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攻寨

寧則臣在戰前對虜兵的反應有過認真的推測,從而制定針對性的戰術安排。

北寨門及時關閉,但往南寨門集結的虜兵卻給從寨門徑直闖進的一隊甲騎衝得七零八落,一員佐領提刀帶人在巷道與江東左軍甲騎倉促遇戰,給衝殺而死。

除了分散入住民宅以及分守南北寨門的虜兵外,留後虜兵在寨中還有三處地方有集中的兵力部署。

一處是看守馬廄的六十餘虜兵,一處是孫家大宅裡留後參領身邊的數十名精銳護兵,一處是在寨中宗族祠堂看守滄南一戰被割首族人屍首靈堂的百名守靈虜兵。

滄南一戰,那顏部被殲千餘人的首級都給江東左軍割去,無頭屍體卻給拋棄荒野給鳥鴉啄食。那赫雄祁自然不能任族人屍體拋於荒野,也不能將族人屍體綁在馬背上一起往南追擊江東左軍,被迫留兵分守小泊頭寨。除了一部分輜重外,主要是守屍;停屍祠堂按照老規矩也派兵守靈。

在宗祠大院裡守靈的都是有資格的老卒,兵甲俱全,寨子被襲時,近百名守靈虜兵最先反應過來,除了一部分支援北寨門外,大部分人沿巷道往奔援南寨門,在打穀場與衝入江東左軍騎卒相遇,奮力激戰。

見打穀場不能進,狹窄巷道又限制騎兵活動,虜兵又紛紛騎牆上屋拿弓箭攢射,闖入寨中的這一隊江東左軍騎卒被迫在合圍前迅速撤回南寨門。

寨中有一隊整編制、兵甲整飭的虜兵趕至南寨門參戰,虜兵混亂的局面迅速穩定下來。留後參領隨後帶隊趕到,爬到房脊上指揮戰事,看到江東左軍在南寨門已經替換上兵甲精良的甲卒,拿飛矛盾車及高盾沿巷道往裡突衝,他們老卒再兇勇也站不住根腳,留後參領怕命令左右拆卸厚重的大宅門當盾硬扛,又讓箭術好的老卒上房瞅着江東左軍甲卒陣列的空隙射箭……

南寨門被奪,北寨門的出路被封堵,西北角寨牆給外面的襲兵拿撞木衝撞得搖搖欲塌,即將形成新的口子,這是寨中虜兵所面臨的嚴峻形勢。

留後參領也不驚惶,心裡想:讓都統料中了,江東左軍還真藏在海島上趁夜來襲。寨牆上不能站人,他使人爬上最高的房脊上觀察敵情,派兵加強對被撞擊寨牆區域的防衛,看着洞開的南寨門,關鍵還是要奪回南寨門,才能拿回主動。

********

寧則臣持刀坐在南寨門外的拴馬柱上,盯着寨門內外的一舉一動;林縛在兩箭之外的更遠處,關注並控制着整個戰局的走向。

哨將跑過來跟寧則臣說往巷道里硬衝艱難,許多士卒給爬上房的虜兵放冷箭射中,衝突起,舉盾也無法護嚴密。

寧則臣眉頭微蹙,說道:“明知巷道太狹窄不好打,不會往後收一些?把寨門拆了,他們要奪,送給他們就是!”使南寨門甲卒往後收,將大量的虜兵吸引到寨門內更寬敞的場地上對戰。

孫氏在滄南立族,建小泊頭寨時,就是認真考慮過要怎樣防止盜匪或流寇攻進寨子,南北寨門內預留的空場地很小,往裡就是一駕馬車寬的巷道,寨子裡最大的空曠地是中心的打穀場,也是曬穀場。

在狹窄的巷道里,虜兵即使無甲無盾,卸下門板上下一橫,就將巷道遮住大半,再讓人上房射箭,江東左軍在軍械上的優勢就給死死的限制住;除非周普這樣的極個別猛將親自上陣才能將厚木製成的宅門一刀劈開。

寧則臣看準虜兵勢要奪回南寨門,使甲卒往後收,到了寨門附近更開闊的場地裡,虜兵拿門板防護,則過於笨拙了,露出的空隙也大。江東左軍穿了甲的陌刀手在刀盾手的掩護,甚至敢直接從門板縫隙間穿插進去殺敵,也有足夠的空隙給槍矛刺擊,後列的弩弓手則射殺上房持騎弓的虜兵,也派人持手弩騎上寨牆,便將刀兵鋒利、盾甲堅厚、弓弩射遠的優勢完全發揮出來。

這時候周普率第三營在西北角撞塌寨牆,破開口子往裡攻。

持戰到天光大亮,留後虜將見南寨門奪不回來,更無法從南寨門或塌出的口子衝出去,在空曠場地兵甲不利吃虧太大、傷亡太大,便往裡回收,想利用寨中複雜的地形與江東左軍一宅一院的打巷戰。

虜兵全線往寨子裡收縮,第三營、第五營從南寨門以及西北角破開的口往裡打,地形變複雜,打起來就尤其的艱難。

想要一宅一院的將整個寨子都打下來,就算願意承擔這麼大比例的傷亡,也沒有這麼充足的時間。

就算成功的將往南信道完全封鎖死,那赫雄祁部主力急行軍趕到兩百里外的渤海縣也很有可能發現破綻往回趕。

虜騎急行往返四百里,只需要兩天一夜的時間,考慮到距那赫雄祁部出發已經過去一夜的時間,最遲明天此時要將寨中虜兵完全殲滅。

**********

看到周普從西側騎馬繞過來,大概也是覺得從西北角口子太難打,要重新調整戰術,寧則臣便讓副手替自己盯着南寨門戰場,一起走到林縛跟前去。

“硬往裡打太難啃,用火的話,怕是寨子裡的那些好馬都保不住!”寧則臣甕聲說道,他過慣窮日子,好東西不捨得糟蹋,但是不用火,硬攻傷亡太大,時間上也未必能趕得及,他猶豫不決,提出來讓林縛決斷。

“對你們這些前線指揮官來說,惜兵纔是大的原則,”林縛神情嚴肅的說道,“用火吧。”

南寨門以及西北角塌破的口子,雙方攻防拉鋸到現在,林縛都沒有建議他們縱火,他纔不是怕寨子裡的馬有損,主要還是考慮到一開始就貿然用火,作戰經驗不足的將卒未必就能堵住逼上絕路的虜兵往外衝殺。

當然了,天未亮就用火,只會讓那赫雄祁提前發現小泊頭寨這邊的異常。

現在天光大亮,那赫雄祁部也跑得足夠遠。雙方對南寨門以及西北角破口反覆攻防拉鋸進行大半天,一方面削弱虜兵從這兩個口子衝突重圍的信心,一方面第三營、第五營的甲卒在反覆的衝殺回收再衝殺中穩定了陣腳,變得堅如磐石。

***********

西北風正烈,從西北角破塌的口子縱火正是合適。

既然做出縱火燒寨的決定,周普與寧則臣則返回調整部署,周普親自率甲卒從西北角破塌的口子往裡衝,將虜兵往裡壓縮,以便能縱火點着更多的房舍,使火勢一開始就更深入,使虜兵根本無法滅火。

北方民宅還多爲土牆茅草頂,只有少數殷實人家與鄉紳豪富家門才用磚瓦,但是樑柱也皆是木材。此外,一般鄉民生火做飯極少用石炭(煤),幾乎家家戶戶的院子裡都有草垛子。連日來冷晴天氣,雖有些積雪難融,也都是給冷風吹乾的幹雪。

這些都是縱火燒寨的極有利條件。

虜騎過處,燕南三府幾乎是寸草不生,民衆傷亡數以十萬計,被捋奪丁壯十數萬,差不多有近兩百萬人流離失所,成爲南逃難民,在山東中南部一帶忍凍挨飢。

對沒有人性的虜兵自然沒有什麼人性好講,縱火燒寨對在戰爭早就練了一副鐵石心腸的江東左軍諸將來說,根本沒有什麼於心不忍的。林夢得只是心痛那些本來可以繳獲的口外駿馬,他聽到林縛決定用火,忙過來想問問能不能換別的法子攻下寨子。

寨中虜兵抵抗意志堅定,他們也知道在燕南造下這些惡,投降不可能得到寬恕,再說驕橫的心態也使他們無法忍受自己或族人向弱小的南朝兵投降。

在有了有效的伸入點之後,沒有比用火更省力、更有效的攻寨法子,林縛纔不管林夢得的心痛,他使敖滄海做好出擊準備,第三營、第五營萬一堵不住口子,就要第一營將卒在野地圍殺逃出的虜兵。

周普穿着鱗甲,在左右甲卒的護衛下,冷峻的看着巷道里側堅守的虜兵,在前面,用飛矛盾車及門板、高盾、鐵釘板在狹窄的巷道里構築了一道障礙。

裡側的虜兵一時間疑惑爲何這部江東左軍打了半天這時候又突然放棄往裡突衝,直到裝滿燈油的陶罐從後面遞過來,給臂力大的士卒猛擲過來,濺了滿身燈油,聞着燈油在冰寒空氣裡飄出的氣味,才恍然明白眼前這部江東左軍卑鄙到要縱火。

在虜兵破障衝來之前,周普使前列士卒縱火,將火把擲向虜兵陣中,先將那些身上濺了燈油的虜兵燒着,周普再率衆緩慢從巷道退出,將巷道兩側的茅草屋子悉數縱火燒起。待周普率甲卒從破開的寨牆口子完全退出來之時,西北角的火勢已經燒成片,給呼呼作響的西北風吹着往東南方向竄,寨中只有三口水井,引火易燃東西這麼多,怎麼救都救不及的。

周普看着西北角的寨牆缺口已經徹底給火焰覆蓋,心想東虜真是太不善守城寨了,只留下一都隊甲卒堅定,他率兩都隊甲卒趕去北寨門,其他各都隊沿寨牆散開,準備圍殺翻牆逃出的虜兵。

*******************

(求紅票,昨日紅票達到五千六百張,兄弟們投紅票要養成好習慣啊!)

第20章 猛虎搏兔第十七章 救人性命不敢忘第6章 搏兔第61章 烈陽樓前議招安第六章 船行江上第140章 笞刑第47章 攻城第46章 控田第3章 寧王第六十九章 江中取銀(一)第56章 見疑第144章 後手謀淮西第3章 投石問路第92章 雜魚第九十六章 妝容驚豔第67章 洪澤舊事第43章 欺君第50章 收六夫人第114章 樊城城下第30章 以緩待急第121章 隔岸觀火之謀第37章 叛第十八章 寒秋水上的風情第31章 淮陽初雪第11章 肘腋生變第十一章 不是教你們殘忍第四十五章 暴殄珍物第53章 北伐猜想第8章 伏兵第25章 雲梯關第126章 陽信驚雷第26章 島城鎖海第119章 禮山第100章 浙南戰場第25章 金箭傳令第一百二十三章 下堂書第66章 東風緊第122章 浙南戰事尾聲第57章 收復江西第66章 樑成翼南逃第2章 夜觀軍營第53章 獄島去留第八十三章 延醫上島第62章 林族利益第88章 不堪一擊第九章 隨扈第88章 對峙第19章 各懷心思第十章 石樑縣裡充強豪第40章 慷慨赴死易第19章 邸報第6章 去燕南第35章 抉擇第一百零九章 冰釋(一)第46章 國相第六十七章 銀子銀子第25章 海陵知府第119章 行軍第125章 起霧第53章 襲東陽第9章 三沙灣第5章 狗官第79章 戰前第26章 歸心第一百零六章 女刺客(二)第46章 不過空城第93章 深山殘兵第70章 覆滅第16章 糧荒第29章 補充第33章 滲透第17章 公府治政(四)第102章 敵蹤又現第十四章 海島生存(二)第46章 錢莊第七十四章 東市無賴第21章 子嗣第67章 自顧不暇第74章 淮東軍制第40章 浙西大旱第131章 夜下血流第84章 廷爭第18章 喝斥第46章 緩兵之計第五十六章 募工(一)第67章 國策第167章 釜底抽薪第98章 虞東第28章 廢除匠戶第133章 主公第121章 勇戰第15章 公府治政(二)第一百章 四月芳菲(一)第54章 真假虛實第六十九章 江中取銀(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林庭訓之死(一)第97章 利害關係第45章 爭鋒第69章 江門島第91章 大喜之日
第20章 猛虎搏兔第十七章 救人性命不敢忘第6章 搏兔第61章 烈陽樓前議招安第六章 船行江上第140章 笞刑第47章 攻城第46章 控田第3章 寧王第六十九章 江中取銀(一)第56章 見疑第144章 後手謀淮西第3章 投石問路第92章 雜魚第九十六章 妝容驚豔第67章 洪澤舊事第43章 欺君第50章 收六夫人第114章 樊城城下第30章 以緩待急第121章 隔岸觀火之謀第37章 叛第十八章 寒秋水上的風情第31章 淮陽初雪第11章 肘腋生變第十一章 不是教你們殘忍第四十五章 暴殄珍物第53章 北伐猜想第8章 伏兵第25章 雲梯關第126章 陽信驚雷第26章 島城鎖海第119章 禮山第100章 浙南戰場第25章 金箭傳令第一百二十三章 下堂書第66章 東風緊第122章 浙南戰事尾聲第57章 收復江西第66章 樑成翼南逃第2章 夜觀軍營第53章 獄島去留第八十三章 延醫上島第62章 林族利益第88章 不堪一擊第九章 隨扈第88章 對峙第19章 各懷心思第十章 石樑縣裡充強豪第40章 慷慨赴死易第19章 邸報第6章 去燕南第35章 抉擇第一百零九章 冰釋(一)第46章 國相第六十七章 銀子銀子第25章 海陵知府第119章 行軍第125章 起霧第53章 襲東陽第9章 三沙灣第5章 狗官第79章 戰前第26章 歸心第一百零六章 女刺客(二)第46章 不過空城第93章 深山殘兵第70章 覆滅第16章 糧荒第29章 補充第33章 滲透第17章 公府治政(四)第102章 敵蹤又現第十四章 海島生存(二)第46章 錢莊第七十四章 東市無賴第21章 子嗣第67章 自顧不暇第74章 淮東軍制第40章 浙西大旱第131章 夜下血流第84章 廷爭第18章 喝斥第46章 緩兵之計第五十六章 募工(一)第67章 國策第167章 釜底抽薪第98章 虞東第28章 廢除匠戶第133章 主公第121章 勇戰第15章 公府治政(二)第一百章 四月芳菲(一)第54章 真假虛實第六十九章 江中取銀(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林庭訓之死(一)第97章 利害關係第45章 爭鋒第69章 江門島第91章 大喜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