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不甘寂寞

唐毅只有字,沒有號,行之,是唐順之對他的勉勵,凡事知易行難。

儒家士人集團,兩千年來,一直依附在皇權身上,成爲了這片土地的寄生蟲,那麼多才智之士,就沒人看得出來嗎?

唐毅敢說,絕對有目光如炬的前輩,只是要想改變,真的太難了。

就以大明爲例,兩京一十三省的官員只有兩萬多人,每三年一次科舉,每次至多錄取三四百人。

而內廷呢,號稱十萬太監,還有那麼多宗室皇親,外戚勳貴,算起來數量十分驚人。文官集團不合作,大不了放出宦官,總有不要臉的文人會巴結趨奉皇帝。

說白了,儒家文人就是皇帝養的一條狗,如何指望着狗能和主人平起平坐。

假如唐毅早穿越五十年,他都不會有改變千百年規矩的念頭,最多他做一個權臣,最好把皇帝老子幹掉,自己取而代之,順便再把野豬皮的先人團滅了,如此而已。

可是隨着大航海時代來臨,一切都有了轉機。

美洲金銀被發現,海外貿易快速繁榮,帶動了江南的工商發展,進而又推動了城市化。

大量的百姓離開鄉村,走進城市,變成工人。

城市和農村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在一個村子裡,每一個人都互相認識,算來算去,幾乎都能沾親帶故,都說得上話,有了矛盾,內部就解決了。

可城市不一樣,環顧四周,幾乎都是陌生人,也沒有親屬在身邊,人就變得沒有安全感,故此,市民往往希望有規矩,有法律,有官府能夠保護他們。

東南的社會結構正在劇變,從秦始皇之後,幾乎是第一次出現這種局面。如果還沉醉在過去的套路,唐毅覺得太可惜了。

文人不是少嗎?

就大辦教育,很快光是東南就會有上千萬讀書識字的人。皇帝的爪牙再多,也沒法相比。這些人就是唐毅最強大的盟友。

不是皇權根深蒂固嗎?

讀書人多了,心思也就多了,加上心學傳播,把人從三綱五常拉出來,重新審視皇權,就變得容易多了。

事實上東南這些年已經出現了太多的新東西,太多離經叛道的觀念。

他們最需要的就是一盞指引他們的明燈!

就像發生在西方的文藝復興,還有思想啓蒙一般,東方也需要一場觀念的變革,春秋戰國,百家爭鳴,構建出來的文化基因,澤被兩千年。

發展到瞭如今,舊有的觀念已經不夠用了,推陳出新,勢在必行。

很顯然,熟識歷史脈絡的唐毅,就是最佳的人選。

發揚光大心學,做一個兩千年來,超越孔老夫子的聖賢。唐毅覺得這個目標似乎比起做帝王將相更有吸引力,一千年後,人們或許都忘了唐朝有多少皇帝,李白和杜甫的詩篇卻萬古流傳。

讓自己的著述成爲千百年後,必讀的課本,想到這裡,唐毅就覺得非常得意,值得嘗試。

追求不一樣,境界拔高了,唐毅的想法也就不同了,他和徐階說要退歸林泉,並不是一句假話,而是真實的想法。

聖賢要立德、立言、立功,合起來叫三不朽,據說歷代以來,只有兩個人做到,一個是孔老夫子,另一個就是王陽明。

在陽明公的老家,有一副對聯,寫的就是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萬人師。

何其瀟灑,何其霸氣。

聖賢比起開創一個朝代的皇帝還要稀少,唐毅默默思量着,自己距離聖人還有多遠呢?

他重建市舶司,開過海,招降倭寇,勉強算是立功,至於另外兩樣,還差着很多,立言難度倒是不大。

唐毅這些年鑽研心學,有些體會,結合後世流行的觀念,開創一些學科,弄出一些被人們廣爲接受的概念,也就算立言了。

至關重要的就是立德!

什麼叫立德?

唐毅覺得解決掉君權神授,真正讓士人集團掌握國家,爲生民立命,爲萬世太平,那纔是真正的大功大德。

拘泥於一兩個官位的得失,根本沒有意思,這一次東南百姓百萬聯名,嚇到了嘉靖,驚到了徐階,更震撼了天下。

如果唐毅還留在位置上,不管是嘉靖,還是徐階,或者楊博之流,他們都會把唐毅視作眼中釘,肉中刺,想盡辦法,要把他幹掉。

無他,太過強大耳!

倘若唐毅退了一步,避開嘉靖的攻擊,東南的新興集團必然會面臨嘉靖的打擊。有了生存危機,才能讓他們更清楚處境,一方面會加緊抱團,對皇權失望。厭惡、憎恨,另一方面,他們也需要有人充當指路明燈,告訴大家前進的方向,替他們遮風擋雨,抵禦朝廷的打壓。

到時候唐聖人就是最好的人選,衆望所歸,攜着人望和威風,重新殺回朝廷,就再也沒人能阻擋唐毅的腳步,大刀闊斧改革,開創前所未有的盛世,功成身退之日,立地成聖之時。

當然唐毅還很節制,沒敢以聖賢自詡,茅坤和王寅卻都聽出了味道,能輔佐唐毅,開闢萬古未有的功績,也的確十分誘人,他們毫不猶豫點頭。

唯獨沈明臣腦子慢了一點,他倒是想到了另一個問題。

“大人這是要學王安石啊!”

提到了王安石,大家一琢磨,還真有些相似。

王安石被尊爲通儒,著書立說,創立荊公新學,在地方執政多年,政績斐然,身負天下之望,可以說,王安石曾經是距離聖人最近的一位。

只可惜他主持變法,推行新政,弄得天怒人怨,開啓黨爭惡例,北宋那麼快滅亡,王安石是有罪的。

也正因爲熙寧變法失敗,王安石不但沒有立地成聖,還被視作亂國的妖孽,直到後世,爲了變法維新,才重新把王安石捧起來。

還真別說,沈明臣提醒了唐毅,聖賢可不是那麼好做的,但是仔細思量,王安石變法之所以失敗,主要的原因有兩條,一個是新法設計粗糙,漏洞百出,落實起來,問題重重,王安石又性格偏執,不願意調整。

其次,王安石用人弊病很多,凡是支持新法,不管能力人品,一概提拔重用,結果新黨之中,除了王安石之外,其他的都被打成了小人。而且又搞出了徵誅之術,難免被詬病。

唐毅捫心自問,王安石的錯誤他都能避免。該如何改革,他心裡有一本賬,至於人才選擇,他背靠着心學,擁有一大批青年才俊可以利用,即便暫時人才不夠,他還有足夠的時間培養。

所差的就是一個時機,王安石養望三十年,等到了絕佳的良機,自己當然不用等這麼多年,嘉靖已經沒幾年好活兒了。

而且嘉靖最後的這幾年,絕對不好過。

唐毅看得明白,一方面科道言官再戰勝了嚴嵩之後,快速膨脹,一再挑釁皇帝,嘉靖呢,他又擔心死亡,更加迷戀長生,求道心切,花費鉅萬,不知節制。

再有嚴黨秉國多年,官員的素質整體下滑,徐階雖然有心整頓,可是他醉心權術,一味任恩。

官場的貪墨之風,比起嚴黨在日,沒有多少減輕,相反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風刀霜劍,一起襲來,再加上一個昏君,一堆添亂的言官,就算有三頭六臂,也應付不來這麼難的局面。

如果勉力爲之,只會錯誤越來越多,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威望都會消耗殆盡。與其在朝堂上浪費自己的名聲,還不如冷眼旁觀,積蓄力量。

王寅和茅坤,仔細推敲,都很認同唐毅的判斷,嘉靖久病之軀,又服用丹藥,撐不了多久,嘉靖一旦掛了,裕王是唯一的皇子,他登基是必然的。

裕王懦弱無能,唐毅又是他的師傅,和裕王的感情僅次於高拱,裕王成爲皇帝,唐毅就是當之無愧的帝師,那時候再返回朝廷,天時地利人和,全都佔盡了,的確沒有更好的選擇了!

“我不這麼看,你們是出餿主意!”

沈明臣把腦袋搖晃的和撥浪鼓一樣,“十嶽兄,鹿門兄,你們不能害大人,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問你們,要是大人退下來了,徐階會放過大人嗎?萬一這個老東西發難,大人沒了官位,又如何應付?”

聰明人有聰明人的想法,卻未免過於想當然,庸俗的人也有庸俗的智慧,沈明臣的問題把王寅和茅坤都給問住了。

包括唐毅在內,一下子都不知道怎麼回答。

在朝和在野,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唐毅得罪了徐階這麼多次,要是不顧一切,拼着身敗名裂,就是要幹掉你,還真沒有辦法應付?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就像是拉磨的小驢,被套上了,還想跑嗎?

“要不借着這次機會,把徐階幹掉吧?”王寅小聲建議道。

茅坤連忙搖頭,“剛剛都分析過了,接下來的幾年很不好做,沒有徐階擋着,荊川先生就要接首輔,大人也不得不上位,上面有皇帝壓着,下面有百姓的期待,還有徐黨的反撲,讓大人如何做得下去?”

商量了半天,還是沒有辦法,唐毅只好停止了討論,先填填肚子再說吧。

從書房出來,四個人都到了廚房,隨便弄了幾個小菜,一邊吃着,一邊思索。正在這時候,朱先從外面跑了進來。

“大人,剛剛得到了消息,嚴世藩派遣羅龍文隨商隊秘密進京了。”

嚴世藩?

好長時間都沒聽到這個名字了,幾乎都把他給忘了,他又冒了出來,是想幹什麼呢?

第626章 左右搖擺第41章 蛇蠍婦人第250章 化緣去第602章 拉着王爺做生意第82章 渾不吝第68章 活神仙第177章 大勝之後第794章 鐵面無私的唐毅第1052章 首輔返京第927章 成國公教子第596章 雙全法第229章 這就是府試第139章 意料之外第808章 幡然悔悟第164章 唐毅的底氣第767章 大明的人第300章 你被利用了第834章 開疆拓土第599章 裕王的感激第768章 來自大明的俯視第523章 大事第929章 張居正有點方了第819章 朝廷有負吳人多矣第1098章 膽大包天的災民第58章 天大任務第1056章 龍體垂危第131章 鴛鴦陣顯威第345章 決戰金殿第6章 下訂單第649章 一道護身符第466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56章 論語多少字第209章 坐請坐請上座第478章 欽差丟了第173章 大戰之耍猴第291章 姑爺第543章 命案第1058章 廢掉內廷第481章 唐胡的雙簧第827章 超級大單第1066章 新君第183章 狼士兵第361章 不得不戰第480章 勇者無畏第734章 一路歌聲第1110章 大婚第107章 一壺濁酒盡餘歡第599章 裕王的感激第985章 迷霧重重第507章 見證奇蹟的時刻第59章 羞煞人也第747章 風靡天下第649章 一道護身符第46章 難題第816章 爛攤子第491章 唐大人是個好官第284章 上陣父子兵第585章 最難辦的案子第228章 文人無義第821章 唐經略第595章 天涼好個秋第83章 倔強的鬥士第661章 叛亂第29章 爲他人作嫁衣裳第356章 陸炳第250章 化緣去第190章 翁婿聯手第108張 今宵別夢寒第429章 趙貞吉第688章 以勢壓人第775章 巨獸第442章 徐閣老變壞了第317章 大師級權謀家第509章 倒黴的景王第1147章 皇帝之死第115章 男兒當自強第789章 無需再忍第62章 真正的大忽悠第610章 化解第120章 巡檢威武第698章 活死人第573章 理想國第105章 河邊悟道第739章 分工的威力第124章 魏國公的感謝信(上)第1084章 逆耳忠言第553章 求見徐階第296章 大殺器第140章 中舉第186章 土豪的魄力第994章 釣魚的智慧第275章 倭寇來了第1086章 蝗災第322章 針尖對麥芒第1129章 對撞(下)第521章 小戚第227章 武夫有情第1085章 太嶽之死第985章 迷霧重重第999章 晉商的信譽
第626章 左右搖擺第41章 蛇蠍婦人第250章 化緣去第602章 拉着王爺做生意第82章 渾不吝第68章 活神仙第177章 大勝之後第794章 鐵面無私的唐毅第1052章 首輔返京第927章 成國公教子第596章 雙全法第229章 這就是府試第139章 意料之外第808章 幡然悔悟第164章 唐毅的底氣第767章 大明的人第300章 你被利用了第834章 開疆拓土第599章 裕王的感激第768章 來自大明的俯視第523章 大事第929章 張居正有點方了第819章 朝廷有負吳人多矣第1098章 膽大包天的災民第58章 天大任務第1056章 龍體垂危第131章 鴛鴦陣顯威第345章 決戰金殿第6章 下訂單第649章 一道護身符第466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56章 論語多少字第209章 坐請坐請上座第478章 欽差丟了第173章 大戰之耍猴第291章 姑爺第543章 命案第1058章 廢掉內廷第481章 唐胡的雙簧第827章 超級大單第1066章 新君第183章 狼士兵第361章 不得不戰第480章 勇者無畏第734章 一路歌聲第1110章 大婚第107章 一壺濁酒盡餘歡第599章 裕王的感激第985章 迷霧重重第507章 見證奇蹟的時刻第59章 羞煞人也第747章 風靡天下第649章 一道護身符第46章 難題第816章 爛攤子第491章 唐大人是個好官第284章 上陣父子兵第585章 最難辦的案子第228章 文人無義第821章 唐經略第595章 天涼好個秋第83章 倔強的鬥士第661章 叛亂第29章 爲他人作嫁衣裳第356章 陸炳第250章 化緣去第190章 翁婿聯手第108張 今宵別夢寒第429章 趙貞吉第688章 以勢壓人第775章 巨獸第442章 徐閣老變壞了第317章 大師級權謀家第509章 倒黴的景王第1147章 皇帝之死第115章 男兒當自強第789章 無需再忍第62章 真正的大忽悠第610章 化解第120章 巡檢威武第698章 活死人第573章 理想國第105章 河邊悟道第739章 分工的威力第124章 魏國公的感謝信(上)第1084章 逆耳忠言第553章 求見徐階第296章 大殺器第140章 中舉第186章 土豪的魄力第994章 釣魚的智慧第275章 倭寇來了第1086章 蝗災第322章 針尖對麥芒第1129章 對撞(下)第521章 小戚第227章 武夫有情第1085章 太嶽之死第985章 迷霧重重第999章 晉商的信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