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荊州風雲(5)

荊州,襄陽城。短短的三日之內,劉備便迅攻佔整個南陽郡,將南陽郡佔爲己有,並且分派兵力部署在了襄陽通往新野的必經之路上,阻斷了襄陽城的救兵。

“真沒有想到,玄德叔父竟然會如此的道貌岸然,我待他不薄,他竟然要反我?”劉琦斜倚在座椅上,唉聲嘆氣地道。

“當初屬下勸說主公殺掉劉備以絕後患,主公念及仁慈,不肯下手,以至於造成了今日的惡果。不過,李豐本來就是個庸兒,部下雖然有萬餘兵士,卻不足爲慮。眼下當務之急,應該火派兵,趁劉備立足未穩之際,前去攻打南陽,只有如此,才能讓荊州北部得以安定,而主公也可以專心對付荊南四郡。”蒯越道。

劉琦哀怨地道:“自蔡瑁、張允戰死,王威等將投降孫堅之後,我軍人才凋零,能帶兵打仗的人就少之又少,劉備久經沙場,雖然經常敗績,但也不能小覷,不知道我軍當以何人爲將,前去討伐劉備?”

蒯越道:“荊州乃風水寶地,文人武將也並不匱乏,雖沒有劉備之關羽、張飛勇猛,但卻都是有勇有謀之人。屬下願意爲主公推薦數人,可使他們前去平定劉備。”

劉琦歡喜地道:“哦,主簿多推薦的是誰?”

蒯越道:“第一位,乃潁川定陵人,姓杜名襲,字子緒;第二位,乃河東聞喜人,姓裴名潛,字文行;第三位,乃汝南西平人,姓魏名延,字文長。另外,就住在襄陽城中,除卻以上四位可領兵打仗外,尚有幾位智謀之人,也可堪重任。”

劉琦剛剛接掌荊州不久,連衆位武將的臉都沒有混熟,他自然不知道荊州內也是臥虎藏龍,聽得蒯越一下子便列舉出來了四位人才,便繼續追問道:“主簿尚有何人,請舉薦過來。”

蒯越道:“汝南平輿人,許劭,字子將,此人乃當今大漢司徒許靖之弟,頗有計策,善於觀人,魏侯曹操曾經前去拜訪,被許劭稱爲‘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如今他正避亂荊州,居住襄陽城外,若得他爲軍師,則不愁劉備不能平定。除此之外,從事中郎韓嵩、別駕劉先、傅巽等人皆可爲參軍。”

劉琦聽後,熱血澎湃,當即道:“好,那就即可兵,攻打劉備,他既然對我不仁,也別怪我對他無義。”

蒯越怔了一下,沒想到劉琦會那麼草率,當即說道:“主公,必須先選出一位主將才行,不然的話四將各自爲戰,士兵不知道令從何來,必然會手忙腳亂。”

劉琦不懂兵事,當即道:“那就請主簿做主,調兵遣將,攻打劉備。”

“諾!”

蒯越得到了劉琦的全權委託,當即讓人將魏延、杜襲、裴潛、許劭、韓嵩、劉先、傅巽八七個人從襄陽城內外請到太守府裡來。這七個人有避亂荊州的,有原先就在劉表帳下爲官的,分別住在襄陽城裡的不同的地方,一時間難以聚集。

蒯越在太守府的大廳裡等了好長一段時間,七個人這才陸陸續續的過來了。

魏延、杜襲、裴潛、許劭、韓嵩、劉先、傅巽七個人算是來自天南地北了,平常的時候,衆人也未曾有過來往,今日突然歡聚一堂,都感到了一絲不尋常。七個人一進太守府的大廳,便齊聲拱手道:“見過軍師。”

蒯越身兼荊州主簿、軍師將軍,算是荊州官員裡舉足輕重的人物,他擺擺手,示意七個人坐下同時說道:“今日將七位叫來,確實有點唐突,不過,事情也分個輕重緩急,如今已經到了火燒眉毛的時候了。自老主公仙逝之後,荊州便風雨飄搖,先是荊南四郡紛紛歸降孫堅,現在又有新野令劉備攻佔了南陽,荊州原本一派祥和之地已經不復存在,不得不以非常手段召集諸位前來議事。”

傅巽雖然是文士打扮,可他是北地泥陽人,處於邊郡,生性豁達,身材健壯的他,立刻拱手道:“主簿大人召見,必有要事,荊州風雨飄搖,我輩避亂荊州數年,得老主公恩惠不少,今日正當是我輩效力之時,還請主簿大人有話明言。”

蒯越還是很欣賞傅巽的,畢竟他這豁達的態度,讓他看了心裡很舒服。他嘆了一口氣,朗聲說道:“公悌之言深得我心,我想老主公在九泉之下,必然也會感到欣慰。兩年前,劉備前來投靠,老主公念及他是皇室血脈,便予以收留,對他更是倍加厚愛。哪知道這個人道貌岸然,老主公屍骨未寒,便起兵造反,已經佔領了南陽全郡,正在大肆招兵買馬,欲徐圖襄陽。主公見他不仁不義,便下令兵攻打劉備。可是荊州兵馬自蔡瑁、張允去陣亡、王威投靠孫堅之後,便無甚大將可以委派。我深知各位能力,故推薦給主公,分別任命爲將軍銜,欲使三位將軍兵分三路,一起前去攻打劉備,不知道諸位意下如何?”

在座的幾個人都受到過劉表的恩惠,不管是否爲官,此時蒯越相邀,自然不會坐視不理,紛紛拱手道:“願聽主簿大人調遣。”

蒯越當即笑道:“好,魏延、杜襲、裴潛,命你三人分別爲將軍,以魏延爲主將,各帶兵一萬人,兵分三路攻難南陽。許劭先生爲軍師,韓嵩、劉先、傅巽爲參軍,明日午時三刻,兵南陽。”

魏延、杜襲、裴潛、許劭、韓嵩、劉先、傅巽七個人齊聲道:“諾!”

分割線——南陽,宛城。

劉備站在城樓上,撫摸着城池上飄蕩着紅底金字的“劉”字大旗,心中一陣惆悵。

“從黃巾之亂開始,我一直顛沛流離,其中屢次敗於趙磊之首,歷時數年,輾轉數千裡,方纔到達荊州這邊肥沃的土地上,直到今時今日,方有一座屬於自己的真正城池,無論如何,我都要拿下荊州,成就心中的大業。”劉備望着寂寥的天空,自言自語地道。

這時,一個斥候從城外慌里慌張的趕了過來,一進城,便直奔城樓。

“主公,大事不好了,劉琦兵五萬,先鋒兵分三路而進,聲勢浩大,勢不可擋。前部先鋒部隊先破糜將軍、孫將軍於湖陽,接着便從背後襲擊朝陽,黃忠將軍見敵勢大,便主動撤退,如今三位將軍正被圍在新野,三千兵馬只剩下一半不到,特地差派小的前來求救。”斥候一上了城樓,便立刻一臉慌張地說道。

劉備皺起了眉頭,急忙問道:“領軍之人是誰?何人爲其軍師?”

“劉琦以魏延爲主將,裴潛、杜襲爲副將,許劭爲軍師,韓嵩、劉先、傅巽爲參軍,其中騎兵一萬,步兵兩萬人。蒯越統帥後軍兩萬,視爲救援部隊。”

劉備道:“敵人來勢洶洶,你火回去,稟告黃忠,讓他全權堅守新野城,新野城郭雖小,然經過我幾個月的修葺,城防足夠支持月餘,城中糧草充足,我這就召集兵馬親自趕赴新野救援。”

“諾。小的告退!”

斥候換馬不換人,下了城樓,直接騎着一匹快馬,飛也似得便跑走了。

劉備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當即讓人將關羽、張飛給叫來,留下糜竺、簡雍和一千士兵守城,他自己帶着徐庶、關羽、張飛、孫乾以及收編過來南陽郡的一萬馬步軍,浩浩蕩蕩的殺奔了新野。

分割線——新野城裡,黃忠全權負責城防事宜,做起事情來,要比糜芳穩重的多。他按着腰中長劍,望着城外駐紮着的荊州軍將士,眉頭上便皺了起來,心中想道:“荊州軍之中有能人,居然聲東擊西,先破湖陽、博望等地,然後從背後夾擊我,若非我得到的消息準確,走的及時,只怕會在夾擊中全軍覆沒。”

“將軍,可有破敵之策?”糜芳和孫乾問道。

黃忠答道:“敵軍三萬人未損一兵一卒,光是利用騎兵偷襲湖陽等地,便致使我軍損兵折將,步兵尚未出動,看來敵軍尚未動用全力。圍而不攻卻又是何意?”

田豫道:“莫非是在等援軍到來,一起攻打?”

“不!以荊州軍訓練精良的三萬士兵來看,對付從李豐那裡收編過來的萬餘雜兵,根本不需要援兵。何況,爲荊州軍出謀劃策的人又是許劭,此人乃海內名士,智略過人,若要強攻新野,不出三日便可攻下。可是如今卻圍而不攻,我卻想不透這其中的道理了。”諸葛瑾道。

“很簡單,此乃許劭圍魏救趙之計,將軍何以看不出來?”一個稚嫩的童聲從黃忠的背後響了起來,正一臉邪笑的看着黃忠。

黃忠回過頭,見一個小孩子站在那裡,便道:“這是誰家的孩子,怎麼跑到這裡來了?”

那孩子笑道:“你個老頭來得,我爲何來不得?如今大敵當前,整個新野城裡人心惶惶,我身爲新野的子民,又怎麼能夠坐視不理呢?”

聽到這孩子這麼一說,黃忠當即笑道:“說的好!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你既然這麼說,就幫我分析一下,敵軍的下一步動作是什麼?”

“許劭如今用的是圍魏救趙之計,先將我們團團圍住,再派人扮成斥候前往宛城,將主公引誘出來,然後趁虛而入,只要宛城一被拿下,主公帶兵遊離在野外,無險可守,自然會被敵軍的強兵擊破。李豐的部下都是一些無能鼠輩,未加訓練,守城或許還可以,但是一到野戰上,只怕就會聞風而降了。”孩童分析道。

第309章 攻克喬家莊第204章 虎牢關之戰(8)第335章 富春之戰(8)第二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八十八章 盧植遭貶第192章 汜水關之戰(11)第284章 石亭之戰(2)(二更)第199章 虎牢關之戰(3)第391章 荊州風雲(11)第十五章 沮授第八十三章 張角剿滅戰(5)第374章 東越剿滅戰(18)第405章 懷疑第127章 洛陽宮變(5)第219章 虎牢關之戰(23)第407章 廬江守衛戰(1)第277章 錦帆賊第393章 荊州風雲(13)第414章 廬江守衛戰(8)第241章 撤離洛陽(5)第七十章 薊城攻伐戰(5)第365章 東越剿滅戰(9)第306章 部署第413章 廬江守衛戰(7)第九章 賈詡第414章 廬江守衛戰(8)第125章 洛陽宮變(3)第135章 行刺第397章 荊州風雲(17)第174章 子龍乃文武全才第354章 辯論第224章 偷襲洛陽(2)——洛陽篇第165章 好漢不吃眼前虧第七十八章 烏丸騎兵第七十章 薊城攻伐戰(5)第253章 袁紹的心思(2)第二章 趙雲第211章 虎牢關之戰(15)第402章 密商第173章 曹操高義舉袁紹第344章 婚禮風波(完)第七十九章 張角剿滅戰(1)第215章 虎牢關之戰(19)第387章 荊州風雲(7)第423章 情真意切第187章 汜水關之戰(6)第七十一章 薊城攻伐戰(6)第152章 吳郡風雲(9)第285章 石亭之戰(3)(三更)第250章 董卓的陰謀第354章 辯論第215章 虎牢關之戰(19)第311章 金黃山谷戰第416章 廬江守衛戰(6)第386章 荊州風雲(6)第421章 馬雲騄第140章 無可奈何的殺戮第407章 廬江守衛戰(1)第406章 離開第六十章 戰略第144章 吳郡風雲(1)第412章 廬江守衛戰(6)第271章 訴苦第207章 虎牢關之戰(11)第395章 荊州風雲(15)第六十三章 衝突(3)第六十一章 衝突(1)第265卷 離開盟軍第272章 招攬馬超第二十三章 工作分配第八十八章 盧植遭貶第308章 出擊第123章 洛陽宮變(1)第125章 洛陽宮變(3)第289章 石亭之戰(7)第294章 四圍之勢第124章 洛陽宮變(2)第400章 出發第143章 陸府談判第324章 回秣陵第139章 後院商議(2)第386章 荊州風雲(6)第三十二章 黃巾起義第399章 出發前夕第九十八章 濮陽遭遇(4)第339章 婚禮風波(2)第六十二章 衝突(2)第305章 小喬第323章 張昭(2)第六十一章 衝突(1)第199章 虎牢關之戰(3)第228章 偷襲洛陽(6)——盟軍篇第200章 虎牢關之戰(4)第四十八章 鄴城之戰(10)—備戰第326章 覲見西越王第272章 招攬馬超第113章 醉仙酒樓第234章 偷襲洛陽(12)——洛陽篇第五十六章 鄴城之戰(18)—偷襲第128章 洛陽宮變(6)
第309章 攻克喬家莊第204章 虎牢關之戰(8)第335章 富春之戰(8)第二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八十八章 盧植遭貶第192章 汜水關之戰(11)第284章 石亭之戰(2)(二更)第199章 虎牢關之戰(3)第391章 荊州風雲(11)第十五章 沮授第八十三章 張角剿滅戰(5)第374章 東越剿滅戰(18)第405章 懷疑第127章 洛陽宮變(5)第219章 虎牢關之戰(23)第407章 廬江守衛戰(1)第277章 錦帆賊第393章 荊州風雲(13)第414章 廬江守衛戰(8)第241章 撤離洛陽(5)第七十章 薊城攻伐戰(5)第365章 東越剿滅戰(9)第306章 部署第413章 廬江守衛戰(7)第九章 賈詡第414章 廬江守衛戰(8)第125章 洛陽宮變(3)第135章 行刺第397章 荊州風雲(17)第174章 子龍乃文武全才第354章 辯論第224章 偷襲洛陽(2)——洛陽篇第165章 好漢不吃眼前虧第七十八章 烏丸騎兵第七十章 薊城攻伐戰(5)第253章 袁紹的心思(2)第二章 趙雲第211章 虎牢關之戰(15)第402章 密商第173章 曹操高義舉袁紹第344章 婚禮風波(完)第七十九章 張角剿滅戰(1)第215章 虎牢關之戰(19)第387章 荊州風雲(7)第423章 情真意切第187章 汜水關之戰(6)第七十一章 薊城攻伐戰(6)第152章 吳郡風雲(9)第285章 石亭之戰(3)(三更)第250章 董卓的陰謀第354章 辯論第215章 虎牢關之戰(19)第311章 金黃山谷戰第416章 廬江守衛戰(6)第386章 荊州風雲(6)第421章 馬雲騄第140章 無可奈何的殺戮第407章 廬江守衛戰(1)第406章 離開第六十章 戰略第144章 吳郡風雲(1)第412章 廬江守衛戰(6)第271章 訴苦第207章 虎牢關之戰(11)第395章 荊州風雲(15)第六十三章 衝突(3)第六十一章 衝突(1)第265卷 離開盟軍第272章 招攬馬超第二十三章 工作分配第八十八章 盧植遭貶第308章 出擊第123章 洛陽宮變(1)第125章 洛陽宮變(3)第289章 石亭之戰(7)第294章 四圍之勢第124章 洛陽宮變(2)第400章 出發第143章 陸府談判第324章 回秣陵第139章 後院商議(2)第386章 荊州風雲(6)第三十二章 黃巾起義第399章 出發前夕第九十八章 濮陽遭遇(4)第339章 婚禮風波(2)第六十二章 衝突(2)第305章 小喬第323章 張昭(2)第六十一章 衝突(1)第199章 虎牢關之戰(3)第228章 偷襲洛陽(6)——盟軍篇第200章 虎牢關之戰(4)第四十八章 鄴城之戰(10)—備戰第326章 覲見西越王第272章 招攬馬超第113章 醉仙酒樓第234章 偷襲洛陽(12)——洛陽篇第五十六章 鄴城之戰(18)—偷襲第128章 洛陽宮變(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