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助人爲樂

桑子明得到晉升的消息,於是登門辭別周靖。

這些年來,周靖一直做洞庭郡的太守,按理說他早該升職了,可是他不想離開這兒,因爲他整個家族都在這裡,家大業大,如果前往京師,日子並不好過。

他作爲地仙后人,對做官有興趣,但不是太強烈。

他一心想培養子孫,希望若干年後,家族之中,再出一位地仙。(後來果真出了兩位地仙,比如說武豪、樹人)

周靖已經有七百歲了,一直卡在元嬰巔峰,儘管有了步虛丹,卻不急於進階。因爲周家有一條祖訓,說是進階步虛前,最好先領悟“太極圖”,和“太極圖說”。

可他琢磨了很多年,也沒有完全弄懂那兩百四十九個仙文。

他將二十個難解的仙文描繪下來,掛在辦公室的牆上,每天描摹,每天端詳,希望有一天,能領悟那些仙文。

每當有客人過來的時候,他都要問一句:“賢弟,你看看這些個仙文,猜猜它們的含義,說給我聽聽。”

而那些客人根本就不懂,卻礙於面子,信口開河,胡亂說幾句。

等這些人走後,周靖便坐在那裡,絞盡腦汁的思考,回想那些人說的,究竟有沒有道理。

對於這種事,桑子明很熟悉,他已經親眼目睹幾十回了。

然而這一次,他實在忍不住了,於是笑道:“大人,前些日子,我在封禁四羊尊的雲霧大陣中,看到一塊很大的墓碑,碑文之中好像有這些字。”

周靖聞言,立馬來了興致,也不管他說的是真是假,追問道:“賢弟,你仔細想想,石碑上怎麼寫的?”

桑子明笑道:“大人,過去兩百年間,您待我如父如兄,給我極大幫助。我就要走了,臨走之前,幫您推敲一下,希望能有用。”

隨後他做出絞盡腦汁思索的樣子,將這二十個仙文,慢慢註解出來。

周靖一開始並沒在意,等到桑子明走後,他閉起眼睛琢磨,越琢磨越覺得十分玄奧。

他坐在那裡一動不動,整整七天七夜,到最後“砰”的一聲,頭頂冒出紫氣,驟然突破元嬰巔峰,連步虛丹都沒有服用,就進階步虛期了!

事後,他衝出房門,去桑家尋找桑子明,一把抓住對方,顫抖着嘴脣,眼裡含着淚花:“賢弟啊!你是我的恩人,是周家的大恩人!從今以後,你是我的親兄弟!你若是想做官,我幫你找關係……我那太爺爺雖然飛昇了,還留下一些徒子徒孫。我周家有些熟人,在朝裡做官呢……”

桑子明心中感慨:“還真是投桃報李啊!看來,助人爲樂還是有好處的。我如果自珍其秘,哪裡能交到朋友呢?”

隨後,周靖在天星樓閣,宴請桑子明。

天星閣很高,上下七層。

最上面的一層是高人悟道的地方,下面兩層是有名的靈菜館。

高人悟道也需要吃飽喝足了再去啊。

周靖點了豐盛的菜餚,還要了美酒佳釀,與桑子明開懷暢飲。

“賢弟啊,你去京師做官,要小心莊恆這個人,他心眼很小,可能對你不利。”

“多謝周兄提醒,我對他敬而遠之就是了。”

“單是敬而遠之,只怕還不夠啊。”

“沒事,真要動手,就算他爹來了,我也不怕。”

周靖哈哈大笑:“賢弟,你這就是吹牛了!”說到這裡,他壓低了聲音道:“他爹莊夏,兵部尚書,官居一品,乃是合道七階,你一個元嬰修士,哪裡能是他的對手?”

桑子明“呵呵”乾笑兩聲,心道:“我也是步虛修士了,超越一個大境界,挑戰合道真君,就算打不過對手,也能憑藉‘逐日仙步’逃出性命。更何況那是在京師,我不信莊夏敢明目張膽的出手。”

周靖望着他,神色鄭重的說道:“你若有性命之憂,可以去找九卿之一的張載,他跟我太爺爺交情莫逆。我給你寫封信,你去京師之後,先去他府上拜會,算是有備無患。”

桑子明大喜:“多謝周兄。我聽師伯九齡先生說過,少師張載乃是合道九重,學問精湛,獨創關學,乃是當今大明,了不起的人物。”

周靖點頭道:“是啊,張先生本該進階地仙的,可他一直在研究‘周易’,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所以至今七萬五千歲了,還沒有進階地仙。他對我周家很關照,可我們作爲後輩,也不敢輕易打擾他。所以你去張家拜會,送上禮品就行了,若沒有性命之憂,別去打擾他本人。”

“我明白了,多謝周兄。”

兩人飲宴良久,等到日暮黃昏,登上天星閣最高層。

在夕陽映照下,洞庭湖畔無數白沙,泛出點點金光。

夕陽墜落,夜幕降臨,頭頂出現無數繁星。

這是適合大賢悟道的地方,周靖剛剛進階,只在這裡站了一會兒,就離開了。

桑子明盤膝靜坐,歷時七七四十九天,將二十五塊黑色石碑的內容重新回味了一遍,心情輕鬆的離開了。這雖然是一具分身,但是三大元嬰之間並沒有隔閡。

隨後,他對管家鄭柞交代了一番,然後跟秋嬋一起,返回荒谷城。

這時候,他另外一具火系分身,也跟蓮香一起,從荒原回來了。

三個元嬰合在一起,兩具分身被收在玉棺中。

這時候的桑子明神完氣足,心無旁騖,陰陽平衡,五行輪轉,纔是一個完整的人。

爲了保證三個元嬰協同一致,他需要每隔一個甲子,將元嬰收回來,接受本體印證,這有個名堂,叫作“三心相照”,又叫“三潭印月”。如果分開太久,可能會形成獨立的人格,那就不是他桑子明瞭。

隨後,他又一次前往仙文館,去拜見兩位師伯,辭別蒙師黃瑞,天劍秦斬和神箭李秋山,結果卻發現,陸九齡和陸九韶已經離開了。這兩位師伯返回京師,閉關修煉去了。因爲進階地仙是一件大事,容不得絲毫的干擾,最安全的地方,乃是京師翰林仙院。

蒙師黃瑞也離開了,他已經進階元嬰,返回京師仙文閣總部,做一位普通的講師去了。

第603章 地仙三十六重第385章 聖音再現第347章 耒縣三霸第785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275章 楊簡第177章 神像打人第769章 未雨綢繆第416章 天妖煉形第702章 大支仙城第353章 仙音碑第759章 天屍第465章 再臨火湖第166章 兩大秘訣第473章 冥界寶地第20章 遊仙枕第65章 功名與祭祀第451章 金仙土隕第107章 黃師傅說仁善第400章 大賢榜第89章 靈火塔第476章 黃泉海第350章 李易安第286章 烈仙箭第208章 千字文第250章 連續火祭第529章 有熊城第493章 被圍第430章 鬼門開第796章 天帝之續第430章 鬼門開第87章 初聞國戰第47章 誠意第238章 地仙殘神第577章 天狐劍第335章 擔心露陷第261章 合道九重第378章 助力多多第271章 神碑第400章 大賢榜第606章 逃走第463章 五帝宮心法第740章 不戰而退第140章 青燈聖符第513章 神秘的李夫人第405章 煉器第149章 誰主四時?第401章 金書靈寶第585章 上林隱星第563章 三萬八千歲第284章 黃道第669章 殺神再現第192章 仙音譜第386章 楊雄與蔡京第682章 道經與德經第76章 大妖求醫第573章 上塵星第146章 獨字考題第411章 洛水老龜第670章 仙帝證道第273章 歸土第298章 抱鼓石第522章 匆匆離開第692章 鬥姆元君第635章 天皇殿第471章 紅衣鬼婆第760章 盤古死因第795章 封印古神第771章 腥風血雨第79章 荒谷書冊第155章 遊街、三陸第690章 巨門、廉貞第253章 一甲子的懺悔第399章 張彩第382章 狐女之會第358章 盤古嶺第171章 半夜龍吟第5章 封印第633章 仙女蒙塵第719章 人皇軒轅第685章 道法展示第694章 大帝交鋒第339章 官箴書第647章 古劍星第98章 備考第114章 陰鬼宗、鬼僕第617章 空桑樹苗第792章 再見青帝第61章 丹藥第691章 劍陣發威第370章 龍神祭第177章 神像打人第170章 仙人造星第449章 大司空第七章 老道士第656章 三清三垣第49章 阿寶與食材第777章 天下清明第766章 修真的意義第634章 家破人去第208章 千字文
第603章 地仙三十六重第385章 聖音再現第347章 耒縣三霸第785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275章 楊簡第177章 神像打人第769章 未雨綢繆第416章 天妖煉形第702章 大支仙城第353章 仙音碑第759章 天屍第465章 再臨火湖第166章 兩大秘訣第473章 冥界寶地第20章 遊仙枕第65章 功名與祭祀第451章 金仙土隕第107章 黃師傅說仁善第400章 大賢榜第89章 靈火塔第476章 黃泉海第350章 李易安第286章 烈仙箭第208章 千字文第250章 連續火祭第529章 有熊城第493章 被圍第430章 鬼門開第796章 天帝之續第430章 鬼門開第87章 初聞國戰第47章 誠意第238章 地仙殘神第577章 天狐劍第335章 擔心露陷第261章 合道九重第378章 助力多多第271章 神碑第400章 大賢榜第606章 逃走第463章 五帝宮心法第740章 不戰而退第140章 青燈聖符第513章 神秘的李夫人第405章 煉器第149章 誰主四時?第401章 金書靈寶第585章 上林隱星第563章 三萬八千歲第284章 黃道第669章 殺神再現第192章 仙音譜第386章 楊雄與蔡京第682章 道經與德經第76章 大妖求醫第573章 上塵星第146章 獨字考題第411章 洛水老龜第670章 仙帝證道第273章 歸土第298章 抱鼓石第522章 匆匆離開第692章 鬥姆元君第635章 天皇殿第471章 紅衣鬼婆第760章 盤古死因第795章 封印古神第771章 腥風血雨第79章 荒谷書冊第155章 遊街、三陸第690章 巨門、廉貞第253章 一甲子的懺悔第399章 張彩第382章 狐女之會第358章 盤古嶺第171章 半夜龍吟第5章 封印第633章 仙女蒙塵第719章 人皇軒轅第685章 道法展示第694章 大帝交鋒第339章 官箴書第647章 古劍星第98章 備考第114章 陰鬼宗、鬼僕第617章 空桑樹苗第792章 再見青帝第61章 丹藥第691章 劍陣發威第370章 龍神祭第177章 神像打人第170章 仙人造星第449章 大司空第七章 老道士第656章 三清三垣第49章 阿寶與食材第777章 天下清明第766章 修真的意義第634章 家破人去第208章 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