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治天下,如分餅

海瑞總結的五大弊政,唐毅忍不住點頭稱是,暗暗拍手,別看海瑞看起來是個南蠻,不通事理,可是生了一雙慧眼,把問題看得透徹。

宗室皇族,歷代都是一個麻煩,比如唐代開元之後,諸王皆居住在京城,支庶自奮於功名,遇到了戰事,宗室子弟要領兵打仗;到了宋代,規定爵位不能繼承,宗室子弟要想出頭,需要參加考試,正常做官,接受考察,和普通人區別不大。

到了明朝這裡,事情就麻煩了,首先爵位可以承襲,加上燕王朱棣是靠着外藩造反起家,他掌權之後,對宗室子弟進行了嚴格的限制,科舉想也別想,連出城都做不到,成了實實在在的寄生蟲。

別看皇室子孫稀薄,藩王可不一樣,多子多福,把有限的精力都用在了無限的生孩子上,以山西晉王爲例,歲支祿米一萬石,到了嘉靖朝,晉府的宗室子弟增加到了1851人,需要支取祿米八十七萬石!

其餘各王府的情況也差不多,唐毅手上有各地彙總的資料,所有王府加起來,一年光是祿米就要消耗八九百萬石,而嘉靖四十三年,從南邊運到京城的漕糧只有六百萬石!

宗室子弟,彷彿兔子老鼠一般的繁衍,各布政使司每年預留的糧食,尚且不夠支付各王府半年的祿米。

不客氣地說,老朱家的子孫正在吃光拖垮大明有限的財政。

而且大多數宗室粗鄙不文,暴戾成性,欺壓百姓,吞併土地,豢養打手,無惡不作,把他們列爲天字一號的毒瘤,當之無愧。

至於內廷,坦白講在嘉靖之初,還是收斂了一段時間,嘉靖吸取正德的教訓,對宦官管束嚴格,可是隨着嘉靖老去,宦官的勢力重新擡頭。

各地派遣鎮守,監軍,礦監,稅監,還有絲綢,瓷器,鹽,茶,銅,鐵,棉紗……總之,有利益的地方就有宦官。

別看唐毅和黃錦等人關係不錯,黃錦也算是厚道人,可是他坐在了那個位置上,很多事情就不是他能決定的,貪婪幾乎是所有太監的天性,尤其是陸炳去後,錦衣衛衰敗,內廷的勢力又重新興起。

以唐毅的判斷,嘉靖之後,宦官的權力會快速恢復,甚至再度和外廷分庭抗禮。

官吏和士紳,其實可以看成一體,在朝爲官,在鄉爲士紳,嚴黨柄國二十年,大明朝的吏治毀壞殆盡,政以賄成,官以賂授,毫無法度可言。

徐階接替嚴嵩之後,雖然有心振作,可是他一味任恩,沒有決心魄力,又因爲偏見固執,陷入了黨爭,任人唯親,滿朝之上,都是徐階的學生,上行下效,吏治整頓更是無從談起,嚴黨留下來的弊端絲毫沒有減少,還在持續增加,繼續破壞着爲數不多的健康肌體。

海瑞最後提到的是將門,這更是根深蒂固,東南經歷倭寇之亂,原有的衛所體系一掃而光,可是九邊的軍戶還在,還有京城的勳貴,每年北方耗費幾百萬兩軍費,卻依舊被動挨打,將門之中,不能說沒有人才,可是九成以上都是廢物點心,養着他們,不過是浪費糧食而已。

“天下間七成田畝,落入宗室,士紳的手裡,他們不負擔一絲一毫的賦稅,而剩餘的九成百姓,耕種不到三成的田畝,卻要擔負十成的稅負,百姓終年勞作,卻連一口飽飯都吃不上,每逢天災人禍,百姓流離失所,易子而食,白骨盈野,絕非空話。”海瑞深深吸了口氣,眼圈泛着淚光,嘆道:“大人機敏過人,擺在眼前的大弊不思解決,卻想着開疆拓土,從海外找田地,恕下官直言,您是緣木求魚,難免空忙活一場。”

海瑞不想說衝肺管子的話,可是到了最後,依舊忍不住。好在唐毅也不會真的和他一般見識,沒錯,海瑞把問題看得很明白,但是解決問題,卻不是他的強項。

“剛峰兄,你說的五大毒瘤,哪一顆能輕易砍掉?動宗室嗎?他們有祖訓護體,孔老夫子不也是講究家國天下嗎?再說了那麼多藩王,萬一激起兵變,又該如何收場?宦官把持內廷,更是動彈不得,官吏和士紳,你光是看到了他們貪婪無度的一面,可是沒有了他們,天下立刻就會大亂,而且士紳的權力來自宗法,三綱五常,又牽連到了孔老夫子,剛峰兄,可敢與孔孟一戰嗎?”

海瑞這輩子就怕兩樣東西,一個是拉扯他長大的老孃,再有就是讀了大半輩子的孔孟之道,四書五經。聽到了唐毅的話,他本能地搖頭,孔孟二聖,仁人愛物,留下的微言大義,豈會有錯,根本是後人曲解了聖人的意思。

“唐大人!”海瑞疾言厲色道:“您創立唐學,就急不可耐地詆譭孔孟之道,你,你別有用心!”

“哈哈哈,剛峰兄,你夠敏銳的。”

唐毅竟然應承了下來,“兩千年來,儒生多誤國,要想解決大明的難題,砍掉五大毒瘤,靠着孔夫子不成,靠着孟夫子更不成!”

“那要靠你唐夫子嗎?”海瑞眼睛瞪得和銅鈴似的,氣喘如牛,看架勢竟然要撲上來,和唐毅拼命!

“我嗎?當然沒有那個本事,不過我倒是有些東西,要請剛峰兄見識一見識。”

海瑞還在遲愣,唐毅已經拉着他出了家門,一路到了小站外面,此時上千名民夫已經到了工地上。

從半個月之前,小站就開始了建城的工作,四周囤積了數量衆多的磚瓦,木材,泥沙,堆得和小山一樣。

海瑞離着老遠看去,就發現有很多婦人在編織竹條有立柱,有橫樑,只是中間卻是空的。這是什麼意思?難道用竹條做牆,這不是糊弄人嗎?唐毅怎麼越發不正常了,沒有救國救民的雄心壯志,誹謗聖賢,又發展到了濫竽充數嗎?他真想大聲質問,你到底是怎麼了?

還沒有等到機會,那些綁好了竹架的婦人離開,一羣民夫又用木板把綁好的竹架包裹起來,檢查沒有縫隙之後,有四輪馬車拉着和好的泥沙過來,奇怪的是泥沙不是黃色的,而是灰白色的。

這一次有人用鐵鍬將泥沙倒進木板圍成的柱子之中,灌了一些之後,就有人拿着木棍從上面搗實。差不多用了一刻鐘,一根柱子就灌完了,人們繼續向下一個柱子進發。

海瑞看得明白,差不多每三丈左右,就有這麼一根柱子,他不解其意,唐毅來到了一根兩天前灌好的柱子前面,讓工匠動手,將外面的木板拿開。

“剛峰兄,你來看看,可結實嗎?”

海瑞走到了近前,用手摸了摸,冰涼粗糲,彷彿石頭,彈了彈,沉悶渾濁,推了推,紋絲不動。

乾脆從地上撿起一把錘頭,對準了柱子,砸了下去,砰砰砰,任憑海瑞用盡了力氣,只是落了一點灰,柱子紋絲不動,泰山一般!

唐毅不無得意,這正是他修城牆的秘密武器。

竹筋混凝土!

水泥無疑是最好的建材,有了水泥,纔有高樓大廈,纔有寬闊的馬路,唐毅早就有心弄出來,無奈何他這個眼高手低,知識學得一知半解,動手能力又不行。

無奈,他只能把事情推給別人,魏良輔和錢德洪這些人創辦三大學堂,每年光是花費的銀子就有幾十萬兩之多。

沒理由讓他們閒着吃白飯,唐毅給老魏寫了一封信,就說他從西洋教士的嘴裡,聽說西方有一種名爲水泥的東西,價格低廉,適於建造城池房屋,請他們務必弄出來。

唐毅張了張嘴,結果就是無數人跑斷了腿,前後花了五年多的時間,總算是拿出了成品,注意,是成品!

最初燒出的水泥問題一堆,乾燥後會開裂,強度不夠,還不如黃泥結實……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反覆實驗摸索之後,總算是滿足需要了。

小站築城,就是水泥揚名天下的絕好機會!

唐毅不無得意道:“剛峰兄,看到沒有,用竹子綁好架子,而後灌入水泥砂石的混合物,等到乾燥之後,堅硬無比,比起石頭也不遑多讓。每隔三丈,築混凝土柱子一根,中間的空缺用磚石填充,每一丈高,加一道水泥橫樑,如此築出來的城牆,可比以往的築城便宜七成,速度快了五倍不止,剛峰兄以爲如何?”

還能如何?簡直就是神技啊!

要知道築城歷來都是花費巨大的工程,青磚要專門燒製,不能有一絲一毫差錯,要用糯米汁加上雞蛋清調和粘合劑,砌出來的磚縫,用刀子都插不進去。

如此精工細作,花費之大,簡直天文數字,光是京師的外城,前後就砸進去三百多萬兩銀子,還不算徵用民夫的費用。

有了水泥和混凝土之後,最多一百萬兩,就能解決外城的問題。

唐毅又笑道:“剛峰兄,你看這些柱子,只要事先做好了模具,裡面放置竹架,然後在灌入混凝土,要什麼形狀,就有什麼形狀,要多大就有多大,堅固耐用,還不怕火燒,你說說,用來做什麼最容易?”

海瑞翻了翻白眼,我又不是傻瓜,當然是修宮殿了。

“呵呵,陛下這些年修築兩宮兩觀,三大殿,南苑,西苑,花費何止千萬,其中最大的消耗就是巨木柱子,一根金絲楠木,光是從南洋運到京城,運費就不下萬兩。倘若改用竹筋混凝土,一根柱子最多五十兩銀子,嘖嘖,足足差了二百倍啊!”

唐毅放聲大笑,“光是木材一項,每年就能節省數百萬的花費,剛峰兄問我如何解決弊政毒瘤,這就是我的答案。”

海瑞繞着水泥柱子轉了幾圈,的確是好東西,可是這和解決那些弊端有什麼關係,他還是想不明白。

“剛峰兄,水泥發明出來,朝廷不論修築宮殿還是城池,花費都會降低許多,徵用的百姓也會減少,這就節約了民力。至於有了水泥之後,道路橋樑就可以大修特修,交通便利了,老百姓有什麼出產就可以更方便運出來,當年在東南的時候,剛峰兄也督辦過修路事宜,不會忘了吧?”

當然不會忘了,在唐毅手下,算是海瑞這輩子做事最舒心的時候,有大把的銀子,漫天撒下去,不但東南的經濟騰飛起來,而且還起到了釜底抽薪的作用,沒有流民再去參加倭寇,最後徐海和王直投降,離不開唐毅之功。

數年前,唐毅都能鬧得那麼大,眼下有了水泥,肯定鬧得更大,得利的百姓更多……唐毅拍了拍陷入思索的海瑞。

“剛峰兄,爲政治國,就好像分餅,你光想着把餅分得均勻,可是吃餅的人就有強壯的,他們不甘心和弱者吃的一般多,你非要得罪那些強壯的人,他們就會亂拳打死你。把餅做大了,這纔是王道啊!”(。)

第459章 平倭之策第615章 東南來客第545章 囂張的少國公第1020章 雛鷹清啼第664章 炮打黃臺吉第75章 大顯身手第258章 算總賬第156章 男人的承諾第458章 大鬧總督府第728章 嘉靖的考題(下)完本感言第262章 信用值千金第336章 老爹很給力第752章 馬術大賽第416章 琉球來的土豪第131章 鴛鴦陣顯威第1136章 金融風暴第423章 唯一的機會第545章 囂張的少國公第962章 治理之策第401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718章 意想不到的藏身地第695章 狼狽第404章 唐毅的處境第470章 投降第61章 好猖狂第449章 覆滅第353章 此非人臣能論也第636章 不能彈劾第484章 都跑了第859章 隆慶的暴擊第701章 崩潰的張叔大第705章 君子坦蕩蕩第473章 誰都不敢反對的事情第964章 內閣諸公第823章 南洋公司第266章 悲劇孔尚文第822章 嚇傻的魏國公第84章 開飯了第612章 一邊熱鬧,一邊悲哀第208章 母子團圓第579章 金盃共汝飲第1018章 徵倭的打算第974章 徐階被抓了第95章 運河票號第1122章 目瞪口呆的徐渭第915章 大明最強男團第1079章 紛亂第24章 唐神童駕到第807章 神醫駕到第400章 秘聞第138章 有組織真好第374章 該幹正事了第985章 迷霧重重第959章 千里追擊第706章 好大胃口第1082章 決戰公堂(下)第788章 忍無可忍第147章 皇帝的大禮包第932章 利字當頭第682章 威逼利誘第1099章 萬曆第一年第4章 和尚狡猾第275章 倭寇來了第322章 針尖對麥芒第800章 嘉靖的錯覺第897章 最後的晚餐第537章 跪了第97章 田三的秘密(下)第879章 儲相第240章 別欺負我,我看過明史第563章 下了血本第875章 女伯爵第792章 查第385章 居高臨下的怒火第428章 欽差大批發第1060章 拿下馮保第32章 誰是狐狸第1020章 雛鷹清啼第456章 官復原職的第一把火第969章 理解萬歲第296章 大殺器第994章 釣魚的智慧第644章 誰與爭鋒第127章 奸細第403章 兩個瘋子第617章 驅虎吞狼第315章 徐階有請第208章 母子團圓第530章 嘉靖的肯定第671章 悲劇的父子相見第196章 重大突破第104章 新的欽差第591章 嘉靖怕了第500章 父子第932章 利字當頭第163章 生猛的爺倆第671章 悲劇的父子相見第1129章 對撞(下)第1094章 大亂大治
第459章 平倭之策第615章 東南來客第545章 囂張的少國公第1020章 雛鷹清啼第664章 炮打黃臺吉第75章 大顯身手第258章 算總賬第156章 男人的承諾第458章 大鬧總督府第728章 嘉靖的考題(下)完本感言第262章 信用值千金第336章 老爹很給力第752章 馬術大賽第416章 琉球來的土豪第131章 鴛鴦陣顯威第1136章 金融風暴第423章 唯一的機會第545章 囂張的少國公第962章 治理之策第401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718章 意想不到的藏身地第695章 狼狽第404章 唐毅的處境第470章 投降第61章 好猖狂第449章 覆滅第353章 此非人臣能論也第636章 不能彈劾第484章 都跑了第859章 隆慶的暴擊第701章 崩潰的張叔大第705章 君子坦蕩蕩第473章 誰都不敢反對的事情第964章 內閣諸公第823章 南洋公司第266章 悲劇孔尚文第822章 嚇傻的魏國公第84章 開飯了第612章 一邊熱鬧,一邊悲哀第208章 母子團圓第579章 金盃共汝飲第1018章 徵倭的打算第974章 徐階被抓了第95章 運河票號第1122章 目瞪口呆的徐渭第915章 大明最強男團第1079章 紛亂第24章 唐神童駕到第807章 神醫駕到第400章 秘聞第138章 有組織真好第374章 該幹正事了第985章 迷霧重重第959章 千里追擊第706章 好大胃口第1082章 決戰公堂(下)第788章 忍無可忍第147章 皇帝的大禮包第932章 利字當頭第682章 威逼利誘第1099章 萬曆第一年第4章 和尚狡猾第275章 倭寇來了第322章 針尖對麥芒第800章 嘉靖的錯覺第897章 最後的晚餐第537章 跪了第97章 田三的秘密(下)第879章 儲相第240章 別欺負我,我看過明史第563章 下了血本第875章 女伯爵第792章 查第385章 居高臨下的怒火第428章 欽差大批發第1060章 拿下馮保第32章 誰是狐狸第1020章 雛鷹清啼第456章 官復原職的第一把火第969章 理解萬歲第296章 大殺器第994章 釣魚的智慧第644章 誰與爭鋒第127章 奸細第403章 兩個瘋子第617章 驅虎吞狼第315章 徐階有請第208章 母子團圓第530章 嘉靖的肯定第671章 悲劇的父子相見第196章 重大突破第104章 新的欽差第591章 嘉靖怕了第500章 父子第932章 利字當頭第163章 生猛的爺倆第671章 悲劇的父子相見第1129章 對撞(下)第1094章 大亂大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