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第340章 師出有名

第340章 師出有名

“可行,我贊同!”

張輔聽完朱瞻壑的講述後,第一個表態道。

做爲一個能文能武的將領,張輔深知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的道理,比如像交趾,這都打下多少年了,可到現在都還不是很穩定,時不時就有土人冒出來造反。

現在攻打倭國,張輔可不想重走交趾的覆轍,因此在聽到朱瞻壑講述的,打着支援倭國南朝的名義進軍九州的計劃,他當然第一個表示贊同。

“我也贊同!”

張芾這時也表態道。

“可行是可行,但咱們是不是要派人請示一下陛下,畢竟這要僞造太祖皇帝賞賜的印璽,咱們如果擅自做主,會不會落人話柄?”

劉榮這時卻說出了自己心中的擔憂。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授,如果事事都要請示皇爺爺,這一來一回最少也要一個多月,到時咱們打下對馬島的消息,肯定早就傳到九州了,所以咱們一邊把事情做了,一邊向皇爺爺稟報,我相信他肯定會贊同的。”

朱瞻壑這時拍板決定道。

聽到朱瞻壑這麼說,劉榮也打消了心中的擔憂,反正有朱瞻壑在前面頂着,日後有什麼事情也怪罪不到他們頭上。

張輔三人都沒有意見,朱瞻壑立刻找來軍中的工匠,讓他們僞造了一枚“日本國王”的印璽,其實也不算僞造,印璽的規格、材質都是按照大明的親王級打造的,除了不是朱元璋或朱棣親自賞賜的,其它和真的也沒多大區別。

幾天之後,印璽制好了,朱瞻壑將它交給葛成二郎,並且給對方配備了一隊親衛,名義上保護,其實就是監視葛成二郎的。

葛成二郎也深知自己現在的身份,因此從一開始就表現的十分配合,對監視的人也沒有任何牴觸。

也是從這一刻起,葛成二郎正式改名爲寬和,成爲懷良親王的兒子,後醍醐天皇之孫。

爲了符合寬和的身份,朱瞻壑還從對馬島上選了幾個聽話的倭人和倭女,讓他們平時伺候葛成二郎的飲食起居。

當然整個對馬島上認識葛成二郎的人,比如那個宗貞盛,則全都被朱瞻壑處死。

寬和是懷良親王晚年時才生的兒子,當時懷良親王已經失勢,而且寬和在懷良親王死後四處躲藏,後來才帶着身邊的人出海,結果被葛成二郎殺死。

因此在九州島上,認識寬和的人很少,更何況寬和都死了快二十年了,就算當初認識他的人,估計也都記不清他的長相了。

做好了萬全的準備之後,大軍也休整完畢,除了留下一支軍隊駐守在對馬島外,船隊也再次啓航,浩浩蕩蕩的殺向九州島。

當初蒙元兩次東征倭國,第一次規模較小,雙方互有勝負,第二次元軍集結十四萬大軍出征,本來剛開始戰局十分順利,還在海上擊敗了各路大名的聯軍。

可惜最後因爲遇到巨大的風暴,導致元軍的船隊損失慘重,最後不得不倉皇的逃回高麗,不少留守在各島的元軍被拋棄,最後全都被倭軍消滅。

朱瞻壑可不會犯元軍的錯誤,現在已經是冬天,海上基本不太可能出現太大的風暴,而且大明的戰船高大堅固,抵抗風暴的性能也遠比元朝的戰船強。

幾天之後,大明的船隊就十分順利的抵達壹岐,這裡是九州島外海最重要的島嶼之一,當初元軍攻打九州,第一時間就佔據了壹岐島。

張輔等人早就研究過九州島的地圖,對於當初元軍的戰略,在張輔看來也並沒有大錯,完全是因爲遇到天災,再加上元軍當時以新附軍爲主,軍隊內部矛盾重重,因此纔會失敗。

相比之下,張輔這次出兵,只帶了四萬步騎兵馬,以及張芾手下的一萬水師,看起來規模比當年的蒙元軍隊相差很大。

但大明的水師戰船高大堅固,遠超蒙元的戰船,而且軍隊內部也十分統一,完全聽從張輔的指揮,朱瞻壑更不會胡亂插手,因此實力並不比當年的蒙元軍隊差。

隨着大明的軍隊佔據了壹岐島,這個消息也終於再也無法隱藏,很快傳回了九州,短短几天之內,九州的各個大名也全都接到消息,一時間所有人都爲之震驚。

這些九州大名雖然平時矛盾重重,甚至還因爲利益發生爭鬥,但在面對外敵時,他們還是十分團結的,畢竟相比內部矛盾,外部的威脅更加嚴重。

因此在短短几天之內,松浦黨、少貳氏、大友氏、菊池氏和島律氏很快就達成一致,就像上次抵抗蒙元大軍一樣,他們也再次組建了聯軍,並且準備主動進攻壹岐島。

雖然上次蒙元入侵時,大名聯軍進攻壹岐島失利,甚至導致少貳氏的家主戰死,但在面對敵人的侵略,他們絕不能做縮頭烏龜,必須要給敵人一個狠狠的教訓。

在這些聯軍之中,着重要提的就是松浦黨,這是一夥以水寇海盜爲主的勢力,在九州一帶,他們的海上勢力極爲強大,因此也成爲水軍中的主力。

值得一提的是,宗貞盛背後是菊池氏,而葛成二郎背後,就是松浦黨,以前他曾經多次去九州會見松浦黨的首領,他手下的倭寇,大部分也都來自松浦黨。

但之前葛成二郎手下的勢力被朱瞻壑全殲,他深知松浦黨的狠辣,擔心去了松浦黨會被對方處死,然後再另派其它人接替他的位置。

因此葛成二郎纔去了對馬島,打算先借宗貞盛之手,恢復一些實力之後,纔有底氣和松浦黨對話,卻沒想到再次被大明俘虜。

九州各大勢力的聯軍在松浦藩集結,但他們並沒有立刻進攻壹岐島,而是先派出使節去見大明,畢竟現在還不清楚大明的來意,雖然以對方的兵力來看,絕對不像是來遊玩的。

明軍佔據了壹岐島後,也同樣沒有發動進攻,就是爲了等九州的使節到來,畢竟他們已經改變了計劃,現在是師出有名,自然要讓九州島的各大勢力知道他們的來意。

(本章完)

第24章 寧津促織785.第785章 奇人院(下)333.第333章 信德之戰(上)427.第427章 大伯做榜樣853.第853章 兩個選擇862.第862章 要離開了895.第895章 民間參股361.第361章 姚廣孝病重283.第283章 存錢(上)391.第391章 懸山島第204章 城東半山寺583.第583章 朱瞻基來告別第81章 真兇找到了358.第358章 足利義嗣352.第352章 擔憂的朱棣第139章 命苦的張忠第131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698.第698章 九真李氏第144章 張忠的道路619.第619章 趙王不見了(上)603.第603章 朱高煦歸來(上)第168章 蜀王的信725.第725章 去大漢吧592.第592章 撐起大局的張皇后628.第628章 朱瞻基的要求658.第658章 夜校(上)第244章 開銀行第15章 朱高煦的弱點933.第933章 瓦剌動向612.第612章 朱瞻基逃了第195章 彭城伯張昶787.第787章 硝酸第97章 把名額全都給我551.第551章 各有算計第168章 蜀王的信491.第491章 一戰震草原504.第504章 新聞報(上)424.第424章 泄壓口第103章 天賜之地天竺第67章 爹孃吵架658.第658章 夜校(上)413.第413章 好喝的粥674.第674章 聯姻688.第688章 交趾叛亂與內書堂第93章 朱瞻壑來“奪權”了716.第716章 工業時代的氣息第256章 一封信第179章 蜀王家的狗血劇960.第960章 從不讓人失望的朱祁鎮第27章 朱祁鎮他娘537.第537章 餘百戶的毒計(中)第222章 百萬倉892.第892章 修鐵路709.第709章 劃分利益第1章 千古奇冤徐野驢431.第431章 橄欖枝766.第766章 自行車(下)405.第405章 山東災情第200章 一張紙條第100章 聞風而動500.第500章 權力之爭第16章 好弟弟(上)527.第527章 是忠是奸?第240章 宋禮492.第492章 分配俘虜第257章 朱高熾涉案第199章 明東陵816.第816章 新星號第85章 刻意抹掉的關鍵信息662.第662章 朱瞻基的顧忌742.第742章 女校的招生905.第905章 胡濙與王振744.第744章 興國公府的家事750.第750章 開羅之戰(中)551.第551章 各有算計575.第575章 名利雙收321.第321章 禁止販賣武器第61章 死奸商922.第922章 擴張527.第527章 是忠是奸?286.第286章 信用的建立978.第978章 另立新君834.第834章 海軍的任務463.第463章 輸送人才(上)384.第384章 騙子617.第617章 轉移人質400.第400章 移民的福利(下)第158章 密本制度432.第432章 賑濟災民926.第926章 朱高煦病重第199章 明東陵806.第806章 封賞374.第374章 科舉第38章 木秀於林909.第909章 兒子(上)393.第393章 林立志485.第485章 大明情報網(下)第212章 朱瞻圻的變化643.第643章 掃平日本的開端321.第321章 禁止販賣武器
第24章 寧津促織785.第785章 奇人院(下)333.第333章 信德之戰(上)427.第427章 大伯做榜樣853.第853章 兩個選擇862.第862章 要離開了895.第895章 民間參股361.第361章 姚廣孝病重283.第283章 存錢(上)391.第391章 懸山島第204章 城東半山寺583.第583章 朱瞻基來告別第81章 真兇找到了358.第358章 足利義嗣352.第352章 擔憂的朱棣第139章 命苦的張忠第131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698.第698章 九真李氏第144章 張忠的道路619.第619章 趙王不見了(上)603.第603章 朱高煦歸來(上)第168章 蜀王的信725.第725章 去大漢吧592.第592章 撐起大局的張皇后628.第628章 朱瞻基的要求658.第658章 夜校(上)第244章 開銀行第15章 朱高煦的弱點933.第933章 瓦剌動向612.第612章 朱瞻基逃了第195章 彭城伯張昶787.第787章 硝酸第97章 把名額全都給我551.第551章 各有算計第168章 蜀王的信491.第491章 一戰震草原504.第504章 新聞報(上)424.第424章 泄壓口第103章 天賜之地天竺第67章 爹孃吵架658.第658章 夜校(上)413.第413章 好喝的粥674.第674章 聯姻688.第688章 交趾叛亂與內書堂第93章 朱瞻壑來“奪權”了716.第716章 工業時代的氣息第256章 一封信第179章 蜀王家的狗血劇960.第960章 從不讓人失望的朱祁鎮第27章 朱祁鎮他娘537.第537章 餘百戶的毒計(中)第222章 百萬倉892.第892章 修鐵路709.第709章 劃分利益第1章 千古奇冤徐野驢431.第431章 橄欖枝766.第766章 自行車(下)405.第405章 山東災情第200章 一張紙條第100章 聞風而動500.第500章 權力之爭第16章 好弟弟(上)527.第527章 是忠是奸?第240章 宋禮492.第492章 分配俘虜第257章 朱高熾涉案第199章 明東陵816.第816章 新星號第85章 刻意抹掉的關鍵信息662.第662章 朱瞻基的顧忌742.第742章 女校的招生905.第905章 胡濙與王振744.第744章 興國公府的家事750.第750章 開羅之戰(中)551.第551章 各有算計575.第575章 名利雙收321.第321章 禁止販賣武器第61章 死奸商922.第922章 擴張527.第527章 是忠是奸?286.第286章 信用的建立978.第978章 另立新君834.第834章 海軍的任務463.第463章 輸送人才(上)384.第384章 騙子617.第617章 轉移人質400.第400章 移民的福利(下)第158章 密本制度432.第432章 賑濟災民926.第926章 朱高煦病重第199章 明東陵806.第806章 封賞374.第374章 科舉第38章 木秀於林909.第909章 兒子(上)393.第393章 林立志485.第485章 大明情報網(下)第212章 朱瞻圻的變化643.第643章 掃平日本的開端321.第321章 禁止販賣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