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強動員

開闢浙南戰場,是淮東“奪淮攻閩”策略走出的關鍵一步。

除了淮東自身擴張、爭取更多發展空間的需要外,還要通過持續高烈度的軍事對抗,達到削弱、拖垮奢家的目的。

雖然淮東在浙南前期的軍事行動進展順利,主要也是由於浙閩軍在永嘉、台州兩地有兵力分散、轉移滯礙的弱點,給淮東有機可趁。

接下來,浙閩軍在面臨軍事上的不斷失利,一方面很可能主動放棄容易給淮東展開軍事行動的近海平原城寨,往地形更爲險峻、不容易給淮東水軍覆蓋到的內陸城寨收縮兵力,一方面也很可能會從浙西抽調兵力,彌補其在浙南兵力的不足。

情勢發展到這一步,奢家承受的壓力固然大增,而淮東要下決心攻取永嘉、台州,將浙南、浙東連成一片,還要加倍在浙南戰場更多的資源與兵力。

僅僅依靠淮東軍司目前所控制的三府地域,壓力也是非常的大,必須也要採取以戰養戰的方式,以彌補自身的不足。

有別於傳統意義上、以戰爭劫奪爲主要方式的以戰養戰,淮東主要是通過對新佔領區域進行充分的動員跟組織工作,來獲得兵員與物資上的補充。

當浙閩軍放棄外圍城寨、收縮固守重點城池,同時放棄的鄉村地區,在人口、物資的總量上,常常是城池的十倍、幾十倍。

只是鄉村地區廣闊而分散,地方宗族勢力又相對頑固,以溫和的方式從戰地獲取資源,絕不是一樁容易的事情。

這需要兩個前提:一是浙閩軍對浙南地方的統治基礎薄弱,地方絕大多數人對浙閩軍打心裡抵制;二是淮東能派遣足夠多、經驗豐富的人手深入到鄉村地方進行廣泛動員。

除了靖海第二水營、崇城步營及新浙南軍等兵力上以及數以十萬石計的米糧、刀矛槍甲箭矢、布馬鹽鐵傷藥等物資上的準備外,還在正式開闢浙南戰場之前,林縛從淮東抽調大批吏員及近百名浙南籍軍官,進行爲期三個月的專門培訓,作爲動員浙南地方資源參與浙南戰事的基礎力量。

從陳漬率部從樂清灣北岸登陸算起,浙南戰事啓動才十日的時間,淮東已經在樂清灣沿岸地區相繼設立雁湖、溫嶠、蘆浦、寧溪四巡檢司。

爲了能夠從浙南地方儘可能多的獲得戰爭資源,淮東除了調派大批的人手外,也注重從地方吸收寒門子弟,並儘可能爭取地方鄉紳勢力的支持。

林縛留在浙南,說是督戰,但更多的時間都用在接見地方上形形色色的人物。

*********

還是當年溫嶺改土城築磚城時,胡人傑捐了四千石米,地方向朝廷請功賞了一個儒林郎的散官。不過奢家佔領浙南之後,胡人傑恨不得將這樁事忘掉,之前的那領湖青色官袍也給他偷偷放一把火燒了,以免惹禍。

這次胡人傑花了上百兩銀子,從溫嶠祖上做官的一戶人家手裡買了一件九品官袍,穿來樂清參見林縛。遠遠看見從衙門的硃紅大門裡走出一行人,爲首的青年身穿玉帶紫袍,站在臺階前作揖而禮。

林縛受封淮東侯、以兵部右侍郎銜領浙東、淮東制置使,權柄之重,已經是當世屈指可數的幾人。

林縛暫且不說,其身後的胡致庸、高宗庭等人,也非胡人傑等地方鄉紳能隨便見到的淮東要員。

看到位高權重的林縛率淮東官員走到衙門大門口來迎接,進樂清城時心裡還有警惕跟擔憂的胡人傑,就激動得心跳如打鼓,迷迷糊糊竟是沒有聽清楚林縛在說什麼。

“胡公……”胡人傑心砰砰亂跳的好一陣子,才察覺到站他身邊的唐希泰在扯他的衣袖,這時候回過神,聽到林縛欠着身子正徵詢的看着自己,似乎在問他話……

“這位可是溫嶠義紳胡公?”林縛揖着身子,含笑又多問了一句。

胡人傑這才慌亂的回道:“小老兒正是溫嶠的胡人傑,不敢受禮,該是小老兒拜見大人才是!”也忘了他有儒林郎的功名在身,要跪下來磕頭回禮。

“胡公折殺本官了,”林縛將抱住胡人傑的臂膀,說道,“聽希泰說,溫嶠鄉紳踊躍捐贈軍資,胡公不甘人後,先後捐糧百石、銀五十斤、牛羊三十頭,該受本官此禮……”又與胡人傑一起過來的地方鄉紳見禮,請他們進衙門裡坐下說話。

胡人傑這時候心思才稍定,心裡暗暗琢磨:奢家佔領浙南時,他胡家也捐了這麼多錢物買平安,不要說見浙南都督奢飛虎了,便是奢家派到溫嶺的知縣賈雄,架子都大到快搭到天上去,從不把他們這些小鄉紳放在眼裡。

換作往時,便是要見郡司哪位長官,不要說求人家辦事了,哪怕是把門砸開,沒有一千兩紋銀也出不了手。

當世最講究一個面子,這麼想着,胡人傑便覺得之前所捐的錢物十分值得。

走到偏廳裡團團圍着林縛坐下,胡人傑聽着林縛坐在堂上絮絮叨叨的說話,雖是些閒言碎語,卻覺得無一句不是、無一句聽了不舒心,差點衝動再認捐一千石糧食。

林縛耐心陪同溫嶠鄉紳用過晚餐之後,纔回館舍休息。

“批閱公函嫌辛苦,應付鄉下土財主,倒不覺辛勞?”宋佳換了身色澤淡雅的襦裙,看着林縛推門進屋來,捏着鼻間提神,笑盈盈的迎上去。

浙南三月天,白天溫熱,夜間溫涼,溫差較大,林縛摸着宋佳冰涼的手,說道:“怎麼不多穿一件衣裳?”他喝了些酒回來,身子卻熱,在宋佳的伺候下,將公袍脫下來,換了便衫穿上,說道,“我們開闢浙南戰場的根本目的是什麼,以這個根本目的是衡量,站在對立面的纔是淮東要打擊的敵人,其他的則都是淮東廣泛要爭取支持、進行聯合的對象……當我們在浙南爭取到的支持者越多、越廣泛,奢家在浙南就越孤立,力量就越孱弱。”

“好了,好了,”宋佳擡手堵住林縛的嘴,嬌嗔道,“幫你批閱一天的公函,可不想到夜裡還聽你教訓。你也歇歇心,我可就怕你太勞累,不曉得有多少人會在背地裡戳我的脊樑骨呢……”

“哪能省心啊?”林縛牽着宋佳的手走到長案前坐下,周同、唐復觀等人下午擬定的下一步作戰計劃就擺在案頭。

要爭取在十二日之前對天水寨展開強攻;在攻陷天水寨之後,浙南戰事還要進一步升級,從攻寨發展拔城——雖說將指揮作戰的事情都交給周同,但林縛人在樂清督戰,哪裡能閒得下心來?

這時候劉文忠、楊子忱又進來彙報新的事情,林縛聽後說道:“哦,崇州運鹽鐵的船已經靠岸了?這是好事,得趕緊將貨物給新設的各個物資站運去。我們現在在浙南用銅元贖買米糧、騾馬,還用銅元向將卒發放錢餉、撫卹、賞功錢,一定要有一個讓銅元迴流的渠道,這才能談得上最基本的信用……”

有些道理在林縛看來跟常識一樣淺顯,但提早了千年,當世見識最卓越的那一小撮人,也未必能跟得上林縛的思想,有時間只能不厭其煩的反覆強調。

拿起炭筆,林縛邊說邊在留白處寫批示,又跟劉文忠說道:“烏山尖一役獎功與撫卹事,要立即做起來。樂清清查出來的官田數量不足,可以先贖買一批用急。從地方募集的鄉勇,會首先補充浙南軍。對浙南軍將卒迅速而廣泛的進行軍功賞田,無疑會有極好的宣傳及示範作用。一是要將這個影響迅速而深入宣傳到全軍,二是要這個影響深入宣傳到地方上……那些一輩子租地主家田、給沉重剝削連喘一個氣都奢侈的人,對土地的渴望,我們要深刻的去理解、體會。而爲了保護田地不給剝奪,軟弱的農民也會變成勇猛的獅子。這些事情,你們要當成頭等大事、立即着手去做,讓將卒及浙南民衆看到實實在在的東西,比口頭允諾所起的效果,要好無數倍!”

“是……”劉文忠應道,然而心裡猶有擔憂。

爲補充新浙南軍兵力的不足,林縛不僅這次要求將從地方募集的兩千餘鄉勇直接編入新浙南軍,還提出進一步從地方大規模招募鄉勇。

雖說前期清除外圍防寨的戰事以及烏山尖之捷,繳獲了大量的兵甲,但倉促編入大量缺乏訓練的新募鄉勇,劉文忠擔心浙南軍的戰鬥力會嚴重下降。

不過劉文忠本身就是文官出身,性子相對謹慎,看到林縛如此自信,便是有些擔心也忍着不說出來。

劉文忠與楊子忱告辭離去。

宋佳嫣然笑道:“劉文忠好像信心有些不足呢……”

“……”林縛將宋佳拉到身子,摟着她的細腰,說道,“劉文忠長期在樂清堅持抵抗浙閩軍,對淮東軍瞭解還不深,就難免他會信心不足——不過話說回來,要是有充足的時間,我也不想用這種殘酷方式對浙南軍進行擴編。雖說能保證戰鬥力不大幅下滑,也能短時間裡將浙南軍的兵員總數提高一大截,但同時也很難避免大量傷亡的產生——有些事情還留在打下天水寨之後再說吧。”

新浙南軍成立的時間不長,還保留建軍府與原浙南抵抗軍很深的痕跡。

無論是軍官還是普通兵卒,新浙南軍還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磨合。擔憂唐復觀不能很好的主導浙南戰事,林縛纔將聲望更高的周同調到浙南戰場擔任主將,他也親自來這裡督戰。

要想新浙南軍快速磨合,通過持續高烈度戰事,以“消耗、補充、消耗再補充”的方式進行快速擴張,雖說會很殘酷,卻是有效的。

正因爲有這樣的想法,崇城步營精銳調來浙南戰場後用在北線故佈疑陣,而用新浙南軍在南線擔當主攻任務。

烏山尖一役,纔是新浙南軍打的第一硬仗。雖說殲滅浙閩軍精銳兩千餘人,但自己也累積有千餘傷亡。在當時以絕對優勢兵力取得戰場控制權的情況下,這樣的傷亡就有些偏高了。

新浙閩軍初戰就減員上千人,但會在最快的時間裡,將從浙南地方新募的四營鄉勇編進去,兵員總數非但不會下降,還會增加到十七個營。能不能取得好的效果,會在十二日就將進行的天水寨攻守裡得到體現。

而在此時,林縛又要求從浙南地方動員更多的鄉勇兵員,準備隨時補入新浙南軍之中,進行新一輪的擴張。

第35章 百般相思第105章 決心跟信心第七章 官兵來攪局第75章 密約(二)第83章 南歸第147章 暗流第十三章 楚黨新貴第一百章 四月芳菲(一)第51章 散彈殺人馬第22章 攻寨第142章 棋子第27章 失城第49章 追敵第39章 戰俘分贓第53章 獄島去留第80章 風往南吹第109章 新的戰場第105章 陷阱第68章 天下未雨第22章 暨陽堅壁第7章 驚瀾第148章 制衡第57章 北進側擊第74章 大戰將臨第97章 聯兵拒寇第20章 調虎離山第61章 北伐序幕第十二章 失敗的行刺第50章 收六夫人第74章 奪島第123章 夜雨瑣事第26章 糧食第107章 海攻第83章 圍敵鳳河西第53章 北伐猜想第十六章 故人應不識第13章 西沙島遇襲第35章 落花流水第82章 形勢緊迫第74章 淮東軍制第67章 自顧不暇第113章 疑點第一百三十七章 時局糜爛(一)第四十四章 新官上任第136章 選擇第19章 鹽銀保糧第39章 綠柳園佳人第81章 渡河第101章 深宮怨怒第55章 易幟立軍第11章 行軍第84章 廷爭第七章 江心牢城第18章 激將第70章 淮山第十章 夜驚情第30章 美人心計第139章 借刀第96章 後院滅火第17章 準備第12章 拖延第22章 立城擴軍第1章 捍海堤第81章 了無牽掛第163章 襄陽之戰第七十六章 是非黑白第15章 聯姻第92章 雜魚第79章 火中慄第二十二章 跋扈的風情(二)第120章 主臣第23章 暨陽磐石第十三章 楚黨新貴第18章 兵亂難止第109章 請旨勞師第70章 南陽棄或守第1章 風雨相援第4章 宋家子弟第5章 挖牆腳第54章 清算降叛第2章 禁海第十七章 肥差任選第31章 江島佈局第112章 謠言第67章 自顧不暇第一百一十四章 相位迷蹤(二)第111章 異動第39章 戰械第91章 難易有別第27章 聯兵接觸第92章 言之不預第31章 說服第二十八章 晉安侯進奏使第9章 拔營第36章 徐州攻略第十五章 清江浦第八十八章 構陷屠民第三十五章 雜學之論第2章 江寧風潮(2)第39章 綠柳園佳人
第35章 百般相思第105章 決心跟信心第七章 官兵來攪局第75章 密約(二)第83章 南歸第147章 暗流第十三章 楚黨新貴第一百章 四月芳菲(一)第51章 散彈殺人馬第22章 攻寨第142章 棋子第27章 失城第49章 追敵第39章 戰俘分贓第53章 獄島去留第80章 風往南吹第109章 新的戰場第105章 陷阱第68章 天下未雨第22章 暨陽堅壁第7章 驚瀾第148章 制衡第57章 北進側擊第74章 大戰將臨第97章 聯兵拒寇第20章 調虎離山第61章 北伐序幕第十二章 失敗的行刺第50章 收六夫人第74章 奪島第123章 夜雨瑣事第26章 糧食第107章 海攻第83章 圍敵鳳河西第53章 北伐猜想第十六章 故人應不識第13章 西沙島遇襲第35章 落花流水第82章 形勢緊迫第74章 淮東軍制第67章 自顧不暇第113章 疑點第一百三十七章 時局糜爛(一)第四十四章 新官上任第136章 選擇第19章 鹽銀保糧第39章 綠柳園佳人第81章 渡河第101章 深宮怨怒第55章 易幟立軍第11章 行軍第84章 廷爭第七章 江心牢城第18章 激將第70章 淮山第十章 夜驚情第30章 美人心計第139章 借刀第96章 後院滅火第17章 準備第12章 拖延第22章 立城擴軍第1章 捍海堤第81章 了無牽掛第163章 襄陽之戰第七十六章 是非黑白第15章 聯姻第92章 雜魚第79章 火中慄第二十二章 跋扈的風情(二)第120章 主臣第23章 暨陽磐石第十三章 楚黨新貴第18章 兵亂難止第109章 請旨勞師第70章 南陽棄或守第1章 風雨相援第4章 宋家子弟第5章 挖牆腳第54章 清算降叛第2章 禁海第十七章 肥差任選第31章 江島佈局第112章 謠言第67章 自顧不暇第一百一十四章 相位迷蹤(二)第111章 異動第39章 戰械第91章 難易有別第27章 聯兵接觸第92章 言之不預第31章 說服第二十八章 晉安侯進奏使第9章 拔營第36章 徐州攻略第十五章 清江浦第八十八章 構陷屠民第三十五章 雜學之論第2章 江寧風潮(2)第39章 綠柳園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