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喂虎之人,養神之仙

周鐵衣圖窮匕見,地仙辨別水源,分清氣候,這既是內功,也是外功,在這基礎之上,周鐵衣的化月補地之法,又讓地仙有斡旋天地造化的能力,雖然不全,但也恰似那句得天地之半,另一半,以人道補之。

此爲仙人合流,亦是周鐵衣神人合流的大道的變種,既然能夠仙人合流,自然能夠仙神人三才合流。

周鐵衣的大道如同無端洪流,隨着他地仙道理的宣佈,自生玄妙變化。

首先就是太一玉碟,作爲神人合流至寶,吸收人道之火,煉化衆神符籙,因爲五帝氣運缺失,進入修養生息階段,此時當地仙之法提出後,玉碟從周鐵衣腦後騰空而起,如若一輪大日,以光耀乾坤之勢,照耀山河萬里,煌煌聖道,不可直視。

其次是面前的五色大鼎,鼎上一枚枚龍章隨着一位位鬼仙煉化,越發複雜起來,不僅有周鐵衣自身參悟的七十二般變化,還有煉化鬼仙獲得的法術道理。

這些鬼仙之術雖然相比於周鐵衣悟出的法門不算驚豔,少則不過兩三枚龍章,多則也不過七八枚,只有極少數驚才絕豔的鬼仙,才能夠以鬼仙之軀,悟得屬於上三品的九枚龍章,但每位鬼仙雖然量少,但是架不住鬼仙人數衆多。

如今這五色鼎已經成爲地仙始祖之器,甚至可以說是五仙始祖之器,現在正在聚集鬼仙氣運。

只見鼎壁之上,隨着雷霆敲擊,隨着鬼仙龍章銘刻,隨着一位位鬼仙本命託身之器在大鼎中煉化,這道周鐵衣的天賦神通逐漸由虛轉實,不再半虛半實。

那五色鼎中,無量氣運匯聚,與鬼仙寄身之物化作的原始金丹玉液相融,讓鼎壁不再泛起五彩,而是出現象徵着鬼仙的素白之色,這白色接近於玉,軟如水波,勾勒出羣仙來朝,雲霄顯聖的無上妙禮圖案。

而當週鐵衣講解到人仙之道後,那羣仙來朝,雲霄顯聖之後,又勾勒出子孫萬代,香火延綿之相,那騰起的香火祥雲之中,鬼仙化嬰,去陰返陽,家宅興旺,人丁繁盛。

周鐵衣見到這一幕,輕笑一聲,“此物成矣。”

他揮手一招,一盞盞燈籠飛出,每一盞燈籠之上寫着不同姓氏‘趙錢孫李,周吳鄭王’,足有百家之姓,此時燈籠內一道道竈火騰空,燒了燈籠,但卻留下百家姓氏,落在人仙萬代圖上。

當日天后請自己穩定社稷之功,今日自然是付出代價之時,周鐵衣怎麼可能做虧本的買賣。

有百家姓氏作爲承託,即使沒有人道之火作爲本源,這尊大鼎也能夠自己接續人道之力,相當於完全獨立的一尊社稷神器。

藉着一道道姓氏之火,藉着鬼仙羣朝氣運,這尊絕世神兵開始顯世,無數本來就關注這裡的高人立馬心生感應。

只見奔流不息的歷史長河之中,一尊大鼎在羣仙人道拱衛之下,超脫凡塵,躍於水上,如日初生,雖不圓滿,但卻已經能夠光耀天下,造化九州。

玉京山上,宣法殿中。

在周鐵衣宣講法門之時,天后,聖上,柯黯然這三個大夏朝廷如今最核心的人物已經聚集在一起,觀看起變化。

此時心生感應,都望着那尊能夠跳脫歷史長河,在羣仙人道拱衛下,超凡入聖,今在,昔在,又永在。

聖上三人沉默不語,同樣能夠感受到那尊大鼎威勢的伴讀大太監蘇洗筆只能在心中苦笑,這尊大鼎,加上之前顯露的太極陰陽鐲以及那神道玉碟。

足足已經有三尊絕世神兵胚胎了!

而這還是這位荒古九神轉世之後新煉之物,他當年成道護法之物還尚且不知道是什麼,這等手段,該不說果然不愧是最神秘的九神之一嗎?

絕世神兵,是天下大運象徵,也是聖人手中兵器,只有真正的亞聖才能夠煉出絕世神兵,當初五帝不過一人煉了一件,佛陀,道尊也不過一人煉了兩件,對於聖人都是可遇不可求之物。

但這位出世,還未成道,已經手持三件絕世神兵胚胎,若三件絕世神兵盡都圓滿,手持三股天下大運,人神合流,天地合流,仙人合流,誰還能夠阻他道途?

想到這裡,即使作爲對大夏聖上最有信心,也是最忠誠的人,他也只能夠在心中苦笑不已。

天后沉默了一會兒才說道,“是我之過,沒想到百家燈火在他手中,竟然另成一道絕世神兵胚胎。”

聖上擺手道,“皇后不必自責,百家燈火雖然是引子,但那五仙成就之法纔是關鍵,況且就算沒有皇后賜下百家燈火,以他的手段聚集百家燈火也不過是易如反掌之事。”

柯黯然前一個月心裡面才因爲壓過董行書一頭生出的小喜悅被打擊的體無完膚,用頗爲感嘆的語氣說道,“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矣。”

這是儒家顏回與孔子的對話,卻記載在道家經典《莊子》之中,用在此處形容,當真是貼切不過。

周鐵衣在柯黯然眼中,真的只有瞠目結舌來形容了。

他總算是感受到了董行書面對周鐵衣時的壓力,不是周鐵衣的力量有多強大,而是周鐵衣的變化堪稱玄妙。

他每一步都在團結天下更多的人,每一步都在發現和解決新的問題,即使自己,天后,聖上,這三個天下已經是絕頂聰明的人,亦步亦趨的跟着,他改誅神司,立報紙,柯黯然接報紙的事務,他改貨幣,立銀行,天后接銀行的事務,如今周鐵衣改農莊,立五仙大道,又有誰能夠來承接呢?

這還不算周鐵衣的墨家,公輸家改革,地方上的鋼鐵,水運,鐵路,空運改革,他一人之智,卻仿若千萬人之智,不可測度,不可斗量,即使奔逸絕塵的追趕,仍然只能夠望其項背。

聽到柯黯然的話,大夏聖上也沉默了半晌,就像柯黯然說的一樣,就算他們步亦步,趨亦趨,當今天下,誰能夠承接住周鐵衣的五仙大道?

大夏非是無可用之人,但能夠承接聖道,整個天下兩千年也出不了一兩個來。

不過他終究是天下之主,忽然笑道,“改革之人並非一定能夠享受勝利果實。”

天后,柯黯然,蘇洗筆皆轉頭看向大夏聖上,只見這位天下之主臉上重新掛起笑容。

柯黯然遲疑了一會兒,問道,“陛下此話,似乎……”

他正在斟酌用詞,因爲這句話詞語用法很是新穎,雖然白話文已經大行於世,但是會這麼說這句話的應該只有周鐵衣。

“很像他說的,是嗎?”

大夏聖上毫不在意,笑着反問道,隨後一邊望着太乙觀的方向,一邊說道,“他歷來弄出新的東西,都喜歡團結最多的人,並不會一個人吃獨食,你說他這次又會拿出什麼好處來填朕的胃口,讓朕欲張牙舞爪,卻又下不去口呢?”

柯黯然順着大夏聖上的話,聯繫大夏聖上和周鐵衣非敵非友的關係,吐出一口氣,說出一個詞,“喂虎。”

俗話說伴君如伴虎,臣子生殺之權握於君王之手,而權力就是君王的食物,哪一天君王餓肚子了,就會將看似滔天權柄的大臣一口吞噬。

因此不測君王之威,如同時刻準備狩獵的猛虎一般。

但從來沒有人能夠像如今周鐵衣一樣,反過來用權力將君王填的飽飽的,以至於讓君王這頭天下最兇猛的猛虎,消化周鐵衣扔出來的‘肉’都需要時間,這頓頓飽的猛虎,自然也沒有極致的,一擊必殺的攻擊慾望,等猛虎吃飽喝足打個盹反應過來的時候,周鐵衣這位喂虎之人也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臣子了,甚至周鐵衣的權勢,如今並不來源於大夏聖上,這也是一頭天下猛獸,只不過是一頭會自己耕種,餵養其他猛獸的‘猛虎’,將大夏聖上這隻猛虎在悄無聲息中往籠子裡面趕,只不過那籠子裡吃喝充足,以至於讓大夏聖上這隻猛虎都猶豫不決,沒有立刻殊死鬥爭的想法……

想到這裡,柯黯然神色越發古怪起來,這種想法已經欺君,但卻很好解釋眼前的局面。

周家以‘虎’爲號,但周鐵衣卻是喂虎之人。

猛虎再兇,能夠兇得過餵養之人嗎?

御書房內君,後,臣三人商量之時,那橫貫歷史長河的大鼎繼續演化,有了百家燈火,演繹出一個個繁盛的人族家庭,這些人族家庭並沒有停止擴張。

扶搖山腳下,才成就地仙的瀾滄道人秉着大開方便之門的想法,最近幾個月凡是來他這裡求取地仙之道的,他甄別了善惡之後,都會盡心傳授教導,這也符合周鐵衣當時傳授他法門的恩情。

可惜初成地仙,他還沒有辦法完全脫離自己的封地,想要去太乙觀聽講也不行。

此時大鼎橫於歷史長河,人仙演化到極致,自然是地仙之道,而地仙已經有自己的道統,能夠主動將自身的大道融合進入其他道統。

此時隔着幾千裡山河,瀾滄道人心中生出莫大的歡喜之色,還是嬰兒狀的身體拍手叫好,“原來地仙之法盡是如此演化,謝過祖師講道。”

隨後一條虛幻的道統長河從他身上飛躍,與大鼎相融,在鐘鳴鼎食之家,百姓安居樂業之景後,開闢出一方福田,福田之內,草木生長,湖水清澈,生機盎然,此乃地仙補地之道。

有了瀾滄道人這個地仙道統第一修行者作爲引子,大鼎越發由虛轉實,鼎身呈現象徵鬼仙的素白,象徵人仙的赤紅,象徵地仙的渾黃,三者法理交織,匯聚於周鐵衣手中,欲在地仙之上,再次往上推演。

“地仙之上者,謂之神仙。”

周鐵衣大道綸音,此時藉助千畝雷雲做鼓,聲傳超過三千里。

“此言大謬!”

一道道流光化作天象,或朝霞燦爛,赤霞天精之炁,或至虛至靈,玄陰空靈之炁,或勃勃生機,青靈玄老之炁……

一位位道家三品帶着漫天雲霞,從玄都山的方向而來,他們化身先天祖炁,流雲捲動之間,就能夠行進百里,比鬼仙破空之法不知道要高妙多少。

本來玄都山的老道們準備在自己的大本營中爲難周鐵衣,讓他知曉羅天大醮不是那麼好辦的。

但周鐵衣沒有先去玄都山講道,而是在太乙觀講道,這是別人家的祖庭,即使玄都山再霸道,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去別人家的道場阻止講道,這乃是道家一等一的大忌。

周鐵衣先是整合鬼仙之流,已經超出所有人的預料,鬼仙壽命悠長,雖有種種不便,但是天下間暗藏的鬼仙數量可能超出所有人預料,僅僅半日之間,就有近一千之數前來聽講,這已經是另立道家祖庭的氣象。

現在神仙之語一說出來,不僅是在地仙之道上再次推出法門,讓地仙之道有進步的階梯,真正能夠和道祖天象之道競爭,更何況神,仙合流,當時也不是沒有人做過,天一道脈想要以道御神,最終導致一場滔天大禍,甚至讓道家失去了對天宮的掌控權。

此時玄都山的老道們自然不會允許周鐵衣再提此法。

那漫天雲霞匯聚於太乙山,與天空中的墨色驚雷,與流淌星河,形成鮮明對比,只不過即使是道家所化天地祖炁,也被堵在玄牝門外,不得輕易入內。

在一道道道家雲霞趕來之時,周鐵衣毫不在意,繼續講道,“地仙用功不已,功行圓滿,五氣朝元,三花聚頂,胎仙化出,身內有神,身外有身,掙脫桎梏,破除金鎖,以神代身,圓滿地道,功行超脫,至此不固於地,飛昇於天,從此天上人間,任意居住,此爲大羅神仙。”

衆多鬼仙聽得如癡如醉,只見那流淌的星河最上,日輪下的道人之形越發高妙,他形體消散,一個個穴竅之中,一尊尊靈性勃然顯露,這是當日元旦之時,妙玉幫助周鐵衣遮擋的跟腳,此時盡顯無疑。

那靈性之中,孕育一位位先天神靈,神靈出世,代替周鐵衣行使他的地仙之權,同樣梳理山河,鎮守大地,只不過周鐵衣卻能夠登天化出,不再桎梏於原本的職責,所以稱之爲,身內有神,身外化身,掙脫地仙桎梏,以神代身,圓滿地道,飛昇大羅。

第580章 我們九,他們一第348章 鐵房子第552章 一步慢,步步慢第516章 百家燈火第561章 解決辦法第144章 凝聚神印第599章 衆生慈悲毒第700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136章 白虎鬥麒麟第99章 我以火車證火德第576章 歌功頌德第501章 學宮的作用第639章 誰來當惡人第147章 雷霆之夜參道(感謝宅仙齊天運營,第517章 賞罰分明第410章 天翻地覆第476章 西行化佛第76章 紫衣天成第18章 難道我弟真是絕世天才?第111章 火車商會第662章 人精第109章 送禮,是一門學問第347章 山銅府的初步改革計劃第321章 忠君爲國,不外如是第614章 大乘佛法第9章 長生和權力第591章 亞聖無量第56章 其言誅心第557章 江山美人,自古難兩全第540章 扶搖而上九萬里,逆流時光三百載第197章 立督查院第557章 江山美人,自古難兩全第496章 再次出現的教子棒第428章 聖人遺澤第452章 大夏交易所第422章 天生神靈第151章 讓大夏爲我的夢想窒息!第179章 戰起第518章 人事第90章 符籙可通鬼神第180章 破綻第139章 太虛幻主第656章 十之八九第333章 兩個世界技術的初步結合第292章 天賦【鼎故革新】第240章 司民買文,一字千金第511章 聲東擊西第154章 分裂小說家第696章 真我第411章 酆都第637章 申屠元的進步第312章 膽大包天第562章 買不完,根本買不完第277章 上車,油門踩死第129章 儒家,害我!第155章 收服胡文郎第193章 董公七策定勝敗第614章 大乘佛法第280章 儒家安民第548章 雜家學說的敗亡第72章 一月入八品第27章 五行陣第394章 後手頻出第574章 心爲物之始,物爲心之用第343章 小天宮的起源第308章 麒麟明堂第207章 周擒龍第100章 聖賢之澤,福澤五代第316章 留下的兩封奏摺第700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667章 絕境逢生第414章 戰第275章 天生大夏皇帝,萬壽無疆,陛下,此乃祥瑞,當修奇觀啊!第71章 求仁得仁第200章 賭注第489章 遠古龍族第166章 墨石礦難第30章 釣龍魚第501章 學宮的作用第395章 擅長控場第126章 十年之後,自當再論輸贏(月票三千第193章 董公七策定勝敗第342章 商道六品‘搬運’第419章 我損的道究竟去哪了第74章 風雨湖中釣龍魚第400章 平津渡災後重建第453章 有因未必有果第623章 幽德殿中第342章 商道六品‘搬運’第184章 這世道第613章 旱魃將出第518章 人事第350章 分化世家第626章 生死帝君的意志第25章 我們是兄弟第702章 心有極樂,何處不是靈山第606章 改僧還俗第308章 麒麟明堂第234章 新時代的酷刑第234章 新時代的酷刑
第580章 我們九,他們一第348章 鐵房子第552章 一步慢,步步慢第516章 百家燈火第561章 解決辦法第144章 凝聚神印第599章 衆生慈悲毒第700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136章 白虎鬥麒麟第99章 我以火車證火德第576章 歌功頌德第501章 學宮的作用第639章 誰來當惡人第147章 雷霆之夜參道(感謝宅仙齊天運營,第517章 賞罰分明第410章 天翻地覆第476章 西行化佛第76章 紫衣天成第18章 難道我弟真是絕世天才?第111章 火車商會第662章 人精第109章 送禮,是一門學問第347章 山銅府的初步改革計劃第321章 忠君爲國,不外如是第614章 大乘佛法第9章 長生和權力第591章 亞聖無量第56章 其言誅心第557章 江山美人,自古難兩全第540章 扶搖而上九萬里,逆流時光三百載第197章 立督查院第557章 江山美人,自古難兩全第496章 再次出現的教子棒第428章 聖人遺澤第452章 大夏交易所第422章 天生神靈第151章 讓大夏爲我的夢想窒息!第179章 戰起第518章 人事第90章 符籙可通鬼神第180章 破綻第139章 太虛幻主第656章 十之八九第333章 兩個世界技術的初步結合第292章 天賦【鼎故革新】第240章 司民買文,一字千金第511章 聲東擊西第154章 分裂小說家第696章 真我第411章 酆都第637章 申屠元的進步第312章 膽大包天第562章 買不完,根本買不完第277章 上車,油門踩死第129章 儒家,害我!第155章 收服胡文郎第193章 董公七策定勝敗第614章 大乘佛法第280章 儒家安民第548章 雜家學說的敗亡第72章 一月入八品第27章 五行陣第394章 後手頻出第574章 心爲物之始,物爲心之用第343章 小天宮的起源第308章 麒麟明堂第207章 周擒龍第100章 聖賢之澤,福澤五代第316章 留下的兩封奏摺第700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667章 絕境逢生第414章 戰第275章 天生大夏皇帝,萬壽無疆,陛下,此乃祥瑞,當修奇觀啊!第71章 求仁得仁第200章 賭注第489章 遠古龍族第166章 墨石礦難第30章 釣龍魚第501章 學宮的作用第395章 擅長控場第126章 十年之後,自當再論輸贏(月票三千第193章 董公七策定勝敗第342章 商道六品‘搬運’第419章 我損的道究竟去哪了第74章 風雨湖中釣龍魚第400章 平津渡災後重建第453章 有因未必有果第623章 幽德殿中第342章 商道六品‘搬運’第184章 這世道第613章 旱魃將出第518章 人事第350章 分化世家第626章 生死帝君的意志第25章 我們是兄弟第702章 心有極樂,何處不是靈山第606章 改僧還俗第308章 麒麟明堂第234章 新時代的酷刑第234章 新時代的酷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