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各方收穫

蜃氣籠罩之下,一朵朵蓮花綻放,蓮花花開,一輪輪月相升起,演繹出陰晴圓缺八相,而這八種月相的本質都是大日之光的折射,代表着不圓滿的大日光輝,當八種月相聚集在周鐵衣化身的月光佛陀指尖之時,原本乳白色的月光重迭,越發耀眼炙熱,直到變得如同真正的大日光輝一樣刺眼。

這下不用幻祭司穿透寶蓮旗劃分的胎藏界,刺眼的大日光輝從黑色的旗面中照耀而出,首先就刺破了周圍的蜃氣,讓一位位就在身邊的諸子百家的大人物們反應過來。

“好膽!”

“神孽猖狂!”

這些諸子百家反應過來的第一時間,都毫不意外地直接對幻祭司出手,一道道璀璨的光華帶着各家不同的道統之力,雖然他們現在的實力暫時被壓制在了二品,但是九位二品一同出手,還要配合周鐵衣蓄勢已久,後發先至的【太陰八相衍大日】,讓幻祭司引以爲傲的幻法完全被來自於聖道的光輝破除,讓他的本體不得不承受完整的九輪二品的打擊。

當九輪二品含怒出手之後,幻祭司所在的位置都只剩下一團純粹用蜃氣製造出的雲團,雲團內包含了九色光華,但是並不是那種閃耀着祥雲的柔和的光輝,反倒是像膨脹一樣下一刻竟然要炸開的雷雲,一道道或靛青,或奼紫的光痕密佈其上,不同的道統相互衝突,即將從內炸開。

這就是幻祭司選擇的應對方法,用其他任何方法,他不死都要被重創,唯有這一種方法,有機會逃出生天。

諸子百家們看到這一幕,伸出手掌,想要進行第二輪攻擊。

但姜太一和諸葛丹之間的戰場也決出了勝負,姜太一純白色的心象空間之中,高文燦目不轉睛地看着外面迅速變化的戰場,當姜太一的頭顱被赤帝箭羽射穿,這片心象空間之中出現一枚跳動着的紅色心臟,高文燦已經沒有更多的時間思考變化,他伸出手掌,用名家之法按向心髒,“姜太一,死。”

原本一位四品名家,就算真正按在姜太一的心臟之上,也不足以殺死一位兵家亞聖,但是高文燦的手掌按在那心臟之上,當他的死字脫口,心臟竟然主動包裹了那來自於名家的死亡規則。

鮮紅跳動的心臟在一瞬間化爲灰白,成爲石頭,而後碎裂一地。

“我真的殺了姜太一了?!”

眼前如同夢幻般的場景,即使高文燦在進入的這一千多天中已經反覆幻想過,但是真正出現之時仍然不敢置信。

但他身上那來自於儒釋道三家合力形成的誓言,又明確地提醒他真假,他確實是殺了姜太一了。

在這個循環往復的歷史長河之中,他確定了姜太一的死亡,所以這段歷史不用囊括姜太一生和死兩種截然不同的事實。

歷史被撥亂反正了!

三道光輝從高文燦身體之中迸發。

象徵着儒家的玉鏡迸發出熾白色的浩然正氣,象徵着道家的玉磬敲響青色的道家祖炁,象徵着佛家的玉瓶傾倒出金色的渡世佛光。

三種不同顏色的光輝又代表着物質的形,音,質,貫穿這個虛幻往復的歷史支流,連通現實世界的歷史主流。

於是萬里河洛之上出現了奇特的一幕,從文河津渡上迸發出璀璨的三色光華,這三色光輝連通天空,將整個夜幕化作巨大的熒幕,熒幕之上倒映着另外一條洛河,這條洛河流淌在三百多年前,魏國三十萬大軍和諸子百家兩百萬聯軍廝殺,無數上三品高人如同星辰般匯聚,讓整個大夏近乎一半的人都能夠看到這場三百多年前的雄偉戰場。

而這戰場中最爲引人注目的當屬諸葛丹和姜太一最後一戰,那黑色的破滅之輪不斷旋轉,吸收着諸葛丹的陰身,而諸葛丹的陽身射出最後一箭,赤帝箭羽貫穿姜太一的頭顱,但這仍然不是殺死姜太一的最後手段。

一位身穿大夏服飾的青年男子忽然從姜太一的心臟處‘鑽’出,他手持儒釋道三家信物,對着諸葛丹一笑,“謝過諸葛丞相相助。”

他伸出手掌,近在咫尺的河洛軍旗落入他的掌心之中,以高文燦的實力當然無法繼續推演出那恐怖的破滅之輪,因此整個河洛大陣開始緩慢崩解。

不過諸葛丹並不是沒有絲毫損失,爲了射出那致命一箭,他的陰身已經完全被破滅之輪吞噬,消失不見,加上整個歷史輪迴崩解,讓他無法再借到過去的力量,讓諸葛丹的實力迅速降低,一如當初從聖位之上跌落的大夏聖上一樣。

他看了近在咫尺的高文燦一眼,反身抓住彌羅皁天傘,整個人化作一道黑色的流光消失。

高文燦也沒有追擊,他伸出手掌,河洛軍旗這件絕世神兵落入掌中。

與此同時,這段歷史支流開始迴歸到主流之上,因此一位位在戰場之上的百家修士們的身影如同蜃氣泡沫一樣虛幻,他們揮出的足以撼動天地的力量也如同蜃氣泡沫一樣無力。

諸子百家根本來不及對幻祭司進行第二輪打擊,他們如同水波倒影一樣消失,連帶着第一輪幻祭司吞噬的那包容九道二品的致命一擊也如同無根之水一樣消散。

百家的倒影雖然消失,但是這段歷史開始嫁接,於是那難陀寺,玄都山,天下各地,一位位從當初大戰活到現在的老傢伙們記憶之中多了一段,那是在這次河洛戰爭之中發生的事情,與他們三百年前經歷的截然不同。

兩段不同的歷史經歷,讓一位位二品,一品的大人物們都困惑了幾息,才能夠理清楚先後關係,讓他們也再一次感受到了那虛無縹緲的聖道偉力。

對於聖人而言,同一時間能夠同時發生對與錯的兩件事情,只不過世界只能夠記錄一種罷了。

而當諸子百家的大人物們確定這件事,當天下半數的人觀察到三百多年前河洛大戰最後的畫面,於是一些事實也嫁接到了現在。

比如諸子百家道統許諾的孫乘龍的天王金身,那是三百多年前百家道統共同許諾,只要孫乘龍完成三百年前平息人屠之亂的大業,就能實現。

於是在儒家浩然正氣,在道家天地祖炁,在佛家空性佛光的照耀下,天空中虛幻如同海市蜃樓般的景象與大地重合。

一座座佛寺道觀書院的前門處,忽然出現一尊尊天王像,這天王四首八臂,面容赤紅,身後環繞九面雷鼓,駐守香火大門。

而對於百姓們而言,他們在諸子百家道統和歷史嫁接的雙重影響下,也彷彿覺得那尊天王像一直存在,反正對於他們而言,也不過是多燒一炷香罷了,諸子百家的大人物們都不反對,他們又有什麼好反對的呢。

歷史開始銜接,太乙觀上,周鐵衣的本尊也與寶蓮旗中的佛陀身連通,所以雖然諸子百家的倒影逐漸消失,但寶蓮旗中的佛陀卻越發凝實。

他毫不猶豫再次伸手一點,更加炙熱的大日之光從手指間綻放,點向幻祭司化作的蜃氣雲團。

此時的周鐵衣立下諸多天宇,手持衆多絕世神兵,還有一整座越發強大的神庭作爲根基,根本不是幻祭司能夠單獨對抗的,祂也沒有心思繼續和周鐵衣對抗,直接用替死之法,當大日之光切割下一段蜃氣之後,幻祭司的本尊已經通過太虛幻境脫困。

周鐵衣化作的佛陀身伸手,沒有繼續追擊,而是抓住幻祭司脫困留下的那段蜃氣,露出冷笑。

同層次的一品對手,即使力量強過對方,但只要不是死戰,那麼基本很難殺死,因爲沒有困住對方的手段。

但是想要跑,也要留下足夠的代價,就比如幻祭司這段蜃氣假身,在周鐵衣手中,以後必然要讓幻祭司銘記在心。

周鐵衣沒有追擊幻祭司,這時梅俊蒼三位徒弟也反應過來,自己的老師真實的意志已經降臨了。

“老師。”

“老師。”

梅俊蒼和鄧學虎兩人上前問好。

周鐵衣微微頷首,轉頭看向神色在痛苦和平靜中不斷變化的孫乘龍。

此時孫乘龍的天王金身呈現兩種截然不同的狀態,因爲歷史迴環的消失,所以天王金身因爲這個迴環中百家加持的力量變得虛無縹緲起來,連帶着孫乘龍自身都像那些歷史人物一樣泛起波光。

但另外一方面,因爲這段迴環的歷史和現實交融,孫乘龍達成了‘未來之願’,在諸子百家和天下人的認同下,他確實成爲了應對人屠危機的關鍵一環,所以天下道統,願力從此時不斷向着天王金身聚集,讓天王一根根原本破滅的手臂重新生長出來。

這種更迭之下,孫乘龍一個兵家七品修行者,根本不足以完成變化,他只是靠着周鐵衣的道統才勉強支撐,若是強行蛻變,就算最後天王金身能夠以一品的狀態存世,孫乘龍的心神也必然在這種不斷矛盾的衝突中崩潰。

好在面對這種問題,周鐵衣已經遇到過一次,也有類似的解決辦法,那就是胡文郎從智和尚道統脫胎而出的【夢中世界】法門。

一道道明月之光從周鐵衣的佛陀之身上升起,比之前更加耀眼,八輪虛幻的月相從山銅府綿延到大夏,一同構成了一座不輸於太虛幻境多少的巨大夢境世界。

這個世界以大夏交易所爲根基,牽動億萬人的情緒變化,明淨通透的月光包容巨大的頂天立地的天王金身,讓其作爲孫乘龍的夢境,融入到大夏交易所之中。

清冷的月光落在身上,讓孫乘龍從巨大的變化痛苦中暫時清醒過來,他睜開眼睛,首先看到了周鐵衣的佛陀身。

“老師?”

周鐵衣微微頷首,手掌點向孫乘龍的眉心,將【夢中世界】法門傳授給孫乘龍。

此時孫乘龍還是處在和天王金身融合的狀態,所以他仍然有諸多宏願加持,能迅速理解消化學會【夢中世界】法門。

有了這個法門爲基礎,再加上週鐵衣的道統引導,漸漸地,處在巨大的變化過程中的天王金身從現實世界進入到了夢境世界。

這裡的規則更加薄弱虛幻,所以反而讓天王金身巨大的變化不會損害到自身,但同理從天王金身傳遞給孫乘龍的力量會以百倍的程度降低。

但即使百倍的力量降低,那也是一品的力量,足以碾壓三品修行者。

隨着時間的流逝,孫乘龍只感覺渾身輕鬆,當巨大的天王金身完全融入大夏交易所的夢境之時,那巨大的如同鳥巢般的交易所門口,也佇立起一尊天王金身,天王金身八臂向上託舉。

周鐵衣看到這樣的場景,都微微一愣,轉頭看向孫乘龍,“以後這尊金身不知道要挨多少罵,你得有個心理準備。”

孫乘龍不明所以,但自家聖人老師都這麼說了,他自然也要小心翼翼問一下,“這會不會影響到我自身?”

周鐵衣笑道,“這倒不會影響太大,但說不定以後財神和窮神的神位你這尊金身都要分潤一些。”

幫助孫乘龍穩定了下來,周鐵衣纔有時間再看向其他事情,在這段歷史融合之中,他在幫弟子收攏最大的好處,其他人也紛紛收取屬於自己的好處。

諸葛丹沒有和高文燦糾纏,高文燦獲得了河洛軍旗之後,也沒有收攏下方魏國士兵的想法,一是他本身能力不夠,二是如果不快點離開,等這段歷史和外界完全貫通,那些一品的大人物們肯定不會放過他手中的絕世神兵。

所以藉助絕世神兵的掩護和三教之寶,高文燦也化作一道流光消失。

沒有了這兩人,周鐵衣又在幫助孫乘龍穩定天王金身,胡文郎和趙佛兒一同出手,獄門神主徐馳整頓剩下的活着的魏國大軍,胡文郎同樣演化出一座巨大的夢中世界,這個夢中世界中魏國巍峨,在獄門神主的指揮下,魏國大軍們一同進入那夢中世界,消失不見。

第120章 王車易位,天下大吉第500章 學宮將開第294章 初入千神坑第122章 登山有感其一第493章 分而劃之第610章 利即是空,空即是利第453章 有因未必有果第581章 因緣際會第525章 遊學第338章 盲拍第318章 周侯打秦羽罪加一等第625章 慧能第235章 酷吏的退路第410章 天翻地覆第58章 敲打一番第176章 三個少年,三份心氣第335章 雲山霧繞第291章 五帝聚,麒麟現第600章 生死繼位第152章 是個做實事的人第87章 從心所欲,不逾矩第286章 奴隸制和公民制,社稷的雛形第169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565章 歸墟第560章 坐而論道第58章 敲打一番第254章 你們聽說過有招必勝法門嗎?老爺爺救命!第99章 我以火車證火德第112章 朕沒錯第530章 雷霆報春曉,難留盛世花第537章 打開史家書庫第493章 分而劃之第84章 焚書第27章 五行陣第167章 炮製驚天大案第179章 戰起第474章 貨幣的主導權第534章 下屬們的想法第134章 蓋棺定論第616章 第四閻羅殿重現第243章 兩種不同的桃李果第267章 三件陰司神器,一件食道神器第82章 今日受教了第666章 清微道人的來歷第385章 以假亂真第550章 一減一增第428章 聖人遺澤第564章 李靜的行動第617章 層層外包第509章 請玄武上橋第384章 修儒家法門的禽獸第509章 請玄武上橋第378章 愚鳥先飛第31章 今令大地爲證,我度西山一里地第528章 水處下,利萬物而不爭第694章 佛學家第323章 千古風流第一等第587章 三教合力破河洛第489章 遠古龍族第598章 準備進入血海第594章 平起平坐和聽調不聽宣第277章 上車,油門踩死第250章 周大人最苦,所以苦中作樂第119章 欺君之罪第249章 朕修道德,心念好生之德第202章 菩薩像第9章 長生和權力第52章 大人英明第398章 猜忌第65章 周母教子第563章 合縱連橫第448章 預熱第3章 此世,百家大興第474章 貨幣的主導權第17章 三條道路第223章 大夏內改革的源頭第558章 社稷之重第347章 山銅府的初步改革計劃第77章 武道異象第124章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第461章 反對的兵家第687章 成聖之機第679章 疑似故人來第374章 不可直視神第586章 君權,兵權,神權的聯合第401章 股份改革第302章 日月凌空第445章 池水第578章 當成聖道第100章 聖賢之澤,福澤五代第181章 天克第39章 備戰第656章 十之八九第386章 民心,我心第270章 誅神司真正的職責第185章 上善若水第497章 虛魚天鵬變第298章 拔山之威第560章 坐而論道第586章 君權,兵權,神權的聯合
第120章 王車易位,天下大吉第500章 學宮將開第294章 初入千神坑第122章 登山有感其一第493章 分而劃之第610章 利即是空,空即是利第453章 有因未必有果第581章 因緣際會第525章 遊學第338章 盲拍第318章 周侯打秦羽罪加一等第625章 慧能第235章 酷吏的退路第410章 天翻地覆第58章 敲打一番第176章 三個少年,三份心氣第335章 雲山霧繞第291章 五帝聚,麒麟現第600章 生死繼位第152章 是個做實事的人第87章 從心所欲,不逾矩第286章 奴隸制和公民制,社稷的雛形第169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565章 歸墟第560章 坐而論道第58章 敲打一番第254章 你們聽說過有招必勝法門嗎?老爺爺救命!第99章 我以火車證火德第112章 朕沒錯第530章 雷霆報春曉,難留盛世花第537章 打開史家書庫第493章 分而劃之第84章 焚書第27章 五行陣第167章 炮製驚天大案第179章 戰起第474章 貨幣的主導權第534章 下屬們的想法第134章 蓋棺定論第616章 第四閻羅殿重現第243章 兩種不同的桃李果第267章 三件陰司神器,一件食道神器第82章 今日受教了第666章 清微道人的來歷第385章 以假亂真第550章 一減一增第428章 聖人遺澤第564章 李靜的行動第617章 層層外包第509章 請玄武上橋第384章 修儒家法門的禽獸第509章 請玄武上橋第378章 愚鳥先飛第31章 今令大地爲證,我度西山一里地第528章 水處下,利萬物而不爭第694章 佛學家第323章 千古風流第一等第587章 三教合力破河洛第489章 遠古龍族第598章 準備進入血海第594章 平起平坐和聽調不聽宣第277章 上車,油門踩死第250章 周大人最苦,所以苦中作樂第119章 欺君之罪第249章 朕修道德,心念好生之德第202章 菩薩像第9章 長生和權力第52章 大人英明第398章 猜忌第65章 周母教子第563章 合縱連橫第448章 預熱第3章 此世,百家大興第474章 貨幣的主導權第17章 三條道路第223章 大夏內改革的源頭第558章 社稷之重第347章 山銅府的初步改革計劃第77章 武道異象第124章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第461章 反對的兵家第687章 成聖之機第679章 疑似故人來第374章 不可直視神第586章 君權,兵權,神權的聯合第401章 股份改革第302章 日月凌空第445章 池水第578章 當成聖道第100章 聖賢之澤,福澤五代第181章 天克第39章 備戰第656章 十之八九第386章 民心,我心第270章 誅神司真正的職責第185章 上善若水第497章 虛魚天鵬變第298章 拔山之威第560章 坐而論道第586章 君權,兵權,神權的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