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節 三眼神童二郎神

四月西沉,三日東昇,萬道金箭灑遍河丘城,陰霾一掃而空,然而沒有人感到輕鬆,從城頭望去,平靜的荒漠騷動不安,如同一條巨龍在地下翻滾,動靜越來越大,荒漠變成了洶涌澎湃的沙海,掀起數百丈高的沙塵暴,遮天蔽日,滾滾撲上前來。幾乎與此同時,大地開始顫抖,數息之後,一條深不見底的溝壑豁然中裂,橫貫整個河丘城,劃下了歪歪扭扭,無比醜陋的一筆。

沙塵暴鋪天蓋地,到處都是灰濛濛一片,魏十七踢起一塊石頭,翻滾着掉下溝壑,側耳傾聽,一路磕磕碰碰,良久才消失了聲響。他看了沙艨艟一眼,道:“沙城主可欲下去一探?”

聽他的口氣,似乎有意深入溝壑一看究竟,沙艨艟不願把人情都耗盡,慨然道:“魏城主暫歇一回,且看沙某的手段!”

候在一旁的幾名心腹主動請纓,紛紛道:“城主,不如讓吾等打個前陣!”

沙艨艟哈哈大笑道:“不用你們,出了岔子還要老子擦屁股,老老實實待在這裡!”說着,他肩膀一搖現出原形,青面獠牙,四條胳膊丫丫叉叉,六團魂眼齊齊亮起,魂魄之力瀰漫全身,一躍跳入溝壑中,人在半空,眉心扭曲綻裂,現出第三隻眼珠,放射一道白光,黑暗之中纖毫畢現。

魏十七怔了一下,嘴角露出一絲笑意,心道:“有意思!三眼神童二郎神!”

秦貞探頭看了半晌,輕聲道:“溝底熱氣氤氳,像個大火爐。”鬼修體質屬陰,對陽氣再敏銳不過了,若非有這具身軀寄魂,三日當空,她斷不敢貿然現形。

魏十七沉吟道:“大概是地熱吧!”

他二人隨口言說,落在有心人耳中,相互使着眼色,忙不迭跑去城中,喚了幾個身強力壯的妖奴,扛來幾大缸清水,用木板蓋得嚴嚴實實,以免被沙塵沾污了。

魏十七笑了起來,道:“你們一個個倒有眼色……”

沙艨艟五指如鉤,插入土石中化解下墜之勢,停停落落深入地下數十丈,兀自不見底,熱氣撲面而來,呼吸不暢,四下裡死氣沉沉,讓人心裡一陣陣發毛。但事到臨頭,也由不得他退縮,沙艨艟抖擻精神,提起十二分警惕,加快速度往下滑落。

如同置身於大蒸籠裡,乾柴烈火煮個不休,沙艨艟不得不催動魂魄之力,將蓬勃熱力阻隔在外。他心中有些後悔,一時疏忽,沒帶幾件陰寒器物護身,魂魄之力雖然流失不多,但時間長了,也是不小的損耗。

熱氣肆虐,狂暴地抽打着身軀,汗流浹背,身上的衣衫溼了幹,幹了又溼,不知過了多久,眼前忽然一亮,溝壑終於見到了底,一片起伏的沙礫映入眼簾,前後望不到頭。沙艨艟鬆開五指落在沙礫上,冷不提防,猶如一腳踏進沸油中,呲牙咧嘴跳將起來,雙手抱住腳掌。“燙燙燙燙燙!”他低頭看去,靴底早被燙穿,連厚實的老繭都有些發軟。

難怪這鬼地方寸草不生,連蟲都找不到半隻!沙艨艟以魂魄之力護住腳掌,小心翼翼踏上沙礫,這回有了準備,不至於燙得失態,不過溝底如此詭異,實不宜久留,他前後巡視了一回,眉心第三隻眼神目如電,一無所獲,當下四臂發力,攀住土石躥了上去。

一來一回,耗費數個時辰,重新回到地面上,沙艨艟長長舒了口氣,將上身衣衫扯得粉碎,大叫道:“水來——”

一旁的心腹早有準備,掀去木板,擡起大缸,底朝天,將水傾在沙艨艟頭上。他渾身溼透,張開大嘴咕咚咕咚連灌十幾口水,這才一解燥熱乾渴,連叫“爽快”!

秦貞躲在魏十七身後,不願去看他的醜態。沙艨艟“爽快”了一回,渾身上下水汽蒸騰而起,不多會便已乾透,他接過手下遞過來的衣物,隨手披在身上,招呼魏十七踏進附近的一間石室中,催動眉心第三隻眼,將一道白光照在牆壁上,顯出溝底的情形。

魏十七看得甚是仔細——除了沙礫,還是沙礫,雖然沒什麼可看的,但這一切印證了他的猜測。

“魏城主怎麼看?”沙艨艟收起第三隻眼,恢復人形,誠心誠意向他請教。

魏十七道:“依我看來,千都荒漠正不斷侵蝕河丘城,若不能及早阻止那東西,河丘城只怕會被夷爲平地。”

沙艨艟嘆息道:“是啊,可惜了,河丘界圖無人能打開,否則的話,何至於落到這般境地!”

魏十七心存好奇,道:“沙城主可否借界圖一觀?”

“這有何妨,魏城主請看!”

沙艨艟張口吐出一根卷軸,長不足半尺,非金非木,渾然如一。魏十七接在手中,翻來覆去看了半天,試着展開界圖,他雙臂的力量大得異乎尋常,但卷軸毫無反應,紋絲不動。

沙艨艟解釋道:“這界圖須以精血驅使,非遇其主,不得打開。當年天妖佔有大瀛洲時,可覽其四,及至吾輩崛起,取而代之,止可覽其二。”

“大明界圖和千都界圖?”

“不錯,如今千都已毀,只剩下大明一張界圖了。”

“什麼樣的血脈才能打開界圖?”

沙艨艟苦笑道:“這個真說不準,吾輩體內血脈冗雜,就連文、翟二位城主也弄不清,究竟是哪一種血脈恰好契合了界圖。據說大瀛洲鼎盛之時,有十大天妖成就真仙之軀,其中七人以精血煉化界圖,唯有這七種血脈,足夠濃郁,才能驅動相應的界圖。”

“不知是哪十大天妖?”魏十七心頭一跳,成就真仙的天妖,他倒知道一人,龍澤中的那個怪夢,巴蛇!

“天妖中的強者,無非是地淵黑龍、碧梧妖鳳、首窮天狐、北漠天狼之流,不過這些天妖的血脈,是不大可能流傳到吾輩之中的。對了,魏城主身具龍澤巴蛇的血脈,倒不妨試試,不過這河丘界圖看來是無緣了……”

魏十七將卷軸還給沙艨艟,道:“千都城一度被稱爲‘鳳城’,翟城主莫非身具妖鳳的血脈?”

“也許吧,這種事情全憑運氣,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沙艨艟張口一吸,將卷軸吞入腹中,拍拍肚皮,自嘲道,“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是這麼說來着的吧!”

他似乎意有所指,對妖奴的前途並不十分看好。

第三十三節 撐起一洲之地第十一節 六龍化日第九十七節 廣恆殿主第一百零一節 三分天下第五節 方便之門第三十四節 不知天高地厚第十節 識途老馬地頭蛇第九節 一夜夫妻百日恩第七十三節 赤裸裸毫不掩飾第三十二節 像野獸一樣第八十二節 一滴何曾到九泉第四十九節 良禽擇木而棲第五十六節 一日爲師第五十五節 落肚爲安第七十八節 換取一塊烏金礦第六十六節 不必如此做戲第一百零八節 頭疼欲裂第三節 地裂近在眼前第一百三十三節 兩岸猿聲淒涼第三十三節 這一去山高水長第七十五節 撼山巨熊第五十七節 故事的隱喻第十二節 冰封鬼門關第四十五節 一根針千條線第二百零八節 圖窮匕見第六十七節 理當照應一二第五十一節 小細胳膊小細腿第二百二十三節 只能進不能退第三十三節 這一去山高水長第四十二節 冶煉魂器之法第四十節 滔滔冥河水第五十七節 胳膊擰不過大腿第七十六節 今朝重立舊姓名第四十七節 久旱逢甘霖第四十二節 田三白老伏輪軟第五十節 時日無多第一百零三節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四十三節 煙行媚視的師妹第一百三十五節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十四節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四十一節 反其道而行之第二十三節 有舍有得第三十三節 重生還是殞滅第四十五節 東一攤西一攤第三十四節 一萬年太久第三十一節 蟠桃盛會第一百五十六節 赤金蠻牛第一百三十三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十二節 師兄救我第五十一節 只是下場慘了點第十六節 潛滋暗長第十三節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六節 小廟容不下大神第十八節 玉清元始天尊第八十四節 變成一條死魚第九十八節 本是同根生第十一節 一聲清冽的鳳鳴第二十三節 有舍有得第三十六節 粉身碎骨而無悔第二十八節 接天嶺之變第九節 竹筒倒豆子第二十四節 鏡花水月一場空第五十五節 鐵佛靜默不語第七十二節 真靈晦明第三節 驚濤駭浪連天起第一百零七節 合則存分則亡第八十八節 接骨木浮宮第三十九節 開弓如滿月第九節 玄都論道第六十節 鎮將不滅第一百節 響鑼不用重敲第三十一節 師傅領進門第三十二節 一開口便交底第三十三節 十八盤巡守第七十六節 瞻馬首附驥尾第一百二十節 竹筒倒豆子第五十四節 太歲頭上動土第十八節 羅剎妖鬼第一百零二節 琵琶一曲動人憐第四十二節 道窮則變第九十二節 雲漿殿主第一百十二節 不知天高地厚第三十五節 天賦神通第十三節 不幸中的大幸第八節 喪家狗漏網魚第二十五節 由此界入小界第四十七節 混沌一氣洞天鎖第六十節 雪精蛇魂第二十一節 先知先覺第二十三節 非戰之罪第六節 還在一方天地第一百二十二節 習慣成自然第六十四節 不能輕易妥協第五十節 不可同日而語第七十三節 一而再再而三第二十三節 人力有時窮盡第十三節 都過來磕頭吧第六節 補鍋匠的把式第九十六節 豬油蒙了心第二百零九節 一語道破天機
第三十三節 撐起一洲之地第十一節 六龍化日第九十七節 廣恆殿主第一百零一節 三分天下第五節 方便之門第三十四節 不知天高地厚第十節 識途老馬地頭蛇第九節 一夜夫妻百日恩第七十三節 赤裸裸毫不掩飾第三十二節 像野獸一樣第八十二節 一滴何曾到九泉第四十九節 良禽擇木而棲第五十六節 一日爲師第五十五節 落肚爲安第七十八節 換取一塊烏金礦第六十六節 不必如此做戲第一百零八節 頭疼欲裂第三節 地裂近在眼前第一百三十三節 兩岸猿聲淒涼第三十三節 這一去山高水長第七十五節 撼山巨熊第五十七節 故事的隱喻第十二節 冰封鬼門關第四十五節 一根針千條線第二百零八節 圖窮匕見第六十七節 理當照應一二第五十一節 小細胳膊小細腿第二百二十三節 只能進不能退第三十三節 這一去山高水長第四十二節 冶煉魂器之法第四十節 滔滔冥河水第五十七節 胳膊擰不過大腿第七十六節 今朝重立舊姓名第四十七節 久旱逢甘霖第四十二節 田三白老伏輪軟第五十節 時日無多第一百零三節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四十三節 煙行媚視的師妹第一百三十五節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十四節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四十一節 反其道而行之第二十三節 有舍有得第三十三節 重生還是殞滅第四十五節 東一攤西一攤第三十四節 一萬年太久第三十一節 蟠桃盛會第一百五十六節 赤金蠻牛第一百三十三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十二節 師兄救我第五十一節 只是下場慘了點第十六節 潛滋暗長第十三節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六節 小廟容不下大神第十八節 玉清元始天尊第八十四節 變成一條死魚第九十八節 本是同根生第十一節 一聲清冽的鳳鳴第二十三節 有舍有得第三十六節 粉身碎骨而無悔第二十八節 接天嶺之變第九節 竹筒倒豆子第二十四節 鏡花水月一場空第五十五節 鐵佛靜默不語第七十二節 真靈晦明第三節 驚濤駭浪連天起第一百零七節 合則存分則亡第八十八節 接骨木浮宮第三十九節 開弓如滿月第九節 玄都論道第六十節 鎮將不滅第一百節 響鑼不用重敲第三十一節 師傅領進門第三十二節 一開口便交底第三十三節 十八盤巡守第七十六節 瞻馬首附驥尾第一百二十節 竹筒倒豆子第五十四節 太歲頭上動土第十八節 羅剎妖鬼第一百零二節 琵琶一曲動人憐第四十二節 道窮則變第九十二節 雲漿殿主第一百十二節 不知天高地厚第三十五節 天賦神通第十三節 不幸中的大幸第八節 喪家狗漏網魚第二十五節 由此界入小界第四十七節 混沌一氣洞天鎖第六十節 雪精蛇魂第二十一節 先知先覺第二十三節 非戰之罪第六節 還在一方天地第一百二十二節 習慣成自然第六十四節 不能輕易妥協第五十節 不可同日而語第七十三節 一而再再而三第二十三節 人力有時窮盡第十三節 都過來磕頭吧第六節 補鍋匠的把式第九十六節 豬油蒙了心第二百零九節 一語道破天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