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封王

十日後,折香月回來了,告訴陸七定國公不會歸附了張永德,但定國公依舊會尊崇朝廷,如果有一日朝廷命令定國公進攻陸七,定國公會卸任回去麟州。

陸七聽了後,書了一道軍令去了河西,抽調三萬軍力來太原鎮守,並且讓三萬軍押來大量糧食,他開始爲三萬騎兵的北征做準備。

而就在陸七準備北征之時,京兆府那裡突然又發生了大規模兵變,二十多萬駐紮在鳳州的周國軍力,突然有七八萬開拔去進襲京兆府,而京兆府有五萬軍在城中鎮守,也發生了近萬軍力的造反,但卻被紀王及時的覺察鎮壓,使得內外呼應的奪城失敗,守衛長安城的軍力,多數都是原駐紮河湟的禁軍,卻是沒有背叛紀王。

叛軍奪城失利,卻是轉而去佔據長安城東南方州域,進軍態勢明顯是爲了呼應江淮的趙氏軍力,而襄州一帶駐紮有潘美的十幾萬軍力,洛陽有曹彬大軍,陸七接到消息時,不知道曹彬和潘美是否出了兵,因爲京兆府以東的疆域,都涉及了曹彬和潘美的利益和責任。

陸七陷入了抉擇,想着該不該出兵去對付了京兆府的叛軍,他考慮的是潘美軍力,在江淮和京兆府叛軍的夾擊下,很可能會投降了趙氏,畢竟潘美原來就與趙匡胤親近,若是曹彬不出兵對付叛軍,那潘美會陷入別無選擇的境地。

若是潘美歸降了趙氏,那會嚴重影響了周國的軍心向背,會使得趙氏的聲勢大振,而陸七不希望趙氏迅速的具有壓倒性的優勢,只是他若出兵,卻是會吸引了很多的敵視,最後,陸七決定了繼續冷眼旁觀,就算趙氏造反成功,他也會有了奪取中原的軍力優勢。

陸七剛決定了冷眼旁觀,三天後突然來了一道令他極其意外的聖旨,令他去京兆府接任關隴大都督,紀王卸任爲京兆府留守,只負責京兆府政務,賦予陸七任免大都督府軍職的權力,以及關隴所有州域的治政權。

陸七接了聖旨幾疑是聽錯了,周皇帝竟然會讓他去取代了紀王掌軍,還讓他執掌關隴州域的軍政,這道聖旨,等於是將關隴地域劃給了陸天風。

陸七雖然吃驚周皇帝的決定,但知道事不宜遲,立刻下令騎軍開拔,將太原的軍政交給了折香月,這些日子他已然讓折香月接手了太原軍政,同時讓折香月廣告周皇帝的聖旨,以震懾太原的不穩定軍力。

陸七一路日夜兼程,並且給河湟,隴西都去了軍令調兵,還令調往太原的河西三萬軍力,改爲前去鳳翔,他去接掌關隴大都督府和地方軍政,沒有自己軍力的配合是很危險的,合法加上大棒,才能夠威服收編了鳳翔駐軍。

太原晉陽城距離長安城有千里,三天後,陸七和兩千騎兵抵達了長安城附近,其他的騎兵在後面勻速行軍,馬匹不宜了長途勞奔,否則很容易傷馬,而且一旦遇上敵人,也會因爲強弩之末而吃了大虧。

陸七沒有急於去長安城,而是使人去長安城見紀王,他和兩千騎兵在十五里外駐紮休息,兩時後,使者和二百多的將士返回了駐紮之地。

陸七一看隨來的將士,卻是有二十多位熟悉的將帥,都是曾經在河湟那裡駐紮的將帥,一見面,陸七微笑的點頭,然後取出聖旨讓將帥們都傳看了一下。

將帥們看了聖旨,都明顯的激動愉悅,分明是有了主心骨的反應,紛紛恭敬的拜見了陸七,之後與陸七說話,陸七才知道周皇帝的另一道聖旨已然抵達了長安城,紀王已然宣佈了陸天風即將是關隴大都督。

陸七瞭解了一下情況,知道了鳳翔叛軍造反,是以鳳翔節度使軍的都虞侯,以及來自延州的兩萬軍力爲主,反叛了七萬多軍力,而長安城裡也有一萬軍反叛,但因爲發現的及時,而守城門的都是曾經駐紮河湟的軍力,所以城內反叛被鎮壓。

如今鳳翔那裡還有十二萬沒有造反的軍力,多是自洛陽之東疆域調來的軍力,也就是與趙匡胤不親近的軍力,雖然鳳翔還有十二萬軍力沒有造反,紀王也不敢去巡軍,只是使人去嘉勉安撫,讓十二萬軍力繼續鎮守鳳翔,抵禦來自漢中的威脅,但事實上,若是漢中的晉軍進攻,那十二萬軍力鐵定會撤退,與晉軍的數量少的過於懸殊。

陸七瞭解之後,下令長安城的三萬軍力準備出動,他直言要去收編了十二萬鳳翔軍力,他需要去與隴右軍力會合,之後在鳳翔進行大規模整軍,將帥們明白,領命回了長安城準備,陸七則與騎軍去與隴右軍力會合。

三日後,陸七率領來自階州,隴西,河湟,河西的十一萬步軍,來自秦州的一萬騎軍,來自太原的三萬騎軍,來自長安城的三萬軍力,合計十八萬軍力兵臨鳳翔,幾乎是半包圍了十二萬鳳翔駐軍。

而紀王也離開長安城,隨軍抵達了鳳翔駐軍,發令十二萬鳳翔駐軍的將帥來見,包括各營指揮使,副指揮使,錄事參軍。

強軍虎視,上令見召,十二萬駐紮鳳翔的軍力,本就是沒有統一陣營,他們不動是因爲沒有歸附的軍令來臨,當然也有不願反叛的忠心武臣,所以上令一來,紛紛應令離軍去見。

紀王令人搭了一個十米見方的一米高臺,來自十二萬鳳翔駐軍的近千名將帥,到了之後才知道,還有另外近兩千的將帥在排立,他們被穿插的排立在了高臺四周,等候着謎底的揭開,都覺得不會有好事。

都站好了,沒有讓將帥們久等,眼見紀王出現走向了中心的高臺,紀王身後跟着一位身穿帥甲的青年,兩人一前一後的走上了高臺。

紀王面對東方,取出一卷明黃聖旨,大聲宣讀道:“奉天承運,皇帝旨意,朕諭令虞國公陸天風接任關隴大都督,執掌關隴地域的所有軍政,賦予任免官職權力,欽此。”

四周很多將帥的神情有了意外,幾疑聽錯的看着臺上,甚至懷疑聖旨是否真實,紀王一轉身,道:“陸天風接旨。”

“臣陸天風接旨,吾皇萬歲。”陸七跪下接了聖旨,之後起身。

紀王轉身,朗聲道:“諸位將士,請拜見新任關隴大都督。”

四周將帥和外圍的一萬將士,紛紛低身單膝跪地,有些不齊的喊道:“拜見關隴大都督。”

“諸位請起。”陸七高聲喊道,將士們紛紛起身,再次看向了高臺。

陸七身一轉給紀王見禮,剛要說話,忽紀王朗聲道:“陸天風接旨,跪。”

陸七一驚,怎麼還有聖旨?只能順勢跪下,恭敬道:“臣陸天風聽旨。”

“奉天承運,皇帝旨意,冊封陸天風爲大周虞王,欽此。”紀王朗聲宣讀。

陸七愕然擡頭,周圍也是一片失聲傳來,紀王微笑看着陸七,道:“天風,接旨吧。”

陸七忙低頭,恭敬道:“臣陸天風接旨,謝陛下恩賜,吾皇萬歲。”

紀王走前,將聖旨放在陸七伸起的手中,然後扶起陸七,看着陸七微笑道:“天風,以後你與我是一樣了,以後我聽你的。”

陸七怔視紀王,一時心頭有着迷惘,紀王一轉身,朗聲道:“請諸位拜見虞王殿下。”

四周將士紛紛再次單膝跪地,高聲喊道:“拜見虞王殿下。”

“恭賀虞王殿下。”卻是有部分將士多喊了一句。

紀王轉身微笑看了陸七,陸七也看着紀王,四目相對,陸七忽點頭,道:“熙謹,我們是兄弟,永遠會是。”

紀王有些傷感的點頭,陸七一轉身,朗聲道:“諸位請起。”

將士們紛紛起身看向高臺,每一人的眼神各不相同,但九成都是興奮,今日竟然見證了大周封王。

第130章 榮歸的人第76章 平海第98章 七月初第202章 作繭自縛第13章 良宵苦短第107章 反叛第122章 貴人第16章 城隍廟會第4章 知信第5章 策略第57章 攻第87章 所獲第47章 營中話第92章 利害第58章 句容縣之戰(三)第134章 佔歙州第122章 先天功缺陷第15章 總鏢頭第97章 不立危牆第85章 變動第6章 戰略第32章 霸石州第78章 聚敘第102章 兄弟言第64章 憐惜第124章 軍師楊鯤第170章 離開第120章 良宵第110章 女謀第3章 歸德軍第23章 垂拱殿(三)第22章 委屈第79章 張氏第39章 兄弟交心第63章 煽情第31章 訓軍第51章 自知之明第94章 大通河第41章 軟硬兼施第94章 陷難第124章 宋府第141章 善待第63章 南大營第101章 奇襲蘇州(七)第80章 烏蘭渡第112章 ‘實言’第83章 尾聲第80章 橋樑第132章 劫殺第24章 約第39章 殺狼第2章 官親第60章 想要的第113章 太常寺第201章 殺威第113章 ‘借糧’第104章 順利?第118章 惹怨第99章 藉口傳言第128章 意外之邀第76章 平海第43章 暗夜之蝶第109章 教誨(二)第76章 常州大戰(四)第33章 謀戰第13章 清風酒樓第127章 先機第97章 不立危牆第88章 殺威第15章 總鏢頭第63章 屯田第95章 奇襲蘇州第86章 現實第85章 真正目的第99章 藉口傳言第70章 驚心的拜見第79章 張氏第48章 問蝶第71章 朝議第158章 分封之義第18章 折惟忠第94章 幕後第54章 知己第6章 太子的關護第125章 交心第75章 千牛刀第2章 官親第6章 太子的關護第99章 奪夏口第154章 江陰張氏第68章 恩威第111章 自辯第116章 追封第95章 人生觀第155章 張氏的抉擇第205章 徐鉉第61章 宮秘第86章 現實第33章 求親第103章 懷柔
第130章 榮歸的人第76章 平海第98章 七月初第202章 作繭自縛第13章 良宵苦短第107章 反叛第122章 貴人第16章 城隍廟會第4章 知信第5章 策略第57章 攻第87章 所獲第47章 營中話第92章 利害第58章 句容縣之戰(三)第134章 佔歙州第122章 先天功缺陷第15章 總鏢頭第97章 不立危牆第85章 變動第6章 戰略第32章 霸石州第78章 聚敘第102章 兄弟言第64章 憐惜第124章 軍師楊鯤第170章 離開第120章 良宵第110章 女謀第3章 歸德軍第23章 垂拱殿(三)第22章 委屈第79章 張氏第39章 兄弟交心第63章 煽情第31章 訓軍第51章 自知之明第94章 大通河第41章 軟硬兼施第94章 陷難第124章 宋府第141章 善待第63章 南大營第101章 奇襲蘇州(七)第80章 烏蘭渡第112章 ‘實言’第83章 尾聲第80章 橋樑第132章 劫殺第24章 約第39章 殺狼第2章 官親第60章 想要的第113章 太常寺第201章 殺威第113章 ‘借糧’第104章 順利?第118章 惹怨第99章 藉口傳言第128章 意外之邀第76章 平海第43章 暗夜之蝶第109章 教誨(二)第76章 常州大戰(四)第33章 謀戰第13章 清風酒樓第127章 先機第97章 不立危牆第88章 殺威第15章 總鏢頭第63章 屯田第95章 奇襲蘇州第86章 現實第85章 真正目的第99章 藉口傳言第70章 驚心的拜見第79章 張氏第48章 問蝶第71章 朝議第158章 分封之義第18章 折惟忠第94章 幕後第54章 知己第6章 太子的關護第125章 交心第75章 千牛刀第2章 官親第6章 太子的關護第99章 奪夏口第154章 江陰張氏第68章 恩威第111章 自辯第116章 追封第95章 人生觀第155章 張氏的抉擇第205章 徐鉉第61章 宮秘第86章 現實第33章 求親第103章 懷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