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是戰是和?

做爲一個皇帝,不管年紀大小,他都渴望聽到邊關大捷這種消息。尤其對年幼接掌大宋朝的趙煦而言,他更加渴望在位期間,能成就超越前幾任皇帝的功勳。

這種想法固然是好的,可趙煦同樣明白朝廷如今的形勢並不樂觀。加上他這位皇帝的權力,很大程度上掌握在那位皇祖母手裡,朝中掌權的大臣又有些厭戰或者說怕戰。

想想三個番邦之國虎視中原,會心存擔憂也是很正常。爲此,面對那些封河後屢犯邊境的番邦騎兵,朝廷能做的就是避免邊關城池的陷落。

至於那些沒有大城庇護的普通百姓,也只能寄託他們靠運氣,能逃過每天必來的一次洗劫。這種洗劫運氣好點,最多失去一些財富。運氣不好,也許就化身一具橫於野外的屍身。

清楚這段時間,這位皇帝多麼渴望好消息的文武大臣,自然清楚那位郡王爺。從封河前就進入秦鳳路,準備給西夏國一次深刻的教訓。

只是隨着對方進入秦鳳路之後,朝廷雖然沒收到那裡,令人心感不悅的消息,卻也沒聽到任何戰事的消息。彷彿秦鳳路那一塊,今年被朝廷徹底遺忘了一般。

這段時間,趙煦也詢問過兵部,是否有接到秦鳳路那邊的戰報。結果這一等,今天終於等到一個大捷的戰報。至於這個大捷有多少,還要看了戰報才知道。

從跪倒在地的驛地身上,拿到報捷戰報的太監,恭恭敬敬的將奏摺遞給趙煦。迅速打開奏摺時,看到上面熟悉的字眼,趙煦就知道這份報捷的戰報,出自趙孝錫的親筆。

等到上面詳細記載,有關此次西夏大軍進犯的消息,還有殲滅西夏騎兵的數量。以及那近五千號被俘的西夏騎兵,邊境諸城安然無恙。邊民死亡的數字可以忽略不計。

趙煦緊鎖的眉頭終於綻放,高興的道:“好,好,好。巴蜀郡王不負朕望,帶領朕的親衛騎軍,終於打了一個漂亮的大勝仗。

陣前斬殺西夏徵東大將軍赫連鐵樹,殲滅敵騎近一萬有餘,還俘虜敵騎近五千餘人。自身傷亡纔不過二千,這可是本朝當之無愧的大勝仗啊!”

一衆大臣聽到這個消息時,武將們自然是欣喜之餘有些不信。文臣們雖然高興,卻有些擔心這樣一來,西夏會不會惱羞成怒大舉進犯邊境呢?

這年頭,宋朝文臣反對打仗的原因很簡單。出於公心的話,那就是打仗有些勞民傷財。出於私心的話,那就是不想讓武將奪權。

看着衆人似有不信,趙煦很直接的將大捷戰報,遞給身邊的文武大臣觀看。上面有巴蜀郡王的印章。這也意味着,這份戰報是不可能做假的。

除非巴蜀郡王爲了貪功,敢冒着欺君之罪,來成就所謂的大勝功勳。面對這些朝中不少大臣,都覺得自己給予太多厚寵的堂兄,又大大的給自己漲臉。

趙煦皇帝的信心頓時爆漲道:“範相,衆位愛卿。現在你們還會覺得,朕從國庫抽調稅銀組建親衛軍,是勞民傷財嗎?平時你們都說,番邦騎兵過萬不可敵,可現在呢?

巴蜀郡王僅憑親衛騎兵的五千兵力,就取得如此大的勝利。你們還會覺得巴蜀郡王太年青。不能勝利騎軍統領一職嗎?”

說的這些文臣啞口無言之餘,趙煦的暢快之意別提多美了。前段時間,爲了準備秦鳳路的戰備物資,朝廷確實花費了不少錢。可有了這個大勝,這些人還能說什麼呢?

以往歷朝大戰。想取得這樣重大的勝利,那次花費的代價沒有這次高。更何況,此次戰報上面明白寫着,除了殲殺的西夏敵騎所取得的重大戰績。

單單那上萬西夏優良戰馬,就足以令朝廷大大的賺上一筆。誰都知道,如今戰馬對於朝廷的重要性。

有了這上萬匹優良戰馬,朝廷在組建精銳騎兵上面,又能大大的減少一筆開支。真可謂人財兩得的好事,趙煦身爲皇帝又豈能不高興呢?

看到這些文臣在皇帝面前吃憋,對這位好武郡王爺有好感的武將們,也覺得深受震撼。

只是震撼之餘,他們也在擔心。這千餘騎軍的傷亡名單中,有沒有他們親屬的存在。

雖說軍人戰死沙場,對於他們這武武勳世家而言,也是件非常光榮的事情。可人死了,單單一個光榮有什麼意義呢?活着享受這份榮譽,不是更令人高興的事嗎?

只是相比這份八百里加急傳遞的大捷戰報,後續有關戰鬥的奏摺,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才知道。到時也許就能知道,那份戰死或致殘的名單中,有沒有他們的子弟存在。

在趙煦跟宋朝文武大臣,以及很快得知消息的汴梁百姓,爲此次蘭州大捷而高興時。

帶着僅剩幾百騎兵,衝過黃河進入國境的拓跋野。也將大軍失利的消息,第一時間向西夏國主進行了稟報。

一時間,西夏國主都覺得不敢置信,這信心滿滿的大勝,怎麼會一轉眼變成大敗呢?

尤其在得知,赫連鐵樹這位心腹大將,竟然也被宋軍的將領給斬殺於陣前,西夏國主更加難以相信。要知道,赫連鐵樹可是西夏少有的驍勇善戰,怎麼會被斬殺了呢?

做爲同樣登基不久的西夏國主,李乾順對於此次出兵蘭州,可謂雄心壯志。非常相信這位一手提拔起來的軍中大將,能替他再立功勳,收回前些年被大宋奪回的蘭州地區。

可現在的現實呢?

赫連鐵樹被斬殺在蘭州不說,其手下一萬多騎兵,全部被葬送在宋朝境內。除此之外,就連拓跋族此次出兵,也可謂元氣大傷。

這樣一來,面對遼國鐵騎的進犯,拓跋族也將壓力倍增。這就意味,李乾順要想保證夏遼邊境的穩定,就必須從其它地方調兵過去,增加雙方的兵力配比。

隨着李乾順將這個大敗的消息,在早朝的時候宣佈開來,詢問這些文武大臣。接下來,跟宋朝到底是戰是和時,整個朝堂也變成主戰跟主和兩派爭吵的菜市場。

主戰的一方,理由很簡單,那就是必須給宋朝一個深刻的教訓。在這些主戰派看來,赫連鐵樹此次入侵失敗,更多敗在他輕敵大意之上。

只要他們接下來,加大兵力入侵,蘭州就一定能夠攻佔下來。而相對的,他們出征的人除了財富之外,能得到的功勳自然不會少。

主和的一方,則是覺得西夏現在面臨的處境,同樣非常危險。一旦大舉南下進犯,能勝固然是好事。

可萬一再敗,或者慘勝。面對虎視眈眈的遼國跟吐蕃,甚至於回鶻各部,西夏到時又如何應對呢?

畢竟,宋朝就算現在實力不如以前,可瘦死駱駝比馬大。一旦戰事陷入僵局,形勢對西夏更加不利。

一時間,兩派說的似乎都有理,反倒把李乾順這位國主給搞煩躁,直接下令退朝延後再議。只是再議之後的結果,還是吵成一鍋粥。

而隨着陸續逃出重圍的一些散騎,狼狽不堪的返回西夏之後,李乾順也得知宋朝還俘虜了五千西夏騎兵的消息。其中還包括,那位不日就有可能,押送進大宋京城的外甥。

在這種爭議之中,西夏調集於黃河邊,防止宋軍騎兵進犯的騎兵。也沒發現,有宋軍騎兵進犯的影子。

卻得知那支兇悍的鬼騎兵,就在黃河對面紮營,也不過境就這樣待在那裡。似乎有意在等待西夏,對接下來是戰是和拿出個痛快的決議來。

面對這支被拓跋野形容,能跟西夏國主掌握的鐵鷂子相抗衡的宋軍黑衣騎,最近被吵心煩的李乾順決定。派出其掌握的三千鐵鷂子,去試試那支待在黃河邊不走的鬼騎軍。

按照他的想法就是,鐵鷂子若能勝,那他就站在主戰一方,大舉調兵進犯宋朝。若鐵鷂子也不是那些騎兵的對手,那他就選擇主和的一方。派人去宋朝,跟那位宋朝皇帝談和。

對於李乾順這種明顯站在主戰一方的決定,吵了幾天還沒有決斷的文武大臣們,也只能靜候鐵鷂子的出兵情況。

只是主和一方的人也在擔心,要是連最爲精銳的鐵鷂子都敗了,西夏再與宋軍談和,又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呢?

在趙孝錫紮營於黃河邊,每天派出鬼騎軍小分隊,巡邏周邊剿殺那些越境的西夏偵騎隊時。這段時間一直待在大理的木婉清跟鍾靈,實在受不了心中對趙孝錫的思念。

最終將剛剛‘刑滿釋放’的哥哥段譽拉上,三人帶着一支百餘人的大理騎兵,踏上了前往蘭州城的路途中。而收到這封情報時,趙孝錫也覺得這兩個女人,膽子還真大。

得知對方已經在前來蘭州城的路上,趙孝錫也只好命令武部,沿途對她們一行人進行護送。儘量保證她們兩姐妹,以及那位大理世子的安全。

至於大理王室敢將段譽放到這麼危險的境地,想來也是希望讓其看看,真正的邊境情況到底是什麼樣子。也讓這位禮佛的王世子,體會一下世間的慘酷無情一面!

第六十八章 前李朝的敵意第二百七十九章 段譽的成長第五十一章 皇家秘探的無奈第一百四十二章 無聲的殺戮第十七章 段正淳出海第一百五十六章 童姥也會老!第九十二章 雪上加霜的戰事第一百零二章 喜憂兩重天第二百一十三章 各方英豪齊聚第一百三十一章 鬼騎VS重騎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切爲打贏第一百九十九章 洞房花燭夜第二百九十六章 木婉清的轉變第四十四章 神仙姐姐落凡塵第七十五章 瓊州新政第一百四十四章 合縱連橫第一百八十六章 愛妹心切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帝也有童真第二百五十八章 武林大會 六章第一百六十七章 河神之怒第一百一十六章 怪異的攻城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御駕親征第二十章 打造工業模型第二百八十一章 中原與番邦第三百零三章 徵選駙馬的用意第三百一十八章 自爆身份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理會喬峰第四十七章 洞房花燭夜第一百九十六章 禁軍VS騎軍第三百零六章 霸氣的威脅第三十四章 山谷大平原第一百一十四章 宋遼終開戰第一百零七章 無懼流言蜚語第十四章 兄弟情祖孫意第三百三十六章 豐厚的聘禮第五十六章 不普通的煙雨樓第九十八章 籌備反攻第一百三十二章 慕容復的突襲第七十五章 瓊州新政第九十二章 雪上加霜的戰事第五章 君弟與臣兄第八十七章 小別勝新婚第一百五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七章 事畢終離京第一百零二章 怎麼又是你?第一百零三章 管好自己的事第十四章 兄弟情祖孫意一些廢話,看看吧!第一百四十章 宗廟交鋒第九十一章 應戰總動員第三百三十章 狼頭授首第一百一十八章 千人將與五行營第十一章 代姑訓孫第一百一十章 大宋騎軍現狀第五章 再不走,就走不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爲生孩子而努力第二百二十二章 逗弄天山童姥第一百二十八章 誰是誰的戰利品第一百一十二章 木婉清的憂慮第二百一十三章 各方英豪齊聚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皇位不擇手段第一百三十一章 鬼騎VS重騎第一百八十四章 阿紫的小盤算第四十章 夜探大理皇宮第一百四十一章 夜襲之殺戮第二百四十四章 少寺山下葉二孃第二十章 離京踏征途第二百四十二章 喬峰的糾結第三十三章 勢均力敵第三十五章 美婉清俏鍾靈第三百零七章 爲將來做準備第七十六章 黨爭的犧牲品第三十六章 美人同行大理第十八章 瓊州王的厚禮第五章 再不走,就走不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霸道的阻攔第二百六十五章 掃地僧收徒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皇位不擇手段第四十九章 重利引人才第三十二章 先唐遺民村落第六十五章 安心做小女人第九十五章 復國之策 下第二百六十六章 詭異的轉變第四十三章 艱難的選擇第二百零三章 看一場‘好戲’第九十九章 虛幻還是現實第二十八章 母女私房話第二百零七章 天級武衛之威第二百八十四章 萬事俱備第七十二章 事關江山的稅賦第一百六十章 不臣服則滅族第五十章 拳術換劍術第二百三十七章 靈鷲宮的男尊主第九十二章 夜幕下的殺戮第三章 久別重逢敘親情第十五章 長遠規劃與整編第三百一十四章 李清露的試探第一百四十二章 無聲的殺戮第七十章 兵分兩路奔杭城第一百五十五章 武帝名、江湖傳
第六十八章 前李朝的敵意第二百七十九章 段譽的成長第五十一章 皇家秘探的無奈第一百四十二章 無聲的殺戮第十七章 段正淳出海第一百五十六章 童姥也會老!第九十二章 雪上加霜的戰事第一百零二章 喜憂兩重天第二百一十三章 各方英豪齊聚第一百三十一章 鬼騎VS重騎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切爲打贏第一百九十九章 洞房花燭夜第二百九十六章 木婉清的轉變第四十四章 神仙姐姐落凡塵第七十五章 瓊州新政第一百四十四章 合縱連橫第一百八十六章 愛妹心切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帝也有童真第二百五十八章 武林大會 六章第一百六十七章 河神之怒第一百一十六章 怪異的攻城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御駕親征第二十章 打造工業模型第二百八十一章 中原與番邦第三百零三章 徵選駙馬的用意第三百一十八章 自爆身份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理會喬峰第四十七章 洞房花燭夜第一百九十六章 禁軍VS騎軍第三百零六章 霸氣的威脅第三十四章 山谷大平原第一百一十四章 宋遼終開戰第一百零七章 無懼流言蜚語第十四章 兄弟情祖孫意第三百三十六章 豐厚的聘禮第五十六章 不普通的煙雨樓第九十八章 籌備反攻第一百三十二章 慕容復的突襲第七十五章 瓊州新政第九十二章 雪上加霜的戰事第五章 君弟與臣兄第八十七章 小別勝新婚第一百五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七章 事畢終離京第一百零二章 怎麼又是你?第一百零三章 管好自己的事第十四章 兄弟情祖孫意一些廢話,看看吧!第一百四十章 宗廟交鋒第九十一章 應戰總動員第三百三十章 狼頭授首第一百一十八章 千人將與五行營第十一章 代姑訓孫第一百一十章 大宋騎軍現狀第五章 再不走,就走不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爲生孩子而努力第二百二十二章 逗弄天山童姥第一百二十八章 誰是誰的戰利品第一百一十二章 木婉清的憂慮第二百一十三章 各方英豪齊聚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皇位不擇手段第一百三十一章 鬼騎VS重騎第一百八十四章 阿紫的小盤算第四十章 夜探大理皇宮第一百四十一章 夜襲之殺戮第二百四十四章 少寺山下葉二孃第二十章 離京踏征途第二百四十二章 喬峰的糾結第三十三章 勢均力敵第三十五章 美婉清俏鍾靈第三百零七章 爲將來做準備第七十六章 黨爭的犧牲品第三十六章 美人同行大理第十八章 瓊州王的厚禮第五章 再不走,就走不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霸道的阻攔第二百六十五章 掃地僧收徒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皇位不擇手段第四十九章 重利引人才第三十二章 先唐遺民村落第六十五章 安心做小女人第九十五章 復國之策 下第二百六十六章 詭異的轉變第四十三章 艱難的選擇第二百零三章 看一場‘好戲’第九十九章 虛幻還是現實第二十八章 母女私房話第二百零七章 天級武衛之威第二百八十四章 萬事俱備第七十二章 事關江山的稅賦第一百六十章 不臣服則滅族第五十章 拳術換劍術第二百三十七章 靈鷲宮的男尊主第九十二章 夜幕下的殺戮第三章 久別重逢敘親情第十五章 長遠規劃與整編第三百一十四章 李清露的試探第一百四十二章 無聲的殺戮第七十章 兵分兩路奔杭城第一百五十五章 武帝名、江湖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