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拜訪的帖子

聖旨下來的第三天,富江,陸柄鍾,周山海,陳隆,張載言便聯手遞了上門拜訪的帖子。

如此積極的反饋朱允熥自然不好辜負。

從上門拜帖的信息看,五方勢力顯然已經接受了自己的規劃,欲建立以朱允熥爲核心,覆蓋全國的商票,跟着花費十年左右的時間,將各方影響力聯合在一起,覆蓋中原各大關鍵城市。

今日商談的內容,就是具體的股份以及規劃。

聖旨上這些沒寫,但在瓊海國現已頒佈的商法中,明確了股份制的存在,更重要的已經有了成功合作的案例。

接受起來沒什麼難度,關鍵是比例與責任的確立!

而朱允熥藉此想構建的則是……財團!

財團!

黑船事件之後,日本通過特許經營的方式,高效吸附全國財力物力,快速完成工業化,三井,三菱,住友,富士,三和,勸銀六大財團因此誕生,甭管小日子過的不錯日本日後行爲是否正義,是否需要反省,坐擁六大財團後的日本進入高速發展時期,爲一戰,二戰,乃至戰後的生產恢復皆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南韓吸取了此等模式,與朴正熙當政之時,將南韓經濟建設分成十三類,以南韓全部國力組建了十三家特許經營的公司,從而創造漢江奇蹟,三星,大宇等財閥的出現正是在這一過程。

至於爲什麼不去搞公有制爲中心,國有企業爲核心的發展模式。

說實話時間沒到,條件不成熟!

首先地位不足,瓊海國國主的身份,只能輻射瓊海,而無法輻射整個中原。

其二團隊不成熟,後世走公有制的國家不少,可成功者唯有蘇聯與我種花,更多則以失敗告終,其中最大的難點不是執行力而是思想。

三是名教還沒被清掃。

一句“君不能與民爭利”,封不住朱允熥的意志,卻可以封堵住整個社會各大階層的行動。

這還搞個屁啊!

如今的一切,只是爲了打造一樣板,一個實驗品,從中獲得的效果反倒是其次,首重在經驗與錯誤,不怕出錯就怕沒錯!

當下朱元璋通過聖旨,與名教構建套路中,撕下一道口子,允許地方勢力,商賈進入經濟領域,哪怕目前只是一個承兌鋪子。

可別忘了,承兌鋪子乾的事情,與後世銀行的對外營業廳並無區別!

而銀行在後世經濟中充當的角色,則是結算中心。

縱觀後世大小財團,無不擁有自己的銀行,通過自家銀行結算,從而隱藏,瞞報數據,獲得更大的利益。

此時朱允熥不抓手,不將這雛形捏在手上,那他真就白當了那麼多年韭菜!

……

一番寒暄之後,事情進入主題。

朱允熥穩居首位,“廢話不多說,先說聯合承兌鋪的事,我的建議是設立總商會模式,各方勢力按照一定比例入股,機構設立在瓊海,凡總商會下屬的承兌鋪,全部受到瓊海國的保護,必要時候瓊海國可出兵相助,保護大家的利益以及生命安全,這一點若是沒有異議的話,可爲總商會第一條準則,明文書寫,效同瓊海國律約!”

想要抓住核心權利,出錢只是一個基礎,核心還在於瓊海國的態度。

“殿下做事便是,富某沒有異議!”

“附議!”

“附議!”

……

朱允熥的信譽是通過二年多時間,各類大小事經過驗證了,加上瓊海國施行的一系列規章,無一不是能成爲佐證,證明朱允熥所言靠譜。

而且怎麼大一個聯合,沒有朱允熥存在,大家也難以放心彼此。

“總商會,將效仿內閣設立席位,不過爲往後計。

席位將分成常任委員會,臨時委員會,會員席位。

你們五方作爲第一批成員,也是創始者,從席位設立開始,直接擁有常任委員會席位,可對下進行一票否決,三票以上可否決我本人的提議,但此提議必須符合規章!

臨時委員會,將交由日後加入總商會的商戶,地方勢力,通過全體投票獲得,一任四年,同一家商會連任不能超過兩任,進入臨時委員會後,這些臨時委員有權提出自己規章,通過全體討論之後,在有常任,臨時委員會進行表決,通過後由我簽字後整個商會執行,你們的一票否決就體現在這環節!”

經濟是不可能放手,在座的五方財團沒法全面代表中原,日後此等模式肯定會在朱允熥推廣,爲後來計這些都得考慮進入。

“大王考慮的周全!”

“我們五方雖然掌握的南洋貿易,但在西北邊境這一塊多有不足,有此制度大善!”

“可以!”

“附議!”

……

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這一套最終有利都是誰,這不僅僅是共創者的好處,同時也代表朱允熥將他們當成了自己人。

而且有此規定,也不怕後來者爬到他們頭上。

朱允熥要擴張影響力,這早就他們預料之中,早年有他們五家,日後必定也有別加入,真要絕了後來者的路子,最怕就是朱允熥另開一門。

隱隱之間,大家也清楚的感受到,如果這總商會發展好了,既有可能取代聖旨中的銀臺,成爲未來中原經濟主宰機構。

至於什麼三票對上否決朱允熥的提議,那也就是說說,五家是不可能齊心,除非後來者真做了什麼天怒人怨的事!

算是一個存在規定中,不到萬不得已又不會動用的權利。

在皇權如此濃重的時代,能給這權利,還要什麼飛機?

“既然是股份制,那就要說到股本,總商會暫定股本一百股,每股一萬貫,我朱允熥以個人名義入股十五股,以瓊海國財政入股三十五萬貫,軍機入五股,合五十五萬貫,考慮到瓊海國在商會日後所需承擔其他的義務,我本人出自十五萬貫,財政出資十七萬五千貫,軍機不出一分,同時我本人股份永不稀釋,對此可有異議?”

朱允熥再次開口。

股份制模式在商部,與衆商人的努力下,已經形成憲約的補充,地位高於律約,低於憲約。

考慮到後世那一套複雜性,接受難度。

股份制如今的玩法非常簡單。

超過六成六擁有絕對控股,超過五成一擁有絕對錶決權,超過三成三擁有強制否決權,超過一成有權提出重大事項,超過五分擁有一定表決權,超過一分可獲得席位!

後續會慢慢增加,目前擁有這些足夠了,畢竟敢跟朱允熥齜牙的人還沒出生。

既然有了規定,那就得按規定來玩。

第497章 負責人第68章 調理身體第400章 再次壯大第34章 目光灼灼第221章 儒家經典第182章 能傾訴的對象太少第541章 名單第456章 信心第188章 嘴賤第362章 小會議第166章 發狂第74章 不缺冰第91章 把握全局第35章 太過危險第46章 有所用處第457章 特殊的事第266章 碾壓第36章 後悔第567章 含義第148章 瓦礫第578章 孝敬第399章 籌錢第275章 不能蠻幹!第540章 標用第364章 引而不發第75章 不參假第142章 一文不值第514章 實盤操作第190章 分配第213章 單一的猜測第17章 面聖效果很不錯第452章 格局小了第461章 彪悍之氣第142章 一文不值第167章 剔除第117章 不避諱第310章 維護第363章 稀奇物品第428章 細節第137章 前期安排第302章 驚恐的目光第362章 吃這一套。第232章 無限憧憬第41章 憲級公約第520章 比例不變第2章 常家第223章 不會去拒絕第485章 不懂珍惜第205章 榮譽感第409章 凝固第467章 淋漓精緻第397章 差別第345章 華麗馬車第174章 名留青史第194章 大明勳貴第419章 佈局全球第360章 人心太難把控第247章 彈劾第442章 落實第427章 一次性付清第113章 匯合第383章獲得爵位第151章 乖巧懂事第189章 背鍋俠第389章大清洗第289章 記憶融合第189章 背鍋俠第226章 完善的部門第495章 補充第12章動靜第84章 隱患重重第453章 提拔第385章產業第459章 醫療需求第221章 儒家經典第172章 補齊差額第164章 放飛自我第99章 安安分分第496章 偷懶第35章 太過危險第399章 籌錢第148章 瓦礫第26章 安置第387章觀景臺第281章 拜訪的帖子第276章 亂七八糟的毛病第186章 重要經典之一第307章 不堪入耳第20章後人考慮第55章 食物第324章 厭惡第450章 死亡第499章 抵達瓊第372章 深度化改革第153章 以工代賑第368章 教訓第349章 主體秩序第254章 不言而喻第223章 不會去拒絕第218章 核心
第497章 負責人第68章 調理身體第400章 再次壯大第34章 目光灼灼第221章 儒家經典第182章 能傾訴的對象太少第541章 名單第456章 信心第188章 嘴賤第362章 小會議第166章 發狂第74章 不缺冰第91章 把握全局第35章 太過危險第46章 有所用處第457章 特殊的事第266章 碾壓第36章 後悔第567章 含義第148章 瓦礫第578章 孝敬第399章 籌錢第275章 不能蠻幹!第540章 標用第364章 引而不發第75章 不參假第142章 一文不值第514章 實盤操作第190章 分配第213章 單一的猜測第17章 面聖效果很不錯第452章 格局小了第461章 彪悍之氣第142章 一文不值第167章 剔除第117章 不避諱第310章 維護第363章 稀奇物品第428章 細節第137章 前期安排第302章 驚恐的目光第362章 吃這一套。第232章 無限憧憬第41章 憲級公約第520章 比例不變第2章 常家第223章 不會去拒絕第485章 不懂珍惜第205章 榮譽感第409章 凝固第467章 淋漓精緻第397章 差別第345章 華麗馬車第174章 名留青史第194章 大明勳貴第419章 佈局全球第360章 人心太難把控第247章 彈劾第442章 落實第427章 一次性付清第113章 匯合第383章獲得爵位第151章 乖巧懂事第189章 背鍋俠第389章大清洗第289章 記憶融合第189章 背鍋俠第226章 完善的部門第495章 補充第12章動靜第84章 隱患重重第453章 提拔第385章產業第459章 醫療需求第221章 儒家經典第172章 補齊差額第164章 放飛自我第99章 安安分分第496章 偷懶第35章 太過危險第399章 籌錢第148章 瓦礫第26章 安置第387章觀景臺第281章 拜訪的帖子第276章 亂七八糟的毛病第186章 重要經典之一第307章 不堪入耳第20章後人考慮第55章 食物第324章 厭惡第450章 死亡第499章 抵達瓊第372章 深度化改革第153章 以工代賑第368章 教訓第349章 主體秩序第254章 不言而喻第223章 不會去拒絕第218章 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