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回 好事連連

各位書友,在下新書《下位者鄙》火熱出爐。望各位書友多多支持,多多推薦。http://www.cmfu.com/showbook.asp?bl_id=96484

-----

這回的好事主要是兩個方面的。

一個方面是田豐、沮授到冀州聯絡當地的豪強望族,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幾乎所有的當地豪族都願意支持太尉劉明驅逐袁紹,持掌冀州的。

劉明等人對於田豐、沮授他們能取得這個成績,那也是預料之中的事情。原本劉明就是在冀州發家的,發家之後,劉明與當地的各個豪族的關係就處理得都挺不錯的。而劉虞到了冀州之後,以劉虞的爲人,這些豪族也沒什麼說的。這些年來,冀州當地的豪族沒少得劉虞得實惠,他們對劉虞也都是感恩戴德的。而袁紹佔了冀州之後,爲了他那龐大的軍隊開銷,也難免對這些豪族進行了一番橫徵暴斂。如此一對比,這些豪族心存怨氣,想要投靠劉明,那也是情理之中的正常反應。而田豐、沮授他們也就是看準了這點,這纔敢大包大攬的到冀州那裡去進行遊說的工作。

可田豐、沮授這回除了報告這個好消息之外,也有彙報了一個當地豪族首領提出的一個小小的要求。

要求很簡單,就是這些豪族的首領爲了確保他們今後在冀州的利益不受影響,希望能把他們本族之女嫁給劉明爲妾,以作連襟。

而他們會提出這樣的要求,道理也很簡單,雖然冀州的豪族衆多,可真要說的上根深蒂固,歷史悠久的,那也只有三家。那就是甄家,審家,田家。這三家持掌了冀州之牛耳多年,其餘各個家族都是唯這三家馬首是瞻的。其中,甄家和審家世代姻親。關係莫逆。審配作爲審家的一個代表人物,袁紹重用審配,才令得袁紹能夠迅速的佔領全冀州。這其中,甄家、審家這兩大家族的勢力努力,那可是功不可沒。可惜的是,這審配的爲人太過耿直,在袁紹佔領了冀州之後,並沒有給這兩個家族帶來多少利益,反因袁紹的龐大軍隊開銷,令這兩個家族損失了不少。故此,這兩個家族本來就有意把甄家的族女甄宓嫁給袁紹之子,用以拋開審配,以作進身之保障。

可經過田豐、沮授的遊說。三大家族當中的田家,本來就田豐的本家,對於田豐的意見,那當然是全力的支持了。可審家和甄家雖然也覺得投靠劉明這裡是明確的選擇。可又怕田豐在劉明這裡得勢,今後田家就會一枝獨大,蓋過了審家和甄家。故此,這兩個家族決定,如果劉明能夠承諾在事成之後納甄宓爲妾,那今後甄家和審家就攀上了太尉劉明的這個高枝兒了。從此他們這兩個家族在這冀州也就算是有了一定的保證。那他們爲此把家族當中的審配犧牲掉了,那也就值了。

而田豐、沮授在得到這個回覆之後,不敢冒然做主,就把這個消息傳了回來請示。

而另一個消息則是安插在顏良身邊的密探獻策成功,這顏良被審配,逢紀,郭圖他們氣昏了頭,又一心牽掛文丑的安全,結果被幽州密探蠱惑,認爲幽州這裡大興人口了買賣,而文丑的食宿費等也只是安一萬人的標準計算的。文丑在幽州吃住了一年,而自己親手訓練的士兵,那也是管吃管住,外加訓練一年整了。用來交換文丑那是綽綽有餘了。而且這些交換過去的士兵,肯定不可能被幽州那裡立馬就用在和主公袁紹即將開戰的戰場上,要是那樣的話更好,倒是侯這些士兵反戈一擊,到省得自己這邊許多的麻煩。而他們若是不被用在戰場上,等主公袁紹攻破了幽州,這些兵馬還不是全都安然無恙的又回來了嘛。故而,顏良聽從了幽州密探的建議,準備用一萬的精兵換回文丑。然後等文丑回來之後,再向主公袁紹請罪,反正一萬的士兵在百萬大軍的作戰當中也佔不了多大的比重,到時候主公袁紹一定能讓自己二人戴罪立功,將功贖罪的。

顏良主意拿得挺好,私下帶兵就向幽州這裡來了。準備交換文丑。

看完這兩個喜訊,劉明二話沒說,直接命令賈詡針對顏良的舉動啓用二號計劃,命令埋伏在審配身邊的密探,把顏良私自行軍的事情泄漏出去,誣陷顏良倒反冀州,帶着人馬投靠幽州來了。同時讓賈詡傳令趙雲帶兩萬的突騎兵接應顏良,務必造成顏良已經投靠了幽州的假象。

賈詡接了命令就趕快的安排去了。

劉明這件事辦的挺利素,那是因爲整個行動方案已經推演過許多次了。該怎麼應對,那早就準備的差不多了。只要劉明下個最後的決策就行了。可劉明對於冀州豪族甄家的聯姻,卻明顯準備的不太充足。沒有做好一定的心理準備。劉明他們只是盤算過冀州當地豪族支持自己如何,不支持自己如何,以及他們保持中立又如何。現在這冷不丁的又出了一個幺蛾子。劉明還真有點拿不準這中間的利害得失又如何。

不過,這也關係不大。現在可就看出身爲上位者的好處來了。劉明雖然拿不準,可他現在不是還有三個頂級謀士在這裡了嘛。劉明眼神一領,輕聲問道:“諸位如何看待冀州甄家獻女聯姻之事?”

荀攸這人比較正直,一聽劉明這麼說,還以爲劉明又像以前那樣,伉儷情深,不願意另取妾室了。故而,荀攸勸說道:“主公。大局爲重。甄家之女,隨便收入後室即可。不必當真。咱們若有冀州當地豪族相助,破袁紹,取冀州,易如反掌。袁紹若滅,董卓、袁紹聯手之勢,蕩然無存。到時候,咱們再轉手對付董卓,那也是手到擒來。到時候,主公之霸業可成。”

荀攸說得不錯,簡單的幾句話,就把形勢分析的一清二楚。可劉明對此不置可否,只是點頭嗯了一下,又把目光看向了其餘二人。

荀彧比荀攸要沉穩的許多,也考慮的更多一些,他看劉明對荀攸的說法不置可否,就知道這問題的糾結並不在這裡。荀彧稍爲的思索了一下,想到了一個問題的可能,於是輕聲對劉明說道:“主公是否擔心與冀州豪族結親之後,冀州當地的豪族藉機發展起來,今後不便於控制?”

劉明輕輕的點了點頭。

其實早在劉明收下了鮮卑五女,又在和蔡琰、張秀兒真心對話之後,劉明心中的那個小壁壘就被打破了。已經都收那麼多的小妾了,再收一個又怎麼了?此時要是還支支吾吾的,那不就是太假了嘛。男人本好色,女人多點算什麼?只要真情在。自己的心可始終是在蔡琰和張秀兒身上的。故此,劉明現在考慮的不是納個妾的問題。而是納妾之後,隨之而來的冀州權利分割的問題。劉明現在就犯愁在自己借用了冀州當地的豪族力量之後,會不會影響了自己一直保持良好的治理作風。

看到劉明點頭認可,荀彧輕聲說道:“主公何必慮及至此。世族豪強,古今有之。爲我所用者,留!逆我所用者,誅!條理法規具在,豈容他們做反。主公多慮了。”

荀彧說得照實輕巧。可這也難怪,畢竟荀彧本身就是大世族的出身。雖然荀彧確實是一個憂國憂民的傑出之士。可是荀彧得目光還是有一定的侷限性。

可劉明現在對於荀彧得這種說法又反駁不得。難道劉明能夠開口跟他們說:打倒封建主義!打倒地主階級!廣大農奴要反身做主人。別說劉明要是這樣喊了,絕對會把荀彧他們嚇壞了,會使荀彧他們以爲劉明是個瘋子,而把劉明關起來。就是劉明自己現在也捨不得這樣的生活方式,這可是劉明一點一滴攢起來的家業。就是擱在現代社會那也是個人合法的勞動所得。那能平白無故的自己造自己的反。劉明現在自己可就是一個最大的地主呀。

看到劉明還是有所不放心。楊軍悠然的說道:“主公。子曰:一個羊也趕,倆羊也放。您現在妻妾已經那麼多了,再多一個小妾也沒什麼的。至於冀州當地的豪族,即是咱們不利用他們,等咱們平定了冀州之後,他們照樣還是要存在,要發展的。還不如咱們現在能利用多少,就利用多少。反正咱們只是答應他們娶甄家姑娘爲妾,其他的他們也沒有要求,咱們也就用不着管了。而且甄家姑娘真的很不錯呦。她可是漢太保甄邯之後,世吏二千石。其父官至上蔡令。且甄家姑娘出生之時,更有瑞兆,先是其母張氏常夢見一仙人,手執玉如意,立於其側;待臨產之時,只見仙人入房,玉衣蓋體,遂生甄家姑娘。而甄家姑娘降生之後,更是祥雲繞體,百花生香。曾有相士劉良觀其相貌,謂之貴不可言。且此女八歲即不爲聲色所動,九歲喜書,視字輒識。常用兄筆硯, 以示要知書學理,認識前世成敗得失。前不久袁紹佔領冀州之時,百姓們皆賣金銀珠玉等寶物,求糧以避難。可她家裡卻儲存了不少穀物寶貝。是她對其母親言道:當今天下大亂,多留着這些米糧寶貝不僅無用,反而會招來殺身之禍,還不如把它們拿出來分給鄰里鄉親,廣爲恩惠,以求福報。避人貪婪。可見此女蘭心惠質。且此女如今年芳二八,貌美如花。主公你有福了。就不要多想其他的了。”

楊軍說完之後,一時間廳內鴉雀無聲。楊軍得意:怎麼樣?鎮着了吧?當初我初次從主公那裡聽聞這句話的時候,那可也是震驚的不得了。

確實!荀彧、荀攸確實是被被楊軍的那一句子曰給轟傻了。這兩人可都是大學問家,熟讀論語,可以毫不客氣的說,這兩人就是把論語倒着背,那也是完全不在話下的。可這兩人還就真的沒聽過孔聖人多玩兒說過:一個羊也趕,倆羊也放。這句至理名言的。可這倆人也不能相信楊軍這樣老謀深算的長者會在這種場合胡說。故此,這倆人都在搜腸刮肚的想着是不是有什麼比較生僻的古籍記載過孔子的這句話,而自己卻一時忘卻了。這句話到底是暗含着什麼樣的人生哲理呢?

而劉明卻對楊軍這句子曰的反應不大。畢竟這句話是當初劉明和楊軍閒着沒事鬥嘴時留出去的一句話。即使如今被楊軍活學活用,反過來開解劉明。那對劉明的震撼力也是有限的很。可是楊軍這句話畢竟提醒了劉明。糖衣炮彈又怎麼的了?咱把糖衣剝下來吃了,把炮彈丟到一旁也就是了。

故此,劉明心懷大開。讓楊軍回書田豐、沮授等人可以答應甄家的親事,其餘事情照一號計劃辦理。

隨着劉明的這些命令傳出,首先是那還在瞎忙得袁紹得到了審配的報告,顏良不是帶着部隊前去演練的,而是和文丑兄弟情深,要背叛袁紹,投奔劉明而去的。

袁紹當時就勃然大怒:好你個顏良。虧我往日拿你當心腹看待,好吃好喝好招待的供着你。你現在倒好。一聲不響的撂挑子跑了。看我能放得過你。

袁紹隨即傳令高覽、張合。令其帶五萬的大軍,快速追捕顏良回來,如有抵抗,殺無赦!不過,袁紹還是對顏良有點感情和信任。故而,袁紹也命令張合、高覽能把顏良抓回來,就儘量把顏良抓回來。好讓自己親自問問顏良到底是怎麼回事?問問顏良對得起自己給他的那些厚待嘛。

而與此同時,冀州甄家的甄豫、甄儼、甄堯、甄姜、甄脫、甄道、甄榮等等的甄氏成員也開了一個碰頭會,慶祝了一下與太尉劉明的聯姻成功,今後自己家族在冀州可以更加的發展壯大。隨後,又通知審家等其他的家族,準備協助劉明奪取冀州。

第516回 賣票第54回 拉煉第621回 是計不是計第351回 草原一夜城第270回 突破第623回 高順仁義第166回 天神力第269回 非人類第517回 僧道鬥法第70回 禮節(上)第166回 天神力第170回 不保我保誰第52回 劉明當官第484回 諸葛亮出世第592回 周瑜妙對第407回 直指本心第442回 天亡曹操第102回 蹭藥第352回 地位不保第191回 人生目標第49回 損失慘重第598回 劉明受皇位第189回 不足爲信第617回 諸葛餘毒第553回 賭約第435回 情色小說的鼻祖第32回 突騎兵和強騎兵第570回 巧戲魯肅第70回 禮節(下)第222回 瘋狂戰車第86回 陰險的郭嘉第186回 我來晚了第148回 拜月第572回 慫恿第622回 程昱逼宮第147回 談笑間第77回 張秀兒VS張飛第418回 羅馬好消息第115回 玄德的機遇第272回 官渡之戰上第159回 神算第170回 不保我保誰第233回 孔明出世第37回 狠狠的打之鋼鐵堡壘第182回 賈詡之策第70回 禮節(上)第327回 憤青是怎樣產生的第557回 亂戰第580回 酒後真言第391回 冷笑的曹操第314回 官本位第420回 威壓高句驪第78回 ??vs張飛第50回 重整旗鼓第127回 子龍出山第420回 威壓高句驪第346回 橫衝直撞第52回 劉明當官第252回 接駕第88回 公孫瓚的請求第399回 把柄第254回 打死也不能說第438回 行賄第56回 義之所在第354回 吃一塹,長一智第489回 張飛的猛將第450回 潼關城破第104回 天下英雄榜第453回 古代無間道第557回 亂戰地三百一十六回 德才之爭第620回 張飛怒第284回 笑第332回 進攻的時機第364回 遭綁架的劉明第66回 雨夜豔遇第354回 吃一塹,長一智第48回 險勝第146回 噩耗第207回 驚天之秘第307回 坑不死你不姓李(三)第23回 馬鐙,蘇雙第596回 佔領合肥第477回 驚變第443回 曹操去死吧第617回 諸葛餘毒第165回 兵權第570回 巧戲魯肅第72回 張秀兒的真面目第355回 開眼界第265回 捧得高,摔得狠第301回 倒黴第202回 遭遇戰第99回 納妾第423回 誰的機會第443回 曹操去死吧第376回 兵制第340回 五個打一個第455回 聖戰第197回 大規模集團公司
第516回 賣票第54回 拉煉第621回 是計不是計第351回 草原一夜城第270回 突破第623回 高順仁義第166回 天神力第269回 非人類第517回 僧道鬥法第70回 禮節(上)第166回 天神力第170回 不保我保誰第52回 劉明當官第484回 諸葛亮出世第592回 周瑜妙對第407回 直指本心第442回 天亡曹操第102回 蹭藥第352回 地位不保第191回 人生目標第49回 損失慘重第598回 劉明受皇位第189回 不足爲信第617回 諸葛餘毒第553回 賭約第435回 情色小說的鼻祖第32回 突騎兵和強騎兵第570回 巧戲魯肅第70回 禮節(下)第222回 瘋狂戰車第86回 陰險的郭嘉第186回 我來晚了第148回 拜月第572回 慫恿第622回 程昱逼宮第147回 談笑間第77回 張秀兒VS張飛第418回 羅馬好消息第115回 玄德的機遇第272回 官渡之戰上第159回 神算第170回 不保我保誰第233回 孔明出世第37回 狠狠的打之鋼鐵堡壘第182回 賈詡之策第70回 禮節(上)第327回 憤青是怎樣產生的第557回 亂戰第580回 酒後真言第391回 冷笑的曹操第314回 官本位第420回 威壓高句驪第78回 ??vs張飛第50回 重整旗鼓第127回 子龍出山第420回 威壓高句驪第346回 橫衝直撞第52回 劉明當官第252回 接駕第88回 公孫瓚的請求第399回 把柄第254回 打死也不能說第438回 行賄第56回 義之所在第354回 吃一塹,長一智第489回 張飛的猛將第450回 潼關城破第104回 天下英雄榜第453回 古代無間道第557回 亂戰地三百一十六回 德才之爭第620回 張飛怒第284回 笑第332回 進攻的時機第364回 遭綁架的劉明第66回 雨夜豔遇第354回 吃一塹,長一智第48回 險勝第146回 噩耗第207回 驚天之秘第307回 坑不死你不姓李(三)第23回 馬鐙,蘇雙第596回 佔領合肥第477回 驚變第443回 曹操去死吧第617回 諸葛餘毒第165回 兵權第570回 巧戲魯肅第72回 張秀兒的真面目第355回 開眼界第265回 捧得高,摔得狠第301回 倒黴第202回 遭遇戰第99回 納妾第423回 誰的機會第443回 曹操去死吧第376回 兵制第340回 五個打一個第455回 聖戰第197回 大規模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