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節 豬油蒙了心

大梁國在震盪和惶恐中度過了乾泰十六年。

西北叛亂綿延多年,久久未平,有愈演愈烈之勢,卻好比潰爛的外傷,不至威脅性命,鄧樸很早就意識到,河北三鎮纔是動搖大梁國運的心腹大患。他竭盡所能,明裡暗裡削弱藩鎮的兵權,卻始終未能如願,而淄青節度使李烈和山南東道節度使侯希楷聯手作亂,給了藩鎮進一步壯大的機會,朝廷好不容易平叛,三鎮尾大不掉,割據之勢已成定局。

在那一次平叛中,鄧樸的兩個兒子和三個孫子都戰死沙場,與無數忠心耿耿將士一起葬身在黃土下,朝廷元氣大傷,藩鎮猶如毒瘤生於膏肓,不可觸動,只能姑息妥協,避免觸動河北的驕兵悍將。鄧樸權衡利害,決意用生命最後十年,暗中謀劃佈局,不惜一切代價,徹底解決河北三鎮,爲朝廷永絕後患。

河北三鎮位於大梁國北方邊境,如一道屏障,肩負阻絕胡人南下的重責,朝廷一旦與三鎮節度使撕破臉皮,彼輩喪心病狂,很可能引狼入室,勾結胡人興兵作亂。西北叛亂打打停停,朝廷歲入捉襟見肘,天災人禍,最艱難的幾個年頭,連百官俸祿都未能足額發放,爲了避免大梁國陷入全面混戰,鄧樸不得不謹慎從事。

鄧樸深思熟慮,從三個方面加以部署,一是遣使與胡人的首領聯絡,消除潛在的威脅,二是扶持鄧去疾鄧茂父子,利用江都大營訓練新軍,三是控制貫通南北的大運河,確保江南的財賦萬無一失。

這些部署耗日持久,收效緩慢,但大梁國就像一個重症纏身的病人,經受不起猛藥的摧殘,只能徐徐圖之。然而局勢的演變往往出人意表,鄧樸萬萬沒想到,趙帥趙伯海竟橫空出世,從西北叛軍中脫穎而出,佔據夾關天險,勾結胡人覬覦中原,河北三鎮忽起內亂,羊氏滿門覆滅,胡人大軍南下擄掠,三鎮開門揖盜,防線形同虛設。

是不能打,不敢打,還是不願打,朝廷已經無力追究了,天子樑元昊匆匆移駕揚州,留儲君樑治平鎮守京師,

(本章未完,請翻頁)

形勢危急,天下震動。鄧樸原以爲此戰曠日持久,死難無數,沒想到一夜之間胡人竟倉皇退去,局勢急轉,三鎮節度使聞訊,立刻換了一副忠於朝廷的面孔,調兵遣將沿途截殺,胡人一潰千里,死傷慘重,沒有十年八載恢復不了元氣。

有道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樑元昊棄城而走,民怨如沸,樑治平力挽狂瀾,衆望所歸,士林已有“天子退位,儲君登基”之議,在宰相魏國祥的勸說下,樑元昊只得繼續滯留揚州,遲遲未能迴轉京師。

鄧樸隱約得知,胡人退兵的真正原因,是仙城修道人暗中出手,跋涉數百里,單人只劍,一氣斬殺數十胡將,這才奠定了勝局。儲君樑治平得華山宗支持,而這位仗劍破敵的修道人,正是來自華山宗的劍修李希夷。大梁國是仙城扶持的俗世王朝,鄧樸並不在意陛下百年之後誰人繼位,人心所向,天時地利人和齊備,他雄心勃勃,正待一舉解決藩鎮,忽患中風,半身不遂,眼看撐不過百日。鄧樸不甘心死在病榻上,修書一封,八百里加急送往揚州城,陳述利害,說動天子樑元昊調邗軍北上,畢其功於一役。

邗軍拔營徐徐北上,鄧去疾避人耳目,輕車簡從,先行一步潛入京城探望老父。鄧樸壽元原本所剩無幾,但服下華山派掌門所賜丹藥後,居然吊住了一口氣,精神亦恢復了幾分,根本不像將死之人。夜深人靜,鄧去疾向老父推心置腹,坦言儲君鎮守京師,轉危爲安,天下歸心,連當今天子都心存忌憚,若再收回河北三鎮,令天子何以自處?難不成當真讓位與儲君?何況,儲君一旦登基,淮王樑治中又該如何是好?

鄧樸知曉鄧去疾與淮王過從甚密,卻沒想到,他將身家性命和五萬邗軍盡數押在他身上,視儲君爲仇讎,插手皇家紛爭。震驚之餘,鄧樸用力拍打病榻,怒斥鄧去疾不分輕重緩急,無論誰登上天子之位,都少不得邗軍的支持,他又何必豬油蒙了心,摻和天子家事!河北三鎮乃大梁國心腹之患,時機稍縱即逝,他只要有一口氣在,就一定要掃平三鎮,

(本章未完,請翻頁)

奠定大梁國今後數十載長治久安。

鄧樸喝令鄧去疾跪下聽命,鄧去疾見勸說不動,便狠心親手弒父,一掌震斷他心脈。邗軍不可輕動,河北三鎮必須反,樑元昊只能讓位給淮王樑治中,大梁國遷都揚州,這是他與淮王秘議的結果,無論誰都不能阻擋。

至於儲君擋了淮王的路,那就只能將這塊石頭踢走了。

命運就這樣開了個惡意的玩笑,對暮氣沉沉的大梁國來說,鄧樸暴亡無疑是沉重的打擊,河北三鎮的叛軍分東西兩路齊頭並進,邗軍遲遲沒有動靜,朝廷無人可用,樞密使聞達對着地圖徹夜難眠,陷入兩難的境地。東都殘破,北都糜爛,可堪一戰的兵將都駐紮在天京城,陪都可失,京城不能失,聞達不敢抽調城內駐軍,只得死馬當活馬醫,一面起用賦閒在家的張道猷,一面召集各路義師共赴國難。

鄧樸已死,聞達孤掌難鳴,只能自個兒拿主意,他跟府中幕僚商議再三,決定讓張道猷去往東都募兵,想方設法守住渭河一線,勤王義師奔赴北都,相助龍城尹唐獻仁守城。

中原武林歷來以少林武當爲首,但胡人南下,京師危急,二派卻存了明哲保身的心思,只遣若干弟子虛應故事,華山派掌門厲軾挺身而出,振臂一呼應者雲集,背後更有仙城華山宗的支持,可謂名至實歸。但這一次馳援北都,華山掌門不知何故未曾露面,華山派亦早已撤離京師,不知所蹤,羣龍無首,嵩山派掌門丁雙鶴勉強站出來,召集武林各派赴北都抵禦外寇。

行至半途,一人飄然而至,夤夜找上丁雙鶴,自稱是華山宗修道人胡慕仙,奉師門之命,前來助他一臂之力。丁雙鶴早知瀾滄派與華山宗結盟一事,聞言心中大定,拐彎抹角問起華山派的下落,胡慕仙笑而不答,只命他設法尋個知兵善戰的將才來,凡間刀兵攻伐,他是不會輕易插手的。丁雙鶴微微一怔,不插手攻伐,那麼他來這裡做什麼?

第二十五節 三小關一瓶頸第七十五節 關門放狗第四十節 滔滔冥河水第一百十四節 一線之隔第五十五節 吃錯藥昏了頭第四十八節 拿不出賭不起第二十六節 不退不避不留手第一節 有的時候自嘲第二十七節 心底無私天地寬第二百三十四節 螻蟻尚且偷生第十九節 命裡無時莫強求第四十六節 非戰之罪第二十八節 久違的光明第六十八節 賺個吆喝聽個響第四節 浮白嶺魚娥第四十二節 妖皇羅霰第二十三節 虛應一番故事第十八節 寄人籬下第一百零二節 雷電法則第五十八節 未到山窮水盡第十五節 買你一條性命第十五節 六指頭幫忙第五十二節 一動不如一靜第四十五節 山中無老虎第八十三節 沒有退路可言第十二節 好人有好報第六十五節 三眼神童二郎神第二十七節 天機亦可窺見第四十七節 迴光返照第二十四節 先天五羅輕煙壺第四十節 我是打不過你第一百零六節 蛇盤谷腹地第一百四十三節 無人能獨善其身第二十二節 兇星戾星殺星第一百四十一節 大雷音寺第一百零六節 赤焰金晶第三十九節 有舍纔有得第三十五節 讓她情何以堪第三十三節 果然狡詐第二十九節 天崩地裂一聲響第二十七節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二十五節 人心不足蛇吞象第七十三節 九頭巨蛇第六十四節 吃到嘴的肥肉第二十五節 魂兵魄胄第二十八節 試一試手氣第五十七節 眼前忽然一亮第一百十一節 百鬼夜行第三十五節 又能如之何第八十五節 賣拳頭的體修第七十一節 魔獸的腳力第五十一節 老對手老對頭第八十節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五十三節 老壽星上吊第三十三節 胸中自有丘壑第四十節 黃龍子坐化於此第七十二節 固所願也第二十五節 一番心血付東流第三十六節 血氣正法第三十二節 三寶碾玉環第六十四節 成仙尚未可知第十五節 蒼龍煉體術第十八節 止步於耳目之娛第六十三節 彎背大蝦公第十節 六龍回馭斬第三十二節 論跡不論心第六十八節 六頭鐵背狼妖第一百零八節 頭疼欲裂第十節 山城同名第八十九節 蛇無頭不行第一百三十三節 兩岸猿聲淒涼第三十三節 血氣正法動人心第八十六節 上界即惡界第三十七節 不忘初心第三十五節 自以爲是的瘋子第二十八節 屠龍真陰刀第三十五節 守成不如進取第五十九節 冤家宜解不宜結第三十節 六棱赤玉柱第一百七十一節 往事不堪回首第八十七節 你會等到結果的第六十節 山河元氣鎖第三十九節 闢水魔犀第七十五節 關門放狗第三十七節 天魔本源氣第四十二節 法則本源第一百六十六節 有過之無不及第一節 別擔心待會見第一百三十四節 十八泥犁經第三節 未知生焉知死第三十節 六棱赤玉柱第三十六節 師兄的身材真好第六十八節 掘了道門的根第九十七節 沸騰的大地第四節 浮白嶺魚娥第一百二十六節 咫尺之遙如無距第一節 別擔心待會見第五十節 居然活到現在第三十九節 陰鎖陽鎖第六節 撐不了多久
第二十五節 三小關一瓶頸第七十五節 關門放狗第四十節 滔滔冥河水第一百十四節 一線之隔第五十五節 吃錯藥昏了頭第四十八節 拿不出賭不起第二十六節 不退不避不留手第一節 有的時候自嘲第二十七節 心底無私天地寬第二百三十四節 螻蟻尚且偷生第十九節 命裡無時莫強求第四十六節 非戰之罪第二十八節 久違的光明第六十八節 賺個吆喝聽個響第四節 浮白嶺魚娥第四十二節 妖皇羅霰第二十三節 虛應一番故事第十八節 寄人籬下第一百零二節 雷電法則第五十八節 未到山窮水盡第十五節 買你一條性命第十五節 六指頭幫忙第五十二節 一動不如一靜第四十五節 山中無老虎第八十三節 沒有退路可言第十二節 好人有好報第六十五節 三眼神童二郎神第二十七節 天機亦可窺見第四十七節 迴光返照第二十四節 先天五羅輕煙壺第四十節 我是打不過你第一百零六節 蛇盤谷腹地第一百四十三節 無人能獨善其身第二十二節 兇星戾星殺星第一百四十一節 大雷音寺第一百零六節 赤焰金晶第三十九節 有舍纔有得第三十五節 讓她情何以堪第三十三節 果然狡詐第二十九節 天崩地裂一聲響第二十七節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二十五節 人心不足蛇吞象第七十三節 九頭巨蛇第六十四節 吃到嘴的肥肉第二十五節 魂兵魄胄第二十八節 試一試手氣第五十七節 眼前忽然一亮第一百十一節 百鬼夜行第三十五節 又能如之何第八十五節 賣拳頭的體修第七十一節 魔獸的腳力第五十一節 老對手老對頭第八十節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五十三節 老壽星上吊第三十三節 胸中自有丘壑第四十節 黃龍子坐化於此第七十二節 固所願也第二十五節 一番心血付東流第三十六節 血氣正法第三十二節 三寶碾玉環第六十四節 成仙尚未可知第十五節 蒼龍煉體術第十八節 止步於耳目之娛第六十三節 彎背大蝦公第十節 六龍回馭斬第三十二節 論跡不論心第六十八節 六頭鐵背狼妖第一百零八節 頭疼欲裂第十節 山城同名第八十九節 蛇無頭不行第一百三十三節 兩岸猿聲淒涼第三十三節 血氣正法動人心第八十六節 上界即惡界第三十七節 不忘初心第三十五節 自以爲是的瘋子第二十八節 屠龍真陰刀第三十五節 守成不如進取第五十九節 冤家宜解不宜結第三十節 六棱赤玉柱第一百七十一節 往事不堪回首第八十七節 你會等到結果的第六十節 山河元氣鎖第三十九節 闢水魔犀第七十五節 關門放狗第三十七節 天魔本源氣第四十二節 法則本源第一百六十六節 有過之無不及第一節 別擔心待會見第一百三十四節 十八泥犁經第三節 未知生焉知死第三十節 六棱赤玉柱第三十六節 師兄的身材真好第六十八節 掘了道門的根第九十七節 沸騰的大地第四節 浮白嶺魚娥第一百二十六節 咫尺之遙如無距第一節 別擔心待會見第五十節 居然活到現在第三十九節 陰鎖陽鎖第六節 撐不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