四節 競賽第七百八十八節 淫祀 (2)第六百四十三節 定策(3)第四百六十八節 正確的拍馬姿勢第兩百八十九節 毛詩南來第三百六十六節 一張白紙出南陵(3)第四百三十一節 慶功與威脅第七十四章 羅網(1)第六百零一節 惶恐的官僚第八百七十四節 橫掃(2)第四百九十七節 漢家野望第四百八十五節 冥土追魂張子重第三百四十一節 皇后邀請第八百八十七節 鬧劇落幕第六百九十三節 秉畀炎火(1)第八百六十九節 十面埋伏(1)第七百四十二節 手持斧鉞,口銜仁義第四百六十二節 迎戰(1)第兩百三十一節 公務員考試(2)第兩百三十八節 江充之死(1)第九十二章 建立班底(1)第三百八十節 狐鹿姑的選擇第八百零五節 張子重必須死!第八百節第八百三十四節 馬仔(2)第六百二十一節 軍事大家張子重第七百八十七節 淫祀(1)第八百零五節 張子重必須死!第一百二十五章 君子?小人?第三百三十四節 餘波(2)第三百二十八節 大學閥的第一步第六百節 砍瓜切菜(5)第一百六十八章 返京第六百三十三節 西元前的怪物騎兵(2)第三百五十三節 長樂宮宴(4)第一百五十章 針鋒相對(1)第六百一十三節 面聖【補更1/4】第七十一章 秉公執法?第四百八十一節 驕傲的天子第五百五十二節 財政問題第兩百九十六節 面聖(3)第四百零五節 危機第七百九十三節 入甕(2)第七百七十八節 虎父犬子(2)第四百五十節 悲劇的李禹(1)第一百五十二章 太子的覺悟第六百七十五節 驕傲的小昆莫第四百三十二節 底牌第二十二章 親人第六百六十六節 超級工程(1)第五百三十節 彈劾太子!(1)第八百八十三節 穩得不行第九十二章 建立班底(1)第六百五十七節 天子的下馬威第六百八十六節 黃金的魔力第八百六十九節 十面埋伏(1)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信公主(1)【求月票】第六百八十五節 同志第一百五十五章 部署第三百六十三節 儒墨合一
第九十章 暗流(1)第八百四十一節 領袖(1)第八百二十六節 組建班底(1)第七百零七節 縣學(1)第五百一十五節 大鍊鋼鐵第兩百七十九節 將星璀璨第七十一章 秉公執法?第七百六十九節 論兵湟水(2)第三百零五節 平易近人張子重第五百一十一節 希望之地(1)第一百六十一章 恩怨分明第一百五十一章 針鋒相對(2)第六百六十三節 張布斯(3)第五百三十三節 餘波(1)第三百七十一節 天子的難題(1)第五百七十七節 收穫與決定第八章 神秘老人(1)第一百四十八章 國家利益第五百零三節 矯正(2)第五百四十九節 蚩尤之怒(4)第兩百七十節 餘波第八百六十三節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八百七十一節 十面埋伏(3)第三百零八節 惱羞成怒第八百七十一節 十面埋伏(3)第八百二十三節 尷尬的韓說第四百四十一節 恐怖的少府(2)第兩百七十節 餘波第七百八十三節 戰爭準備(1)第五百五十二節 財政問題第七百三十七節 民兵第七百七十八節 虎父犬子(2)第兩百零三章 帝王心術(2)第七百四十四節 打不過就叫爸爸來第五百八十三節 演技派(1/3)第五百四十節 互相試探(1)第七百一十五節 諸子齊聚(1)第八百九十一節 楊孫氏的野望(2)第六百九十八節 怪獸(2)第三百六十一節 粉碎巫蠱(3)第四百三十四節 競賽第七百八十八節 淫祀 (2)第六百四十三節 定策(3)第四百六十八節 正確的拍馬姿勢第兩百八十九節 毛詩南來第三百六十六節 一張白紙出南陵(3)第四百三十一節 慶功與威脅第七十四章 羅網(1)第六百零一節 惶恐的官僚第八百七十四節 橫掃(2)第四百九十七節 漢家野望第四百八十五節 冥土追魂張子重第三百四十一節 皇后邀請第八百八十七節 鬧劇落幕第六百九十三節 秉畀炎火(1)第八百六十九節 十面埋伏(1)第七百四十二節 手持斧鉞,口銜仁義第四百六十二節 迎戰(1)第兩百三十一節 公務員考試(2)第兩百三十八節 江充之死(1)第九十二章 建立班底(1)第三百八十節 狐鹿姑的選擇第八百零五節 張子重必須死!第八百節第八百三十四節 馬仔(2)第六百二十一節 軍事大家張子重第七百八十七節 淫祀(1)第八百零五節 張子重必須死!第一百二十五章 君子?小人?第三百三十四節 餘波(2)第三百二十八節 大學閥的第一步第六百節 砍瓜切菜(5)第一百六十八章 返京第六百三十三節 西元前的怪物騎兵(2)第三百五十三節 長樂宮宴(4)第一百五十章 針鋒相對(1)第六百一十三節 面聖【補更1/4】第七十一章 秉公執法?第四百八十一節 驕傲的天子第五百五十二節 財政問題第兩百九十六節 面聖(3)第四百零五節 危機第七百九十三節 入甕(2)第七百七十八節 虎父犬子(2)第四百五十節 悲劇的李禹(1)第一百五十二章 太子的覺悟第六百七十五節 驕傲的小昆莫第四百三十二節 底牌第二十二章 親人第六百六十六節 超級工程(1)第五百三十節 彈劾太子!(1)第八百八十三節 穩得不行第九十二章 建立班底(1)第六百五十七節 天子的下馬威第六百八十六節 黃金的魔力第八百六十九節 十面埋伏(1)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信公主(1)【求月票】第六百八十五節 同志第一百五十五章 部署第三百六十三節 儒墨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