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如何自證呢?
連血肉,靈魂,道統都可以模仿,論證自己所有過去,現在的痕跡已經沒有了任何意義。
所以唯有未來!
自己的未來和那假的二師兄的未來不同!
想到這裡,二師兄忽然有種豁然開朗的覺悟。
這是他修行了半輩子都沒有感受到的東西,連同那一直卡着的二品瓶頸似乎也有所鬆動。
二師兄忽然明白他爲什麼修不到二品,他能夠成爲三品,已經是靠着取經道統,天材地寶的加持。
但三品以上是求道!
他認爲取經求佛就是求道,但道在自己手中,從來不在別人手中。
於是二師兄露出笑容,“與其論證我是真的,還不如滅了所有假的,這樣剩下來的自然是真,他們弄出十幾個假的去求取佛經,若我還跟着一起再去取那勞什子真經,就算是真的,也變成了假的!”
郝仁神色鄭重了些,看向二師兄,“那如何滅了所有假的?”
二師兄先是平靜了一兩息,然後用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的語氣說道,“打碎佛國,方見真我!”
“好,哈哈哈!”
郝仁沒有回答,但是從書房的暗室之中響起了一陣暢快的笑聲,然後暗室打開,走出幾人,爲首的人龍行虎步,凶煞之氣在他周身凝成血霧,經久不散。
來人正是周鐵衣的親衛長,‘佛敵’阿大。
他暢快大笑着對郝仁說道,“先我還不信這憊懶貨有這般覺悟,但現在看來,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少爺當初選取經團隊,就沒有一個選錯的!”
二師兄看到出來的‘佛敵’阿大,他瞬間明白,天尊怎麼會不明白佛教的危害呢,他也早已經落子,先塑造了一個‘佛敵’出來。
只不過當初大家看阿大這個佛敵,都只是覺得這是一手閒棋,特別是天尊同意佛法南渡之後,阿大這個佛敵就逐漸隱沒於世人的眼中,從來沒有想過他最終會是真正的佛敵。
郝仁伸手,解開了二師兄身上的拘魂索,然後說道,“打碎佛國可不容易,打碎妙善城那佛國容易,但是打碎人們心中的佛國卻難如登天。”
二師兄已經理清了思路,他在取經之前,可是朝廷的鎮撫使,手段從來都不缺。
“心中佛國打碎自然是難,不過先打碎妙善城也不錯。”
“你準備從哪裡入手?”
郝仁頷首表示同意。
二師兄斟酌地說道,“鳳祖投靠了天尊……”
他剛說了一個開頭,大家都明白什麼意思。
佛教是人族的內部矛盾,連天尊都不好解決,那麼就引外侮,讓鳳族出手,滅了佛教,他們只需要救援慢一點,這件事是有成功的機率的。
引外侮解決內患,這從古至今都是一個笨辦法,但這個笨辦法從古至今都被當權者用。
只不過有的人成功了,所以後面寫作外禦敵,內解患。
有的人失敗了,所以寫作兄弟鬩牆,不當人子!
只不過二師兄剛說一個開頭,阿大就不屑地笑了兩聲。
郝仁也默不作聲,二師兄看了看阿大,笑道,“是我愚鈍了,既然有人已經願意以身入魔,再引外侮不過是畫蛇添足,反倒是給了別人機會。”
不引外侮,那麼就需要一個內部的人來犧牲。殺佛教的人,而且是殺千萬佛教的死忠,這無論如何都洗不乾淨,即使是天尊也一樣,所以他們中需要有一個人‘入魔’,只有魔殺人才天經地義。
阿大冷笑着說道,“就算我不入魔,等佛教大興之後,我這個佛敵也會成爲絕世大魔頭,與其被他們用筆桿子戳脊梁骨,還不如試試我的刀硬,還是他們的骨頭硬!”
殺人確實是解決問題的最終辦法,但如何殺人卻有講究。
佛教發展到這個程度,想要打敗彌勒,血海尊首,僅僅只是講經說法自然不行。
需要殺人,殺光那些死忠之人,但是又不能擴張到普通人之中!
殺人也要讓人覺得理所當然。
就比如阿大這個‘佛敵’背叛了天尊,妄圖突破一品之境,所以盜取天尊神兵,滅殺天下佛徒成就一品魔王之位。
這就讓人族內部的善惡矛盾,轉化爲一個十惡不赦的壞種,野心家的慾望問題。
既然天下人都喜歡辯論善惡,那麼阿大直接告訴天下人他錯了,天下的惡名他背在身上,無關其他人。
阿大願意入魔,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
二師兄繼續說道,“外部解決辦法已經有了,現在就只差內部的解決辦法和後續的善後了。”
在堅固的堡壘也可以從內部攻破,如今看上去不可一世的佛教也一樣。
佛教雖然大力提倡西方極樂世界。
但佛教最開始爲了壯大,可是二十四諸天佛國!
不同的佛法之間也有矛盾。
外人和佛教辯經自然辯不過,那麼就需要用佛教自己的經來作爲矛!
與西方極樂世界現在最爲不對付的是殺生佛主!
殺生佛道,斬業不斬人!
隨着彌勒佛的道統在佛教內壯大,斷了七情六慾,轉化爲泥塑之相,殺生佛主即使在之前爲佛教立下汗馬功勞,但現在祂的道統也被二十四諸天佛國排擠。
因爲大家都在宣稱愛與和平,只有你宣稱殺戮救世,那麼無論你做得多好,對內多妥協,你都是劊子手,低人一等!
殺生佛主能夠忍得了,但他下面的人能夠忍得了嗎?
那些手持破戒刀的和尚可不吃土,而是吃肉!
殺生佛主出了問題,那就是二十四諸天出了問題,那自然可以引申爲佛教的佛法出了問題。
佛教喜歡玩這手‘以小見大’,但是在天尊面前,是真的小巫見大巫,畢竟太虛幻境和明月系統現在還掌握在天尊手中。
他之所以沒有阻止佛教在太虛論壇上大肆鼓吹,那是要看多少人忍不住,跳出來站臺。
既然要殲滅極樂世界的根基,自然要先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勝了,不然他們怎麼會站出來呢?
“阿彌陀佛。”
神秀低誦了一聲佛號,“貧僧自去說服師叔祖。”
神秀出自法華寺,殺生佛主也出自法華寺。
神秀修行漸悟法門,認爲佛修應該‘時時勤拂拭,勿使染塵埃’,與如今佛教的‘唸誦佛號,往生極樂’大相徑庭。
所以他願意去,此去入魔,當重塑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