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豈有不入滅的佛法

經過最初的幾十息戰鬥之後,即使六環機關城和墨城沒能夠提前準確傳遞出來消息,但是大夏隱藏在太行山的種種後手也察覺到變故,紛紛出手。

被無邊蜃氣籠罩白芷山不遠處一座小山丘上,放牛的牧童忽然拍了拍座下的青牛,“牛兒,走。”

青牛蹄子擡起,漫天清氣匯聚成爲一條通天大道,這條道路,如同一柄絕世利劍,從小山丘展現白芷山。

漫山乳白色的蜃氣彷彿遇到了海底渦旋,在這柄以清氣匯聚成的利劍劍刃之處旋轉,時空就像是一張被撕扯的畫布,下一刻就要被利劍洞穿,連接白芷山外和白芷山內兩個世界。

但就在畫布即將被洞穿的前一刻,兩根通天白玉柱形成門戶,支撐起時空,再次阻隔時空內外。

牧童從牛背上滑了下來,伸出白嫩的手掌,青牛自然而然地低頭,讓牛角上懸掛的一柄木劍劍柄能夠夠到牧童手掌。

“上次棋輸一着,今日再來討教。”

牧童眼中天真爛漫,穿透無邊蜃氣,看透其中通天白玉柱內的身影。

幻祭司身穿一襲如同夜幕的長袍,銀髮垂下,他一雙鳳眼看向牧童,又看向牧童手邊的木劍,思考了一會兒,才說道,“原來是你,沒想到你爲了贏我,竟然下的如此狠心!”

牧童一邊拔出木劍,一邊笑着說道,“這非狠心,人生如夢,若不以赤子真心遊戲世間,我如何能夠破你當初下給我心中的夢魘呢?這還要多虧道友教我!當初道友那個救一船人還是救一人的問題我已經有了答案,那就是先殺了道友這個禍害再說!”

他用最天真無邪的語氣說着最冷酷的話語,但是內心之中卻沒有一點波動,這是獨屬於孩童的天真和殘忍。

世人皆知玄都山天師,也知玄都山天師和那難陀寺講經首座圍攻幻祭司的事情,但很少有人知道這件事的起源。

三百年前,五國亂世,當初大夏太祖還沒有定鼎天下的時候,氣運勃發,玄都山也有一位天選之子,修道天賦極高,二十歲見了天象,三十歲斡旋了造化,即將邁入一品大羅妙境,神道出手阻止,幻祭司親自下場,設局破了這位道家天才的道心。

當初所有人都以爲這位天才已經隕落,但卻不知道這位絕世天才在最後關頭留住了一絲神念,並且另闢法門,以化作天真赤子,永遠停留在四五歲孩童心智爲代價,都要報當日之仇!

牧童拔出木劍,向前刺出,他的心中沒有一絲殺意,將與生死仇敵的見面化作一場遊戲,這柄劍自然混元天成,內外無一絲破綻。

幻祭司神色前所未有的凝重起來,他既然以幻自號,當然最擅長動人心神,這天下只有極少數人的心神他無法撼動,首屈一指的當屬玄都山天師和那難陀寺講經首座,如今又要新添一人。

與此同時,另外幾道光輝也在各自的戰場中爆發。

有無數禪音響徹雲端,金色祥雲託舉着八部龍衆,僧人在幽冥普照四方,渾濁奔涌的黃泉無端涌起,與金色的祥雲相撞,兩者的餘波形成流淌的烈焰和洪水,吞噬大地,黃泉之上,有身披黑袍的身影站立,祂露出在外的白骨潔白神聖,非生非死,比八部龍衆更有禪意。

骨祭司看向面前的講經首座,說道,“首座何必行色匆匆?我觀那周家子即使修行佛法,卻有滅佛之意,再加上大明宮主,實乃佛門大害,首座不如先讓我和他們分出勝負如何?”

骨祭司話音落下,渾濁的黃泉之水忽然變得清澈起來,一道道衆生魂魄在黃泉之中流淌,彰顯生死循環,彰顯往事來生,在這個過程中天機顯化,露出未來的種種可能,顯露出無數僧人的哀嚎之聲。

講經首座撥動手中的念珠,他知道骨祭司這是在挑撥離間,但他不得不承認,這就是未來的一種可能性,如果讓周鐵衣和大明宮主得勢,那麼眼前的景象會成爲現實。

他撥動念珠的手指停下,下一刻天龍禪唱,恐怖的音波在黃泉之上捲起無盡的浪花,不僅打破了未來的可能性,還倒卷骨祭司,想要將骨祭司也一同捲入河底。

骨祭司伸出手掌,無形的力量形成一面遮天蔽日的牆壁,將奔涌的黃泉浪潮擋住,他看向講經首座,“怎麼?講經首座也要行爲他人火中取栗這等不智之事?”

講經首座神色平靜,“你的蠱惑比之幻祭司差遠了,還是不要班門弄斧,我且問你,佛陀可有寂滅之時?”

骨祭司也知道兩人以實力難以分出高下,只有以心神的較量取得勝利之後,才能夠影響戰局,自然毫不遲疑回答道,“你信的佛不是已經入滅了嗎!”

講經首座頷首道,“既然佛陀有入滅之時,那麼佛法,僧人自然也有入滅之時,緣起於法,緣滅於法,緣生緣滅,豈可強求,若彼時天下之人再不需要佛法,那就是佛法大昌之時!”

講經首座的聲音在澄澈的光輝之中變得內外琉璃通透,只剩下一層輪廓,周鐵衣手中得到的空性蓮瓣,乃是佛陀寂滅之火熔鍊一整層佛國所得,但也只有一瓣大小,而此時的講經首座,整個人都已經接近於佛門空性!

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佛法在講經首座的眼中,早已經超出了佛陀,佛經和僧人三寶的概念,只是因緣匯聚,緣法妙有的產物,既然有匯聚之時,就有散去之時,若無有再聚之時,那就入了不生不滅的妙境,又何須憤怒,只應當有無上大歡喜纔是。

這就是緣起性空!

······

白芷山礦洞內,當週鐵衣說完‘有賊心,沒賊膽’之後,善木菩薩面帶微笑,就要應答。

下一刻,周鐵衣手中的龍紋木鋼槍如同利箭一樣射向善木菩薩的方向。

天青色的木鋼槍槍身,龍紋不再如同虛影流淌,而是一瞬間化作了實質,化作一尊咆哮着的擁有人身龍首的神將!

這正是淮河,淇水二神融合後的屍骸,擊殺了二神之後,周鐵衣自然也將二神的屍骸用赤帝焰熔鍊進入木鋼槍的槍身之中,賦予了這柄利器更多的神異。

無邊水汽聚集,在半空中形成兩條奔涌的河流。

善木面色不變,“一切有爲法,皆如夢幻泡影!我有諸般妙相,世間諸般惡相豈能傷我?”

下一刻那奔涌不息的河流直接穿透了善木的身體,兩者之間根本沒有任何接觸!

幻術?

周鐵衣目光凝聚在善木身上。

不對,自己掌握【蜃氣】一部分權柄,又有神通大漲的【真實視野】相助,如果說幻祭司親自施展的幻術自己看不穿還情有可原,但不可能隨便出現一人的幻術自己都看不穿。

一個個念頭在周鐵衣腦海中飛速迸發融合,在此時天地意志相助之下,周鐵衣本身又掌握大量的信息,頓時他想到了一個可能性。

智和尚,大智根界!

按照神秀傳回來的消息,大智根界是剝離了人世間一切惡,聚集一切美好的佛國。

既然剝離了一切惡,那麼自然也沒有受傷,痛苦,憤怒,仇怨,死亡,所以才能夠有無上大歡喜,大自在。

想清楚這點之後,周鐵衣冷笑一聲,“天下豈有不入滅的佛法?”

善木或者說智和尚本來想要回應兩句話,擾亂周鐵衣的心神,同時催促周圍人動手,但下一刻,他平靜慈悲的心湖之中掀起狂瀾,死亡與危機的恐怖之感如同絕世猛獸,從心底的牢籠中被釋放出來,讓心中的八寶湖水渾濁不堪。

周鐵衣臉上冷笑早已經消失,化爲絕殺和冷肅之意,團戰先殺奶媽這可是常識,更何況這隱藏的禿驢還自帶淨化技能,那就更不能夠放過了!

他一手持弓,這片天地之中,五行祖炁如飛翔於九天的鳳凰,羽翼攪動整片天地,帶起五彩流蘇,天地的意志在這一刻因爲補地之法的原因甦醒活躍,讓那翱翔於天的鳳凰落於周鐵衣持弓的左手上。

重新化爲人軀的軀幹之上,五座道宮再次凸顯,讓他整個身體超越現實的時空,彷彿處於時空的另外一端,從天地的盡頭垂下冰冷肅殺的目光。

道宮之中,五帝端坐,雙手垂拱,古老的箴言忽然響起,彷彿從亙古穿越歷史的長河跨越至今,天地之中的規則在箴言之中起伏,神聖空濛,如同琴絃撥動,每一個絃音的震顫,都化作玄妙至極的龍章,如同一條條小龍,盤旋飛舞,與天地垂下的鳳羽相合!

龍鳳匯聚,帝弓顯化,無形的國度以周鐵衣爲中心排開,以至於驅散了礦洞內無盡的蜃氣,顯露出現在真實的狀況。

巨大的礦洞此時已經半陷於幽冥之中,不遠處,那纔在白芷山運行的圓滿明月就像是一顆絕世珍寶,無數死者的怨念早已經通過夢境,化作一團揮之不去的污泥,半拖着明月下沉。

而明月下沉的同時,那黑色的污泥,帶着死者的怨念,也不斷從幽冥攀附到周鐵衣凝聚成爲人形的腳邊,形成無數雙從下往上抓取的手掌,拖着周鐵衣本身也在不斷下沉,就像是民間傳說中那些不甘自己死去,要拉着活人陪葬的水鬼一樣。

除非周鐵衣願意放棄手中的明月系統,將其交給神道,而如果此時放棄,那麼就不僅只是一個月相失去,周鐵衣有預感,如果自己放手,神道會施展相應的神通,藉助自己放手的概念,讓自己徹底失去對整個明月道統的掌控。

周鐵衣吐納一息,這一刻那五帝匯聚的箴言宏大到了極致,匯聚成爲至大至強的吼聲,一時間極致的生之力以周鐵衣爲中心爆發,青赤黃黑白五色旋轉,玄黃地脈之力上涌,化作神龍,託舉一朵五色蓮花,滌盪開無數從幽冥之中伸出的手掌,讓其化爲齏粉。

下一刻,他右手拉弦,一顆顆星辰在手掌之中匯聚,一共七顆,排列成鬥,仔細一看,這些星辰之中無盡死氣纏繞,正是先前神道通過明月之相注入到周鐵衣身體內的死氣!

周鐵衣早就不是血肉之身,而是以四十二顆星辰雛形和五座五帝道宮凝聚成的一片原始天地,這片原始天地之中,死亡也是規則中的一種,自然可以被吸收。

但是這並不意味着他絲毫不懼太行山脈千萬礦工幾百年積累的怨氣,死氣,源源不斷的死氣注入仍然會干擾周鐵衣身體內的生死平衡,讓他的道途發生偏轉,所以他需要用分離之法,來將多餘的死氣分離出體外,而這分離出來的死氣剛好又是一大殺招!

生與死以周鐵衣爲界限,以弓矢爲載體,搭建出完美的十字。

絕對的平衡無法在外在大天地內實現,但是卻能夠在周鐵衣塑造的一顆顆星辰雛形之中誕生。

此時天地都爲之一靜,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到眼前,如此完美的平衡,本身就是一種絕頂的幻術,是隻存在於理論之中的無上妙法,今日纔在世人眼中展現,自然讓所有人都自然而然的失神片刻,沉浸在無與倫比的大道變化之中。

周鐵衣手中的星辰之箭射出,七顆星辰化作一束無與倫比的光,拖着青赤白黑黃五彩的箭羽,席捲了這片天地內的一切能量。

戰技,五帝弓!

被箭矢瞄準的一瞬間,善木菩薩已經開始施展防禦法門,他也顧不得隱藏自己的身份,隱藏對付周鐵衣佛門空性的手段。

金色的佛光就像是初生的晨曦,光輝之中,一株株青色菩提樹拔地而起,非枯非榮,一位位善男子端坐於菩提樹下,或講經,或說法。

清澈的八寶功德池池水滌盪,將無數人心怨恨,世間惡果洗去,讓佛國之內的一切美好的不似世間產物,是絕對的善,絕對的美好,沒有受傷,災難,死亡,只有無上美好。

星辰箭矢擊穿了神國,七顆原始星辰帶着無邊的死氣和生氣爆發,生死就像是兩條首尾相連的陰陽魚,將佛國之內的生與死相連,讓陷入寂靜的無上歡喜能夠流動,讓生自然聯通死,捲動着佛國之內的八寶池水,讓澄澈的池水變得渾濁,讓一切超然於物外的事物迴歸真實。

第224章 再臨太虛幻境第657章 偷天換日第245章 勒緊自己絞索的商人們第47章 小心刀利第329章 不是爲了來此伸張正義第154章 分裂小說家第347章 山銅府的初步改革計劃第160章 一桃殺三司第457章 讓銀子飛一會兒第644章 天翻地覆第658章 中場封盤第420章 天下盡白第161章 白話運動第382章 改變交易路徑第287章 赤帝和白鳳第195章 【孕育】神職,黃帝像凝(4000月票第666章 清微道人的來歷第148章 兩不相悔第492章 官吏一體策第251章 局中局第498章 覆盤第367章 要有月第266章 十天,第二次太虛幻境交易會第356章 兼愛稅第106章 合着就我最傻唄第455章 聖人如夢,人生如棋第30章 釣龍魚第645章 兩難第576章 歌功頌德第441章 可否封聖第312章 膽大包天第427章 聖人慈悲第392章 最古老的日月凌空者第364章 各有謀算第31章 今令大地爲證,我度西山一里地第206章 三真問道劍,蒸汽印刷機第455章 聖人如夢,人生如棋第457章 讓銀子飛一會兒第406章 忘川佛國第578章 當成聖道第642章 大禮不辭小讓第178章 小說家:忠義,志怪,親歷,春宮第569章 胸有山河第170章 龍章第129章 儒家,害我!第579章 文武河津渡第22章 還有老六!第285章 【戰爭】權柄雛形第382章 改變交易路徑第234章 新時代的酷刑第5章 太子的幸運第396章 麒麟夜行天下知第477章 修真,修假第77章 武道異象第12章 通古紀略第611章 李靜請兵第381章 世事如夢第538章 已有二百八十年矣第622章 儒家真正的改革派第551章 直通大羅殿第362章 好文章第260章 第二個屬神:虛魚第561章 解決辦法第431章 試探第579章 文武河津渡第211章 本官從未見過你這般厚顏無恥之人第69章 佔得先機第353章 玄蟬第557章 江山美人,自古難兩全第579章 文武河津渡第401章 股份改革第208章 《請天聖民三才感應策》第457章 讓銀子飛一會兒第209章 進修選調製度第483章 政治婚姻第637章 申屠元的進步第297章 天下獨夫,莫不若此!第240章 司民買文,一字千金第376章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第340章 道是超脫者第489章 遠古龍族第605章 影響第48章 儒家厲害啊第347章 山銅府的初步改革計劃第137章 明知故問第649章 超脫第27章 五行陣第324章 尉遲敬的成長第480章 烈火油烹之景第618章 第四閻羅殿內的規則第578章 當成聖道第390章 化龍第420章 天下盡白第141章 李劍湖第634章 外面的世界第121章 蠢貨和聰明人第572章 前怒後懼第120章 王車易位,天下大吉第454章 三個徒弟第213章 山雨瀟瀟,故人相逢,有勞了
第224章 再臨太虛幻境第657章 偷天換日第245章 勒緊自己絞索的商人們第47章 小心刀利第329章 不是爲了來此伸張正義第154章 分裂小說家第347章 山銅府的初步改革計劃第160章 一桃殺三司第457章 讓銀子飛一會兒第644章 天翻地覆第658章 中場封盤第420章 天下盡白第161章 白話運動第382章 改變交易路徑第287章 赤帝和白鳳第195章 【孕育】神職,黃帝像凝(4000月票第666章 清微道人的來歷第148章 兩不相悔第492章 官吏一體策第251章 局中局第498章 覆盤第367章 要有月第266章 十天,第二次太虛幻境交易會第356章 兼愛稅第106章 合着就我最傻唄第455章 聖人如夢,人生如棋第30章 釣龍魚第645章 兩難第576章 歌功頌德第441章 可否封聖第312章 膽大包天第427章 聖人慈悲第392章 最古老的日月凌空者第364章 各有謀算第31章 今令大地爲證,我度西山一里地第206章 三真問道劍,蒸汽印刷機第455章 聖人如夢,人生如棋第457章 讓銀子飛一會兒第406章 忘川佛國第578章 當成聖道第642章 大禮不辭小讓第178章 小說家:忠義,志怪,親歷,春宮第569章 胸有山河第170章 龍章第129章 儒家,害我!第579章 文武河津渡第22章 還有老六!第285章 【戰爭】權柄雛形第382章 改變交易路徑第234章 新時代的酷刑第5章 太子的幸運第396章 麒麟夜行天下知第477章 修真,修假第77章 武道異象第12章 通古紀略第611章 李靜請兵第381章 世事如夢第538章 已有二百八十年矣第622章 儒家真正的改革派第551章 直通大羅殿第362章 好文章第260章 第二個屬神:虛魚第561章 解決辦法第431章 試探第579章 文武河津渡第211章 本官從未見過你這般厚顏無恥之人第69章 佔得先機第353章 玄蟬第557章 江山美人,自古難兩全第579章 文武河津渡第401章 股份改革第208章 《請天聖民三才感應策》第457章 讓銀子飛一會兒第209章 進修選調製度第483章 政治婚姻第637章 申屠元的進步第297章 天下獨夫,莫不若此!第240章 司民買文,一字千金第376章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第340章 道是超脫者第489章 遠古龍族第605章 影響第48章 儒家厲害啊第347章 山銅府的初步改革計劃第137章 明知故問第649章 超脫第27章 五行陣第324章 尉遲敬的成長第480章 烈火油烹之景第618章 第四閻羅殿內的規則第578章 當成聖道第390章 化龍第420章 天下盡白第141章 李劍湖第634章 外面的世界第121章 蠢貨和聰明人第572章 前怒後懼第120章 王車易位,天下大吉第454章 三個徒弟第213章 山雨瀟瀟,故人相逢,有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