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合縱連橫

七皇子的書房之內,鎏金狻猊獸尊青煙嫋嫋,龍腦香香氣撲鼻,最是提神醒腦。

招募中品商家修行者不難,但是如何從中篩選出那些有潛力晉升上三品的商家修行者纔是重點,雖然現在和周鐵衣沒有對壘,但是七皇子心裡清楚,只要他想要繼承大統,那麼早晚就要和周鐵衣對上,他不可能讓自己麾下有這麼明顯的短板。

當然現在說繼承大統還太早了,想到自己那位想要修長生,成聖人的父皇,七皇子李昊說道,“父皇如今是修行漸入佳境,朝政也越發託付給天后,可惜天后如今看來並未能壓制得了周鐵衣,不知道明日朝會如何解決。”

齊軒逸笑道,“其實解決也不難。”

李昊好奇地問道,“如何解決?”

齊軒逸走到書桌前,一邊提筆書寫,一邊回答道,“說易也易,說難也難,總歸是合縱連橫四字。”

李昊走到案前,看向齊軒逸寫的東西,那是一封書信,題名是‘太玄將軍府’,這是玉京除開左右將軍之下的第一軍,常年鎮守在西南邊疆,防止十萬大山那邊的獸潮,“先生這是要連橫太玄將軍?”

齊軒逸筆墨不停,同時回答李昊,“殿下知我修行縱橫家,但可知爲何我縱橫家不入朝局,多是輔佐各位殿下?”

李昊思考片刻,此事早有定論,不過是帝王心術,唯擔心縱橫擾亂朝綱,所以縱橫家和雜家一樣,被排除在朝廷之上,即使三品修士入朝爲官,但官職不過三品,這是朝野共識。

但齊軒逸肯定不是想要聽這麼簡單的回答,君擇臣,臣亦擇君。

李昊斟酌地回答道,“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齊軒逸手中筆墨微頓,擡頭讚賞地看向李昊,對方這回答不僅給委婉繞開了帝王和縱橫家的矛盾,還說出了最關鍵的問題,這份回答,已經得帝王之術的要領,是個值得輔佐之人。

他繼續寫信,說道,“縱橫於世,非是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口中治世,天下既安,縱橫之道只會憑生是非,所以君王不喜,但亦非兵家,公輸家口中亂世,天下大亂,弱肉強食,縱橫之策縱有口舌之利,但力不足以平天下,任憑謀算再多,往往功虧一簣。”

李昊解讀着齊軒逸的話,“所以縱橫在於由治到亂,由亂到治的過程?”

齊軒逸頷首道,“然也,所以縱橫家多伏於皇子府邸,或爲將軍之謀,治世之時保全自身,若天下亂象將起,則縱橫四海,就比如殿下你,倘若陛下聖心獨裁,權掌四海,今日我這封信殿下可會寄出去?”

ωwш⊙ тTk Λn⊙ C○

李昊再看向齊軒逸寫的信,已經逐漸品出了三昧。

確實,若天下安泰,自己的父皇想要當一代明君,那麼自己就算再有能力,再想要爭奪皇位,也絕對不敢寫信聯絡邊軍大將,這和找死沒有什麼區別,就算信上寫得天花亂墜,但也是取死之由。

相反,現在天下亂象已經掀起,周鐵衣和父皇的聖道之爭迫在眉睫,這個時候父皇反而不會在意自己與邊軍聯絡。

忽然李昊又想到了一件事,“那太子被派往北疆?”

齊軒逸笑道,“當然不只是爲了贖罪和穩定軍心,也是爲了皇室……”

說到這裡,齊軒逸沒有繼續說下去,因爲再說下去就犯忌諱了。

李昊已經領悟其中的道理,頗爲感嘆道,“父皇修道就算對不住天下人,但心裡至少還有李家。”

齊軒逸已經寫好了第一封信,他又繼續寫第二封信,“太子去北疆聯絡,是找了個由頭,明日朝會之上,鐵路總公司的連橫,也是殿下的由頭,這封信交給太玄將軍府,太玄將軍就知用意。”

“不過僅僅只是太玄將軍府,只夠讓殿下自保,但不足以和四殿下,太子爭天下,剛剛殿下問明日朝會如何解決,我回答合縱連橫,殿下心中有答案了嗎?”

李昊再次反過來思忖,“合縱連橫,在於由治到亂的過程,非治非亂,一如現在父皇和周鐵衣之間的爭鬥,兩人雖然都在搶奪聖道之機,但是兩人走的道路都非兵家的破滅之道,而是治世之道,再加上有其他荒古神祇虎視眈眈,所以兩人都在維持‘大夏’這盤棋局不倒的前提下謀劃,唯有一方註定敗亡,纔會想辦法掀翻棋局,不讓對方得到成果。”

“鐵路總公司先生之前給我分析過,乃是天下民生髮展,工業改革必然之路,本來天后想要掌握中央銀行之後再徐徐圖之,所以將郝仁這個火車商會的大管事禁錮在宮中,但現在被周鐵衣提前擺在了檯面之上,實際上天后和周鐵衣都沒有準備好……這個時候,反而是我們爭利的時機,因爲他們要合縱連橫!”

李昊眼睛明亮,看向齊軒逸的第二封信,這封信不是寫給天后的,而是寫給四皇子李靜的!

衆所周知,四皇子李靜背後站着周鐵衣,所以天京招商輪船廠才能夠交給李靜,但隨着周鐵衣實力暴增,李靜反而只守着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生怕讓父皇誤會。

畢竟他是大夏四皇子,這是始終抹不開的標籤。

“連橫四哥,這沒有問題?”

齊軒逸笑道,“以前有問題,但現在沒有問題,殿下,天后是有子嗣的,太子始終是太子,天后變強對我們沒有好處。”

“但四皇子不然,他看似得了周鐵衣的先機,但現在在周黨和皇室之間不敢稍逾矩半步,甚至我敢篤定,他肯定不清楚周鐵衣如果成聖之後,李家還會不會坐擁天下,這個時間點,他既不敢靠周鐵衣太近,又不敢離周鐵衣太遠,最是弱小,錦上添花者衆,雪中送炭者少,殿下此去連橫,乃是雪中送炭之策,四殿下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

“同時正是因爲四殿下現在裡外不是人,殿下與四殿下連橫之後,所得到的好處,四殿下怕被人猜忌,不敢多佔,殿下可盡取十之七八,同時對於周鐵衣而言,只要四殿下和殿下連橫,爭奪鐵路總公司的權柄,對於他也是一個可以接受的結果。”

“天京之權他已經不能夠佔據,他現在所爭,不過是高文燦那個蠢貨逼得太緊罷了,只要能夠打壓天后和高文燦,不讓天后步步緊逼,以至於周黨沒有生存空間,他都可以接受,所以四殿下雖然裡外不是人,但恰好是這次平衡的關鍵點,是聖上和周鐵衣都能夠接受的結果,此乃連橫之術。”

經過齊軒逸這麼一解釋,李昊瞬間想明白了。

自己的四哥是平衡的關鍵點,但四哥本身不敢奪權,因爲他奪權會讓周鐵衣和父皇都懷疑四哥可能被收買了,所以四哥只要不蠢,那麼他就是一個工具人,現在誰聯合四哥,誰就能夠在這次鬥爭之中成功率最大,分潤的利益最多!

聽完齊軒逸的分析,七皇子李昊心悅誠服地拜道,“得先生之助,實乃孤之大幸!”

齊軒逸放下筆,連忙扶起李昊,隨後又自嘲地笑道,“縱橫之術也只是盡於此,殿下需要牢記。”

李昊心中喜悅消減,認真地問道,“先生可是對他們之中誰成聖有了推論?”

李昊用手指了指上面,齊軒逸搖頭道,“縱橫家不出聖人,我又哪敢妄論聖道,只不過想要提醒殿下,縱橫之術雖然精妙,但是不可久持,不可爲國本,縱使蘇秦張儀之輩,亦不可定天下,若止於縱橫,逞一時之雄尚可,不爲千古之雄。”

李昊知道這是齊軒逸在教導自己,再拜道,“請問先生,何爲千古之雄?”

齊軒逸再扶起李昊,笑道,“良將如雲,謀臣如雨,外定番邦,內安萬民,若國泰民安,天下太平,縱使聖人,亦無用武之地,明日請殿下上朝陳述,除開儒兵兩家科舉之外,廣開恩科,錄取天下各家,成爲定例,廣納天下士人,這纔是國本!”

李昊認真思考齊軒逸的對策,開恩科這策論古往今來不知道有多少人論述過,但是怎麼開,何時開,確實是一個大學問,爲什麼齊軒逸之前不讓自己上朝陳述開恩科,而是放在現在這個節點上,其中的玄妙實在是太多了。

簡單來說,恩科取士,首先要有士可取,第二要有位置可以派人,不然恩科就只是徒有其表,難副其實。

而現在就是最好的恩科取士的時機,首先是工業革命,百業復興,無論是鐵路總公司,中央銀行,農業總公司還是輪船廠,蒸汽飛艇廠,這些都是新興的產業。

既然火車商會能夠被納入鐵路總公司,被朝廷管理,那麼其他產業也一樣,這樣一來就會多出大量的官位,而這些官位和以往的官員不同,專業性更強,所以需要錄取儒家,法家之外的學士。

這在以前很難成型,因爲儒家的勢力在朝堂之上一家獨大,誰想要開其它科,誰就是在和整個儒家利益集團對抗。

這麼多年,唯有一個人做到了,那就是周鐵衣。

去年年末之時,大夏皇帝想要廢除五帝祭祀,所以明面上讓柯黯然出手,聯絡儒家唐安世,但實則暗度陳倉,利用周鐵衣的反擊,廢了唐安世,確定了五帝神祇身份,爲後來廢除五帝做了鋪墊。

當時爲了反擊儒家,周鐵衣就上了《官吏一體策》,其中就明確提出開特科,錄取百家之士,儒家不想要當官,有的是人想要當官。

但當時即使大夏皇帝覺得這是良策,但卻也只是巧妙地打了太極,借力打力,最終問題還是回到了廢除五帝祭祀上,並沒有真正推行《官吏一體策》。

因爲儒家被打壓下去,但周鐵衣當時在中央的權柄就無人可制了,所以大夏皇帝只是輕輕過了一句,讓儒家知難而退。

事後唐安世輸了,罷官回鄉,董行書重返朝政,韜光養晦,大夏皇帝也沒有繼續提《官吏一體策》。

現在的局勢卻又起了變化,隨着大夏皇帝成爲二品,周鐵衣不得不讓出中央權柄,將自身的重心放在地方上,這個時候提《官吏一體策》反而對周鐵衣不利,因爲這是收羅地方上的人才往中央送,加強中央集權。

天下普通百姓可不知道大夏皇帝和周鐵衣之間的爭鬥,在他們看來,周鐵衣是聖人,大夏朝是聖朝,這兩者並不違背,所以地方人才,特別是青年才俊們只要在中央能夠謀出身,自然就會心裡向着朝廷。

所以爲了應對周鐵衣固守地方的戰略,這個時候提出‘廣開恩科’一定會被大夏皇帝准許。

而這提出‘廣開恩科’的人就有講究了。

只能夠是皇室!

和周鐵衣《官吏一體策》中的‘特科’區分,即使明眼人都知道這是一個東西,但是恩科是恩科,特科是特科。

恩科是李氏朝廷給天下士人的恩典!

周鐵衣已經將恩科的阻礙掃清,最後的阻礙就是大夏皇帝的認同,而現在能夠取得大夏皇帝認同的恰好就是七皇子李昊,所以他這個時候提出來,就收攏天下士人之心,乃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妙招!

改革者不一定能夠享受到最後勝利的果實。

雖然李昊沒有讀過這句話,但是今天齊軒逸這番策論給他生動形象地上了一課,即使是最簡單的對策,即使是大家說爛了的套話,但是放在合適的時間地點,那就是最好的辦法,能夠成爲套話,能夠成爲常用不亂的對策,那反而比很多奇招妙語更有普世價值。

想清楚這點之後,李昊第三次拜服,“先生立於縱橫家,卻已經開始廣納百家之長,來日必可一窺聖道玄妙。”

齊軒逸將李昊扶起,將面前兩封信封好,讓李昊用印上蠟,然後繼續說道,“若陛下有心,殿下明日朝會最後提出恩科之事,陛下定會讓殿下成爲這次恩科考官,屆時天下英雄,盡入殿下彀中矣!”

第510章 死中求活第2章 牛頭人之主第344章 因緣第563章 合縱連橫第396章 麒麟夜行天下知第382章 改變交易路徑第374章 不可直視神第196章 你想當狗可以,別礙着我的路!第693章 真假二師兄第124章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第267章 三件陰司神器,一件食道神器第376章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第226章 引神孽入局第27章 五行陣第506章 淵蒙兵鋒第212章 請董公出門接聖人第61章 禍患起於忽微第109章 送禮,是一門學問第438章 大世之爭第282章 此子甚是難纏!第311章 堂下何人,竟敢狀告本官!第61章 禍患起於忽微第506章 淵蒙兵鋒第664章 截殺第41章 看盡桃李又何妨第141章 李劍湖第182章 以理服人,故而蠻不講理第137章 明知故問第565章 歸墟第359章 《論財貨》第700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702章 心有極樂,何處不是靈山第528章 水處下,利萬物而不爭第139章 太虛幻主第323章 千古風流第一等第86章 上架感言第340章 道是超脫者第409章 計謀將成第240章 司民買文,一字千金第501章 學宮的作用第517章 賞罰分明第163章 【蜃氣】權柄的運用第538章 已有二百八十年矣第700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429章 造聖計劃第574章 心爲物之始,物爲心之用第275章 天生大夏皇帝,萬壽無疆,陛下,此乃祥瑞,當修奇觀啊!第381章 世事如夢第387章 坦白從寬,戴罪立功第26章 少爺,我還想要第600章 生死繼位第541章 時空並不是一個完整的整體第158章 辦報紙,開民智第66章 日月大道尊第359章 《論財貨》第499章 塵埃落定第20章 臭皮囊第422章 天生神靈第55章 以直報怨第69章 佔得先機第506章 淵蒙兵鋒第137章 明知故問第425章 各有收穫第617章 層層外包第62章 天下之大,皆可殺第494章 刺殺第108章 客來第164章 資本士紳VS封建士紳第410章 天翻地覆第693章 真假二師兄第56章 其言誅心第597章 損道第262章 幽冥之苦第620章 奈落鬼帝第68章 竊天下之大盜第668章 癡迷於法,不見本性第47章 小心刀利第387章 坦白從寬,戴罪立功第282章 此子甚是難纏!第302章 日月凌空第446章 三見梅清臣第121章 蠢貨和聰明人第583章 歷史重現第346章 地方制度第673章 孔雀修佛第303章 二聖臨朝,墨石案發第332章 處理敵我矛盾的辦法,團結更多的人第107章 完整的商家修行之道第70章 君父無過論第141章 李劍湖第310章 民心,聖心第559章 權出於上,肆虐於下第79章 那小僧,你看我像什麼第488章 第四閻羅殿第178章 小說家:忠義,志怪,親歷,春宮第219章 那是時代浪潮開始的聲音第36章 胡文郎第102章 何爲絕世神兵第583章 歷史重現第684章 天數使然
第510章 死中求活第2章 牛頭人之主第344章 因緣第563章 合縱連橫第396章 麒麟夜行天下知第382章 改變交易路徑第374章 不可直視神第196章 你想當狗可以,別礙着我的路!第693章 真假二師兄第124章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第267章 三件陰司神器,一件食道神器第376章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第226章 引神孽入局第27章 五行陣第506章 淵蒙兵鋒第212章 請董公出門接聖人第61章 禍患起於忽微第109章 送禮,是一門學問第438章 大世之爭第282章 此子甚是難纏!第311章 堂下何人,竟敢狀告本官!第61章 禍患起於忽微第506章 淵蒙兵鋒第664章 截殺第41章 看盡桃李又何妨第141章 李劍湖第182章 以理服人,故而蠻不講理第137章 明知故問第565章 歸墟第359章 《論財貨》第700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702章 心有極樂,何處不是靈山第528章 水處下,利萬物而不爭第139章 太虛幻主第323章 千古風流第一等第86章 上架感言第340章 道是超脫者第409章 計謀將成第240章 司民買文,一字千金第501章 學宮的作用第517章 賞罰分明第163章 【蜃氣】權柄的運用第538章 已有二百八十年矣第700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429章 造聖計劃第574章 心爲物之始,物爲心之用第275章 天生大夏皇帝,萬壽無疆,陛下,此乃祥瑞,當修奇觀啊!第381章 世事如夢第387章 坦白從寬,戴罪立功第26章 少爺,我還想要第600章 生死繼位第541章 時空並不是一個完整的整體第158章 辦報紙,開民智第66章 日月大道尊第359章 《論財貨》第499章 塵埃落定第20章 臭皮囊第422章 天生神靈第55章 以直報怨第69章 佔得先機第506章 淵蒙兵鋒第137章 明知故問第425章 各有收穫第617章 層層外包第62章 天下之大,皆可殺第494章 刺殺第108章 客來第164章 資本士紳VS封建士紳第410章 天翻地覆第693章 真假二師兄第56章 其言誅心第597章 損道第262章 幽冥之苦第620章 奈落鬼帝第68章 竊天下之大盜第668章 癡迷於法,不見本性第47章 小心刀利第387章 坦白從寬,戴罪立功第282章 此子甚是難纏!第302章 日月凌空第446章 三見梅清臣第121章 蠢貨和聰明人第583章 歷史重現第346章 地方制度第673章 孔雀修佛第303章 二聖臨朝,墨石案發第332章 處理敵我矛盾的辦法,團結更多的人第107章 完整的商家修行之道第70章 君父無過論第141章 李劍湖第310章 民心,聖心第559章 權出於上,肆虐於下第79章 那小僧,你看我像什麼第488章 第四閻羅殿第178章 小說家:忠義,志怪,親歷,春宮第219章 那是時代浪潮開始的聲音第36章 胡文郎第102章 何爲絕世神兵第583章 歷史重現第684章 天數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