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佛兒極似天后,這種像,不僅是外表,氣質的相像,更是道的承接。
只不過以前在玉京山的時候,趙佛兒作爲‘佛子’沒有甦醒,所以性格紈絝,大家覺得趙佛兒像天后,也只是血緣外貌上的相像。
之後趙佛兒‘覺醒’前世記憶,爲親手慈悲如來轉世,大家幾乎忘了趙佛兒極類天后的說法,即使是一直跟在趙佛兒旁邊的神秀,他雖然知道趙佛兒害怕天后,但他卻一直不理解這種害怕的根源。
現在天后忽然的變化讓所有人意識到一件事。
趙佛兒是天后的‘損道之物’!
天后演化出青手慈悲如來之相,那不斷侵蝕她自身的蜃氣被轉移,降臨在玉京山趙佛兒身上,作爲當初敢隻身入血海的佛家大能,天后或者說青手慈悲如來在四百多年前就已經準備好了應對太虛幻主,血海尊首寄身的手段。
道家二品‘守虛’,能夠通過養實之物轉移自己所受到的傷害,但是天后現在被太虛幻主侵蝕,這是因爲她融合了不完整的太虛神國,這是來自於道的玄妙聯繫,不完全是傷害這種單純概念,所以需要更加近道的手段才能夠抵消或者減輕這種侵蝕。
而‘損道之法’恰恰就可以用在這種情況之下,這本身就是斬斷自己的道,轉移到另外一個獨立個體上的法門。
之所以大家沒有想到趙佛兒是天后的損道之物,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神秀看向三十三天,那裡大夏皇帝形成瑰麗的金霞彩雲,連接一重重宵闕,天后在兵原天之中顯化出丈六金身,她身後的冥月因爲兩座夢中玉京山的合攏產生無數蜃氣,這蜃氣卻憑空消失,繼而出現在趙太歲周圍。
駕馭半截夢中玉京山而來的幻祭司那俊美的臉上第一次出現猙獰,祂操縱幻法,玩弄人心,即使當初降臨玉京山失敗也不曾憤怒,因爲祂當機立斷,留下了後手延續至今。
但是祂沒想過一向擅長幻法的祂竟然也會被幻象矇蔽!
扭曲和失敗影響了幻祭司,祂低吼道,“不可能,你明明是大夏皇帝的損道之物!”
祂說出了此時天下一品們的困惑。
天后在兵原天一戰之時,作爲大夏皇帝的損道之物,不僅獲得了強大的力量,也幫助大夏皇帝完成損道,從聖位之上跌落下來。
這是天下人所共知的事情,因此大夏聖上如日,天后如月!
如果天后不是大夏皇帝的損道之物,而是青手慈悲如來轉世,這確實可以同樣解釋天后現在的實力,但是卻無法解釋大夏皇帝怎麼樣完成的損道,因爲大夏皇帝損道,需要平衡他與大夏國運之間的關係,大夏臣子們都有直接的感受!
所以天下人理所當然地承認了天后就是大夏皇帝的損道之物,也就忽略了天后可能從很早的時候就已經是亞聖之尊了。
金霞之中傳來大夏皇帝的笑聲,蓮花世界之中,氣息已經跌落至凡人,被衆神拱衛的周鐵衣看向三十三天的方向。
相者不自相!
當初大夏皇帝損道,他進入御書房,第一次見大夏皇帝,天后,大夏羣臣在場。
當時他看到了模糊的道統。
那時候大夏皇帝如同大日,天后如同明月,羣臣如同環繞的羣星。
羣星本來想要拱衛大日,但是卻被明月隔開,但這種隔開不是完全的,而是作爲一種過濾器,讓大夏國運雖然還掌握在大夏皇帝手中,但是卻無法對他形成枷鎖。
但他當時忘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他也在場,他沒法看到自己象徵着什麼!
如果大夏的明月有兩尊呢?
一尊在幽冥,是天后以太陰幻法現世,一尊在陽世,則是他這位寵臣。
一直都是他作爲大夏皇帝切斷儒釋道羣臣的刀,同時也是他在切斷這種聯繫的時候沒有降低大夏國運,反而增長了大夏國運。
因此大夏皇帝一直對他很容忍,在很多關鍵時刻,大夏皇帝都退讓了,沒有一位帝王魚死網破的決心,以至於讓他慢慢做大。
當時他認爲這是大夏皇帝需要依靠國運來增長自身,這確實是事實,只不過是事實的一個方面。
神胎在作爲神胎的時候,自己其實都不清楚發生了什麼。
周鐵衣當時也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但是他一向對多種情況留有後手。
一道五彩神華綻放,不過卻不是向外,而是向內,三百六十尊衆神拱衛周鐵衣,防止其他神祇的襲殺,但是最堅固的堡壘都是從內部突破的。
一隻五彩的麒麟重新衝入周鐵衣的身軀,只不過這次不再是以麒麟的形象,而是化作了大夏皇帝的模樣。
心象空間之中,大夏皇帝神色凝重地看向周鐵衣,他確實是成功了,但是周鐵衣表現得太平靜了!
任誰也無法小覷一位神尊平靜狀態下隱藏的底牌,即使他應該是比天下絕大多數人都知道炎黃神尊的底細。
這並不是一位‘古老’的神尊,但卻是一位能夠倒果爲因的神尊。
大夏皇帝看向周鐵衣,“你不好奇我什麼時候將你作爲神胎培養的嗎?”
周鐵衣輕笑道,“這不是已經很明顯了嗎?”
“當日我在天寶樓殺人,就是想要通過你走一條升官發財的捷徑。”
“只不過那個時候,我對修行的事情知道太少,我無法理解聖人對因果,道的掌握有多麼深,也沒有意識到自己對這個世界帶來多大的變化。”
“但你不一樣,你那個時候是玉京山上的聖人,而且還是一位準備了二十年,想要跌落聖位的聖人。”
“本來我因爲自身特性,應該是混沌的,無法觀察的,即使你都難以察覺變化,但是當一團混沌無法觀察的事物靠近了一位聖人,那麼這位聖人的好奇心自然就會被吸引,於是他越觀察,越發現這團‘混沌’的奇妙,甚至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以這團混沌之物作爲自己的損道之物。”
“所以我平步青雲,壓制大夏羣臣,這種壓制幫助你解脫了大夏羣臣的限制,無論是在現實意義還是修行意義上都是。”
大夏皇帝思忖了一下,他手中把玩着一枚虎符,這正是他當初賜給周鐵衣的白虎虎符,只不過這虎符被白帝的力量包裹,周鐵衣在真正成爲亞聖之前,都無法使用和接近這枚虎符,等周鐵衣能夠接觸這虎符的時候,虎符已經完成了它的作用。虎符,君調兵遣將之物,決勝於先機!
“比你說的時間還要早一點,周家有生死帝君的血脈,還壓着一條道家的魚龍,即使是朕,也需要時刻注意,玉京山是朕的神國,朕觀察周家很容易。”
“六日開海……唔,你們周家當時宣傳的是九日,其他人當時是不怎麼信的,但朕,當日看着你糅合了天地祖炁,一步跨越武道之境。”
“雖然武道開海的速度快慢不能夠完全代表着以後的修行,但六天,確實是太快了一點,即使是蕭遠山也遠遠不及,所以從那個時候開始,朕就看到了你。”
“而掉包一滴麒麟精血,對於朕來說很容易。”
大夏皇帝帶着幾分自滿,幾分探究,“說來也奇特,或許真的是天意如此,麒麟本來就是聖人的象徵,麒麟至,聖人降,這是不是很有意思?”
“確實很有意思。”
周鐵衣點頭,忽然他露出微笑,“畢竟這個道理是我教給你們的。”
大夏聖上臉色一下就陰沉了下來。
他知道周鐵衣的底細,周鐵衣並不是一位古老的神尊,他是一位倒果爲因的神尊。
但神尊就是神尊,只要今在,那麼就過去在,永在。
在自己說的那個時間點上,周鐵衣確實沒有發現問題,但隨着周鐵衣修行精深,他無法判斷出周鐵衣是在哪一步發現問題的,而一位神尊對自己危局做出的後手,他也無法判斷來源。
他一直和周鐵衣說話,就是想要看到周鐵衣慌張的模樣,那會讓他安心。
不過事已至此,他和周鐵衣都沒有迴旋的餘地了!
現實世界中,當那五彩的麒麟之神重新返回周鐵衣的身體之中,已經作爲凡人的周鐵衣重新被掌控,他睜開眼睛,眸子中是陌生的喜悅之情。
神胎一旦覺醒,神祇控制神胎就輕而易舉。
雖然這只是一具凡人之軀,但手握這具身體,對於大夏皇帝的意義實在是太大了,他能夠感覺到天地對於這具身體是多麼喜愛……甚至是尊重。
是的,整顆星球的意志,從這顆星球上誕生的萬物萬道萬法都對這具身體報以尊重,這具身體根本不需要如何修行,他只需要有一個較爲安靜的環境,或許待上幾天的時間,就能夠從凡人重新迴歸到聖人之境,因爲他天生如此。
這是一具天生聖人之軀!
但現在已經屬於了大夏皇帝!
他意志一動,天地的潮汐開始涌動,血海之上,巨大的蓮花世界擡升,一點都沒有繼續阻攔神道的意思,而是和三十三天接駁。
只要統合了三十三天,大夏皇帝就能夠加速這具天生聖人之軀成聖的時間,或許用不了幾天,只需要一兩天的時間,他就是在世唯一的聖人,沒有哪位神尊的復甦速度會快過他,這是天命所歸!
突如其來的變化讓所有人都應接不暇,趙太歲已經被一團團蜃氣包裹吞噬,對於太虛幻主而言,雖然無法吞噬天后復甦是一件憾事,但是眼前的情況變化太快,即使是祂也需要抓住一切能夠復活的機會,先完成復甦,擁有一具一品的肉身,這比什麼都要重要。
神秀雖然在趙太歲的幫助下,已經證得了三品,但是面對太虛幻主的蜃氣,即使相隔只有一尺的距離,對於他而言也遙不可及。
忽然一道佛光浮現,一位女比丘尼身穿質樸的僧衣出現。
神秀看向女比丘尼,他認得這位女僧,對方是那難陀寺行走,那日幽冥商議佛法南渡之事,她奉命去蓮花世界懇請天尊解脫兩人。
妙善手持玉瓶,對着神秀說道,“奉天尊與寶光如來法旨,我玉瓶有無根之水,能令石樹開花,能渡七人成佛。”
周鐵衣安排的佈置開始生效,神秀從乾坤袋中取出一物,那是一株已經完全石化的菩提樹幼苗,這株菩提樹種子從泥土中生長而出,但在生長的過程中卻突然發生了恐怖的災難,讓整株菩提樹被掩埋。
當時他佛心被周鐵衣打擊,接近破碎,所以神秀特地從天后那裡求來了此樹,當日天后讓趙佛兒帶話給神秀,他什麼時候明白了苦諦,什麼時候就真正開始懂得修行。
而從玉京離開,這一路上他見慣了生老病死,見慣了大世洪流,此時他也看見了最親近之人面對真正佛法的絕望。
那高高在上的佛陀聖人們是如此不仁,但卻又是如此慈悲。
天后確實要借趙佛兒緩解自身的壓力,她不能夠被太虛幻主吞噬,不然麻煩的不僅是她,也是整個人族天下。
同時她也並非全然無情,她留下了一線生機,至於趙佛兒和神秀抓不抓的住,就要看他們自己了。
神秀伸出手掌,一手乾枯,一手豐盈,如菩提樹半枯半榮,如涅槃非生非死。
霎時間他真正懂了佛家苦諦。
生老病死,恩愛別離,所求不得,怨憎相會,五陰熾盛。
世有八苦,唯有明悟,方能掙脫苦海,這是最正統的佛家修行法門。
神秀接過妙善的玉瓶,玉瓶傾斜,無根之水倒出,經過乾枯的手掌,落在已經枯敗的菩提樹上。
這無根之水因爲周鐵衣的關係,早已經提升到神尊層次,而神秀手掌的乾枯,源自於生死帝君的力量。
在無根水的沖刷下,生死帝君殘留的神力被沖刷落,那乾枯駭然的手掌重新豐盈,如同死中轉生,那沖刷下的神力也完成自我的轉化,由死轉生落在菩提樹上。
於是一株萬年前栽種的菩提樹,在今日煥發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