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心爲物之始,物爲心之用

金鑾殿上,王明義側過身,不敢受周鐵衣全禮,而後開口說道,“古之聖人言格物致知,謂之一草一木皆有理,明知即爲得道,因此能治天下。”

王明義同樣從儒家的聖人言論開始分析,而後他說出了自己的困惑,“不過聖人卻未說出‘理’爲何物,我當日得了周侯八字,也嘗試過格物,觀院中之竹,想要得到其中的道理,用來治理天下。”

“但觀之越久,實際上越發困惑。”

王明義微微皺眉,言辭神色配合身上的浩然正氣,竟然形成一道道竹影虛像,將殿上衆人帶入他困惑的場景之中。

因爲這涉及到儒學新的改變,所以作爲太學院祭酒的張事忠沒有置身事外,反而循循善誘地問道,“可是無法明曉其中的道理?”

他作爲太學院祭酒,對於這篇《大學》‘格物致知’當然不陌生。

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誠意在格物。

這幾乎囊括了儒家對於個人修行的所有要求。

但教了半輩子的書,在教授的過程中,他也發現了最大的難點,就是如何給學生們解釋‘格物’,這近乎是一種唯心的說法,類似於佛家的頓悟,道家的入道,有的學生看一眼,就能夠明悟竹子的道理,讓自身浩然正氣產生變化,有的學生即使看三天三夜,也無法獲得一點感悟。

“恰恰相反。”

王明義露出些許自嘲的笑容,“或許賴於天幸,相比於其他人,我反而領悟了許多道理。”

他說話間,周圍以浩然正氣形成的竹子虛影產生了變化。

“我首先結合儒家經典,明白爲什麼要以竹喻君子。”

羣臣微微驚詫,一方面感嘆王明義天資出衆,竟然真的能夠‘格物’,另外一方面也很好奇,王明義第一句起論就說明白了爲什麼以竹喻君子,這會不會太自滿了。

很多儒家天賦出衆者,格竹子,也不過從中領悟出剛毅,有節這些理念。

但王明義這麼說着的時候,他的浩然正氣幻化的竹林確實發生了變化,首先就是原本虛幻的‘炁’有種綿綿若存之感,就像是竹子的生長不息。

董行書和張事忠等儒家學者伸手觸碰到周圍的‘竹子’,都忍不住微微點頭,確定了王明義真的格物成功了。

在場的兵家之人甚至調集自身氣血之力,砍向浩然正氣形成的竹子,但下一刻,被砍斷的浩然正氣就如同竹子一樣快速生長起來。

因爲王明義的浩然正氣除了普遍性,確實加入了竹子的變化,相比於其他人,恢復力變得更快了,能夠做到這一步,實際上已經無愧於儒家的教導。

董行書開口問道,“爲何要以竹喻君子。”

王明義自信笑道,“無它,利於教導世人。”

“君子相對於普通人的區別,就算是說上三天三夜都說不完,學者有時間能夠讀完這些書,但田間的農夫,竈下的廚婦,啓蒙的蒙童能讀完嗎?有時間讀完嗎?”

“但他們一定接觸過竹子,而且天下絕大多數人都喜愛竹子,至少不討厭,因此我們以竹喻君子,先讓天下人喜愛,再從喜愛之中激發他們學習君子的慾望,因此以竹喻君子,非是君子如竹,而是世人愛竹,所以愛君子。”

“因此我們纔將竹子身姿挺拔比作君子不畏強權,竹子作用繁多比作君子利於百姓,此爲儒家心願,以竹教化天下百姓,故百姓格竹,能成君子。”

“上善!”

“此言大妙!”

“王生已非格物,實乃真正明曉教化之意!”

一位位儒家學者出聲讚歎道。

王明義這番解釋的道理,就是對《大學》進一步的闡述,解決了《大學》沒有講清楚的一個道理,爲什麼要格物,爲什麼格物可以修身。

因爲對於絕大多數啓蒙者而言,講太大的道理他們無法客觀的理解,所以需要用他們周圍的事物來闡述,來說明,來讓他們喜愛學習。

隨後衆人得意地看向周鐵衣。

周鐵衣託着下巴思考了一會兒,點頭道,“不錯。”

見周鐵衣稱讚,王明義繼續說道,“所以我從‘格物’之中又深化了一層道理,那就是欲使人格物,必先使人‘心動’,心動爲格物之始,心爲物之始。”

衆人不約而同點頭,但這次周鐵衣卻沒有點頭。

如果有自己的提點,王明義也只理解到心爲物之始,即使順勢演化出心外無物的學說,那也不過爾爾,依舊是走錯了路。

見周鐵衣沒有點頭,即使是衆人都點頭了,王明義也沒有繼續講下去,而是笑着說道,“周侯可是覺得我之後會以佛家的空空之說爲皮,以儒家的以己心代天心爲骨,講究心外無物的個人道德修行法門?”

被王明義問了一句,周鐵衣神色越發凝重。

前世同樣研究‘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那位聖人終究沒有逃脫出他的時代侷限,最終將他的學說立足於個人道德修行之上,期望通過個人道德的修行,來實現天下大同的理念。

這看似是一個很美好的期望,但結合實際就可以知道,即使那位是聖人,他也沒有教出聖人的徒弟來,也沒有改變社會發展的進程,無法有效指導社會的發展,只能夠侷限於指導個人的道德修養。

這就是那位學說最大的弊端。

若今天王明義能夠打破儒家‘以己心代天心’的學說,那麼才真正算得上是立下了新儒!

見周鐵衣神色開始凝重,王明義笑容越發燦爛,“心爲物之始,但物爲心之用。”

王明義提出了自己觀點的第二層。

衆多儒家學者還在思考這麼說的原因,周鐵衣已經知曉其意。

用白話文的翻譯就是,意識是認識物質的開始,物質被有意識的利用,因此產生了人類的實踐認知過程。

周鐵衣再次出聲,“好。”

見周鐵衣已經明白自己的意思,但是羣臣包括諸如董行書之流的頂尖儒家修行者都在思考,王明義再次意識到周鐵衣爲什麼能夠快天下人不止幾步了。

他當然不只是要讓周鐵衣知道,他今日提出來,就是要讓新儒學的理念被天下人知道,因此繼續解釋道。

“諸位,世人愛竹還是愛黃金?”

王明義這個提問讓思考的羣臣擡起頭,他們想要張嘴,但是卻欲言又止。

因爲如果承認了世人愛黃金甚於愛竹,那麼不就是贊成了周鐵衣那套人慾說嗎?

但不承認這點,好像又有點睜着眼睛說瞎話。

倒是董行書最先理解過來,王明義這番論斷要解釋儒家學說一直沒有解釋清楚的一點,那就是爲什麼道德在利益之上!

他早就有了決心,所以這個時候也不介意用自身老臉來當王明義的墊腳石,因此開口說道,“自然愛黃金者衆。”

王明義繼續說道,“對於普通人而言,竹子可以編織成籃子,可以做成板凳,可以納涼,竹筍還可以食用,但黃金卻又笨又重,爲什麼世人還愛黃金多於愛竹子?”

王明義自問自答道,“無它,因爲有黃金可以買竹子,可以買到竹子所能夠做到的一切,還能夠做到竹子所不能夠做到的一切,所以世人愛黃金。”

王明義這麼一點,羣臣自然理解到了原因。

所有人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原來這就是物爲心之用。”

王明義點頭道,“正是,因爲事物能夠被人有意識地利用,所以才能夠影響人的生活。百姓愛黃金非是因爲他們是小人,而是因爲黃金能夠讓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所以從心而論,無所過。”

但論述到此,王明義仍然不滿足,浩然正氣的竹林晃動,化炙熱爲幽深的竹林意境,發出沙沙的舒爽的聲音,林中竟然傳出《大學》清幽的朗誦聲,但《大學》之後,又有《農典》。

王明義繼續說道,“我剛剛只是結合儒家的經典說我明悟的道理,而後我又結合其他家的經典來格竹。”

聽到王明義說完這句話,所有人才恍惚對視。

在之前,他們以爲王明義說出再精妙的策論,對比周鐵衣的‘矛盾論’也不過是明珠比之皓日。

但現在聽來,這策論縱然還比不上週鐵衣的‘矛盾論’,但至少也是明月之光,能夠與皓日並行於天,超出自己等人多矣。

不過王明義說自己從其他經典上讀出‘道理’,這似乎也表示王明義不侷限於儒家學說,至少不侷限於現在的儒家學說!

這不免讓人產生聯想,王明義和張三辦理的報紙稱之爲《新學》,現在看來,恐怕不是新學,而是新儒!

王明義不理會其他人的表情,繼續說道,“我結合農書,得到了竹子生長的道理,知道一畝之田如何栽種更多的竹子,這些竹子又如何用來編織器具。”

周圍竹子的虛影隨着王明義變得越發凝實,不再虛幻沒有根基,反倒是像紮根在金鑾殿中一樣,一時間讓人分不清真假。

第18章 難道我弟真是絕世天才?第163章 【蜃氣】權柄的運用第523章 喂虎之人,養神之仙第291章 五帝聚,麒麟現第561章 解決辦法第630章 創世第641章 天命既來第13章 不瘋魔,不成活第530章 雷霆報春曉,難留盛世花第30章 釣龍魚第291章 五帝聚,麒麟現第315章 賢王寧王第157章 手段溫和第456章 交易開始第382章 改變交易路徑第66章 日月大道尊第550章 一減一增第588章 世間自在天王經第52章 大人英明第576章 歌功頌德第457章 讓銀子飛一會兒第630章 創世第157章 手段溫和第632章 天命第162章 寫文章,捱打,你選一個第517章 賞罰分明第656章 十之八九第10章 道門天師的評價第271章 慾望,是進步的階梯!第395章 擅長控場第9章 長生和權力第200章 賭注第578章 當成聖道第29章 不足爲懼第362章 好文章第494章 刺殺第121章 蠢貨和聰明人第91章 師姐,你的手好涼啊第238章 三成,剩下七成都是他的!第529章 大開方便之門第477章 修真,修假第222章 改制誅神司第210章 吃飯,睡覺,打太子第595章 吃土即是吃肉第62章 天下之大,皆可殺第287章 赤帝和白鳳第131章 二十五孝第669章 以身合道第250章 周大人最苦,所以苦中作樂第298章 拔山之威第93章 棋逢對手(2000首訂)第674章 混元胎衣第595章 吃土即是吃肉第296章 太虛幻境,降臨!第123章 儒家四品‘繼往’第370章 無奸不商第12章 通古紀略第276章 陽盡陰生,風雲變化第504章 開新天第198章 一朝金鱗躍龍門,朝天闕!第256章 天京所見,誅神司所聞第29章 不足爲懼第639章 誰來當惡人第655章 大鬧天宮第687章 成聖之機第596章 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第527章 毒計第619章 虛幻的戰場第616章 第四閻羅殿重現第168章 五帝弓,桃李苗,《通古紀略》(二第239章 司律說儒第299章 真正的五指山第8章 拜佛的天后,修道的聖上第477章 修真,修假第96章 掌中舞第478章 國事黨爭兩不誤第272章 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第364章 各有謀算第157章 手段溫和第283章 合情合理第180章 破綻第37章 小說家第438章 大世之爭第146章 車文遠的棋盤第78章 文鬥第118章 長兄如父第635章 天下大同,同而不和第615章 羅漢名降龍第636章 政團第488章 第四閻羅殿第470章 債轉股第21章 佛陀伏魔圖第362章 好文章第4章 我雖然渣,但她也很茶第351章 拼讀法第9章 長生和權力第679章 疑似故人來第324章 尉遲敬的成長第179章 戰起第236章 一策定資本
第18章 難道我弟真是絕世天才?第163章 【蜃氣】權柄的運用第523章 喂虎之人,養神之仙第291章 五帝聚,麒麟現第561章 解決辦法第630章 創世第641章 天命既來第13章 不瘋魔,不成活第530章 雷霆報春曉,難留盛世花第30章 釣龍魚第291章 五帝聚,麒麟現第315章 賢王寧王第157章 手段溫和第456章 交易開始第382章 改變交易路徑第66章 日月大道尊第550章 一減一增第588章 世間自在天王經第52章 大人英明第576章 歌功頌德第457章 讓銀子飛一會兒第630章 創世第157章 手段溫和第632章 天命第162章 寫文章,捱打,你選一個第517章 賞罰分明第656章 十之八九第10章 道門天師的評價第271章 慾望,是進步的階梯!第395章 擅長控場第9章 長生和權力第200章 賭注第578章 當成聖道第29章 不足爲懼第362章 好文章第494章 刺殺第121章 蠢貨和聰明人第91章 師姐,你的手好涼啊第238章 三成,剩下七成都是他的!第529章 大開方便之門第477章 修真,修假第222章 改制誅神司第210章 吃飯,睡覺,打太子第595章 吃土即是吃肉第62章 天下之大,皆可殺第287章 赤帝和白鳳第131章 二十五孝第669章 以身合道第250章 周大人最苦,所以苦中作樂第298章 拔山之威第93章 棋逢對手(2000首訂)第674章 混元胎衣第595章 吃土即是吃肉第296章 太虛幻境,降臨!第123章 儒家四品‘繼往’第370章 無奸不商第12章 通古紀略第276章 陽盡陰生,風雲變化第504章 開新天第198章 一朝金鱗躍龍門,朝天闕!第256章 天京所見,誅神司所聞第29章 不足爲懼第639章 誰來當惡人第655章 大鬧天宮第687章 成聖之機第596章 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第527章 毒計第619章 虛幻的戰場第616章 第四閻羅殿重現第168章 五帝弓,桃李苗,《通古紀略》(二第239章 司律說儒第299章 真正的五指山第8章 拜佛的天后,修道的聖上第477章 修真,修假第96章 掌中舞第478章 國事黨爭兩不誤第272章 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第364章 各有謀算第157章 手段溫和第283章 合情合理第180章 破綻第37章 小說家第438章 大世之爭第146章 車文遠的棋盤第78章 文鬥第118章 長兄如父第635章 天下大同,同而不和第615章 羅漢名降龍第636章 政團第488章 第四閻羅殿第470章 債轉股第21章 佛陀伏魔圖第362章 好文章第4章 我雖然渣,但她也很茶第351章 拼讀法第9章 長生和權力第679章 疑似故人來第324章 尉遲敬的成長第179章 戰起第236章 一策定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