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節 一聲嘆息

把話挑明瞭對雙方都好,魏十七可大大方方祭煉彌羅鎮神璽,李一禾解開心結,主動求歡,有她百般迎合,事半功倍。祭煉鎮道之寶,鼎爐是關鍵,李一禾肉身不固,原本經不起旦旦而伐,好在彌羅鎮神璽以一點太初靈性反哺母體,李一禾得了無窮好處,伐毛洗髓,脫胎換骨,漸漸轉爲傳說中的“萬妙之體”,道行亦隨之一日千里。

先破馬芝溝,再敗狐三笠,魏十七在外域立下的功勳,已足以抵過開宗立派所需,他就此收手,於春山谷閉關不出,加緊祭煉彌羅鎮神璽,平日裡在九折谷露面的,只有那記名弟子一清道人。一清道人得賜“血丹”,不虞意識有失,放心大膽搬運血氣,一步一個腳印,將根基夯實,他本是“半路出家”,得了這一番機緣,才得以擺脫血氣侵蝕,真正踏上了道途。

塗真人對這位彌羅宗主頗爲看重,日常供奉猶在崇雲宗之上,每逢月初十五,請他來到花果山宴飲論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偶然不經意一語,別開生面,令人深思。魏十七常把李一禾帶在身旁,塗真人也知道他寵愛這女徒,投其所好,靈酒珍果多備上一份,賓主每每盡歡而散。

這一日,恰逢一株新栽的紫玉榴開花,結成七枚仙果,塗真人請魏十七來到花果山,請他品鑑一二。那紫玉榴乍一看與尋常石榴相仿,破開外皮,顆粒飽滿多/汁,色作深紫,晶瑩如玉,味道甘美鮮脆,吃一粒,體內靈氣勃發,可抵數日之功。不過這等奇珍異果,對魏十七來說全無效用,他只嚐了嚐味道,隨手塞給李一禾補益靈氣。

塗真人視若不見,隨口說起妖族的異動。

原來狐族大敗的消息傳回妖域,妖皇並未苛責降罪,只是遣龜族族長九千歲去往妖域,與狐三笠勠力同心,穩住陣腳。九千歲體察妖皇的心意,顯然並不是命他取狐族而代之,他生性沉穩,當下率兒郎來到龍芻山下,親自登山見過狐三笠,說了妖皇的旨意,表示願從旁相助,略盡綿薄之力。

靈龜族乃介蟲首領,九千歲不知活了多少年,狐三笠在他跟前直如後生仔一般,雖不至於擡不起頭,氣勢上弱

了三分,尤其當慘敗給人族,威信有所動搖。不過有九千歲爲臂助,狐三笠心中有了底,重振旗鼓,步步爲營,將陣線向前推進,短短數十日間,人妖二族爆發了三場大戰,表面上看勢均力敵,實則是人族吃了點虧,原先振奮的士氣再度跌落,回覆到從前。

不過塗真人只要確保人族修士守住九折谷,不至潰敗即可,一時的得失,風輕雲淡,根本沒放在心上。他真正關注的卻是另一事。浮生子來到外域,對彌羅宗主的愛徒表現出莫名的興趣,還指使狐首丘出面,邀她一見,結果鬧了通不愉快,眼下二人雖相安無事,一旦撕破臉,九折谷不得安寧尚在其次,只怕連外域都承受不住二人的怒火。

塗真人旁敲側擊,向他問起浮生子之事,魏十七也不隱瞞,將突厥草原浮生之墓的舊事略說了幾句,與塗真人所知大致無二,只是多了些不爲人知的細節。塗真人猶豫再三,向魏十七透露了浮生子來歷,他卻是狐母人父誕下的半妖,生身父母俱是二族大能,天賦異秉,與仙城之主師出同門,二人意氣相投,情同手足。

魏十七問起仙主的名號,塗真人卻笑而不答,他雖然知曉,卻囿於道誓,不得付諸言語。只道仙主與妖皇是此界僅存的上境大能,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在塗真人眼中,魏十七雖然橫空出世,卻還不足以與他們比肩。魏十七心中暗覺可笑,井底之蛙,水潭中的魚蝦,就憑他們也敢談論“上境”?

二人心存默契,不再談論浮生子師兄弟,說些風花雪月岔開話題,不知爲何,總有些索然無味。魏十七舉杯一飲而盡,起身欲告辭而去,忽然心血來潮,伸手拈出一道星符,星力纏繞於指間,飄來蕩去,如泣如訴。浮生子借星符傳遞心意,邀魏十七前往苦覺山披瀝崖一會,有要事相商,不見不散。

他若有所思,看了一眼李一禾,心中忖度如何安置她。塗真人看出了什麼,笑道:“魏宗主如有急事他往,不妨將令徒暫留花果山,有老道在,定不會有失。”

魏十七微一沉吟,頷首道:“也好,有勞真人看顧一二,魏某去去便回。”他在李一禾肩頭按

了按,低聲關照幾句,又朝塗真人拱拱手,身影一晃,駕血光凌空飛起,略作徘徊,徑直投苦覺山而去。

魏十七去後,空山寂寂,鳥語蟲鳴,李一禾百無聊賴,隨手剝下一粒紫玉榴,慢慢放入口中,玉齒輕叩,鮮甜的汁水淌入喉中,胸腹騰起一股暖意,醺醺然不無醉意。塗真人靜靜望着她,目光中帶着三分詫異,三分欣喜,三分慈祥,拿了一隻紫玉榴,探身放在她面前,像老漢寵溺孫女。李一禾看了他一眼,流露出詢問之色,塗真人打了個手勢,讓她只管收下,這是附贈的禮物,無須客氣。

李一禾朝他笑笑,拿起紫玉榴揣在袖中,伸手摸了摸,正待開口道謝,塗真人臉色忽然一凝,招手示意她到自己身後來。李一禾心知有異,忙起身躲到他身後,只覺天色驟然一暗,二十八宿此隱彼現,星光微茫,漸次連成一線,勾勒出一道陌生的身影,破碎虛空,舉步跨將出來,正是浮生子。

塗真人一聲嘆息,深感頭疼,高大的身影擋住李一禾,挺直腰板,沒有後退半步。他知曉浮生子的來意,費盡心機引開魏十七,只爲李一禾而來,連他都能看出此女的玄異,更何況浮生子。只是受人之託,忠人之事,除非仙主親臨花果山,他只能退避三舍,單憑浮生子,卻還不夠分量。

浮生子面沉如水,注視他片刻,好奇道:“你要護着李一禾,又能護到幾時?我只要從她身體中取走一物,並無惡意。”

塗真人呵呵笑道:“適才正主兒在此,閣下爲何不當面跟他說?卻要使手段將他引走,未免自欺欺人!”

浮生子想了想,坦然道:“那位魏宗主神通廣大,我沒有把握壓服,只能使些不上臺面的小手段。苦覺山披瀝崖自有人能困住他,塗真人拖延時間也是無用。”

塗真人臉色微變,脫口道:“難不成……是仙主……”

浮生子搖首道:“塗真人未免太過小瞧師兄了,他若要取什麼,誰人能阻——”正言說之際,忽見李一禾雙足一軟跌倒在地,雙手按住小腹,面露痛苦之色。

第四十七節 扶搖直上九萬里第二十六節 大姑娘上轎第七十六節 盡在不言中第三十五節 耐久力不行第三十六節 看破說破第六十九節兩害相權取其輕第九十二節 雲漿殿主第六十五節 長夜漫漫第九節 小細身軀小細牙第八十二節 脫不開干係第一百三十五節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十八節 堂堂正正之謀第六節 不成功便成仁第三十五節 後來居上第七十一節 咽不下也要咽第十六節 一夜無話第二十二節 浮白嶺魚娥第八十七節 慷他人之慨第一百零二節 先殺己再殺敵第七十八節 不急於一時第七十九節 只論生死第一百五十八節 天地磨盤第十一節 南疆第一大湖第十九節 金鱗化龍第八十六節 甩得出圈不回第一百十一節 背靠大樹好乘涼第六十六節 心有餘而力不足第一節 不死也得脫層皮第七十九節 雄心壯志未消磨第五十八節 三十六天魔女第二十二節 橫豎不能餓死第八十九節 消受不起第一百三十九節 每臨大事有靜氣第六十二節 現割現烤現吃第八十二節 趁他病要他命第七十二節 雷電之力第三十六節 一客不煩二主第三十八節 二十四具法身第二百四十一節 還惑界以舊顏色第四十三節 真人面前不說假第二十九節 憋屈的七年第四十二節 我管你去死第十八節 止步於耳目之娛第五十節 千頭萬緒第三十一節 師爲徒徒爲師第九十五節 斛鼎鬥瓿升壺第五十九節 死生有命第四十一節 帝子從未遠離第六十八節 如鉤如爪如籠第三十六節 如同炮製雞犬第八十八節 生死置之度外第二十一節 世界的盡頭第二十六節 狼心豹子膽第四十五節 大人有大量第四節 病急亂投醫第四十八節 山人自有妙計第七十節 七星大日真身第七十三節 得償所願第十一節 六龍化日第五節 一腳踢到鐵板上第三十八節 大道至簡第六十節 萬事皆有可能第五節 要出大事了第四十節 滔滔冥河水第六十二節 三足鼎立第四節 法則之線第一百九十二節 螻蟻尚且偷生第四十一節 水火深處第三十三節 須得拿個說法第七節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六十八節 賺個吆喝聽個響第五十節 重樓殿主洪道乾第五十七節 小池容不下大魚第三十節 魚躍龍門第三十四節 舊山松竹老第七十節 七星大日真身第三十九節 跟對了人有湯喝第八十七節 仙傀儡煉妖傀儡第八十一節 翻手爲雲覆手雨第九十六節 欲速則不達第七十三節 汝還有何手段第四十四節 還有一事相托第六十九節 血舍利手鍊第七十六節 時來天地皆同力第五十四節 是戰是降是走第九十六節 隔行如隔山第十九節 打人不打臉第六十一節 爭一時之長短第三十二節 思緒變得紊亂第六十五節 長夜漫漫第一百零九節 想到一齣是一齣第九十一節 上食埃土第六十九節 堪比上品法寶第五十七節 胳膊擰不過大腿第二節 天無二日第三十二節 存乎一念間第九十五節 斛鼎鬥瓿升壺第六十三節 鬼將幽蠡第八十二節 何事如此慌張第十五節 待如何又如何
第四十七節 扶搖直上九萬里第二十六節 大姑娘上轎第七十六節 盡在不言中第三十五節 耐久力不行第三十六節 看破說破第六十九節兩害相權取其輕第九十二節 雲漿殿主第六十五節 長夜漫漫第九節 小細身軀小細牙第八十二節 脫不開干係第一百三十五節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十八節 堂堂正正之謀第六節 不成功便成仁第三十五節 後來居上第七十一節 咽不下也要咽第十六節 一夜無話第二十二節 浮白嶺魚娥第八十七節 慷他人之慨第一百零二節 先殺己再殺敵第七十八節 不急於一時第七十九節 只論生死第一百五十八節 天地磨盤第十一節 南疆第一大湖第十九節 金鱗化龍第八十六節 甩得出圈不回第一百十一節 背靠大樹好乘涼第六十六節 心有餘而力不足第一節 不死也得脫層皮第七十九節 雄心壯志未消磨第五十八節 三十六天魔女第二十二節 橫豎不能餓死第八十九節 消受不起第一百三十九節 每臨大事有靜氣第六十二節 現割現烤現吃第八十二節 趁他病要他命第七十二節 雷電之力第三十六節 一客不煩二主第三十八節 二十四具法身第二百四十一節 還惑界以舊顏色第四十三節 真人面前不說假第二十九節 憋屈的七年第四十二節 我管你去死第十八節 止步於耳目之娛第五十節 千頭萬緒第三十一節 師爲徒徒爲師第九十五節 斛鼎鬥瓿升壺第五十九節 死生有命第四十一節 帝子從未遠離第六十八節 如鉤如爪如籠第三十六節 如同炮製雞犬第八十八節 生死置之度外第二十一節 世界的盡頭第二十六節 狼心豹子膽第四十五節 大人有大量第四節 病急亂投醫第四十八節 山人自有妙計第七十節 七星大日真身第七十三節 得償所願第十一節 六龍化日第五節 一腳踢到鐵板上第三十八節 大道至簡第六十節 萬事皆有可能第五節 要出大事了第四十節 滔滔冥河水第六十二節 三足鼎立第四節 法則之線第一百九十二節 螻蟻尚且偷生第四十一節 水火深處第三十三節 須得拿個說法第七節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六十八節 賺個吆喝聽個響第五十節 重樓殿主洪道乾第五十七節 小池容不下大魚第三十節 魚躍龍門第三十四節 舊山松竹老第七十節 七星大日真身第三十九節 跟對了人有湯喝第八十七節 仙傀儡煉妖傀儡第八十一節 翻手爲雲覆手雨第九十六節 欲速則不達第七十三節 汝還有何手段第四十四節 還有一事相托第六十九節 血舍利手鍊第七十六節 時來天地皆同力第五十四節 是戰是降是走第九十六節 隔行如隔山第十九節 打人不打臉第六十一節 爭一時之長短第三十二節 思緒變得紊亂第六十五節 長夜漫漫第一百零九節 想到一齣是一齣第九十一節 上食埃土第六十九節 堪比上品法寶第五十七節 胳膊擰不過大腿第二節 天無二日第三十二節 存乎一念間第九十五節 斛鼎鬥瓿升壺第六十三節 鬼將幽蠡第八十二節 何事如此慌張第十五節 待如何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