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賢王寧王

雲蘭茶苑。

谷應天皺起的眉頭重新舒展,不過目光仍然緊緊盯着周鐵衣的表情。

似乎想要從剛剛那半句嘲諷,半句實話中找出更多的信息。

過了一兩息,他輕嘆一聲,對着周鐵衣拱手一禮,“受教了。”

周鐵衣隨意地搖了搖頭,“也不算是什麼受教,就如話裡的意思,谷先生和寧王都是聰明人,只不過沒有在天京這個局裡罷了,谷先生真的以爲我放縱李劍湖是出於‘人人皆可爲士’的理念?”

谷應天又認真思忖了兩息,笑道,“這難道還有假?”

和周鐵衣說話,每句話他都需要細細斟酌,以免漏過關鍵信息。

周鐵衣哂然一笑,“這當然不假,不過這套理念之中我仍然贊同階級劃分,只不過認爲人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階級,而且改變階級的方向不一定只有一條路,有人擅長讀書,有人擅長練武,有人擅長製造,這都可以成爲改變階級的路,所以我要打破儒家在朝堂上對於官吏制度的壟斷,讓上升的通道不再只是侷限於八家之中。”

谷應天細細品味了周鐵衣這番話,忽然有種遇到知己的感覺。

他輕嘆道,“朝堂八家,把持天下,已經多少年了……周侯大義,聽得谷某也熱血沸騰啊。”

周鐵衣神色無悲無喜,一位三品的稱讚對於他而言不算什麼,更何況別人就算真心實意稱讚你,但是關鍵的時候該捅刀子,還是會捅刀子的。

這就是彼之英雄,我之仇寇。

“所以當何家給我說了李劍湖這件事之後,所以當知道李劍湖來天京已經無法避免之後,這柄劍已經刺了出來,但未必最終只會傷到我們。”

周鐵衣這句話裡有三層含義,第一,李劍湖這件事是何家說的,他也是被動接受,第二,你們在湯州府沒有辦好,讓李劍湖逃了出去,在湯州府你們的地盤伱們都沒有攔住李劍湖,自然不能夠期望我周鐵衣在偌大的天京一手遮天,攔住李劍湖。

谷應天不動聲色,他更在意周鐵衣的第三層意思。

也就是最關鍵的那層意思。

周鐵衣那天是有辦法按住李劍湖的,甚至聖上和天后都已經在幫他準備劍鞘,將這柄利劍收回囊中。

但周鐵衣還是讓這柄利劍刺了出來。

他凝視周鐵衣的眸子,“周侯,這柄劍已經刺了出來,您作爲主審,這次必定會被劍刃所傷啊。”

這是他最難以理解周鐵衣的一點。

若周鐵衣只是爲了算計寧王府,讓寧王府抗鍋,那麼順着聖上和天后的意思去查纔是最好的選擇,就算最後有錯,也是寧王府和地方儒家的錯。

但周鐵衣卻縱容引導了李劍湖,讓李劍湖說出了新的罪狀。

現在天京都知道,李劍湖的改變是源自於前兩天周鐵衣的教導,源自於那套人人都可爲士的理論,甚至因爲這套理論,周鐵衣自己還和愛徒梅俊蒼決裂。

要知道梅俊蒼是何許人。

儒家之前推的聖賢之子,現在法家司律親口說的大成之器!

這足以說明周鐵衣之前確實在認真培養梅俊蒼,而且培養的結果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已經不只是用好來形容了。

這番決斷下來,寧王府頂不頂鍋倒是不確定,周鐵衣損失了多少,真是讓谷應天這個外人都感到惋惜啊。

聖上恩寵,道統弟子……

這一上一下的損失,已經難以用普通的利益來衡量了。

先不要說聖上的恩寵,說句實話,如果梅俊蒼是自己的弟子,那麼自己就算不要性命,也要護住這個道統傳承……

想到這裡,谷應天只能夠在心中無奈地笑了笑,以自己這般心胸和見識,又如何能夠教導出梅俊蒼這樣的弟子啊。

周鐵衣笑着答道,“對,這柄劍從一開始就是一柄雙刃劍,甚至是多刃劍,無論是握劍之人,還是被刺之人,都會被這柄劍所傷,只是比誰堅持得更久罷了。”

“若谷先生站在我的位置,肯定只想要將劍收回去吧,但收回去之後呢?這天京朝堂之上的局勢變了嗎,沒有一個李劍湖,還有千千萬萬的李劍湖,不變眼前之局勢,這千千萬萬李劍湖都掌握在儒家手中,只想着權謀暗算,利益驅之,得一時榮辱,這是縱橫家的做法,所以就算陽謀陰謀再精彩,也無法爭天下道統,這不已經是被證明是錯的了嗎,不然縱橫家也不會被儒家趕出朝堂了。”

周鐵衣再次提出了縱橫家被趕出朝堂的原因,這一次谷應天沒有色變,反而細細思考,輕嘆一聲。

谷應天再次看向周鐵衣的眸子,那深邃的眸子之中真的能夠看到光,看到靈性。

一瞬間,他竟然有種隔着千萬年時光,與一位開派宗師暢談的欣喜。

當年諸子百家的開派宗師,那些古聖們周遊列國之時,是不是會有相同的時刻。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

若一個人的決斷已經不從自身利益開始算計,那麼他確實已經超越了天下人。

這種智慧上的覺悟,這種心靈上的寧靜,是平日裡施展再多計謀也無法體悟到的。

他低聲唸誦道。

“天下人人皆可爲士。”

只此一句話,當爲開派宗師。

周鐵衣笑道,“對,天下人人皆可爲士,但要有爲之努力付出的智慧和勇氣,這一點天下人如此,我也如此,所以我要刺出這柄劍,我要與儒家爭一爭,看誰的勇氣更足,看誰的智慧更廣,同時我也要讓天下人都知道,民心這柄劍,不是誰都可以用的,誰用,誰就要付出代價,儒家如此,我也如此,先生以爲然否?”

谷應天細細思忖周鐵衣這番話,過了一會兒,掩面而嘆,“不敢在周侯面前自稱‘先生’二字。”

出了周府,上了馬車,在馬車之中,谷應天沉默了良久。

今天和周鐵衣一番談話,他收穫巨大,但也一無所獲。

他能夠清楚結合周鐵衣所做之事,反推出周鐵衣這番話究竟是虛情假意,還是真心實意。

而事實的結果是,這是真的。

所思即所行,所行即所成。

但正是這番足以開宗立派的高論,讓他這位縱橫家三品一時間都失了口舌之利。

別人已經在和你談天下人的未來了,在談如何與儒家爭奪道統,你突然冒一句我們該怎麼蠅營狗苟,結黨營私,縱橫捭闔,谷應天自己都覺得說不出口。

不是他臉皮不夠厚,是就算說了也不會有效果,只會被別人恥笑。

在陰暗的馬車中,谷應天思忖了片刻,拿出一面寶鏡,施法與遠在湯州府的另外一面寶鏡相連。

寶鏡之中,隱約倒影出一位身穿王服冠冕的青年。

“王上。”

谷應天將寶鏡懸空,恭敬地一禮。

那鏡子中模糊的身影道,“谷先生不必多禮,你這個時候聯繫本王……是去見了那位周侯,可是那周侯說了什麼話,讓谷先生都難以決斷?”

鏡子中的寧王並沒有天下傳言的驕奢淫逸,反倒讓人越發不知深淺。

谷應天低聲說道,“是。”

說罷,他將自己和周鐵衣今天所聊之事複述了一遍。

寧王聽了之後,細思了片刻,先是讚歎道,“此論可爲大宗師。”

他沒有先問具體的利益,而是接着谷應天的話說道,“你覺得這番言論當屬哪家?”

谷應天沉吟片刻,“核心像墨家,但是手段像兵家,隱約還有儒法道的影子,而且他能夠領悟掌中佛國,對佛家的領悟恐怕也不淺……”

寧王隔着鏡子笑道,“我倒是覺得像雜家。”

谷應天恍然,確實,周鐵衣這番話,不就是秉持着博採衆家之長的雜家理論嗎?

寧王又說道,“不過不是現在的雜家,而是當初的雜家,當初雜家可是出了一位一品的,可惜了。”

谷應天目光一凝。

世人皆知有上九家。

儒,道,佛,法,兵,農,墨,縱橫,陰陽。

但不知道當初上九家應該稱之爲九流十家。

因爲雜家也出過一品。

只不過那位一品臨世之時,就被人誅殺,而且其姓名和神祇一樣,直接被從歷史之中抹去,更不要說傳承典籍之類的了,只有這件事被少數人知道。

寧王隔着鏡子,輕輕敲了敲倚靠,“去看看天京的雜家有什麼變化,也許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不一樣的周侯。”

谷應天點頭應諾,而後他遲疑一番問道,“那‘墨石案’該如何處理?”

寧王輕笑一聲,“如今木已成舟,聖上,天后,儒家,周侯,天下人都想要查,我們能夠怎麼處理?”

谷應天一陣恍惚,面露難色,“臣有罪,當初王上自晦,臣不應該獻策墨石一事。”

寧王擺了擺手,笑道,“這不怪你,世事難料,誰又知道今日之禍不是來日之福呢?天下人人皆可爲士,得此一句話,這番折騰也值得,況且周侯不是已經告訴我們該怎麼辦了嗎?天下民心這柄劍刺出,誰都會受傷,周侯如此,儒家如此,甚至聖上都如此,孤自當也是如此,只不過比誰更忍得住疼罷了,看了天京雜家之後你回來,將輪船廠辦好,從今日後,孤當爲賢王,以贖當年奢侈之罪。”

第222章 改制誅神司第177章 以己渡人,此爲上善第283章 合情合理第685章 人之道第438章 大世之爭第64章 周母釣魚第131章 二十五孝第310章 民心,聖心第453章 有因未必有果第483章 政治婚姻第176章 三個少年,三份心氣第477章 修真,修假第264章 千神坑,兵原,尸陀林,血湖第643章 李克功進京告御狀第578章 當成聖道第64章 周母釣魚第519章 周天有五仙第363章 柯黯然自薦第345章 神友,兩種喚醒靈性的方法第490章 收取落魄幡第300章 白帝復甦第538章 已有二百八十年矣第435章 前有狼,後有虎第646章 神秘的天帝第460章 君臣猜忌第687章 成聖之機第196章 你想當狗可以,別礙着我的路!第558章 社稷之重第626章 生死帝君的意志第540章 扶搖而上九萬里,逆流時光三百載第68章 竊天下之大盜第107章 完整的商家修行之道第403章 神愛世人第145章 乾坤印和武道槍第578章 當成聖道第578章 當成聖道第317章 兵分兩路第518章 人事第583章 歷史重現第452章 大夏交易所第220章 司律,您可是法家的司律啊!第634章 外面的世界第540章 扶搖而上九萬里,逆流時光三百載第515章 坤寧宮中第295章 人吃神的世界第102章 何爲絕世神兵第307章 大人的心思我果然猜不透啊!第520章 入我門中,天雷不收第61章 禍患起於忽微第399章 佛道相融第357章 墨城的本質第122章 登山有感其一第64章 周母釣魚第323章 千古風流第一等第562章 買不完,根本買不完第125章 儒家!兵家!第199章 上下兩策通乾坤第226章 引神孽入局第337章 太虛幻境的變化第471章 商道‘兼濟’第482章 三條盟約第352章 公輸家的優與劣第502章 地母轉世第94章 生死有命,富貴在人(1000月票)第310章 民心,聖心第79章 那小僧,你看我像什麼第507章 山嶽石猿第638章 人性和聖心的碰撞第94章 生死有命,富貴在人(1000月票)第512章 宏願的代價第616章 第四閻羅殿重現第690章 至善之事第593章 各方收穫第627章 真假第445章 池水第309章 國運凝罡,部落發展第548章 雜家學說的敗亡第438章 大世之爭第597章 損道第64章 周母釣魚第292章 天賦【鼎故革新】第499章 塵埃落定第304章 明爭暗鬥第389章 月分雲雨八百里第359章 《論財貨》第504章 開新天第178章 小說家:忠義,志怪,親歷,春宮第41章 看盡桃李又何妨第68章 竊天下之大盜第190章 老夫一向不善舞文弄墨第169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32章 登山有感其三第387章 坦白從寬,戴罪立功第671章 兩軍對壘第162章 寫文章,捱打,你選一個第443章 臣請罪第325章 墨石第680章 改變過去第292章 天賦【鼎故革新】
第222章 改制誅神司第177章 以己渡人,此爲上善第283章 合情合理第685章 人之道第438章 大世之爭第64章 周母釣魚第131章 二十五孝第310章 民心,聖心第453章 有因未必有果第483章 政治婚姻第176章 三個少年,三份心氣第477章 修真,修假第264章 千神坑,兵原,尸陀林,血湖第643章 李克功進京告御狀第578章 當成聖道第64章 周母釣魚第519章 周天有五仙第363章 柯黯然自薦第345章 神友,兩種喚醒靈性的方法第490章 收取落魄幡第300章 白帝復甦第538章 已有二百八十年矣第435章 前有狼,後有虎第646章 神秘的天帝第460章 君臣猜忌第687章 成聖之機第196章 你想當狗可以,別礙着我的路!第558章 社稷之重第626章 生死帝君的意志第540章 扶搖而上九萬里,逆流時光三百載第68章 竊天下之大盜第107章 完整的商家修行之道第403章 神愛世人第145章 乾坤印和武道槍第578章 當成聖道第578章 當成聖道第317章 兵分兩路第518章 人事第583章 歷史重現第452章 大夏交易所第220章 司律,您可是法家的司律啊!第634章 外面的世界第540章 扶搖而上九萬里,逆流時光三百載第515章 坤寧宮中第295章 人吃神的世界第102章 何爲絕世神兵第307章 大人的心思我果然猜不透啊!第520章 入我門中,天雷不收第61章 禍患起於忽微第399章 佛道相融第357章 墨城的本質第122章 登山有感其一第64章 周母釣魚第323章 千古風流第一等第562章 買不完,根本買不完第125章 儒家!兵家!第199章 上下兩策通乾坤第226章 引神孽入局第337章 太虛幻境的變化第471章 商道‘兼濟’第482章 三條盟約第352章 公輸家的優與劣第502章 地母轉世第94章 生死有命,富貴在人(1000月票)第310章 民心,聖心第79章 那小僧,你看我像什麼第507章 山嶽石猿第638章 人性和聖心的碰撞第94章 生死有命,富貴在人(1000月票)第512章 宏願的代價第616章 第四閻羅殿重現第690章 至善之事第593章 各方收穫第627章 真假第445章 池水第309章 國運凝罡,部落發展第548章 雜家學說的敗亡第438章 大世之爭第597章 損道第64章 周母釣魚第292章 天賦【鼎故革新】第499章 塵埃落定第304章 明爭暗鬥第389章 月分雲雨八百里第359章 《論財貨》第504章 開新天第178章 小說家:忠義,志怪,親歷,春宮第41章 看盡桃李又何妨第68章 竊天下之大盜第190章 老夫一向不善舞文弄墨第169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32章 登山有感其三第387章 坦白從寬,戴罪立功第671章 兩軍對壘第162章 寫文章,捱打,你選一個第443章 臣請罪第325章 墨石第680章 改變過去第292章 天賦【鼎故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