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大明棋絕,勝天半子
天帝是道之象徵,萬法之源。
祂的力量已經不單單代表某種特定的規則,而是代表着維持規則運行的穩定力量,是粘連因果那根看不見的線。
天地間萬事萬物既相互獨立,又相互影響。
天帝能夠讓兩種不同的事物產生聯繫,如果這之間本身就有聯繫,那麼就會變得牢不可破。
道家將這種現象命名爲道。
所以天祭司才能夠通過猿通,將雷池,雪原,荒山等其它因果粘連上去,讓這些因果通過猿通的夢境展現出來。
而妙玉身懷的男胎本來就三魂缺一,又是天之本源的象徵,如今天宮與這個世界重新開始連接,天帝的意志復甦,自然也藉助男胎開始降生。
隱忍了萬載,當天下人都快要忘了天帝一脈的實力,所以這變化如此突然,以至於所有人都神色錯愕,震驚無比。
藉助道的聯繫降生,這幾乎就相當於錨定未來,不可改變。
萬般規則之道不斷匯聚在妙玉身體之中,她只要輕輕呼吸,就能夠觸碰到修行者一輩子都難以觸碰的玄妙大道。
九彩的霞光即使在這般撼世大戰之中仍然鮮明靈動,演化出龍鳳盤旋,日月並生等諸般祥瑞之景。
元始祖炁在妙玉身下自動匯聚成爲天之蓮臺,將她託舉於空,不受萬物干擾。
天地交感之下,萬道共鳴,一枚枚龍章誕生,與天之蓮臺交互,形成一層道的胎衣。
手持日月寶輪的天祭司微微低頭,恭敬地向妙玉稽首,“禮讚玄牝道母,天帝之母,衆妙之尊。”
對於天帝這種存在,只要能夠重返於世,順利脫劫,尊奉一位‘母親’並不是壞事。
連帝王爲了繼任皇位,都可以尊奉嫡母而非生母,更何況天帝這種存在。
大家看向被衆道包裹住的妙玉,此時能夠想到的唯一解決辦法就是兵家的五滅之法,恐怕只有完全修成兵家五滅的聖人,才能夠斬斷這種道的聯繫。
但現在整個天下之間,也只有繼承了人屠道統的冠軍侯蕭遠山接近‘四滅’的層次,更不要說五滅。
除此之外,就算是大明宮主的至小之劍,能夠斬斷龍章,卻無法斬斷道的聯繫。
而妙玉選擇了另一種方法,在天帝時代從來沒有出現過的法門。
天帝與道同生,這確實是無法阻止的事情。
“道家看道,太上忘情!”
妙玉誦唸真言,下一瞬間,她與天地並生,邁入道家一品之境。
但這還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妙玉在邁入那玄妙一品的同時,個人情感消退,重返最原始的天真赤子狀態。
這是道家絕世天才李青華推演出來的法門,而妙玉在這法門之上做得更加決絕!
李青華保留了自己四五歲的赤子之心,妙玉直接返回至嬰兒的赤子之心。
而她生懷的天地二胎,也隨着她返回嬰兒的狀態開始並生變化。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道之柔弱,其用剛強。
道之至柔,莫如嬰兒。 道之至強,莫如天帝。
故而強不能久,以柔克之。
妙玉沒有阻止天帝藉助自己懷胎降生,這是聖人才能夠阻止的事情,但是她卻賭天帝不敢以這男胎降生,因爲就算降生,天帝的意志也會重新返回純粹的嬰兒狀態。
天帝就算是接受以純粹的嬰兒狀態誕生,完全太上忘情,對於妙玉而言,也沒有任何損失。
“哇,哇,哇。”
妙玉已經完全失去了形體,化作一扇立於天地之間的玄牝之門,她此刻毫不顧忌的抽取天地之力,兩種力量源源不斷匯聚在那至妙之門上,從門內傳來三聲清晰的啼哭聲。
那是道的誕生。
但道誕生的一瞬間,天帝好不容易通過天宮復甦的意志退縮了。
祂無法承受以純粹赤子之心降臨的代價,那會徹底矇蔽祂地魂的一切記憶,會讓祂的人魂也失去七情六慾。
所以祂這位至強者,也在至柔面前停住了腳步。
天地間所有一品錯愕地看向面前的變化,這確實是超出所有人的預料。
忽然一陣大笑聲從風雷境傳出,“哈哈哈哈,道以弱爲用,太上忘情,果真太上忘情!”
他當然笑得暢快,當初就是他從李青華手中贏了半卷太上忘情,然後將其傳給妙玉,雖然其後還有妙玉自身的機緣和選擇。
但是他這個執棋之人,當真是勝天半子,即使是天帝在這一局中也輸給他半招!
周魚龍轉頭怒視大明宮主,她當年就覺得大明宮主妖言惑衆,心思不純,今日一見,果不其然!
但是最高明的棋手就是他明明執掌棋局,卻讓你找不到理由怨恨,大明宮主自然也一樣。
在鎮壓天帝意志這種大是大非之前,個人的情感得失那都是小問題,就算天下人也說不出他半個不是來,周魚龍這位道家亞聖也只能夠心生怨懟,此時卻找不到理由對大明宮主出手。
她輕聲一嘆,化作六氣凌空,伸手接住那道之胎衣中誕生的三個嬰兒。
天帝意志託妙玉懷胎降生之事現在解決了,但是天后被太虛幻主意志侵蝕卻沒有結束。
不過天后那絕美的容顏之上,卻顯露出自在的笑容。
她一手攤開,掌面朝向衆生,一手握拳,收於胸前。
所有人看到這一幕,都微微一愣,這是一個獨特的佛教手印。
而手印在佛教之中與諸佛菩薩聯繫在一起,通過不同的手印,基本上可以判斷出這位菩薩,佛的身份。
天后此時的手印名爲‘青手慈悲印’,一手攤開,說法衆生,一手握拳,手握慈悲。
巨大的佛像在天后身後浮現,那是一尊男相佛陀,名曰慈悲青手如來,手握衆生慈悲之毒。
天下人都知道天后修佛,但卻第一次見到天后的佛身本相,以前天下人都認爲冥月就是天后的佛陀之相,但現在看來他們都被冥月的表象矇騙了。
太陰本來就是幻法之源,太陰的陰晴圓缺彰顯事物無常的變化,縱然是展現在衆生面前,衆生也會忽略其本質。
玉京山上,神秀身旁,趙佛兒臉色忽然變得雪白,“如果她是青手慈悲如來,我是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