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懼外壓內

看着運糧大軍遠去,陸七卻是想着揚州的事情,會讓唐國朝廷發生什麼反應,周國短期內肯定無力南顧,因爲周國的主力一半在北方,四分之一在西方,四分之一在大江防禦。

事實上,佔據蜀地的漢國和北方的燕國,對周國一向是虎視眈眈,只有唐國對周國不敢冒犯一點,每年還上供的表示友好,周國是軍力強大,可是敵人也是很多,最大的敵人就是燕國和來自草原的異族威脅。

如果唐國也如燕國那般對周國虎視眈眈,周國的國力根本無法擁有今日的強盛,可以說,是唐國的柔弱,使得周國的江淮之地有了機會休養生息,進而支撐了軍力的愈加強盛,若是唐國沒完沒了的反攻江北,周國必然是窮於應付。

但反過來說,若是周國被燕國或異族攻滅了,那對唐國而言也是一大禍患了,唐國如今的懷柔,一是懼怕武雄造反篡位,二就是希望維持了一種諸國牽制的態勢,但周國的日益強大,卻是讓唐國皇帝打心裡越來越恐周了。

陸七在猜度唐國朝廷的反應,但他卻是低估了唐皇的懦弱底線,也低估了周國皇帝的果敢霸氣,此時,周國的使臣已然抵達了江寧,直接遞上的就是戰書,厲斥唐軍血洗揚州的惡行,告訴了唐皇,周國會調集四十萬大軍,全面攻唐。

唐皇接了戰書,驚嚇和忿怒齊涌心頭,差點背過氣去,他身爲唐國皇帝,忿怒的竟然不是周國的赤裸裸威脅,而是忿怒了鎮海軍的膽大妄爲,立刻發了聖旨拘拿鎮海軍的行軍司馬和節度副使。

鎮海軍的兩大統帥,冤枉的被千牛衛拿離了鎮海軍,押去了京城,兩位統帥當然要喊冤,可是唐皇根本不信,直接下旨鳩殺,兩個統帥連皇帝的面都沒見到,就死在了獄中,而與他們同時上路的,還有雍王府的羅長史,被夏大人順道送了一下。

唐皇在鳩殺了鎮海軍兩大統帥之後,一面懷柔的告訴周國使臣,妄爲的鎮海軍主帥已然伏罪,一面下旨令雍王爲國使,出使周國去賠罪。

陸七身在石埭縣,絕對想不到偷襲揚州之事,唐皇會降罪了鎮海軍主帥,也想不到他一面都沒有見過的老丈人,已然在兩日前,跟隨周國使臣去了周國賠罪,他的一個異想天開的想法,卻是引發了很多的意外和必然。

直至三天後,小馥突然使了人來,告訴京城發生了重大變故,讓陸七立刻裝病不要出門了,陸七聽了消息非常的意外和吃驚,立刻聽從的臥了牀,石埭縣很快傳開了,駙馬陸大人連日勞累家事,病倒了。

陸七自然是躲在家中避禍,也慶幸沒有身在京城,不然那個人面獸心的唐皇,沒準會以護衛的由頭,使了他陪伴雍王出使周國,唐皇的所爲,太讓人寒心了,也太讓唐國人感覺了恥辱,周國就出個使臣一嚇唬,唐皇就如同了老鼠見貓。

就算周國真的集結了四十萬大軍,有大江的阻隔,根本不能四十萬大軍一齊進攻,唐軍只要做好了防禦,二十萬大軍足以扼制了周國的渡江,而對周國而言,不可能敢了與唐國打持久戰,北方的威脅遠大過唐國的威脅。

陸七冷靜的思索之後,他忽然明白了,周國八成真的會集結了四十萬大軍攻唐,原因有二,一是蘇州的進襲慘敗,那不只是軍力的損失,更是周國決策層的失誤恥辱。

二是唐國一反常態的進襲了揚州,讓周國感覺了極大的危機,江淮之地是周國的重要財源,揚州的被偷襲,那等於是在周國的腰眼捅了一刀,捅一刀是跑了,可是還存在了繼續捅刀的可能,周國害怕了。

還有一個可能的原因,就是越國失去了常州和蘇州,那在周國的眼中,就是唐國發動了統一南方的戰略推進,周國當然不能坐視唐國完全的佔據了大江以南,而主動的去支援了越國,事實上就是在阻止唐國吞併了越國。

只是周國低估了越國皇帝的優柔寡斷,而在江海伺機而襲的三萬周國水軍,卻是錯估了蘇州防禦的真實軍力,被商人斥候帶回的信息給迷惑了,所以不等越國聯軍的到位反攻,就進襲了蘇州,意圖佔據了蘇州中部之後,使得越國降卒軍心崩潰的反水歸降。

事實上如果沒有兩萬中府勇的參戰,三萬周軍是能夠突圍逃離大半的,而周國主帥之所以敢了進襲蘇州,一半原因是探知江陰右軍沒有離開常州,而崑山戰線那裡的軍力情況也是清楚的,獨忽略了兩萬中府勇,爲什麼會忽略,因爲周國主帥認爲了蘇州是張氏佔據的,多了兩萬善戰大軍,優劣之差就大了。

陸七思索之後,開始猜度如果周國真的集結了大軍,那會自那裡攻唐,池州這裡肯定是一處突破口,九江,蕪湖,江寧,京口,以及蘇州的太倉,不過周國在蘇州吃了大虧,卻是未必敢了以進攻蘇州爲主。

問題是,周國若是攻唐,那他該怎麼謀劃佈局,若是唐皇調中府勇去防禦周國,那該不該聽從呢?不聽,容易惹了人心非議,在御外的戰事上,一旦退縮就容易千夫所指,萬人唾罵。

若是聽從,卻是容易被唐皇擺佈了,唐皇之前已然分化出去了三千中府勇,同樣也能利用所謂戰事的需要,一步步的分解了所有中府勇。

雖然朝廷認爲,中府勇是因爲牽制江陰軍而存在的,可是周國一旦大軍壓江,那唐皇就會顧不得了防範江陰軍,而會驚恐的調了常州軍力去防禦大江,去護着他的老窩江寧。

陸七謹思後,書了一份軍令佈局,他讓辛琴兒,令太湖水軍開去宜興縣,冒充越軍做出能夠登陸進襲常州的假象,然後讓朱武促使萬斌,向金壇縣駐紮的兩萬虎旗軍求援,他要佈局的,先給中府勇弄一個強大敵人的存在。

兩萬虎旗軍的統帥郝鍾文,陸七是打過交道的,那絕對是一個只聽唐皇命令纔會行事的主帥,一旦接到求援,其必然先向唐皇請示,唐皇一旦知道了越國大軍,可以在宜興縣登陸進襲常州,就會顧忌的不敢輕易調走中府勇,就算唐皇不顧一切的要調走中府勇,中府勇也有了拒絕離開常州的理由。

忽忽十日過去了,一直躲在東院的陸七,接到了回饋信息,太湖水軍冒充越國軍之後,萬斌和中府使(小云),各自的發出了戰情,請求虎旗軍入常州防禦。

但讓陸七無語的是,結果大半出乎了他的意料,虎旗軍統帥接到軍情後,果然如陸七所料的先使人上書,向唐皇做了彙報請示,可是唐皇的迴應,竟然是調軍離開,唐皇下旨調吳城龍旗軍離開常州,移駐江寧,歸屬京軍都指揮使節制。

兩萬虎旗軍也調離了金壇縣,移駐去了京口,京口的三萬鎮海軍取消建制,歸屬吳城虎旗軍,吳城虎旗軍一下變成了五萬大軍,還諭旨令吳城中府使負責供給軍糧。

陸七無語的哭笑不得,唐皇竟然會調走了駐紮常州的吳城龍旗軍,另外還加碼盤剝公主府的財力,他卻是不知道,吳城龍旗軍的調去京城,是右相的建議。

右相言有中府勇防禦太湖足夠,一旦常州危機,江陰軍絕對不會坐視,所以不如調了龍旗軍和虎旗軍離開常州的防禦,轉而應對周國的可能進襲。

唐皇最怕的就是江寧陷危,立刻採納的實施了調軍,不過卻是取消了鎮海軍的建制,一是有意緩和周國的敵意,二是加碼盤剝公主府的積蓄。

第101章 李川第216章 帝術第210章 惜情第5章 策略第60章 亭遇第185章 血戰王屋山第35章 緣分第47章 營中話第114章 回到江寧第12章 意外的見面第77章 變故第124章 西風樓第165章 戰後第26章 定策第164章 意外的算計第48章 陸都尉第61章 陰險第90章 密談第146章 兒女第148章 勝似姐妹第111章 自辯第107章 安撫第45章 問本心第6章 玉竹第78章 聚敘第29章 試武第48章 望星空第69章 海州雲府第89章 言出必行第81章 常州大戰(九)第209章 溝通第37章 花好月圓第46章 貴五叔第122章 詢問第170章 良臣第3章 途中語第58章 惜緣第21章 君忌亦非禍第81章 常州大戰(九)第18章 折惟忠第17章 皇宮第66章 賞功化契第28章 遊說第96章 奇襲蘇州(二)第82章 引見第214章 家天下第108章 變故第137章 敘舊第170章 良臣第2章 官親第13章 良宵苦短第99章 顧忌第9章 屬下第73章 王權第3章 美人如玉第37章 將虞侯第56章 相逢第8章 潛入太湖第105章 棋手第62章 虛與委蛇第124章 軍師楊鯤第11章 受託第16章 職官之威第66章 夜情第51章 自知之明第48章 又一局奇襲第68章 誘陷第8章 潛入太湖第98章 見機第25章 見解第18章 再臨蕭府第29章 帝王心術第24章 府軍旅帥第47章 匪氣第79章 湘兒的恨第65章 青芙第78章 聚敘第85章 謀遠第1章 立大功第40章 拆軍第79章 湘兒的恨第152章 魚秀華第60章 戰事第135章 暖亭教子第108章 承諾第185章 血戰王屋山第86章 上賊船第31章 訓軍第73章 上位者第140章 大相國寺第84章 夜梟第3章 美人如玉第52章 上書與毒舌第51章 主動第43章 挖牆腳第119章 教坊第85章 謀遠第108章 歸家第74章 驚遇第84章 目的
第101章 李川第216章 帝術第210章 惜情第5章 策略第60章 亭遇第185章 血戰王屋山第35章 緣分第47章 營中話第114章 回到江寧第12章 意外的見面第77章 變故第124章 西風樓第165章 戰後第26章 定策第164章 意外的算計第48章 陸都尉第61章 陰險第90章 密談第146章 兒女第148章 勝似姐妹第111章 自辯第107章 安撫第45章 問本心第6章 玉竹第78章 聚敘第29章 試武第48章 望星空第69章 海州雲府第89章 言出必行第81章 常州大戰(九)第209章 溝通第37章 花好月圓第46章 貴五叔第122章 詢問第170章 良臣第3章 途中語第58章 惜緣第21章 君忌亦非禍第81章 常州大戰(九)第18章 折惟忠第17章 皇宮第66章 賞功化契第28章 遊說第96章 奇襲蘇州(二)第82章 引見第214章 家天下第108章 變故第137章 敘舊第170章 良臣第2章 官親第13章 良宵苦短第99章 顧忌第9章 屬下第73章 王權第3章 美人如玉第37章 將虞侯第56章 相逢第8章 潛入太湖第105章 棋手第62章 虛與委蛇第124章 軍師楊鯤第11章 受託第16章 職官之威第66章 夜情第51章 自知之明第48章 又一局奇襲第68章 誘陷第8章 潛入太湖第98章 見機第25章 見解第18章 再臨蕭府第29章 帝王心術第24章 府軍旅帥第47章 匪氣第79章 湘兒的恨第65章 青芙第78章 聚敘第85章 謀遠第1章 立大功第40章 拆軍第79章 湘兒的恨第152章 魚秀華第60章 戰事第135章 暖亭教子第108章 承諾第185章 血戰王屋山第86章 上賊船第31章 訓軍第73章 上位者第140章 大相國寺第84章 夜梟第3章 美人如玉第52章 上書與毒舌第51章 主動第43章 挖牆腳第119章 教坊第85章 謀遠第108章 歸家第74章 驚遇第84章 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