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節 人心不足蛇吞象

黑影扭曲不定,漸漸現出山形,濯濯童山,具體而微。正一門祖師以大神通煉成此寶,除了一座神山外,更融入無數天材地寶,只兩個字便道盡“須彌山”的威力,一曰“重”,一曰“堅”。陶金蟾只是一具過去分身,只借得須彌山幾分威能,自保已綽綽有餘。

狐三笠心中不無躊躇,仙城城主以下,最頂尖的數名修道人,莫過於正一門濮合道,華山宗左靜虛、塗真人,千重派牛壽通,軒轅派軒轅青,騰霄派乙真人,這些都浮在明面上,任一人都不遜於妖族族長,濮合道既然站出來,今日之事定不得善了。

箭在弦上,知難而退不符狐三笠的心性,明知對方不好惹,也要先打過再說,拳頭硬的在理,這是顛簸不破的鐵律,妖域仙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狐三笠心念動處,收去“天狐輪迴針”,右手一拳擊出,正中正一門至寶“須彌山”。十尾天狐返祖歸真,舉手投足都有破滅天地的大威力,大音希聲,拳力無聲無息涌出,須彌山紋絲不動,周遭卻綻開慘白的裂痕,如蛛網,如冰紋,外域承受不住偉力衝擊,天地搖搖欲墜。

陶金蟾一番言語起了效果,狐三笠終究對妖皇仙主心存顧忌,未曾傾力施爲,撼不動須彌山,他扭轉狐首,一雙異瞳盯住魏十七,一陣莫名的心悸悄然泛起,目光下垂,落於他右手的“虎兕出柙刀”上,數度欲出手,都縮了回來。對方不知投入了多少血氣精元,隔了這許久,已一刀之威推向至高縹緲之地,無從察知後果。

狐三笠行事向來果決,該出手就出手,該食言就食言,絕不拖泥帶水,這一回卻爲刀勢所壓制,方寸爲之失據,雖然只是短短一瞬,氣機消長之下,魏十七一刀揮出,刀光破開天地,

一閃即逝。陶金蟾近在咫尺,感同身受,他心底騰起無可言喻的驚駭,隱隱覺得便是須彌山擋在面前,也會被這一刀劈作兩半。

十條狐尾裹住身軀,隔了片刻,狐三笠輕嘆一聲,狐尾斷去一條,天狐老祖的一縷意識亦隨之煙消雲散。這一刀傾力爲之,

足以折天脊,斷地維,卻被約束於方寸之間,憑空而出,憑空而沒,完完全全由他承受下來。十尾天狐跌落“九尾境”,這一戰再無懸念,眼看對方提起“虎兕出柙刀”,血光如流水,再度積蓄刀勢,狐三笠搖了搖頭,道:“罷了,閣下道行深厚,神通了得,老夫甘拜下風!”

佘三娘微有些失神,人族何時出了這等強橫的人物,生生打得狐族族長低頭服軟,就算正一門門主濮合道真身親至,也未必有此神通。此世人妖二族紛爭不斷,大體還算勢均力敵,妖皇與仙主心存默契,不至釀成大亂,有道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一旦均衡被打破,後果不堪設想。

不過這些輪得到她來操心嗎?佘三娘長長嘆了口氣,這一次被陶金蟾喚醒,原本是歡喜之事,所見所聞卻令她意興闌珊,看不到出路。

狐族族長牽扯太大,他若一心逃遁,也未必留得下。魏十七不爲已甚,將“虎兕出柙刀”輕輕一擺,道:“留下煉妖壺,今日之事便一筆勾銷。”

輸了就得認,付出足夠的代價,原在情理之中,咽不下這口氣,日後贏回來就是了!魏十七索取“子午煉妖壺”,狐三笠並不感到意外,反而鬆了口氣,毫不猶豫答允下來,將壺身拋與對方,二話不說扭頭便走。

陶金蟾將須彌山收入泥丸宮中,目送狐三笠駕一道妖雲,滾滾投龍芻山而去,心中感喟不已,狐族族長,再加上四五位長老,被魏十七殺得鎩羽而歸,留下“子午煉妖壺”作賣命錢,人族何曾這般威風過?天要變了!

他扭頭望了佘三娘一眼,見她神情有些落寞,若有所思,隱隱猜到了幾分,輕咳一聲寬慰道:“此番狐族來襲,幸虧有三娘出手相助,才躲過此劫。世易時移,情勢有變,來日回到仙城,當尋得靈藥寶材,留三娘長駐於世。”

佘三娘心中一動,陶金蟾終於鬆口了,也不枉她爲其出力,看來那位彌羅宗主的強橫刺激了他,正一門要執仙城牛耳,就必須步步爭先,不可有絲毫鬆懈。

不過等了這麼多年,纔等來她要的機會,總算是不負苦心。

魏十七瞥了陶金蟾一眼,約略猜到他想做什麼,曲蓮這具肉身是一體雙魂,佘三娘長駐於世,就意味着曲蓮沉睡不醒,不過這些都是正一門的家事,與他無關。原本存了看熱鬧之心,結果莫名其妙做過一場,將浮生小界中所得血氣揮霍殆盡,粗粗補全“虎兕出柙刀”,又得了“子午煉妖壺”,一進一出,似乎有所虧缺,但血氣終究爲人妖二族所忌,換成法寶神兵,不至頻頻觸動某些人的隱憂。

陶金蟾又向魏十七道:“此番更要多謝魏宗主擊退狐族,爲仙城保存一點元氣,那狐首丘關係重大,此刻尚不便明言,待魏宗主迴轉仙城,勞煩玉趾,到正一門一晤,屆時再把酒細談。正一門在仙城中還算說得上話,日後魏宗主若有差遣,不便向華山宗軒轅派開口,還望惦記着貧道有兩個大人情要還,人情長欠不還,日生利,利滾利,貧道也寢食難安!”

這陶金蟾說話着實有趣,原來濮合道曾經是這樣的性情,倒也值得一交。魏十七微微頷首,臉上露出一絲笑意,招手喚來李一禾,向他引薦這個徒弟,陶金蟾臉上笑嘻嘻,心如明鏡,魏十七對這徒弟甚爲看重,特地喚她上前來,是暗示他照看一二的意思。

陶金蟾仔細打量李一禾,眼中閃過一絲驚豔,誠心誠意誇了她幾句。資質不俗,道途可期,這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客套話,拿來說李一禾,卻並非過譽,以陶金蟾的眼力,自然看得出魏十七這個徒弟非同一般。不過他並不知曉,李一禾能入得了他的法眼,是魏十七以她身體爲鼎爐,祭煉鎮道之寶的結果,並非她自身的資質有多麼出挑。

初次見面,陶金蟾身爲長輩,拿出一枚“芥子珠”贈予李一禾。這見面禮不輕,正一門的芥子珠與須彌山並稱,據說祭煉得當,可以“納須彌於芥子”,不過祭煉芥子珠的法門失傳已久,即便是門主濮合道,也不過拿芥子珠當儲物袋用,並非十分看重。

第十節 心如一片玉壺冰第一百五十二節 面壁之牆第三十一節 生要見人第二十一節 只有一個聲音第九十四節 南方本命血氣第二十一節 煉魂神兵第五十一節 殺他但求心安第一百零七節 小患不弭成大災第六十三節 彎背大蝦公第十六節 大境界大手筆第二十九節 參天造化樹第八十九節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一百三十三節 鐵板一塊第九十二節 蠍子尾巴獨一份第十一節 陽春墮入隆冬第四節 聞風色變的禁地第五十節 欲速而不達第十六節 日進斗金不爲過第八節 零落成泥碾作塵第十七節 鐵琵琶手第四十五節 七八九十年第七十四節 兵行險招第八十一節 吃一塹長一智第一百零二節 小心肝發顫第二十六節 螺螄殼裡做道場第四十八節 何樂而不爲第三十三節 一切只在於她第八節 韓十八侯啞巴第八節 光明宮鑄銅殿第三十五節 當面鑼對面鼓第四十四節 縱然郎心似鐵第五節 雷電法則第九十七節 平地一聲雷第一百零一節 朝天一炷香第四十節 什麼都在變第一百十一節 背靠大樹好乘涼第四十四節 縱然郎心似鐵第一百零三節 鈍刀子割肉第六十三節 鬼將幽蠡第一百四十五節 魚躍龍門第三十五節 彌羅鎮神璽第十三節 孫雀孫瘸子第三十二節 那就不死不休第八十一節 血影分身第一百九十四節 風姿綽約如仙子第五節 如果我死了第三十四節 虢族長老虢暴虎第八節 打腫臉充胖子第二十六節 身大力不虧第二百五十四節 未戰先怯第四十五節 遠水不解近渴第七十二節 如夢亦如幻第二節 他不是孤身一人第十節 打爛這座破城第十四節 入得華山派第七十六節 兵敗如山倒第六十七節 王京仙界第十七節 心中的一根刺第三十節 打造自己的班底第二十節 衆人皆醉我獨醒第二節 母體中的胎兒第十四節 不如收攏在此第五十二節 我們去鐵嶺鎮第二十四節 機緣可以覓第一百零八節 非是吾黨中人第七十四節 恆河數沙劍第二十四節 魔劫即機緣第四十三節 魂魄爲之搖曳第二十節 遠遁千里第三十九節 斬草不除根第九十七節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六十三節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二十七節 鎮將不可力敵第二百五十六節 再塑存世之身第十二節 好一幅皮囊第六十節 八龍陽鈞鎖一龍第三十一節 樊鴟藏兵漢鍾離第九節 一個人的城池第一百零六節 落地鳳凰不如雞第六十九節 顛倒衆生天魔女第三十四節 不知天高地厚第六節 魚大心眼小第七十三節 純陽玄元抱朴第四十節 心如一池春水第四十九節 神鳥不死第二百六十二節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五十四節 皇帝不差餓兵第四十二節 天帝孽種第八十九節 道胎是什麼第二百六十二節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二十三節 人上之人第六十四節 崑崙支脈接天嶺第八十七節 慷他人之慨第八十二節 何事如此慌張第二十七節 赤銅鑄恨棍第八十八節 六字真言第四十八節 暫居族長之位第三十四節 厚積薄發第一百零五節 只落得兩鬢斑白第四十五節 不容她置喙
第十節 心如一片玉壺冰第一百五十二節 面壁之牆第三十一節 生要見人第二十一節 只有一個聲音第九十四節 南方本命血氣第二十一節 煉魂神兵第五十一節 殺他但求心安第一百零七節 小患不弭成大災第六十三節 彎背大蝦公第十六節 大境界大手筆第二十九節 參天造化樹第八十九節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一百三十三節 鐵板一塊第九十二節 蠍子尾巴獨一份第十一節 陽春墮入隆冬第四節 聞風色變的禁地第五十節 欲速而不達第十六節 日進斗金不爲過第八節 零落成泥碾作塵第十七節 鐵琵琶手第四十五節 七八九十年第七十四節 兵行險招第八十一節 吃一塹長一智第一百零二節 小心肝發顫第二十六節 螺螄殼裡做道場第四十八節 何樂而不爲第三十三節 一切只在於她第八節 韓十八侯啞巴第八節 光明宮鑄銅殿第三十五節 當面鑼對面鼓第四十四節 縱然郎心似鐵第五節 雷電法則第九十七節 平地一聲雷第一百零一節 朝天一炷香第四十節 什麼都在變第一百十一節 背靠大樹好乘涼第四十四節 縱然郎心似鐵第一百零三節 鈍刀子割肉第六十三節 鬼將幽蠡第一百四十五節 魚躍龍門第三十五節 彌羅鎮神璽第十三節 孫雀孫瘸子第三十二節 那就不死不休第八十一節 血影分身第一百九十四節 風姿綽約如仙子第五節 如果我死了第三十四節 虢族長老虢暴虎第八節 打腫臉充胖子第二十六節 身大力不虧第二百五十四節 未戰先怯第四十五節 遠水不解近渴第七十二節 如夢亦如幻第二節 他不是孤身一人第十節 打爛這座破城第十四節 入得華山派第七十六節 兵敗如山倒第六十七節 王京仙界第十七節 心中的一根刺第三十節 打造自己的班底第二十節 衆人皆醉我獨醒第二節 母體中的胎兒第十四節 不如收攏在此第五十二節 我們去鐵嶺鎮第二十四節 機緣可以覓第一百零八節 非是吾黨中人第七十四節 恆河數沙劍第二十四節 魔劫即機緣第四十三節 魂魄爲之搖曳第二十節 遠遁千里第三十九節 斬草不除根第九十七節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六十三節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二十七節 鎮將不可力敵第二百五十六節 再塑存世之身第十二節 好一幅皮囊第六十節 八龍陽鈞鎖一龍第三十一節 樊鴟藏兵漢鍾離第九節 一個人的城池第一百零六節 落地鳳凰不如雞第六十九節 顛倒衆生天魔女第三十四節 不知天高地厚第六節 魚大心眼小第七十三節 純陽玄元抱朴第四十節 心如一池春水第四十九節 神鳥不死第二百六十二節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五十四節 皇帝不差餓兵第四十二節 天帝孽種第八十九節 道胎是什麼第二百六十二節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二十三節 人上之人第六十四節 崑崙支脈接天嶺第八十七節 慷他人之慨第八十二節 何事如此慌張第二十七節 赤銅鑄恨棍第八十八節 六字真言第四十八節 暫居族長之位第三十四節 厚積薄發第一百零五節 只落得兩鬢斑白第四十五節 不容她置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