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嫂子提着個大竹筐,腳步輕快的進了二門,揚聲喊梅姐。
“梅姐呢?我帶了好些鮮物兒。”
梅姐急忙從廚房出來,撩起圍裙擦着手迎過來。
尹嫂子掀開竹筐,遞到梅姐面前。
“看看這條白水魚好不好?盛水盆裡活着送過來的,我那個弟妹挑了一條,我讓她收拾好,薄鹽蔥姜醃上,走過來這一刻鐘的功夫正正好,趕緊蒸上。”
尹嫂子先端起最上面的魚碟子遞給梅姐。
“正好,我剛蒸上一碗飯,放邊上正正好。”梅姐接過魚盤子,一路小跑往廚房進去。
尹嫂子提着籃子跟在後面,“還有幾隻螃蟹呢,也都洗好了,一起蒸上。”
尹嫂子看着梅姐把白水魚和螃蟹蒸上,這纔出來,洗了洗手,往上房進去。
李金珠坐在桌子旁,打着算盤對賬。
尹嫂子站在旁邊看着李金珠打算盤。
雖然不如她快,但也很不錯了。
他們李家姐妹真是個個聰明得不得了。
“好了。”李金珠對完最後一頁賬,合上賬本,把算盤壓在賬本上,站起來去給尹嫂子倒水。
“我來我來,我自己來就行。”尹嫂子上前一步,從李金珠手裡搶過茶壺,給自己倒了一杯,再給李金珠的杯子添上。
“你吃過了?這麼早。”李金珠端着茶示意尹嫂子,走到廊下坐下。
“還沒呢,我帶了幾樣菜一碟子蔥油糕過來,跟你和梅姐一起吃。”尹嫂子笑道。
“那能多說一會兒話。”李金珠笑道:“我想了好些天,想來想去,咱們還是拆夥吧。”
“啊!”尹嫂子驚的臉色都變了,“我家裡有哪個做下見不得人的事兒了?”
“不是不是。”李金珠急忙擺手,“你聽我說完。”
“那你說。”尹嫂子提着口氣看着李金珠。
“這幾天我翻來覆去的想巧織的事,她那婆家看上的是什麼?是她那份管事的差使,這差使是我的差使,是世子妃大阿姐的差使。
“但凡從我們這裡領了差使的,都跟巧織一樣,被外頭的人盯着,也被家裡族裡的人盯着。
“就是因爲這差使是我的差使。
“這生意,我不能再做了。”
最後一句話,李金珠雖然說的聲音很輕,卻極其堅定。
“那這細布生意就不要了?那布行呢?”尹嫂子緊皺着眉頭。
“細布生意還是細布生意,只是我退出不做了。布行。”李金珠的話頓住。
關於布行,她問過阿囡,請教過何老掌櫃,布行不能放,也可以不放。
“布行還是我管。但我不管那麼細了,我在布行坐着,是爲了給大家撐起來。”李金珠道。
尹嫂子看着李金珠,沉默片刻道:“咱們這生意怎麼分?”
以她對李金珠的瞭解,既然跟她說了,那就是李金珠已經打定了主意,大約也跟世子妃商量過了,已經是不可更改的事兒了。
“把我們那一份折成銀子,你現在能給多少就給多少,現在給不了的以後慢慢給,這些銀子我打算留給玉珠,銀珠和阿囡都不缺銀子,學棟也足夠了,就是玉珠沒有家底兒。”李金珠道。
“行!銀子我有。”尹嫂子爽快道。
“我想着,鋪號和商號也得改改。”李金珠有些愧疚不安的接着道。
“行!”尹嫂子爽快答應。
“當初合夥是我求着你,現在拆夥也是我要拆夥,嫂子……”
“當時是當時,現在是現在,事兒哪有一成不變的?咱們兩家,咱們倆的交情,難道是在那些鋪子商號上不成?”尹嫂子打斷李金珠的愧疚,接着笑道:“巧織這事,我也是翻來覆去的想,我想是想了,沒想明白,你是想明白了。
“咱們拆了夥之後,現在所有的管事都先開革出去,以後,願意跟着我的,那就是新號新差使,不願意跟着我的,或是給別家做,或是自己單做,怎麼都行。”
“這樣最好。嫂子,從前合夥,我拿你當親阿姐看,如今拆夥,我更要拿你當嫡親的阿姐。”李金珠感激道。
“有一陣子,我們家老爺子不知道多羨慕洪老太爺,娶了銀珠,和你們姐妹結了親,可就算他也有洪老太爺那樣的眼力也沒用,我們家沒有合適的人,我們老太太就說,那是他們祖上積德不夠,祖墳風水沒到那份兒上。
“我覺得我們老太太這話對,這都是他們祖上的事兒,到現在這會兒已經來不及了,那就別打那些沒用的主意,還是老老實實做人,老老實實做事,給後輩門積福吧。
“我說我當家的,你好好積善積福,你兒子女兒是不行了,也許能給你孫子孫女積一份厚福,以後能跟銀珠玉珠的孫子孫女攀個親呢。”
李金珠失笑出聲。
“瞧嫂子說的,我看你跟親阿姐一樣,難道不是親?說起來,你家老大還是阿囡的學生呢。”李金珠笑道。
“可不是!哎呦當初是秀才公沒空兒,阿囡替秀才公教學生,現在是咱們阿囡沒空兒了,改秀才公教了。說到這個,阿囡做出來的那些新東西,我樣樣都要搶個先兒的,銀子照給,我不白搶。”尹嫂子笑道。
拆夥這事,她是有預想的,也前前後後仔仔細細都想過了,就像金珠說的,她跟李家姐妹的交情,是因爲合夥做生意,可交情卻不在合夥的生意上,拆不拆夥,和她跟李家的交情是兩回事,倒是死把着不肯拆夥,纔是斷送了這份交情呢。
拆夥之後,她也能放開手腳的做生意了,現在這生意,金珠顧忌太多,經常眼睜睜看着別人賺錢。
“行!但凡有新東西出來,我知道,肯定就讓你知道。阿囡說了,她做出來的東西都不要銀子,都給大家隨便用,說起來,我聽劉當家說,紗線上頭很快就能理順了,用阿囡改的那些機子,紗線比從前勻細結實,說是價錢至少能降下來一半兒。”李金珠笑道。
“那一半價兒的紗線什麼時候能出來?”尹嫂子眼睛瞪大了,立刻問道。
“說是準備中秋之後陸續放出來。”李金珠笑道。
“那明年的籽棉……現在咱們手裡的布,還有那些合同,那織機呢?阿囡要改嗎?”尹嫂子兩眼賊亮。
“也要改,說是分兩種,一種是比現在的織機簡單、快,也能織紋樣,但紋樣也簡單,一種是像提花機,但一個人就能用,上頭不用坐一個提花工。”李金珠儘可能說清楚,可她也不是很清楚。
“提花機先不管,簡單,快,能織紋樣,能快多少?”見李金珠搖頭,尹嫂子接着道:“照紗線算,不行,照紗線算那可太快了,就算快一倍好了……
“哎呦,我回去了,明兒我再來。”尹嫂子一邊說一邊站起來,“明兒你不出去吧?那我一早就過來,你等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