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移民融合新政

一天三封邊關告急的八百里加急,這情況對李朝君臣而言,也是從未碰到過的情況。三路大軍,幾乎都在同一時間,向李朝發動了進攻,情況着實有點令人擔憂甚至害怕。

打從李乾德主政開始,李朝的軍事實力,就是周邊各國中最強的。很多時候,那怕西北戰事緊張的大宋,也不得不採取安撫的辦法,以保證西南的局勢平穩。

可眼下,就因爲李朝派遣幾個水軍官兵,冒充海盜到瓊州打劫,便引發這樣一場戰爭。李朝的君臣無論如何也想不通,這位大宋瓊州王那裡來的底氣呢?

面對眼下緊急的局勢,一向強勢的李乾德也不得不承認,現在的局勢對李朝非常不利。打開戰多久,李朝幾座城池就拱手讓於它人。這讓身爲皇帝的他,心裡是何感受呢?

想到這些李乾德立刻道:“李佑,你昨天不是告訴朕,廣南西路的大宋軍隊,還在忙着到處剿匪嗎?怎麼一天時間,他們的大軍將攻陷了朕的諒山城呢?

朕每天給兵部這麼多銀子,讓爾等派遣細作前往大宋各州打探軍情。你們就給朕,打探出這麼個情報?眼下的情況,你做何解釋?說?”

被雷霆質問的兵部尚書李佑,也覺得非常冤枉。有關此次大宋,有點違背常理的大舉入侵,他確實沒想到。可更沒想到的,還是他組建的細作。竟然絲毫沒打探出情報來。

當然,要是他知道,趙孝錫手下有一支。遠比他精銳許多的情報部隊,相信他就不會這樣想。眼下對於布衣閣這支情報網,也就汴梁城的趙煦有所知曉。

可就算趙煦想查清,目前在大宋有多少布衣閣的分部,他同樣無能爲力。甚至皇室秘探,調查的太過份,就會遇到不明的襲擊人員。對他們施於警告。

用將近一年的時間,籌劃的這場戰事。又豈是那樣容易被偵測出來的呢!現在將責任推到他頭上,總體說起來,李佑也很冤枉。可誰叫他是兵部尚書呢?

要不是其它大臣聯名求情,這位出身將門的兵部尚書。只怕也將成爲李乾德怒火的替罪羊。可局勢已經到了這種地步,李朝不可能坐以待斃的。

針對這種情況,李乾德自然不好獨斷朝綱,也開始試着發動羣臣,希望藉助羣策羣力,能應對此次危機。畢竟,一個不慎李朝怕是要亡國啊!

在這個時候,禮部尚書突然站出來說道:“皇上,依微臣愚見。此次的戰事。只怕最終的問題,還是出在這位瓊州王身上。據臣所知,大宋君臣似乎並不知此次的戰事。

那我們是否可以派遣一些使臣。帶領一些貢品前大宋京城,讓大宋的皇帝下令中止此次的戰事。就算不行,也能干擾一下大宋的戰事推進。畢竟,大宋真正的敵人並非是我們。

另外微臣還建議,可派出使團前往真臘跟占城,許以一定的好處。讓他們派兵來援。畢竟,如果我們失敗。他們未來的日子也不會好過,此時必須一致團結起來對外才行。”

聽完禮部尚書的建議,李乾德自然覺得有些不妥。一來,他對大宋沒太多好感,二來這些年李朝,在邊境的問題上,沒少跟真臘還有占城進行戰爭。

總的來說,李朝與周邊國家的關係並不好。這個時候,讓別人幫忙出兵支援,只怕希望不大。可他非常清楚,以目前的局勢看來,這不是辦法的辦法,也必須試一下。

而且從這些羣臣的臉上,他多少也能看出,不少大臣也是認可禮部尚書提出的辦法。很快道:“行,許愛卿,既然如此,那就勞煩你幸苦一趟。

由你親自前往大宋,跟大宋的君臣好好拉攏一下關係,最好阻止瓊州王這種不宣而戰的入侵。另外禮部門下侍郎,也派往真臘跟占城,曉以大義講清楚此事的嚴重性。

只要他們願意答應出兵,朕可以歸還一些存在爭議的領土給他們。只是這些事情,暫時由禮部全權負責。我們要做的,就是阻止三路大軍的合圍。

根據各城送來的戰報,朕覺得原有計劃不變。只是升龍城周邊,所有廂軍都編練成軍。無論如何,都必須把敵人拒於皇城之外,諸位愛卿都聽清楚了嗎?”

在李朝開始加緊完善應對策略的時候,被攻佔的李朝城市裡,卻來了一批批帶着車隊的商人。這些商人,在各個被佔領的城市中,開始收購所謂的戰利品。

於此同時,從瓊州跟琉球抽調的文官,在駐守軍隊的幫助下。開始實行瓊州王制定的法令,似乎根本不擔心,這些城池會不會被李朝重新奪回去。

面對一些城中百姓的抗拒,這些從各地調來的文官,也很爽快的將他們交給城防軍處置。年青的,直接被當成戰俘,租給急需勞動力的商人。

至於那些年老的,城防軍則直接以通敵之明,將其斬首示衆。而真正敢於反抗的人,大多都是心向李朝的大戶。對普通百姓,他們不在意誰替他們當家做主。

相反趙孝錫抽調的這些主政官員,抵達佔領區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將收繳到的官員跟大戶家的田地,以非常優惠的價格,租給當地的老百姓租種。

只需要每年象官府,交給一定的租糧,其餘的糧種跟農具,都有官府免費發放。這種好事,對於這些以往,幸苦給大戶當佃戶的百姓而言,自然是非常歡迎。

而他們要做的,就是將戶籍改成大宋治下的良民即可。換領了這種新戶籍,他們也將得到城防軍的保護。至於會不會有人說他們是賣國賊,這些平頭百姓纔不關注。

用這些大宋來的官員所說,往上數幾朝的話,這裡同樣是中原王朝的領地。而他們現在,只是認祖歸宗,根本不存在什麼賣國的意思。

一句話,拉攏生活貧苦的大衆老百姓,打壓極少數的富人階層。這便是趙孝錫入侵李朝,所想好的統治制度。只要這些百姓看到好處,自然會擁護大宋的統治。

這種佔領一城,就統治一城的作法,讓前線作戰的部隊。很大程度上不用擔心後方出現危機,可以放心大膽的往前進攻,將李朝派來的軍隊,慢慢的消滅乾淨。

至於佔領區的統治,有城防軍跟那些,同樣希望賺錢的商人幫忙做宣傳。源源不斷的物資,從李朝運送出去,也有源源不斷的物資被運送進來。

總之,戰爭即是消耗財富的無底洞,也是大量賺取財富的戰場。那怕瓊州有些官員百姓覺得,這場仗不應該打。看到不斷送來的俘虜跟物資,也沒人吭聲了。

有了這些跟奴隸一樣的俘虜,瓊州各個工廠跟礦山,人手也不象以前那樣緊張。一些再修的公路,也因爲人手的增加,變得快速起來。

而各地官府,需要做的就是看押好,這些被租用到各工地的李朝俘虜。不讓他們餓死便行,其它怎麼用,就全憑租賃者高興了。

另外李朝一些百姓家的年青未婚配的女孩,此刻也享受到特別的優待。只要她們願意嫁到琉球或瓊州,全家就有資格搬遷到那裡。

而他們的夫家,除了給予不菲的聘禮,官府還會給他們家,發放不用交稅的田地。這樣的好處,在商人們巧舌如簧的宣傳下,不少生活貧困的百姓都選擇移民。

而爲了杜絕出現拐賣婦女的事情,趙孝錫也命令海軍的運輸船,以及各佔領區的官府。對於這種移民到瓊州跟琉球的家庭,必須做到三方簽字方能放行。

三方,自然是接受委託的商人,還是移民的百姓,以及新上任的管理區官府。這樣一來,拿着這份三方籤屬的文件,這些未婚的女孩家人,才能坐船前往趙孝錫的統治區。

隨着這些大量的未婚女子,出現在琉球的移民村落。那些兜裡有錢的老移民,自然也是爭相娶親。甚至一度發生,一個村子同一天,有十對新人成親的事情。

可就算如此,搬遷到琉球的李朝百姓。在看到女婿家的條件,還有移民能享受的政策,都覺得他們選擇冒險是對的。這裡相比他們以前生活的情況,明顯是好了無數倍。

伴隨着大量的未婚女子進入琉球,負責管理琉球的官員,也清楚有人成親,那麼琉球的人口,往後就會不斷的增加。這樣一來,琉球未來也許,不用再擔心人口欠缺了。

同樣的,在瓊州全境,這樣的事情也不少。有些不想去琉球安家的百姓,選擇一海之隔的瓊州。對於商人提供的女婿家情況,他們也是比較滿意的。

這樣一來,趙孝錫治下的人口,也隨着戰事的開展,不斷的擴充起來。在趙孝錫看來,人口才是戰爭真正賺錢的項目,而且這種賺錢還是永久性的。

至於李朝會不會因此,讓他給徹底搬空了。趙孝錫覺得一點不用擔心,這年頭不是每個人都願意背井離鄉的。遷走一些人,對剛剛實施佔領的官府而言,也能減少治理的難度。

等到將這裡發展起來,再從內陸不斷遷移百姓過來。這樣來回一遷,將來誰還會記得,這裡曾經是李朝的領地呢?(未完待續)r752

s

第一百一十一章 傲嬌的王語嫣第二百九十五章 暗營武衛第一百九十三章 如山的訴狀第一百一十一章 傲嬌的王語嫣第三百三十六章 鳩摩智跑了!第三百零三章 徵選駙馬的用意第二百零五章 偶遇丁春秋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帝也有童真第二百五十八章 武林大會 六章第七十七章 蘇軾的驚詫第三百零三章 徵選駙馬的用意第二百九十二章 車弩破盾陣第一百三十四章 進駐石瓦寨第三十六章 王爺的賞賜第二十七章 與民同樂慶除夕第三百零一章 皇太后有請第一百九十五章 騎軍大選兵非常抱歉!第八十九章 又見忽悠術第二百五十八章 武林大會 六章第三百零三章 徵選駙馬的用意第六十四章 佳人的矛盾心第一百零六章 找死的舉動第二百六十三章 癡情王語嫣第一百八十章 人生悲喜劇第三百三十四章 各有心機的談判第一百四十二章 無聲的殺戮第三百三十三章 拓跋部落來人第三十七章 賣房還是賣貨?第九十四章 復國之策 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火炮的威力第二百八十六章 馬匪夜襲 上第四十九章 重利引人才第二百七十五章 徵婿的幕後深意第七十六章 釜底抽薪的條件第二百四十七章 母子終相見第二十四章 奴隸的巨大作用非常抱歉!第一百六十四章 千里尋‘夫’第三百一十一章 找麻煩跟找鬱悶第一百三十五章 回京前的佈置第六十九章 連夜抓捕第十章 組建六部一府第十七章 段正淳出海第二百一十五章 意外的幫手第一百四十四章 合縱連橫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理新蕭府第三十章 奇門卜卦之術?第九十五章 兇殘的防禦器第二百三十六章 慕容家的**煩第二百八十五章 你就是個壞胚!第四十八章 對未來的思考第三百一十二章 和親的條件第二百九十章 戰前佈防第一百零五章 被偷襲第一百八十三章 管教小姨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被中斷的議事第二百三十五章 攻擊受阻第一百二十八章 雖勝猶敗第二百零二章 丐幫危局第二百一十三章 各方英豪齊聚第四十六章 新城落成與洞房第二百二十三章 松球爆頭第二十三章 恐怖的建城速度第三百零二章 後宮中的相見第四十六章 良苦用心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皇新氣象第四十三章 靈鷲劍婢抵島第九十一章 應戰總動員第一百一十四章 宋遼終開戰第五十章 拳術換劍術第一百三十一章 共同期盼的天明第十五章 長遠規劃與整編第五十五章 無名氏的滿江紅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戰重啓第二百九十三章 火馬危機第四十七章 拜訪天龍寺第五十一章 雙魂潛龍之相第一百五十章 插翅難逃第一百六十二章 蘭州大捷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返大理國第一百零七章 無懼流言蜚語第四十三章 艱難的選擇第一百四十章 宗廟交鋒第八十九章 又見忽悠術第二百五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一百八十九章 嚇癱的師爺第一百章 英雄不好當第一百零五章 鐵血亦有柔情特別說明一下!第五十章 給皇帝的回禮第五十章 拳術換劍術第六十五章 安心做小女人第四十八章 吐蕃國師鳩摩智第二百七十章 女兒心,海底針第三十九章 誰在算計誰第二百三十二章 夜色下的危機第六十八章 前李朝的敵意第二百八十四章 萬事俱備
第一百一十一章 傲嬌的王語嫣第二百九十五章 暗營武衛第一百九十三章 如山的訴狀第一百一十一章 傲嬌的王語嫣第三百三十六章 鳩摩智跑了!第三百零三章 徵選駙馬的用意第二百零五章 偶遇丁春秋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帝也有童真第二百五十八章 武林大會 六章第七十七章 蘇軾的驚詫第三百零三章 徵選駙馬的用意第二百九十二章 車弩破盾陣第一百三十四章 進駐石瓦寨第三十六章 王爺的賞賜第二十七章 與民同樂慶除夕第三百零一章 皇太后有請第一百九十五章 騎軍大選兵非常抱歉!第八十九章 又見忽悠術第二百五十八章 武林大會 六章第三百零三章 徵選駙馬的用意第六十四章 佳人的矛盾心第一百零六章 找死的舉動第二百六十三章 癡情王語嫣第一百八十章 人生悲喜劇第三百三十四章 各有心機的談判第一百四十二章 無聲的殺戮第三百三十三章 拓跋部落來人第三十七章 賣房還是賣貨?第九十四章 復國之策 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火炮的威力第二百八十六章 馬匪夜襲 上第四十九章 重利引人才第二百七十五章 徵婿的幕後深意第七十六章 釜底抽薪的條件第二百四十七章 母子終相見第二十四章 奴隸的巨大作用非常抱歉!第一百六十四章 千里尋‘夫’第三百一十一章 找麻煩跟找鬱悶第一百三十五章 回京前的佈置第六十九章 連夜抓捕第十章 組建六部一府第十七章 段正淳出海第二百一十五章 意外的幫手第一百四十四章 合縱連橫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理新蕭府第三十章 奇門卜卦之術?第九十五章 兇殘的防禦器第二百三十六章 慕容家的**煩第二百八十五章 你就是個壞胚!第四十八章 對未來的思考第三百一十二章 和親的條件第二百九十章 戰前佈防第一百零五章 被偷襲第一百八十三章 管教小姨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被中斷的議事第二百三十五章 攻擊受阻第一百二十八章 雖勝猶敗第二百零二章 丐幫危局第二百一十三章 各方英豪齊聚第四十六章 新城落成與洞房第二百二十三章 松球爆頭第二十三章 恐怖的建城速度第三百零二章 後宮中的相見第四十六章 良苦用心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皇新氣象第四十三章 靈鷲劍婢抵島第九十一章 應戰總動員第一百一十四章 宋遼終開戰第五十章 拳術換劍術第一百三十一章 共同期盼的天明第十五章 長遠規劃與整編第五十五章 無名氏的滿江紅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戰重啓第二百九十三章 火馬危機第四十七章 拜訪天龍寺第五十一章 雙魂潛龍之相第一百五十章 插翅難逃第一百六十二章 蘭州大捷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返大理國第一百零七章 無懼流言蜚語第四十三章 艱難的選擇第一百四十章 宗廟交鋒第八十九章 又見忽悠術第二百五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一百八十九章 嚇癱的師爺第一百章 英雄不好當第一百零五章 鐵血亦有柔情特別說明一下!第五十章 給皇帝的回禮第五十章 拳術換劍術第六十五章 安心做小女人第四十八章 吐蕃國師鳩摩智第二百七十章 女兒心,海底針第三十九章 誰在算計誰第二百三十二章 夜色下的危機第六十八章 前李朝的敵意第二百八十四章 萬事俱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