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直取潭州

高從誨獻了荊州,符彥超先率大軍入城,交接了防務,朝廷又命高從誨暫領荊襄轉運使。其後李從珂、安審琦先後從襄州進駐荊州地界。

何福進則率軍移駐襄州,以爲大軍後援。

荊州以東,不似後世那般的平原,幾乎全是沼澤水網,兵馬難行,形成開然的屏障阻隔,唯有水路可行。

朝廷令荊州軍改爲水軍,廣造戰船,分兵守把江岸,屯於公安日夜操練。

符彥卿率唐軍三萬五千餘步騎軍從枝江過得長江,直趨澧州。

澧州刺史陳璠見唐軍浩浩蕩蕩而來,乃棄城而走。

符彥卿戰了澧州、石門兩座南下要道上的空城後,欲直取武陵。

行營參軍王儼乃勸阻說:“此次南征,天子專門傳旨讓我等穩打穩紮,不可輕進。朗州(常德)武陵城楚軍不少,不若等其他各軍齊至再做行動,以免被敵所乘。”

符彥超聞言,乃令大軍暫據澧州、石門,等待後續的唐軍到來。

且說武陵節度使馬希旺乃是前武安節度使馬希聲之同母胞弟,馬希範繼位後,向爲希範所忌。此時見朝廷大軍聲勢浩大,不免惶恐。

此時,原荊州司馬尹浩作爲朝廷的使者就到了武陵,並帶來了大唐徵南招討使符彥超的一封信。

尹浩是高從誨部下,經常往來於長沙與荊州之間,與馬希旺也算是相識。

自立爲楚王的前長沙武安節度使馬殷有三十多個兒子,在其生前,立有遺囑,這楚王的位置,兄終弟及,不可違背。

只是馬希聲繼位僅兩年就莫名而死,衆將推舉馬希範繼任武安軍節度使,而馬希旺因爲是馬希聲的同母胞弟而受到猜忌。

尹浩在高從誨被任命爲荊襄轉運使之後,被朝廷任命爲徵南招討行軍參軍,轉隸於符彥超的帳下,這次卻自告奮勇,主動要求當起了朝廷的說客。

“尹司馬現在可好?”馬希旺倒是沒有爲難這位以前的熟人,親自出面接待了尹浩,不過稱呼還是用的他當初在荊州時的官職。

“只能說是湊合,某目前在符招討使帳下差遣,俸祿倒也如舊,保是也沒有過去在荊州時的風光。”尹浩說道,“某此次是奉將主之命,算是當回說客。”

馬希旺笑了笑,先是從尹浩手裡接過了符彥超的親筆書信。

馬希旺在看完符彥超的書信後眯着眼問道:“唐軍可在荊襄真有三十萬軍馬?”

尹浩搖了搖頭:“若是加上運輸糧草的輔兵差不多,戰兵只有十五萬左右,若是加上三萬餘荊州軍,二十萬算是勉強。不過即便如此,也非楚王可能相抗的啊。天下大勢,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楚王昏饋,馬兄又何必與之陪葬呢?”

馬希旺聽後還是難以做出最後的決斷,於是召集手下的將領們入帳商議。

部將陳延嗣、陳璠勸說道:“朝廷大軍,不可阻擋,再說將軍受楚王排擠,又何必效死,不若投了朝廷,還能保得富貴。”

到了七月下旬,李從珂也率軍抵達澧州,唐軍開始大舉渡過澧水。

馬希旺一看不能再等下去了,於是一面派人到唐營進行聯繫投誠,一面將手下的將領們全部召集起來,向他們正式宣佈自己的決定:“……事已至此,某願投朝廷,從即日起諸營都換作唐國方面的旗幟!”

這邊符彥超、李從珂不戰而下朗州(常德),唐軍另一路兵馬由安審琦統帥,由華容直取嶽州。南楚國嶽州刺史王贇困守幾日,見無人來援,也是索性開城投降。

安審琦準備由嶽州南進,與符彥超、李從珂分兩路合攻長沙,不料馬希範向那吳國稱臣求援。不事朝廷,卻事南吳,也不知這是何苦。

吳國宰相徐知誥在接到楚國救援後,令楚州刺史何敬洙,率軍往援楚國。

安審琦因此被牽制在了嶽州,與吳軍相峙起來。

朝廷見吳國出兵,戰事擴大,乃令符彥卿、李從珂在攻取益陽後,暫且緩攻長沙。隨之命大將元任、李繼忠、折從遠、張承廷等率晉陽、雲州騎軍四萬餘馳奔宋州(商丘),反攻吳國,以討不臣。

這場本來以征討南漢爲始的統一戰爭,現在反而轉變成了針對吳國方向。

朝廷命符彥卿爲淮東路招討使,率烏震、安從進所部由徐州南征;元任爲淮西路詔討使,率李繼忠、折從遠、張承廷所部騎軍由亳州往攻壽州、廬州,大軍齊聚,大有一舉覆滅吳國之意。

其時徐知誥已掌吳國大權,那吳主楊溥早就成了傀儡,徐知誥欲代吳自立,無奈卻找不到合適的藉口。此次朝廷伐楚,徐知誥以脣亡齒寒計,乃命何敬洙率軍往援,不料卻惹得天子雷霆震怒,反而是發兵準備大舉攻吳。

這下吳國上下頓時知道闖下大禍出來,連忙令何敬洙回兵鄂州,又遣宋齊邱、馮延己爲使,前往朝廷上表請罪。

李岌在接到吳國上表後,怒斥吳國主臣一頓,乃要求吳國割讓海州和光、黃、蘄、鄂四州以爲補償,讓開攻楚道路。

宋齊邱、馮延己回到江都(揚州),稟明吳主。楊溥又做不了主,又轉呈退居金陵徐知誥定奪。

徐知誥本欲舉傾國之力以抗朝廷,奈何吳國上下,多爲苟延殘喘之輩,屬下多方相勸,這才無奈答應了朝廷的要求。

李岌也不爲己甚,在得了好處後即命暫且罷兵,元任所部直趨鄂州,從吳軍手裡接收地盤後,與安審琦會合,具體下一步行動,再聽朝廷命令。

吳國地盤不小,現在一舉滅吳難度不小,還是改爲慢慢蠶食策略,先平南楚再說。

這邊馬希範聽說吳軍被朝廷嚇退,這也是驚惶失措,屬下也是分爲戰、和兩派,在聽到元任又率數萬大軍已入鄂州,乾脆是先放棄了潭州,往南逃至衡州。

九月,符彥超、李從珂率軍進入長沙城,宣告了南楚割據政權的滅亡。

朝廷命元任屯駐鄂州,折從遠駐光州,只有李繼忠所部騎軍前往潭州,與符彥超、李從珂會合。馬希範被嚇得丟了老巢後,朝廷方面又改成了以招撫爲主的策略。

二九、戰爭開始了?!六三、試航(一)六二、法奧八、潼關三七、邊鎮三五、調整三○、頓涅茨戰役(五)四五、安置四三、信任三六、權爭六、敕勒川十七、海軍中尉九、炮擊聖納澤(二)三○、頓涅茨戰役(五)七六、鎮州城下(二)五四、技術成果三八、插曲(一)四二、澤州十六、冰島戰役(二)七十、渭州四三、信任三、渭水二六、頓涅茨戰役(一)六九、甘州四七、四輪馬車六二、張垣八十、計謀二四、觀雲閣八、潼關四八、山神廟(五)六六、圍獵(二)二四、觀雲閣二十、調遣十八、水利三六、東角二五、黃金三、定西城二四、收復盧龍八十、迴歸南美十五、變賣六八、打造五三、新時代三一、攻防三十、大舉入寇八、情報八、危機時代十二、炮擊聖納澤(五)五二、趙州城二四、冰島戰役(十)六四、遷徙八十、迴歸南美二、新武器(二)十八、水利三七、邊鎮六、裝備生產(一)三、裝備局四十、疏勒之戰(一)六九、遼國歸順三二、莽將一波七八、攻城七、裝備生產(二)六二、張垣七、會合五、火槍(一)十二、北方初定三、裝備局六六、籌辦報紙二五、威塞騎二七、朔方三五、親軍三七、教材三七、邊鎮五七、巡視山北十、晉陽(一)二九、體制四二、李繼儼(二)六四、遷徙七二、隴西十四、董璋五六、香料九、喜事八、潼關六八、打造四三、空襲四二、李繼儼(二)二、冬日七十、捕獵(一)五七、蜀道九、製糖四八、山地師二五、重型轟炸機二一、鐵礦三二、出戰五七、巡視山北五七、東角海戰(三)四五、艦隊六八、陸戰隊六三、定策四八、算學六十、少年親軍
二九、戰爭開始了?!六三、試航(一)六二、法奧八、潼關三七、邊鎮三五、調整三○、頓涅茨戰役(五)四五、安置四三、信任三六、權爭六、敕勒川十七、海軍中尉九、炮擊聖納澤(二)三○、頓涅茨戰役(五)七六、鎮州城下(二)五四、技術成果三八、插曲(一)四二、澤州十六、冰島戰役(二)七十、渭州四三、信任三、渭水二六、頓涅茨戰役(一)六九、甘州四七、四輪馬車六二、張垣八十、計謀二四、觀雲閣八、潼關四八、山神廟(五)六六、圍獵(二)二四、觀雲閣二十、調遣十八、水利三六、東角二五、黃金三、定西城二四、收復盧龍八十、迴歸南美十五、變賣六八、打造五三、新時代三一、攻防三十、大舉入寇八、情報八、危機時代十二、炮擊聖納澤(五)五二、趙州城二四、冰島戰役(十)六四、遷徙八十、迴歸南美二、新武器(二)十八、水利三七、邊鎮六、裝備生產(一)三、裝備局四十、疏勒之戰(一)六九、遼國歸順三二、莽將一波七八、攻城七、裝備生產(二)六二、張垣七、會合五、火槍(一)十二、北方初定三、裝備局六六、籌辦報紙二五、威塞騎二七、朔方三五、親軍三七、教材三七、邊鎮五七、巡視山北十、晉陽(一)二九、體制四二、李繼儼(二)六四、遷徙七二、隴西十四、董璋五六、香料九、喜事八、潼關六八、打造四三、空襲四二、李繼儼(二)二、冬日七十、捕獵(一)五七、蜀道九、製糖四八、山地師二五、重型轟炸機二一、鐵礦三二、出戰五七、巡視山北五七、東角海戰(三)四五、艦隊六八、陸戰隊六三、定策四八、算學六十、少年親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