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呂不韋逞兇

第302章 呂不韋逞兇

“什麼鳥名?”

蒙驁低罵一聲,神色卻緩和不少,一直暗中繃緊的神經鬆弛下來。

扭頭便衝好奇心旺盛的親孫兒道:“姜商,聽到了沒?問問問,問個鳥!教你打仗不見你問。”

蒙毅默默受訓,反正早就已經習慣了,暗自思忖大父故友裡面有沒有叫姜商的人,思而無果。

殿堂中秦臣也在思索,天下有沒有頂着姜商這個名字的著名人物。

能夠被始皇帝叫上名字,還許諾可以相邦予之,按常理言絕對不是無名之輩。

滿朝文武苦思冥想,終也是無果。

除了跟隨周武王開闢了大周王朝的姜子牙姜尚,他們記憶中再沒有一個叫做姜商的人。

[不知這姜是姓還是氏,莫非是姜齊後裔?]

始皇帝給予承諾之後,看了一眼跪在前面低着頭看不着面色的姚賈。

“姚賈,你若能說個明白,相邦亦可與你。”

姚賈擡頭,臉上滿是不敢置信。

始皇帝輕微頷首,姚賈才確信耳朵剛纔沒有聽錯,其心瞬間便由大悲轉大喜。

和兩相之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相邦比,一個上卿之位並不算什麼。

頓弱在時,姚賈尚且認其是個對手,兩人同是離間六國的無雙辯者。

縱橫侯頓弱出走,辯論一道,姚賈自認無出其右,這不就是送上門來的相邦嘛?

要不是知道始皇帝脾氣,姚賈都以爲始皇帝在給他開後門。

姜商,姚賈沒聽過,不知道這是哪裡來的無名小卒?

狂妄之語說的再多也沒有用,終究要在嘴皮子底下見真章。

“臣姚賈!必不讓陛下失望!”

大喜過望的姚賈起身,揪着頷下那一小撮山羊鬍,瘦削臉頰轉過去,要看看敢如此對其無禮者長得是何般模樣。

入目所及不是人臉,而是一張黑巾,姚賈眉頭微皺。

從始皇帝直呼蒙面者姓名來看,始皇帝必是與言者相識。

而在朝會這等重大場所,始皇帝能允其不以真面目示人,足以證得其人來者不善——始皇帝的容忍度很寬泛,隨着對象的學問才華而改變。

殿內衆臣紛紛坐好,對這場政論拭目以待。

看向姚賈的目光多以鼓勵,期望。

看向覆面者目光則是厭惡,驚疑。

他們希望姚賈獲勝。因爲車同軌,行同倫這兩條政策實行,對他們,對天下世家貴族皆不利。

覆面者見姚賈轉身,呵呵一笑,笑聲滿是輕蔑。

“以其爲敵而得相邦,受之有愧。”

姚賈雖覺其人有問題,但事已至此絕對沒有回頭的道理。

當下聽到覆面者又是貶低自己,立刻不甘示弱予以回擊。

“數年以前,有一大家亦如君一般,對賈輕而視之,其名,韓非。賈對韓非所言,過之數年猶銘記於心。

“韓非言姚賈攜帶珍珠寶玉,出使四國經歷了三年時間。那四個國家未必真心實意和秦國結盟,而珠寶卻已經進了四國的王宮。

“這實際上是姚賈借陛下的權勢和國寶,私自結交諸侯,希望陛下明察。又語姚賈起初是魏國的守門人,偷過魏人物件。

“後來在趙國做官時,又被驅逐出境。陛下任用姚賈這樣一個守門人,魏國的大盜,趙國的逐臣來參與國家大事的決策。

“如此爲之,很難激勵座下各位臣工的。韓非言賈是以欺君以爲功,陛下還獎賞賈,羣臣知道了會寒心的。

“其時賈被說的羞憤難當,不知如何自處。而今賈還站在此處,韓非因不向秦而死。先生和當年的韓非,又有什麼區別呢?”

當初姚賈帶領一百輛車子的車隊,攜帶一千斤黃金。

身上穿的是秦王賞賜的衣服,頭上戴的是秦王贈送的帽子,腰間佩戴的是秦王送出的寶劍,浩浩蕩蕩的出使四國。

在三年中,不斷的利用重金賄賂各國權貴。又以連橫之術,三寸不爛之舌在各國朝堂間加以遊說。

讓本來聯合在一起欲攻秦的四國各生鬼胎,皆是不願出兵,於是所謂的合縱抗秦便自然土崩瓦解,爲秦國立下曠世大功。

秦國上下皆以讚譽,始皇帝當即拜爲上卿。

就在姚賈春風得意馬蹄疾,人生最是輝煌的當口,韓非跳出來以上述一番言論橫加指責姚賈。

其說姚賈的劣處,是從姚賈的心理,出身,過往全方位的批判。

但務實的始皇帝並不在乎這些,始皇帝看到的就是四國崩了秦國安穩了的事實,這就是功勞,這就是實處。

是以哪怕是偶像韓非,始皇帝也不予信之。

姚賈因此對韓非懷恨在心,在始皇帝下韓非入咸陽獄前插了一嘴推波助瀾。

不知道韓非是主動求死的姚賈一直以爲韓非是死在自己嘴下,不明真相的朝臣也大部分認爲。

是以這番長篇大論從頭到尾沒有一個髒字,看似是講述他自己的囧事,實則是提醒在場所有人。

這個叫姜商的人,先前詆譭他姚賈的言論沒有一句落在實處,沒有說到點子上,全部都是人身攻擊。

韓非在秦國公認是心不屬秦,姚賈說姜商與其有何不同就是套模板。

讓始皇帝領會姜商誇誇其談不說政務,其心如韓非一般。

始皇帝最重秦國,姚賈便在其心中種下此人心不向秦的種子。無論始皇帝先前如何對姜商才華看重,其後都會難以容忍。

這姜商才華再盛,有當初在天下贏得了一個“子”字的韓非盛?有才華不往秦國使,有個屁用,下咸陽獄殺了算了。

覆面者姜商心頭微凜,沒想到這個在他去長安君府釣魚後,在秦國聲名鵲起的大名姚賈竟是如此厲害。

短短一番話挖下的陷阱,藏下的機鋒,竟讓常年處理一國政務的自己一時之間難以盡數看清。

攻擊,防守,栽贓,引導,借勢……一番話語包羅萬象,完全打消了姜商心中剛剛生成的一絲輕視之心。

其不由感嘆盛名之下無虛士,嬴政手下能人輩出。這姚賈要是入府,長安君府有外號者便要多一人。

羣臣皆是人精,從姚賈這番話中,便是蠢笨的也能聽出至少三重意思,不由一個個在暗中心裡喝了一聲彩。

看向坐席最後方的姜商身上,眼神大多便轉爲戲謔。

[若是天地之理,與這姚賈辯之,不韋此刻已是輸矣。]

[但此次乃人政而非天理,吾與𫊸兒數年之論怎是你片刻思索能破?]

[心不向公而向私,怎能敗我呂不韋?]

化名姜商的呂不韋挺直脊背。

“吾非是不敢言實,而怕言實之後滿朝諸公能安穩坐者未有幾人也。既豎子要聽,吾便隨你心願。”

其話剛起了個頭,羣臣便個個心中開始劇烈跳動,瞳孔放大,有強烈不好的預感生成。

這種場面,他們很熟悉。

他們目光不由自主地瞥了眼一場政論,擠掉胡人丞相當上左丞相的李斯。

半年前只爲廷尉的李斯口才很不錯,但其最後能贏不是靠口才,而是靠敢說,靠瘋,靠狂,靠不遵守規則。

[要不要阻止他……]

羣臣想着,紛紛看向兩相,九卿,諸將軍這些秦國上位者。

右丞相王綰,御史大夫馮去疾,宗正,左丞相李斯,老將蒙驁,內史蒙毅,奉常,治粟內史付子康……

站在秦國官職頂點的這些人,對下位者投過來的目光視而不見,不給予任何明示暗示。

上次引導時勢的人叫隗狀,雖然其最後能全身而退,但那是始皇帝仁慈。

熟悉始皇帝的這些人不覺得,一句話便罷了姚賈上卿位的始皇帝,今日還會如此仁慈。

“各地車輪寬度不一,無有定數。秦國之車趕赴趙地,便需更趙車。趙國之車而赴韓國,亦需更韓車。此之不便,何需以言語說之,有眼者自會目睹已。大名有眼無珠乎?爲何視而不見?”

古時候都是土路,車輪反覆碾壓之後會形成與車輪寬度相同的兩條硬的車道。

馬車長途運輸的時候,讓車輪一直在放在硬地車道上,行走平穩,能夠顯著減少畜力消耗和車軸磨損,就如同現代車輛走在柏油馬路上一樣。

如果不半途更換當地的車,那車轍就無法對上。就會導致車輛磨損嚴重,行進緩慢,百害而無一利。

姚賈聽了呂不韋所言,發現說的不是其想的那樣,慌亂盡去,悠悠輕語。

“春夏秋冬,四時之景不同。巴山楚水,風氣民俗各異。各地車軌不同正如此理,乃天下之色彩也。

“各地皆有車馬行以此爲生,專司換車。時人趕路疲憊,入得驛站休憩,旦日車已換好。車馬行得利行者養身,此有何不利之所?”

呂不韋露在面巾外的雙眼冷如冰霜,看的姚賈剛剛松下去的眉頭再次皺起來。

“各地車馬行皆是六國餘孽所開,商人運貨行四方錙銖必較,卻必須在過關之間繳納換車金錢。

“此等強盜行爲,在爾嘴中反倒成了好事,豎子說我心不向秦,我看汝是想六國餘孽籌金以復國罷。”

這話雖然惡毒,但姚賈也沒放在心上,他爲秦國立下的功勞就是離間六國,誰想六國復仇他也不會想。

其剛要歷數昔日功勞以駁斥呂不韋,卻沒想到呂不韋先一步爲其開脫了罪名。

“此話吾知不足爲證,豎子出使四國之行有目共睹。只是要爾知曉言語論道莫傷人,大名不該以殺人爲己任。

“爾於秦立下功勞極大,陛下給予汝封地應是不小,汝今日被陛下拿下上卿官職,想必若是今日辯不得吾,該往封地去了。

“不知汝於封地的馬車,要幾匹馬能拉?”

[來了……這狂人果然是要翻天!]

羣臣心驟然一提。

姚賈神情一肅,心裡咯噔一下,暗道不好。

沉聲道:“一匹。”

始皇帝早便改制,要其乘坐的王車以四馬相拉。

其他臣子的馬車,哪裡敢用馬比比始皇帝的王車多,起碼在關中不敢。

呂不韋冷笑。

“果真如此?我這小人之心便度一下汝這僞君子之腹。我猜汝歸封地後,所乘馬車之馬不會少於六匹!”

姚賈,羣臣,一衆世家,貴族皆是心中大罵呂不韋不已。

在以前,拉馬車的馬多少,象徵着貴族的地位。

在各自封地中,貴族最多敢以八匹馬拉車,以彰顯其高貴的身份。

在咸陽城,始皇帝眼皮底子這些貴族出門最多隻敢以兩匹馬拉車。

但是回了封地始皇帝目不能及的地方,沒有一個不想六馬,八馬拉車,不然怎麼顯示與那羣賤民不同?

幾匹馬拉車在現人眼中不算什麼,但在這個時代,八匹馬拉車和一匹馬拉車,就像是幾百上千萬的豪車和幾萬的代步車區別。

身份的象徵。

“妄言無據。”

對辯的姚賈沉聲道。

“吾還未說完。車同軌將固定車轍,要爾等不得乘六馬,八馬之車。只能乘一馬,二馬車也,爾等不喜。”

六匹馬,八匹馬拉的車和一,二匹馬拉的車重量不一樣,輪子也不一樣。

如果車同軌實施下去,車轍固定就相當於軌道固定,六馬,八馬的馬車會破壞軌道。

“周朝之時,天下車同軌,爲何各國分立則車輪軌寬不一?此是爲了防禦也!車轍不同,秦之戰車在趙大道上跑不起來。而趙戰車可以此車轍衝鋒,運送,在自家地上當可佔據地利。今天下一統,爾等不要車同軌保留封地之車轍,是想防何人?陛下?大秦?”

羣臣臉色尚還能維持住不變,但當事人姚賈臉色立刻煞白,怒聲出口。

“荒謬!荒謬!吾赤膽忠心!請以實據!”

呂不韋並不理會要其拿出真憑實據的姚賈,政論又不是審案,本就是這樣,就是猜測,好聽些就叫展望。

“大秦制定車同軌法令,能夠使全國各地的道路在幾年之內壓成寬度一樣的硬地車道。不僅能夠減少商品和旅客運輸過程的成本,而且有利於帝國軍隊有能力帶着物資快速到全國任何郡縣。此對爾等當然不好,爾等怕咸陽軍隊旦夕即至,讓爾等封地不能自主也。”

(本章完)

第14章 論語新解第550章 這份浩蕩皇恩,他將用一輩子來還!卷(月)總結第452章 秦人,匈奴人,一視同仁第124章 諸公,等急了否?第160章 陛下也是故意的,你去與陛下發火第323章 寧在雨中高歌死,不去寄人籬下活第519章 這一夜,二皇帝養了近三十年的精兵第242章 我不坐王位,就不是王了?第188章 陛下是不是忘了,您的王位是誰爭來第187章 欺人太甚!取我戰甲!(二合一)第405章 沙丘於朕不祥?第8章 二十一武將第92章 法家術之爭(下)第299章 這種惡劣行徑,必須死!第391章 徐福之死第557章 趙國亡,悟空死第429章 嬴成蟜:小饕餮,明天我不來了,你第410章 天子忘民則滅,諸侯忘民則亡!第347章 咸陽宮最受寵的十八公子第544章 明明認識卻裝不認識,必然有妖第344章 一入墨家,終身墨者第549章 僅止於此,大局已定第132章 這是敬酒?不,這是站隊!第557章 趙國亡,悟空死第501章 韓地的張楚動向如何,你知不知道?第264章 老賊!你也有今天!第78章 牧有五千兵馬,便可踏平雍地!第411章 你說說!我和劉仲到底哪個強!(求第182章 你們有真憑實據?第209章 這個攤子,你自己說,夠不夠爛?第454章 王子勿要被迷惑!秦人沒安好心!第101章 陳年往事【求月票】第404章 不必試探朕了,朕沒殺他第230章 皇天后土,佑我大秦!皇天后土,佑第266章 綱成君蔡澤,應運而出第525章 只要不徵兵,陛下要什麼,要多少,第168章 黃口小兒!無知豎子!(二合一)第325章 有些事,總要有人來做第216章 敢讓老子加班,統統去死!第234章 百鳥朝鳳,送天死,迎民生,只帝歸第211章 和蒙公要兵!幹啥?打匈奴!(爲【第382章 我身雖死,儒道永存第376章 吾乃當今陛下流落民間的親兄弟!第187章 欺人太甚!取我戰甲!(二合一)第554章 這麼重要的情報!陛下怎麼不說啊!第285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六千多字的第327章 鬼谷子離去第116章 陛下去長安君府可與我無關第500章 臣就怕叛逆太少,陛下殺不盡興第313章 給這個天下一個新的答案第552章 這仗你是怎麼打輸的?第370章 卻匈奴七百餘里第296章 王霸並行,大國可成第457章 今日有天地爲你加持,是你最好的機第149章 都到秦朝還要被逼婚?第461章 先把那個放羊娃迎回來做楚王!第387章 禍源,君上讓我向你問好第430章 小人初見天威,惶恐難言!第176章 這怎麼可能!(二合一)第385章 史官秉筆直書,一字不改第204章 君上小看牧了第98章 長安君又要造反了第344章 一入墨家,終身墨者第261章 我與夫君說個事第58章 陛下可否說得明白些?第148章 我在想怎麼建長樂宮第123章 大秦皇后,阿房第249章 按秦律,處以梟首第112章 我,秦始皇,打錢!第226章 你到底還有多少底牌是朕不知道的?第264章 老賊!你也有今天!第492章 記下來的,才叫歷史!第447章 將軍,出事了!第535章 不愧是鐵鷹劍士,乃公到底沒爭來這第489章 你是怕我遭遇刺殺?第235章 八百里加急,請陛下御覽!第276章 汝三家如此,就不怕長安君乎?第419章 那我不管,日後的事就日後再說第225章 魚越多,水越渾!(八千字大章求訂第370章 卻匈奴七百餘里第551章 殺張良,收韓信第369章 那些都是叔父教的第450章 從今日起,誰再欺負你,就報我嬴成第340章 將軍確定那是兵書?第70章 你我乃管鮑之交!第394章 長安君,真是誠實啊第100章 傻眼震驚的蒙恬!【求月票】第103章 這次是決戰,沒有退路了第351章 前賢經典不爲惑,人人習之皆可得第206章 爲帝王者,不可意氣用事第540章 此戰!臣願爲將!請大王允之!第467章 這次,是他自己的血!第496章 癡兒,我不聽,又能活多久呢?第10章 怎麼,說委屈你了?第418章 君上還是一味逞口舌之力啊第351章 前賢經典不爲惑,人人習之皆可得第43章 決定儒家未來的走向第154章 呂不韋的疑惑!第564章 陛下交給他的殺器,名字叫做
第14章 論語新解第550章 這份浩蕩皇恩,他將用一輩子來還!卷(月)總結第452章 秦人,匈奴人,一視同仁第124章 諸公,等急了否?第160章 陛下也是故意的,你去與陛下發火第323章 寧在雨中高歌死,不去寄人籬下活第519章 這一夜,二皇帝養了近三十年的精兵第242章 我不坐王位,就不是王了?第188章 陛下是不是忘了,您的王位是誰爭來第187章 欺人太甚!取我戰甲!(二合一)第405章 沙丘於朕不祥?第8章 二十一武將第92章 法家術之爭(下)第299章 這種惡劣行徑,必須死!第391章 徐福之死第557章 趙國亡,悟空死第429章 嬴成蟜:小饕餮,明天我不來了,你第410章 天子忘民則滅,諸侯忘民則亡!第347章 咸陽宮最受寵的十八公子第544章 明明認識卻裝不認識,必然有妖第344章 一入墨家,終身墨者第549章 僅止於此,大局已定第132章 這是敬酒?不,這是站隊!第557章 趙國亡,悟空死第501章 韓地的張楚動向如何,你知不知道?第264章 老賊!你也有今天!第78章 牧有五千兵馬,便可踏平雍地!第411章 你說說!我和劉仲到底哪個強!(求第182章 你們有真憑實據?第209章 這個攤子,你自己說,夠不夠爛?第454章 王子勿要被迷惑!秦人沒安好心!第101章 陳年往事【求月票】第404章 不必試探朕了,朕沒殺他第230章 皇天后土,佑我大秦!皇天后土,佑第266章 綱成君蔡澤,應運而出第525章 只要不徵兵,陛下要什麼,要多少,第168章 黃口小兒!無知豎子!(二合一)第325章 有些事,總要有人來做第216章 敢讓老子加班,統統去死!第234章 百鳥朝鳳,送天死,迎民生,只帝歸第211章 和蒙公要兵!幹啥?打匈奴!(爲【第382章 我身雖死,儒道永存第376章 吾乃當今陛下流落民間的親兄弟!第187章 欺人太甚!取我戰甲!(二合一)第554章 這麼重要的情報!陛下怎麼不說啊!第285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六千多字的第327章 鬼谷子離去第116章 陛下去長安君府可與我無關第500章 臣就怕叛逆太少,陛下殺不盡興第313章 給這個天下一個新的答案第552章 這仗你是怎麼打輸的?第370章 卻匈奴七百餘里第296章 王霸並行,大國可成第457章 今日有天地爲你加持,是你最好的機第149章 都到秦朝還要被逼婚?第461章 先把那個放羊娃迎回來做楚王!第387章 禍源,君上讓我向你問好第430章 小人初見天威,惶恐難言!第176章 這怎麼可能!(二合一)第385章 史官秉筆直書,一字不改第204章 君上小看牧了第98章 長安君又要造反了第344章 一入墨家,終身墨者第261章 我與夫君說個事第58章 陛下可否說得明白些?第148章 我在想怎麼建長樂宮第123章 大秦皇后,阿房第249章 按秦律,處以梟首第112章 我,秦始皇,打錢!第226章 你到底還有多少底牌是朕不知道的?第264章 老賊!你也有今天!第492章 記下來的,才叫歷史!第447章 將軍,出事了!第535章 不愧是鐵鷹劍士,乃公到底沒爭來這第489章 你是怕我遭遇刺殺?第235章 八百里加急,請陛下御覽!第276章 汝三家如此,就不怕長安君乎?第419章 那我不管,日後的事就日後再說第225章 魚越多,水越渾!(八千字大章求訂第370章 卻匈奴七百餘里第551章 殺張良,收韓信第369章 那些都是叔父教的第450章 從今日起,誰再欺負你,就報我嬴成第340章 將軍確定那是兵書?第70章 你我乃管鮑之交!第394章 長安君,真是誠實啊第100章 傻眼震驚的蒙恬!【求月票】第103章 這次是決戰,沒有退路了第351章 前賢經典不爲惑,人人習之皆可得第206章 爲帝王者,不可意氣用事第540章 此戰!臣願爲將!請大王允之!第467章 這次,是他自己的血!第496章 癡兒,我不聽,又能活多久呢?第10章 怎麼,說委屈你了?第418章 君上還是一味逞口舌之力啊第351章 前賢經典不爲惑,人人習之皆可得第43章 決定儒家未來的走向第154章 呂不韋的疑惑!第564章 陛下交給他的殺器,名字叫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