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內閣會議

一下子增加了五位大學士,算上首輔李春芳,內閣達到了史無前例的八人。其中既有公認的名臣幹吏,也有宿老新秀,徐黨、唐黨、晉黨,應有盡有。

很多人對全新的內閣充滿了希望,比如徐渭、王世貞、申時行、沈林、王錫爵、羅萬化等翰林官,紛紛搖旗吶喊,盛讚是衆正盈朝,能臣輩出‘定能挽天傾,重整大明。

可是在一些大佬的眼睛裡,卻絲毫不看好。

楊博只有一句評價:龍多了不治水!

他這話可是說出了很多人的擔憂,眼下內閣複雜的程度,是以往的十倍百倍不止。

拋開李春芳和唐毅,其餘六位閣老,有四位帝師,分屬兩大陣營,以高拱領銜,可以稱作改革派,張居正和張四維,大張小張都是站在高拱一邊。

張居正不用說了,他早就和高拱交好,主張也類似,這一次高拱迴歸,張居正提前到通州秘密迎接,兩個人談了一整夜,手拉手,抱成了一團。

至於張四維,他資歷最淺,偏偏又不是帝師,算起來是最尷尬的一位,不過他代表着龐大的晉黨,也沒有人敢小瞧。

其實張四維能通過廷推,高拱是幫了忙的,要不然憑着唐毅的實力,直接把張四維給陰了。小張同學爲了自保,也爲了晉黨的利益,必須站在高拱一邊。

剩下的三位閣老,以趙貞吉領銜,加上陳以勤和唐汝楫,就是相對保守的代名詞,趙貞吉是徐黨最大的保護神,不用多說,陳以勤和唐汝楫都主張恢復祖制,和趙貞吉脾胃相投,湊成了一夥。

看起來是三對三,可是這裡面的錯綜複雜,一言難盡,首先陳以勤是趙貞吉的同鄉,偏偏又是高拱的同科,兩個人在潛邸九年,結成了深厚情誼,一手託兩家,陳以勤的位置有些尷尬。

至於唐汝楫,他雖然表面站在了趙貞吉一邊,可是他和徐黨有仇口,關鍵時刻倒向誰,還不一定。

再有張居正雖然緊隨高拱,可是他終究不是池中之物,不甘心屈居人下。還有張四維和晉黨,也有他們的算盤,總而言之,各種力量,各種盤算,攪合在一起,跟一團亂麻似的。

楊博盤算了一圈,覺得唐毅這一次是玩砸了,小子我看你是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內閣這麼亂,有你小子苦頭吃,老夫就看你怎麼倒黴!

他老人家不知道,唐毅現在是喜悅非常,高興地快要翹尾巴了!亂,我纔不怕亂了,越是複雜,越是亂套,小爺纔有借力打力,四兩撥千斤的機會。

唐毅原本想推殷士儋入閣,這樣唐汝楫和殷士儋,加上他就有了三票,在內閣之中,佔有絕對優勢,可以壓制高拱。

結果殷士儋被算計了,張四維和張居正入閣,內閣弄成了一個三對三的平局。

唐毅卻猛然發現,竟然比自己規劃的還要好!

畢竟唐毅不是一個只知道攬權的人,他還要做事,推動變法,殷士儋其實也有些保守,如果他入閣,保守勢力就會壓倒改革力量,少不得要唐毅親自出手。

可眼下雙方平衡,只要唐毅往改革力量靠一靠,就能推動變法,往保守力量靠一靠,就能給變法加一根繮繩。

進退自如,還能置身事外,不沾因果,妙極,妙極!

唐毅對眼下的局面是一萬個欣喜,經過了五天的熟悉期,新內閣的第一次全體會議終於召開了。

七大閣老悉數到場,趙貞吉和高拱把時間掐的都很準確,兩個人早早趕來,左右對面站立,拉開了場子,其他四個分列兩邊。等了半天,首輔和次輔都沒出現,滿心疑惑。

正這時候,唐毅從外面走了進來,他衝着大家一拱手。

“抱歉,來晚了,剛剛有人彈劾李閣老,他今天沒法主持會議,僕代爲主持。”唐毅沒有多說,直接坐在了中間。

說實話,唐毅的心情不是很好,彈劾李春芳來的太着急了,雖然唐毅也早想把他幹掉,可是總要等一段時間吧,內閣還沒理順,走了一個徐階,不到半年,又把李春芳趕走,好說不好聽啊!

只是很多事情不可能如你的願,高拱的人馬看不慣李春芳,唐黨內部也未必心服,至於楊博那夥人,沒準也會渾水摸魚,噁心自己。

現在是羣雄逐鹿的時候,各顯其能,唐毅心說乾脆老子也別裝了,該拿出一點魄力。在座的六位,可沒有一個善茬子,都是當世的人精兒,本事不行,根本壓不住場面,更別說宰執天下了。

“諸位同僚,百官視我等爲宰輔,陛下以我等爲股肱,肩負重任,敢不誠惶誠恐!國事艱難,積弊重重,不需要僕多說,諸公具是當世大才,心中自有錦繡文章,有什麼想法,只管說出來就是,暢所欲言,開誠佈公,究竟該如何振興大明,從哪裡下手,不只是陛下,包括天下臣民,都在看着我們,需要我們拿出一個方略來。”

這一番話說的四平八穩,可是大傢伙也聽得出來,唐毅定了調子,明顯傾向於變法一派,高拱難免嘴角上揚。

只是高肅卿也改了不少脾氣,沒有直接往前衝,而是讓馬仔先來。

張居正沉着臉說道:“次輔,諸公,治國重在治吏,吏治清明,則天下大治,吏治昏暗,則天下大亂。自從嚴黨把持朝政以來,任用私人,破壞考評制度,官員調動升遷頻繁,不能各安職位。加之嚴黨鉗制言路,以致科道官吏,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多有不肖之徒充斥期間。故此我以爲當整飭吏治,此爲首要之務!“

當然吏治大壞,並非嚴黨全是嚴黨之責,徐階無原則地袒護言官,也是一大亂源,只是張居正不捨得拿老師出來鞭屍,故此只能把罪責推給嚴黨。

但即便是如此,趙貞吉也承受不了,好你個張居正,竟然充當起高鬍子的打手,你忘了嗎?沒有徐閣老,能有你的今天?

忘恩負義,吃裡扒外!

趙貞吉振衣奮袖,就要好好教訓張居正一番,見他有動作,高拱突然把眼珠子瞪圓了,從裡面射出兩道寒光,心說趙大洲,別人怕你,老夫可不怕你。

“咳咳!”

唐毅突然咳嗽了兩聲,“諸公,今日是論事,不是論理。張閣老提出整頓吏治,我認爲是恰如其分的,至於該如何整治,容後再議。”

說着,唐毅揮動大筆,鄭重寫下吏治兩個字,這就代表改革的一個方面。其他六個人一見,也暗暗點頭,第一次開會,就鬧得不歡而散,實在是有損內閣大學士的臉面,大傢伙還是悠着一點。

果然接下來的氛圍就輕鬆了一些,第二個說話的是唐汝楫,“我認爲軍制也該調整,近些年南軍北調,小站一役,重創俺答,足見我大明健兒不比任何人差,只要好好訓練,是能夠大勝仗的,眼下九邊軍戶,積重難返,京營上下,徒有其表,朝廷每年靡費數百萬兩,竟然不能禦敵於國門之外,實在是奇恥大辱。軍制,不改不成!”

這也沒有什麼說的,第二大內容就此確立。

話匣子打開,陳以勤也開口了,“我以爲眼下民生艱難,苛捐雜稅,多如牛毛,不說別的地方,光是去歲以來,北方諸省水旱蝗災不斷,京畿附近,十室九空,百姓爭相逃遁,我以爲應當約束官吏,於民休息,休養生息。”

他說完,張居正卻微微搖頭,“陳閣老,您說百姓悽苦,我是贊同的,而且要我說,天下已經千瘡百孔,猶如一堆乾柴,只等着一點火星,就會燃起燎原大火。只是您開出的藥方,我並不贊同,所謂休養生息,那是百姓有所生計的時候。例如洪武朝,經歷幾十年的戰亂,十室九空,民力凋敝,天下空田荒地無數,故此百姓可以生息繁衍。可是眼下呢,天下之田,十之七八都落到了大戶巨室手裡,佔天下九成的百姓,只有三成的田地可供耕種,說是於民休息,其實不過是讓老百姓自生自滅而已。”

這話可有點重了,陳以勤沉着臉道:“張閣老有什麼高見?”

“自然是清丈田畝,推行一條鞭法!”張居正突然變得神情激動,他不自覺地看了一眼唐毅,目光之中帶着傲然。

他張居正不是醉心權斗的小人,他之所以打頭破臉,拼命要擠進帝國的權力中心,是因爲張居正有足夠的自信,他纔是最適合挽救大明危局的那一個!

“太祖爺訂立規矩,官紳可以豁免田賦,本是體恤士人的良法,而且免稅田產也有數額規定,例如京官三品以上,可以免糧四百畝,五品以上爲三百畝,依次遞減。到了嘉靖十年,又修改規定,一品大員可以免糧二十石,免丁役二十,每降一品,逐次遞減。”

張居正說着,不由自主攥緊了拳頭,“朝廷規矩如此,奈何不肖官紳,家中動輒萬畝良田,豢養家丁數以百計,結果地方官吏竟不敢清查田畝,按律徵稅。以致田賦一年比一年少,不得不轉嫁少地百姓頭上,百姓受不了壓榨,近幾十年,投獻成風。那些官紳受朝廷洪恩,不思報答,反而挖朝廷牆角,破壞稅法,大賺其利,儼然一羣碩鼠,故此要想真正愛惜民力,就應該清丈田畝,重新釐定田賦!”張居正的話擲地有聲,振聾發聵。(~^~)

第184章 你們都是貔貅嗎第654章 要價第163章 生猛的爺倆第865章 火從天降第350章 遠慮近憂第788章 忍無可忍第639章 絕殺第577章 如願以償第784章 治天下,如分餅第785章 火了第230章 好人有好報第230章 好人有好報第248章 急先鋒第896章 損招第1074章 掀桌子第254章 逼上梁山第1016章 要給皇帝點甜頭兒第487章 攔轎喊冤第725章 王崇古的要求第845章 呂宋來的白丹桂第26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067章 唐毅的佈局第61章 好猖狂第107章 一壺濁酒盡餘歡第1078章 審問第544章 剖析第678章 大鬧內閣第446章 打開牢籠飛綵鳳第912章 我會讓他死心的第774章 別有用心的規則第37章 出其不意第351章 鹹魚翻身第1018章 徵倭的打算第992章 大難臨頭第360章 順我者生逆我者死第3章 題字第242章 我上當了第771章 賽場意外第23章 技驚四座第210章 權力的滋味第304章 帝王心第348章 大勝大憂第284章 上陣父子兵第661章 叛亂第929章 張居正有點方了第1075章 天下第一案第303章 老臣心第81章 唐毅的猜測第783章 執着的人第692章 兩面煎熬第358章 又升官了第924章 帝心難測第520章 鹽稅第541章 無處安放的唐毅第777章 很受傷第926章 自作聰明第231章 往下看的學問第583章 入宮第651章 宣大總督第626章 左右搖擺第211章 最強書童第53章 厚道的唐神童第846章 拐人第1062章 一個僧人第98章 軍令狀第702章 人都在進步第510章 我要招攬你第660章 算卦第1081章 決戰公堂(中)第67章 臨陣突擊第71章 過年第558章 平局第652章 共同利益第9章 一笑泯恩仇第941章 大成臺吉第330章 勢不可擋第805章 氣死第136章 唐荊川的妙策第711章 三司會審第1149章 野豬皮和猴子第57章 天地之間有一混蛋第443章 官小權大很難辦第763章 輸了第837章 傷逝第957章 超級大生意第215章 妖僧的野望第168章 分配第1140章 立憲和罪己詔第818章 南下第40章 大逆轉第732章 掃地出門第814章 天狗食日第603章 麒麟之患第458章 大鬧總督府第453章 小縣令的大婚禮第986章 唐毅的判斷第433章 不能再審了第398章 副手第575章 沒有永遠的敵人第301章 箭在弦上
第184章 你們都是貔貅嗎第654章 要價第163章 生猛的爺倆第865章 火從天降第350章 遠慮近憂第788章 忍無可忍第639章 絕殺第577章 如願以償第784章 治天下,如分餅第785章 火了第230章 好人有好報第230章 好人有好報第248章 急先鋒第896章 損招第1074章 掀桌子第254章 逼上梁山第1016章 要給皇帝點甜頭兒第487章 攔轎喊冤第725章 王崇古的要求第845章 呂宋來的白丹桂第26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067章 唐毅的佈局第61章 好猖狂第107章 一壺濁酒盡餘歡第1078章 審問第544章 剖析第678章 大鬧內閣第446章 打開牢籠飛綵鳳第912章 我會讓他死心的第774章 別有用心的規則第37章 出其不意第351章 鹹魚翻身第1018章 徵倭的打算第992章 大難臨頭第360章 順我者生逆我者死第3章 題字第242章 我上當了第771章 賽場意外第23章 技驚四座第210章 權力的滋味第304章 帝王心第348章 大勝大憂第284章 上陣父子兵第661章 叛亂第929章 張居正有點方了第1075章 天下第一案第303章 老臣心第81章 唐毅的猜測第783章 執着的人第692章 兩面煎熬第358章 又升官了第924章 帝心難測第520章 鹽稅第541章 無處安放的唐毅第777章 很受傷第926章 自作聰明第231章 往下看的學問第583章 入宮第651章 宣大總督第626章 左右搖擺第211章 最強書童第53章 厚道的唐神童第846章 拐人第1062章 一個僧人第98章 軍令狀第702章 人都在進步第510章 我要招攬你第660章 算卦第1081章 決戰公堂(中)第67章 臨陣突擊第71章 過年第558章 平局第652章 共同利益第9章 一笑泯恩仇第941章 大成臺吉第330章 勢不可擋第805章 氣死第136章 唐荊川的妙策第711章 三司會審第1149章 野豬皮和猴子第57章 天地之間有一混蛋第443章 官小權大很難辦第763章 輸了第837章 傷逝第957章 超級大生意第215章 妖僧的野望第168章 分配第1140章 立憲和罪己詔第818章 南下第40章 大逆轉第732章 掃地出門第814章 天狗食日第603章 麒麟之患第458章 大鬧總督府第453章 小縣令的大婚禮第986章 唐毅的判斷第433章 不能再審了第398章 副手第575章 沒有永遠的敵人第301章 箭在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