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稅收

“這麼大規模,二十一個村子,花費不少啊!”葛海皺眉。

瓊州,在大明統治的時候是存在賦稅。

可立了瓊海國之後,賦稅就沒收過,二十七年制定的律約中明確的各類賦稅,可正式執行要在二十八年之後。

具體執行之後能收多少稅收?

誰也不清楚!

如今又是減免,又是出資六成修繕一個村子,這錢花的如流水一般,能撐得住嗎?

“賦稅的確沒朝老百姓收過,可南渡河碼頭那邊,商稅卻已經開始,執行過程中累積了很多經驗,根據司法,審計的計算,洪武二十八年賦稅不會太多,但也只是一種補充,如今的關鍵還是先讓老百姓將日子過好。

要不是一國不能沒有賦稅,大王可能還會延後一段時間。

如今的各類減免,減半,你可以當成是一過渡階段!

等到真正確定的時候,田稅可能會消失,永遠的消失在歷史之中!”溫太安說道。

“田稅要消失?”

葛海捂住嘴巴,以一種不敢相信的目光看着溫太安。

這怎麼可能?

一國之賦稅,分成賦和稅。

簡單的理解,賦是交給皇家的,稅是交給官府的,其中關於土地這一塊稅收歷來都是大頭。

自古以來有皇室主動的免賦,至於免稅……九成是在災年荒年,明知道收不上來而減免的,但土地這一塊卻鮮少有減免,更別說一系列衍生出來的苛捐雜稅!

瓊海律約,限定了收稅的種類,項目,多寡。

這部律法真要實行下去,農民頭上的大山至少要搬走兩座,可田稅消失葛海無法相信。

“這是個方向,是最終的目標,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爲此而努力,講真我也不敢相信,但我相信田稅終將消失在瓊海這片土地上!”溫太安堅定的說道。

“這樣……那就太好了!”

葛海感嘆道。

別看九叔,胡青田沒說什麼,可聽到這些也是激動的很。

土地,炎黃子孫最深刻的情節。

身爲胥民,不就是沒有土地嗎?

別看一個個好似都滿足現在的現狀,可誰心裡沒有得到一塊土地的願景,如若田稅真的會消失,那麼對於他們這些想要得到土地的人而言,無疑也是一個天大的消息。

“九叔你們,是不是想得到土地?”

土地情節溫太安自己都有,更別說胥民出生的九叔,感受着身旁的目光溫太安笑道。

“溫先生,對此可是有什麼消息?”九叔張口直接問道。

溫太安點了點頭,“1+3計劃中沒有列出土地的問題,但實際上大王和黃先生都已經有所考慮,沒有公佈出來只是時間不對而已。

不過土地這一塊,改變會很大。

首先土地不會屬於個人,只屬於瓊海國,個人獲得土地只有一個途徑,租聘!”

“租聘,怎麼會是租聘呢?”

胡青田急了,有些不敢相信心心念念多時的土地,在瓊海獲得的方式竟然是租聘。

九叔和他都是享受配給的,銅錢不多,但每個月還是積攢下來一點,爲的就是等瓊海開放土地後,他們也買上一塊從而成爲有地的人。

可現在聽到怎麼一消息,胡青田理解不了。

在他的影響中,買土地爲的就是傳家!

土地,就像胥民手中的船一樣,是一個家庭乃至一個家族的根本,要是隻能租聘的話,那還有什麼意義?

“青田不要着急,大王做出的考量必定由大王的思考,不可能怎麼簡單!”感受到胡青田的激動,葛海手放在胡青田的肩膀上。

“看到了吧,這就是土地政策一直沒下來的原因!”

溫太安倒是沒惱,只是聳肩笑道,甚至還看向附近幾桌人,土地的談話早已引來無數人的關注。

溫太安在這裡,附近唯一一位司局級高官,天生便被人注意,加上討論這麼多,豈能不被關注。

“說了這麼多,乾脆就多說一點。

大王認爲歷朝歷代,百姓困苦的原因就是土地,所有人都有濃厚的土地情節,都希望通過辛苦的勞作,努力的經營,持家有方,歷經一代到兩代人的努力,從一個小農小戶遷躍成地主,成爲地主之後孩子在讀書,做官,最後變成更大的地主!

這是很好的一面,但也只是一面。

在這個過程中,更多的百姓從土地的原主人,成爲了僱農,甚至慢慢被趕出土地成爲流民,自此居無定所。

相對於成功晉升爲地主的家族,那失去土地又有多少?

很多,很多……”

沉默,隨着溫太安說出這一面,臨近幾桌的都沉默下來。

可不就是這麼一回事嗎?

在場受到表彰的,有誰家的過去不是這則故事的另外一面,要是有土地,吃得飽,穿的暖,誰願意出來做事?

什麼是感同身受,這就是感同身受!

“大王要養活的是瓊海國所有人,你們也好,平民也好,農民也好,孤寡也好,都是大王的子民。

想要建立一方人人都帶着笑容的人間沃土,就必須改變一切固有的東西。

所以先行教育,暫緩土地變革!”

溫太安說道。

“溫大人,若是要改的話,這土地會怎麼改?”

“是啊,說說吧,我們始終相信大王,但這話不說全,這心裡沒個底啊!”

“對啊,對啊!”

……

能理解溫太安口中的話,可土地的事懸着也不是個事。

“那就說說!”

溫太安笑道,“首先,現有的土地會按照一個價格進行收回,不會讓大家吃虧。

第二就是重新分配。

大致土地會分成三類,第一類口分田,這口分田從人出生那一刻就會擁有,視一地的產出而分數目不等的土地,足夠一個人吃喝,同時口分田的產出不會收稅。

第二類是農業田,這類土地只能種糧食,也必須種糧食,視個人能力財力,向官府進行租聘,租聘年限可以選擇,會出現幾檔,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但費用會很低,甚至只是象徵性的收取。

農業田的耕種,產出,過程中不僅會少收稅,還會有獎勵,甚至遇到荒年還會有資補,遇到豐收之年,穀賤傷農的情況出現,官府則會制定一個最低標準,進行倉儲性質的收購。

第482章 言語凌亂第184章 稀罕事第382章牴觸心理第213章 單一的猜測第425章 基礎第357章 文化色彩第402章 不對勁第206章 齊活第90章 不愁發展不起來第35章 太過危險第166章 發狂第165章 天然的魔鬼地第513章 千人有千樣第59章 各司其職第84章 隱患重重第387章觀景臺第80章 追求飛昇第20章後人考慮第346章 太狠第19章飯菜第421章 展開第152章 嚴密第432章 配套措施第126章 悶聲發財第26章 安置第312章 誓言第491章 鴻學第360章 人心太難把控第278章 整理第572章 特例第111章 財大氣粗第188章 嘴賤第6章 老人第277章 果腹第76章 溝通一番第114章 反駁了第75章 小意思第182章 爵位不要了第432章 配套措施第77章 物資沒了第483章 建立功勳第493章 考慮長遠第216章 定心丸第305章 隨意猜測第307章 無力接待第177章 誘人的味道第182章 爵位不要了第254章 不言而喻第354章 慌了第2章 常家第540章 標用第455章 後會無期第367章 沉沒第246章 金庫第239章 完美的時代第377章 黑暗面第192章 訓練兵卒第434章 質量,第321章 邏輯第152章 嚴密第111章 財大氣粗第536章 先扣爲敬第541章 名單第171章 白紙越來越多第318章 不言而喻第272章 新兵耕種第485章 不懂珍惜第489章 清理第104章 謹慎一點第59章 各司其職第393章心悸第351章 謀劃第580章 發矇第25章 完成改造第157章 怠慢第479章 算術科?第28章 傳旨第54章 滿臉八卦第312章 誓言第339章 說三道四第123章 告知第362章 吃這一套。第61章 碼頭第228章 香火供奉第380章學員第217章 有趣靈魂第561章 倭寇第332章 羞愧第34章 目光灼灼第249章 冬獵第327章 順利第531章 工部的野望第84章 隱患重重第258章 明媒正娶第567章 含義第420章 盟友第310章 維護第209章 偏差第518章 號令第469章 優秀嫡子
第482章 言語凌亂第184章 稀罕事第382章牴觸心理第213章 單一的猜測第425章 基礎第357章 文化色彩第402章 不對勁第206章 齊活第90章 不愁發展不起來第35章 太過危險第166章 發狂第165章 天然的魔鬼地第513章 千人有千樣第59章 各司其職第84章 隱患重重第387章觀景臺第80章 追求飛昇第20章後人考慮第346章 太狠第19章飯菜第421章 展開第152章 嚴密第432章 配套措施第126章 悶聲發財第26章 安置第312章 誓言第491章 鴻學第360章 人心太難把控第278章 整理第572章 特例第111章 財大氣粗第188章 嘴賤第6章 老人第277章 果腹第76章 溝通一番第114章 反駁了第75章 小意思第182章 爵位不要了第432章 配套措施第77章 物資沒了第483章 建立功勳第493章 考慮長遠第216章 定心丸第305章 隨意猜測第307章 無力接待第177章 誘人的味道第182章 爵位不要了第254章 不言而喻第354章 慌了第2章 常家第540章 標用第455章 後會無期第367章 沉沒第246章 金庫第239章 完美的時代第377章 黑暗面第192章 訓練兵卒第434章 質量,第321章 邏輯第152章 嚴密第111章 財大氣粗第536章 先扣爲敬第541章 名單第171章 白紙越來越多第318章 不言而喻第272章 新兵耕種第485章 不懂珍惜第489章 清理第104章 謹慎一點第59章 各司其職第393章心悸第351章 謀劃第580章 發矇第25章 完成改造第157章 怠慢第479章 算術科?第28章 傳旨第54章 滿臉八卦第312章 誓言第339章 說三道四第123章 告知第362章 吃這一套。第61章 碼頭第228章 香火供奉第380章學員第217章 有趣靈魂第561章 倭寇第332章 羞愧第34章 目光灼灼第249章 冬獵第327章 順利第531章 工部的野望第84章 隱患重重第258章 明媒正娶第567章 含義第420章 盟友第310章 維護第209章 偏差第518章 號令第469章 優秀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