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亂之徵兆

跟朔州城被攻破一樣,很多瀛州城的遼軍,想好了開頭卻沒想到結尾。!!!...在他們看來,宋軍再怎麼厲害,想攻陷瀛州城也不件容易的事,只要提防他們挖地道便可。

可眼下已然攻進城中,開始清剿遼軍殘敵的宋軍,清醒的告訴城中每個人,瀛州城被攻佔了。時間比朔州城陷落還要快,快的令他們根本不相信這是真實的。

相比朔州城統兵將領具體陣亡,如今的瀛州城統兵將領,下場同樣好不到那裡。都是死於激烈的爆炸中,沒被炸成粉碎,也被壓成肉餅,幾乎找不到一具完整的屍體。

在王子殊帶領騎軍攻進瀛州城後,城中那些待命的遼軍騎兵,意識到情況不妙便打算突圍出城。可面對張亭光統領的騎軍阻擊,同樣沒有一位騎兵能殺出重圍。

儘管他們的陣亡,給騎軍帶來了一些損失。可這些損失,在宋軍跟趙煦看來都是值得的。畢竟,這些被騎軍殺死的騎兵,都是遼軍真正的嫡系主力。

至於那些宋軍攻進城裡,便紛紛放下武器投降的漢附軍。在騎軍護衛下進城的趙煦,第一時間給他們下達了特赦令,讓其免去成爲戰俘的待遇。

皇恩浩蕩之下,讓這些久居於遼境的漢人,也真正感受到家與國的重要性。不少深受遼軍欺壓的漢附軍,甚至主動提出要加入宋軍。

對於這些漢附軍的申請,趙煦自然不會同意。那怕他清楚。這些漢附軍想加入的心情很真誠,卻也需要一段時間的考查期吧!

最後在趙十八的建議下,這些想加入宋軍的漢附軍。被陸續打散。分派到瀛州城附近的周邊城池中。與大宋派來的城防軍,看守這些已然歸屬宋朝的城池。

正如趙煦所希望的那樣,不到午時趙煦已然入城。入住城主府的趙煦,看着這略顯奢華的城主府,也覺得這幫遼國的守城官員,還真會享受生活。

同樣根據趙孝錫以及皇家秘衛提供的情況,城中一些犯過大罪的遼軍將領。還有一些死心塌地替遼人賣命的漢官,都會趙煦下令推出城外斬首。

用趙煦的話,要真正收服這些讓遼人統治了許久的瀛州。他就必須告訴這些歸附大宋的百姓。他這位皇帝,有仁慈的一面,可也是會殺人的。

因爲不到一天便拿下瀛州城,城中遼國準備多日的物資。一下全部便宜了宋軍。有了這些物資的存在。對於補給線開始拉長的宋軍而言,無疑是再好不過的消息。

儘管大軍不許喝酒,可入住城主府的趙煦。第一時間下達,犒賞三軍的指示。讓章惇給那些立功的將士,準備一頓豐盛的午飯,算是做爲皇帝的賞賜。

至於其它賞銀跟提拔,趙煦則不會關注。他以皇帝之尊,在城主府設宴。招待此戰有功的將領。在這種宴會上,趙煦才破例讓這些將領喝了幾杯酒。

一天拿下瀛州城。對於統領中軍的趙煦而言,也是一件非常漲臉的事情。畢竟,是他親自領兵,收復了燕雲十六州的第二州,一個靠近大宋的瀛州府。

爲了提振軍心士氣,也爲大宋的百姓感受這份勝利的喜悅。趙煦親自指派驛卒,以八百里報捷的方式,沿途向百姓宣揚勝利,同時讓吏部派員接收瀛州。

打從開戰之初,趙煦就想好了。佔一州,大宋就統領一州。何時打不動,大宋便何時收兵。那些集結在宋境的大軍,真正的作用便是接收城池。

這樣一來,即保證後路不會被遼兵所斷,又能保證大軍後撤有路。至少趙煦覺得,只要把這些城池佔領下來,遼國就算想收復,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情。

誰都清楚,宋軍絕大多數的部隊都是擅守之軍。衝鋒打仗可能不行,可堅守城池,宋軍比遼國這些漢附軍,強的自然不是一星半。

在瀛州城被皇帝帶兵,一日便攻陷的捷報傳來。先前還沉浸於朔州被收復的大宋百姓,也真正感受到強國的徵兆。對他們而言,這種消息期待的太久太久。

一些活躍在西北邊境的武林中人,也感嘆這位皇帝真不錯。御駕親征不久,便收復了遼國兩州之地。這樣一來,燕雲十六州,只怕也指日可收了。

可對於此刻,待在皇城中的各部大臣而言。趙煦收復了失地,他們自然也是開心的。可相同的,趙煦一日不回京,他們便一日放心不下來。

那怕一些無法決斷的事情,六部官員跟王師約,都會派驛卒送至趙煦手上,請其御筆硃批。可這在時間上,無疑讓一些事情有所拖延。

除此之外,有關皇位繼承人的猜測,也在京中不斷的流傳開來。那些已然長大成人的郡王,也成爲不少京中大臣猜測,繼承皇位的熱門人選。

對於京中的這種情況,王師約無疑是有所擔心的。以前趙煦在京中坐鎮,這些沒成年的王爺也沒大臣敢走的太近。可趙煦離開,有些人卻坐不住。

尤其後宮那些先帝的妃子,這段時間更是頻繁召見一些親信大臣。似乎開始替自己的兒子暗暗造勢,希望有機會貪婪一下那天下只有一張的龍椅。

面對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的局面。最擔心也最不舒服的,無疑就是趙煦那些妃嬪們。她們都清楚,眼下趙煦無子,便意味着沒有接班人。

按照大宋有過的規矩,趙煦如果真的出事,那位繼位的接班人。只能在他那些弟弟中挑選,兄傳弟的皇位傳承,在太宗時期便出現過。

看到這種朝堂之下的暗流,王師約跟六部大臣都是心存顧慮。甚至暗中寫折,希望趙煦能看在天下安危的份上,早日返朝坐鎮京師。

有了兩場勝利,大宋的軍民對趙煦已然認可度提升。他們不想再讓趙煦,去承擔不可預知的風險。要知道,進入遼境越深,危險的可能性便越大。

收到這些密摺的趙煦,同樣覺得有心寒。雖然他清楚,沒子嗣是他的一道心疾。可子嗣這種東西,並非想要便能要到的。

眼下他這位皇帝還沒出事,京中那幫人便開始跳出來,置他這位皇帝於何地呢?都皇權之上無父子,看來還真是確有其事。

想想那位被人謠傳,會奪他江山的堂兄。此戰出征的趙煦,卻看不到一趙孝錫想奪他江山的跡象。相反,明知他宣戰遼國,是想提振皇帝在大宋的民心。

可趙孝錫依然如故,跟以前那樣,在背後默默的支持他。兩相對比之下,誰是可以值得信賴之人,趙煦心中已然明瞭。

面對京中留守大臣的規勸,趙煦最終決定,只要攻下遼國的南京府。他便班師回朝,後面的戰事讓其它人去指揮,眼下還不到他撤回京城的時候。

只要他還活着一天,這江山就絕對奪不走。畢竟,此次御駕親征,大宋可戰之兵都由他統領。區區一幫在京城私下聯絡的人,豈能奪走他的江山。

甚至趙煦親自書寫密旨,轉告王師約等人。這種情況,不要多加攔阻。趁着這次離京的機會,他倒想看看,到底有那些大臣跟弟弟,想要他身下那張龍椅。

雖然他不喜歡同室操戈,可爲了江山的穩定,他連信任的趙孝錫都能流放瓊州。這些並沒多少感情的弟弟,他同樣不會輕易放過。

在回覆這些大臣的密信之後,趙煦又給皇室秘衛,寫了一道密旨。讓他們加派人手,看好放置在宗廟的聖旨。在他沒返朝沒出事前,任何人不得查看密旨上的旨意。

處理好這些事情,趙煦與大軍在瀛州城休息兩日,便重新啓程往下座州城莫州開進。與此同時,右路軍同樣傳來好消息,又有一州之地被收復。

這樣一來,開戰不久大宋已然收復了三州之地。這對大遼而言,估計也沒預料到,潰敗會來的如此之快。繼續這樣下去,燕雲十六州只怕也會被大宋收回。

可對於坐鎮遼國的耶律圖而言,此刻他手中的兵力,大多都聚結於皇城周邊。如果把這些騎兵派遣出去與宋軍決戰,一旦失利後果不堪設想。

最終在謀士的建議下,耶律圖還是決定,繼續執行疲兵減兵之計。讓大宋在這漫長的攻城戰中,慢慢消耗銳氣跟實力。等到南京府地界,再與宋軍進行真正的決戰。

只是有雪上加霜的是,在耶律洪基坐鎮中京,關注着前線戰事時。一直不甘被其統稱的女真部落,也看準這個機會,開始在遼東地區興兵作亂。

這種前後夾擊的情況,讓耶律洪基也真正感受到,國之將亡的威脅。收攏起來,準備派往燕雲十六州的鐵騎,也只能分出一部分兵力,鎮壓這些興兵作亂的女真部落。

同樣清楚後方不穩,對大遼而言有多麼危險。耶律洪基,一邊下旨耶律圖,必須儘可能拖延宋軍攻勢的同時,一邊加派兵力清剿作亂的女真部落。

而同樣收到消息的趙孝錫,看到這種情況也忍不住感嘆,這還真是天下大亂的節奏。女真部落,最終還是提前出現,想要在這種亂世中展露崢嶸了!(未完待續。。)

第八十五章 皇帝的憤怒第二十三章 代天巡狩邊關第二十八章 到底誰放不下!第十二章 侍女的命運第一百二十二章 午時入城用膳第十一章 未來的無限期待第三十五章 美味龍鳳湯第一百五十六章 鬼騎軍襲營第一百九十五章 騎軍大選兵第八十九章 又見忽悠術第九十五章 兇殘的防禦器第十六章 海盜團的新任務第八十章 蘇軾赴任瓊州第二百七十九章 段譽的成長第二百七十七章 久違的信號第二百八十一章 中原與番邦第一百三十四章 進駐石瓦寨第八十四章 靡爛的兵曹司第二百六十五章 掃地僧收徒第一百七十四章 冒充神棍第一百四十七章 孤家寡人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聽話的後果第二百五十五章 武林大會 三第三百零三章 徵選駙馬的用意第一百五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四十一章 感動的老太監第一百八十九章 嚇癱的師爺第五十四章 海上實彈測試第二百二十三章 松球爆頭第四十八章 吐蕃國師鳩摩智第二百四十九章 多說無用,戰!第十九章 戰爭不是兒戲第三十二章 銀槍戰段延慶第三十七章 賣房還是賣貨?第一百七十七章 段譽的羨慕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回城第九十一章 離別前的探視第一百零六章 找死的舉動第一百八十九章 嚇癱的師爺第一百二十六章 兄弟再重逢第六十一章 遊船燕子塢第二百零一章 百毒不侵第二百六十一章 武林大會 九第四十一章 嚇退四大惡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勝利與離別第一百三十二章 山坡攻防戰第四十七章 拜訪天龍寺第一百五十章 打錯算盤的完顏第二百零二章 丐幫危局第七十二章 王爺親審案第一百九十五章 騎軍大選兵第三十六章 美人同行大理第一百五十五章 疲兵戰術第二百一十一章 改變的命運第三百一十八章 自爆身份第一百九十八章 有**終成眷屬第二百二十六章 逝去的畫中人第一百二十五章 騎兵千里轉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胡蘿蔔加大棒一些廢話,看看吧!第五十九章 平靜下的亂象第六十五章 僱賊殺王第一百零六章 雙喜臨門第七十九章 王爺駕臨嶽府第一章 小王爺回京第六十五章 僱賊殺王第三十五章 美味龍鳳湯第二百七十三章 多才多藝第十一章 代姑訓孫第一百四十五章 邊關狼煙起第六十三章 茶樓約見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切爲打贏第二百四十四章 少寺山下葉二孃第二百四十七章 母子終相見第九十三章 移民融合新政第二十五章 除夕團圓夜第一百零五章 被偷襲第一百八十八章 坦露真實身份第一百六十四章 千里尋‘夫’第一百二十二章 午時入城用膳第六十六章 山賊夜襲城第八十八章 曼陀山莊之行第七十六章 黨爭的犧牲品第二百六十二章 武林大會 完第五十七章 王子配公主第一百四十章 宗廟交鋒第一百零七章 以一敵二激戰 第五章第一百九十六章 禁軍VS騎軍第三十五章 美婉清俏鍾靈第二十四章 奴隸的巨大作用第十四章 兄弟情祖孫意第九十四章 復國之策 上第三百一十二章 和親的條件第一百六十三章 是戰是和?第三十七章 賣房還是賣貨?第七十四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三百二十一章 霸道的阻攔第二十八章 母女私房話第一章 小王爺回京第一百九十三章 如山的訴狀
第八十五章 皇帝的憤怒第二十三章 代天巡狩邊關第二十八章 到底誰放不下!第十二章 侍女的命運第一百二十二章 午時入城用膳第十一章 未來的無限期待第三十五章 美味龍鳳湯第一百五十六章 鬼騎軍襲營第一百九十五章 騎軍大選兵第八十九章 又見忽悠術第九十五章 兇殘的防禦器第十六章 海盜團的新任務第八十章 蘇軾赴任瓊州第二百七十九章 段譽的成長第二百七十七章 久違的信號第二百八十一章 中原與番邦第一百三十四章 進駐石瓦寨第八十四章 靡爛的兵曹司第二百六十五章 掃地僧收徒第一百七十四章 冒充神棍第一百四十七章 孤家寡人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聽話的後果第二百五十五章 武林大會 三第三百零三章 徵選駙馬的用意第一百五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四十一章 感動的老太監第一百八十九章 嚇癱的師爺第五十四章 海上實彈測試第二百二十三章 松球爆頭第四十八章 吐蕃國師鳩摩智第二百四十九章 多說無用,戰!第十九章 戰爭不是兒戲第三十二章 銀槍戰段延慶第三十七章 賣房還是賣貨?第一百七十七章 段譽的羨慕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回城第九十一章 離別前的探視第一百零六章 找死的舉動第一百八十九章 嚇癱的師爺第一百二十六章 兄弟再重逢第六十一章 遊船燕子塢第二百零一章 百毒不侵第二百六十一章 武林大會 九第四十一章 嚇退四大惡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勝利與離別第一百三十二章 山坡攻防戰第四十七章 拜訪天龍寺第一百五十章 打錯算盤的完顏第二百零二章 丐幫危局第七十二章 王爺親審案第一百九十五章 騎軍大選兵第三十六章 美人同行大理第一百五十五章 疲兵戰術第二百一十一章 改變的命運第三百一十八章 自爆身份第一百九十八章 有**終成眷屬第二百二十六章 逝去的畫中人第一百二十五章 騎兵千里轉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胡蘿蔔加大棒一些廢話,看看吧!第五十九章 平靜下的亂象第六十五章 僱賊殺王第一百零六章 雙喜臨門第七十九章 王爺駕臨嶽府第一章 小王爺回京第六十五章 僱賊殺王第三十五章 美味龍鳳湯第二百七十三章 多才多藝第十一章 代姑訓孫第一百四十五章 邊關狼煙起第六十三章 茶樓約見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切爲打贏第二百四十四章 少寺山下葉二孃第二百四十七章 母子終相見第九十三章 移民融合新政第二十五章 除夕團圓夜第一百零五章 被偷襲第一百八十八章 坦露真實身份第一百六十四章 千里尋‘夫’第一百二十二章 午時入城用膳第六十六章 山賊夜襲城第八十八章 曼陀山莊之行第七十六章 黨爭的犧牲品第二百六十二章 武林大會 完第五十七章 王子配公主第一百四十章 宗廟交鋒第一百零七章 以一敵二激戰 第五章第一百九十六章 禁軍VS騎軍第三十五章 美婉清俏鍾靈第二十四章 奴隸的巨大作用第十四章 兄弟情祖孫意第九十四章 復國之策 上第三百一十二章 和親的條件第一百六十三章 是戰是和?第三十七章 賣房還是賣貨?第七十四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三百二十一章 霸道的阻攔第二十八章 母女私房話第一章 小王爺回京第一百九十三章 如山的訴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