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甘州

老兵們走後,陸七自城外軍營去入了張掖城,張掖城位於河西走廊的中部,始建於漢朝,如今是一座邊長有兩千米的城池,城牆高聳,各種城防建築齊備,是一座很難攻克的雄城。

陸七當然是瞭解過甘州,甘州位於千里河西走廊的腹地,有發源於祁連山地的黑河、大野口河、酥油口河,尤其黑河橫穿全境,形成了聞名遐邇的綠洲,因爲水資源豐富,土地肥沃,所以甘州自古就是了產糧重地,在唐朝時期就盛產稻米,所以甘州若是大豐收,絕對能夠養了百萬人口。

可惜的是,河西走廊自安史之亂後,就陷入了你爭我奪的戰亂,曾經被回鶻和吐蕃進據了很多年,回鶻佔領時,對張掖的農業破壞的不大,而吐蕃佔領時,卻是隻重視放牧,對農業的破壞極大,主要是農業需要種地收穫,而河西走廊一直是你爭我奪。

党項人立國之前,就進奪了甘州,但以放牧爲主的党項人而言,也是傾向牧業,加上戰事不斷,使得甘州人口一直呈減少,所以對甘州的農業不可能大力的進行恢復,農業是需要進行水利和墾種才能夠獲得豐收。

陸七知道甘州在河西之地的重要性,他想過如果佔據了甘州,那就要大力恢復了甘州的農業生產,甘州豐,則河西足。

陸七在會州時,原本想對党項八氏懷柔分化,所以他娶了雅蘭爲夫人,但成功進軍了河西之地,原來的懷柔想法,不得不有所改變,因爲夏國進奪了河西走廊之後,就將河西走廊分給了党項貴族,如今的河西走廊,都是党項八氏的放牧領地,領地之內的部落或散民,都屬於領主,也就是党項八氏貴族。

陸七進取了河西走廊,不可能承認了河西之地的牧民和部落牧民,有一部分還屬於了房當氏,也就是說,他不需要了交好房當氏,進取了河西走廊,等於是將夏國攔腰截斷。

夏國的原本統治之地,就是橫山那一帶的草原,党項八氏本就是草原民族,陸七進取了會州和河西走廊,已然造成夏國對蘭州與河湟之地無法了相通。

陸七西征之後,正常而言應該兵出古浪峽,與會州之軍一起進取蘭州,陷蘭州之後就能夠進取河湟,不過陸七卻是不想過多的爲周國作嫁,河西走廊可以借了折氏之名佔據,蘭州與河湟之地,他進取了也會由周國官吏接管。

另外一旦進取了河湟,就會與吐蕃發生了戰事,陸七不想河西軍力去駐紮了河湟,不過形勢多變,以後的事情,很難想了怎樣就怎樣。

進入張掖城,去了軍府坐觀文案,不久後,折香月過來了,交給了陸七清點結果,陸七一看,張掖城的倉儲果然很少,這在之前的涼州軍府文案,陸七已然得了預知。

第二天一早,戒嚴的張掖城解除了軍管,允許了居民出門,張掖城的居民才兩萬多,遠少於武威城人口,主要是甘州農牧民爲多,根據文案記錄,甘州人口能夠有六萬,不過六萬之數是隨時能夠發生鉅變的,陸七的大軍一入了甘州,只怕很多牧民都聞風逃離了。

陸七的治政公告也在早晨發了出去,公告除了新的稅賦標準,而且還公佈了軍功屯田,宣佈甘州能夠適宜種糧的土地,都會賣給願意得田的將士,今年和明年不收稅賦,將士們得田後可以自己墾種,也可以租人墾種,若是租不到人,軍隊會出人代爲墾種,但會收取了七成糧食。

公告一出,城裡城外一片紛亂議論,陸七爲什麼在戰時出了公告,就是爲了攏住降卒軍心,先把好處給出去,才能讓降卒能夠心有所歸。

即將要出發的數百‘附敵’將士,也聽了公告,老兵邱林明顯動了心,他問傳告的近衛:“老弟,一畝地多少錢?”

“十貫周錢,或者是三十兩銀子,或三兩金子,封頂二十畝。”近衛回答。

“什麼?一畝地三兩金子,怎麼買的了?”一個老兵驚疑質問。

“是呀,太貴了,這裡的都是荒地,不值那個價的。”另一個老兵也說道。

“各位,大將軍說了,對將士們進行拆借賣地,就是由官府出了借契,各位用借契買了田地,之後逐年歸還,今年和明年肯定沒有利錢,後年收取微利,之後逐年加利,如果各位能夠省下一部分軍餉,那是能夠還上債務的,若是立了功,得了犒勞,那就更容易還上了,大將軍說了,這會是世襲軍田,所以每人只賣給二十畝。”近衛解釋道。

“這麼說,我沒有錢,也可以先買了田地。”邱林問道。

“是的,大將軍說了,甘州若是長治久安了,將士們就能夠不虧,官府也能夠獲得了以後的養軍之用,若是大將軍無法久佔了河西,那什麼都是烏有。”近衛解釋道。

“好,我先拿了田在說。”邱林迴應道。

“好,我記錄一下,你的名字,還有你的繼承人,一定要說好了繼承人,如果老兄有了意外,那名下的田地會交給了繼承人,若是繼承人不願要了田地,那大將軍會給予撫卹。”近衛說道。

“啊?撫卹和田地,不能一起給嗎?”有老兵問道。

“當然不能一起給了,如果老兄用現銀買了田地,那田地和撫卹是一起給的,如果老兄交過了部分的債銀,那也會歸還了債銀,連同撫卹一起給了繼承人,前提是繼承人不要了田地,如果繼承人要了田地,那就要繼續逐年還了借債。”近衛解釋道。

邱林點頭,道:“明白了,就是我借錢買了田地,與撫卹是兩回事,但我買了田地,可以傳給我的兒子,由我兒子繼續還債,若是不願還債了,那就是放棄了田地的擁有權,但還過的銀子可以退回來,是吧。”

“是是,老兄卻是明白。”近衛愉悅笑道,讓他做這件事,卻是比拼殺辛苦。

邱林點頭,道:“那就記上吧。”

近衛點頭,讓隨來的商人做記錄,這是自城中強僱來的。

記錄中,近衛又笑道:“大將軍說了,甘州這裡可是寶地,在唐朝時是有名的糧酒富庶之地,產的稻米那是絕對的好吃,釀成的美酒更是長安一絕,若是甘州能夠長治久安,各位所得的田地,絕對是最有價值的財產。”

邱林點頭,道:“大將軍說的是事實,唐朝時期,甘州出米,可以養了七十萬人,不但能夠自足了河西之地,還能夠外賣獲利。”

近衛看了邱林一眼,道:“大將軍說了,各位要去執行軍務,所以願意買田的,會獲得了最好的田地。”

啊!很多人失聲,更多的人默然點頭,紛紛圍向了那個商人。

數百人離開了軍營,在向西遠離了一里後,忽然看見了數百騎兵,騎兵們都牽着馬,最前一人,竟然是大將軍。

“各位,騎馬走吧。”陸七微笑說道。

“拜見大將軍。”數百即將離開的將士們,一齊軍禮拜見。

“各位,記住了,本軍只是讓你們三五一羣的行事,不需要打探什麼軍情,只管老實的做了你們該做的,潛伏一定要有了耐心。”陸七平和說道。

“諾!”將士們齊應。

“走吧。”陸七說道,後面的騎兵紛紛牽馬向前,將馬的繮繩交了出去,將士們接過繮繩紛紛上馬,看了大將軍一眼後,抖繮馭馬的向西去了。

第124章 宋府第92章 暗歸第17章 皇宮第121章 死劫第84章 夜梟第58章 句容縣之戰(三)第134章 佔歙州第19章 蕭氏第93章 君心第63章 南大營第58章 句容縣之戰(三)第128章 策反第62章 英王第29章 謀外勢第49章 春天來了第35章 太子召見(10000)第11章 任用第182章 王繼恩第125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128章 意外之邀第95章 出動第115章 放飛第33章 楚霸第71章 防患未然第2章 侍郎府第97章 奇襲蘇州(三)第118章 今昔之別第95章 人生觀第84章 老臣之憂第103章 坦言第59章 敢戰第41章 守城第123章 應請第39章 求詢第101章 奇襲蘇州(七)第52章 意外之事第59章 上書與廟堂第36章 君臣言第127章 先機第177章 團聚第44章 販藥第60章 想要的第92章 應邀第97章 不立危牆第41章 國使第34章 意外的故人第7章 見面第129章 我生君未生第11章 受託第190章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第91章 表心跡第9章 刺第6章 伯父第47章 營中話第113章 夜人何來?第19章 師姐第46章 出征第128章 意外之邀第60章 戰事第18章 拜祭第106章 蘇常治第66章 竹心惶第58章 宅語第196章 家族第70章 秦浩第119章 教坊第45章 途危第107章 反叛第128章 喝酒第45章 誰是月老第150章 論人第120章 長安西市第115章 楊家第63章 屯田第34章 惜音第110章 守成第127章 先機第68章 流求島(二)第13章 良宵苦短第33章 謀戰第73章 上位者第98章 刺殺第55章 戰況第91章 募兵第112章 老奸第65章 劫殺第165章 聚議第62章 令至第203章 報捷第37章 將虞侯第125章 指點江山第3章 途中語第211章 戰吐蕃第134章 虛妄第25章 策略第94章 常州兵變第95章 押解第58章 戰之意義第158章 將計就計?第61章 勸留
第124章 宋府第92章 暗歸第17章 皇宮第121章 死劫第84章 夜梟第58章 句容縣之戰(三)第134章 佔歙州第19章 蕭氏第93章 君心第63章 南大營第58章 句容縣之戰(三)第128章 策反第62章 英王第29章 謀外勢第49章 春天來了第35章 太子召見(10000)第11章 任用第182章 王繼恩第125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128章 意外之邀第95章 出動第115章 放飛第33章 楚霸第71章 防患未然第2章 侍郎府第97章 奇襲蘇州(三)第118章 今昔之別第95章 人生觀第84章 老臣之憂第103章 坦言第59章 敢戰第41章 守城第123章 應請第39章 求詢第101章 奇襲蘇州(七)第52章 意外之事第59章 上書與廟堂第36章 君臣言第127章 先機第177章 團聚第44章 販藥第60章 想要的第92章 應邀第97章 不立危牆第41章 國使第34章 意外的故人第7章 見面第129章 我生君未生第11章 受託第190章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第91章 表心跡第9章 刺第6章 伯父第47章 營中話第113章 夜人何來?第19章 師姐第46章 出征第128章 意外之邀第60章 戰事第18章 拜祭第106章 蘇常治第66章 竹心惶第58章 宅語第196章 家族第70章 秦浩第119章 教坊第45章 途危第107章 反叛第128章 喝酒第45章 誰是月老第150章 論人第120章 長安西市第115章 楊家第63章 屯田第34章 惜音第110章 守成第127章 先機第68章 流求島(二)第13章 良宵苦短第33章 謀戰第73章 上位者第98章 刺殺第55章 戰況第91章 募兵第112章 老奸第65章 劫殺第165章 聚議第62章 令至第203章 報捷第37章 將虞侯第125章 指點江山第3章 途中語第211章 戰吐蕃第134章 虛妄第25章 策略第94章 常州兵變第95章 押解第58章 戰之意義第158章 將計就計?第61章 勸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