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將封侯

三天後,一支大軍浩浩蕩蕩的離開了無錫縣,進入了常熟縣,踏足了蘇州之地。

軍中,帥旗的前面,是一位身穿了金色帥甲的老將,胯下一匹黃驃馬,頗爲神駿,只是老將的神情卻是有些陰沉,彷彿有着心事。

忽後面有一騎趕前,進入了老將的護軍,護軍紛紛撥馬讓路,使得來騎很快到了老將右側,與老將並騎而行,來人是一位身穿都尉將甲的英武人物。

“拜見節度使大人。”都尉將官軍禮道。

老將扭頭點首,微笑道:“程虞侯,有事情嗎?”

“沒有,只是想與大人說說話。”程焱微笑迴應。

“哦,好呀,老夫與程虞侯,一直是無暇說話的。”顧將軍笑說道,這支大軍,正是奉了聖旨,去移駐崑山縣。

“屬下還沒有恭賀大人,被賜封了侯爺。”程焱誠摯道。

“現在也不晚,老夫也是意外的,或許是借了張氏小子的榮光。”顧將軍淡然迴應。

“大人這話不妥,大人在常州的功勳,是絕對當得封侯的。”程焱正容道。

顧將軍看着前方,淡笑未應,程焱遲疑一下,又道:“大人,常州大勝不易,蘇州能夠歸唐也有大人之功,若是失去,實是人生憾事了。”

顧將軍一怔看了程焱,道:“程虞侯,有話最好直言,老夫不習慣打啞謎。”

“大人,屬下是覺得我們此生能夠踏足了蘇州,也是一種不易,就覺得爲了無稽之談的挑撥,而造成自相殘殺的後果,應該是一種愚蠢。”程焱還是隱晦的透話道。

顧將軍看着程焱不語,程焱只好道:“屬下聽行軍司馬言,蘇州事實上是陸天風奇襲而得的,屬下聽了,卻是覺得,是聽到了一個天大的笑話。”

顧將軍的神情有了古怪,淡然道:“程虞侯與陸天風親近了。”

面對了赤裸裸的直問,程焱搖頭,道:“沒有,我與陸兄弟是有了友好,但我是忠於陛下的,不過蘇州本就是越國之地,能夠歸唐實屬不易,若是爲了無稽之談而使常州和蘇州再失,那卻是唐國的禍事了。”

顧將軍點頭,淡然道:“就算是無稽之談,老夫也無權干涉了行軍司馬的口舌,不好辦呀。”

程焱遲疑一下,道:“屬下覺得,爲了大局,可以讓人閉嘴,只是那個人的身邊,有很多人信了無稽之談。”

“程虞侯能夠讓那個人閉嘴,就可以了。”顧將軍淡然迴應。

“屬下明白了,告退。”程焱軍禮後,撥馬後去了。

一箇中年人將官馭馬靠近了顧將軍,低聲問道:“爹,這姓程的,有什麼事情嗎?”

“是個知趣的人,也是個眼光寬廣的人,等他殺了行軍司馬之後,萬不可讓行軍司馬的人走離。”顧將軍低聲迴應。

“是,孩兒明白。”中年人將官迴應,語氣竟然有着興奮喜意。

顧將軍擡頭望向了遠方,他的眼睛似乎已然看見了崑山縣,對於他這種壓抑了很多年的老將,常州之戰是他的人生輝煌,蘇州會是他的後人尊崇之地。

不是他想背叛了唐皇,投效了陸天風,而是將封侯,名千古,對於他這個老將的誘惑太大了,他老了,他需要留給子孫輝煌和尊貴,他恐懼失去了已然獲得的一切,他是崑山侯。

當晚,江陰軍行軍司馬死於軍中,經節度使大人親自‘驗看’,是爲急病猝死,不久之後,在抵禦越國的崑山戰線,原本駐紮在晉陵縣的五千江陰牙軍將官,半數爲國而亡,雖然有各種流言發生,但不久就無人再言,一月後聖旨到,程焱升任江陰軍行軍司馬,在掌管原本的基礎上,實握了三營的親軍,威權僅次於江陰軍節度使。

豐收了,就在程焱升任之時,常州和蘇州之地,大半人是一片歡顏,常州之地的軍戶,獲得了四成的田地收穫,六成被公主府收爲了軍糧,而且公主府會負責交稅,也就是說,軍戶依田的收穫得了四成後,就沒有別的付出了,沒有了再次的盤剝。

而蘇州的變天,發生了讓人恐懼的血腥殺戮,很多威懾一方的大官僚和大戶,被莫名的抓捕抄家,接着的抄沒之田又成了軍戶的賞功。

如今,凡是軍戶都可得了賞功田,使得蘇州和常州的民衆,由猶疑變向了主動的爭做軍戶,可是成爲軍戶也是不易了,身體考驗合格才能入軍,出現了難入,反而使得更多的人願意去入軍,使得蘇州軍力很快達到了九萬,那還是主動淘汰了一萬多的弱兵,否則就是十萬大軍。

九萬加上顧將軍的兩萬大軍,十一萬大軍的存在,按理說負擔是很重的,但辛琴兒也不是亂來,一是急需要軍力保護獲得的一切,二是蘇州和常州本就是產糧地。

而信王統治期間,對蘇常二州的盤剝是很重的,常州出產的糧食,大半必須運至吳縣的糧倉,說是運給朝廷的賦稅,但一半都被信王勢力私吞了,如今就是吳縣的存糧,就足夠十一萬大軍兩年的供給。

再加上蘇州的大規模殺大戶,所獲的糧食和財物,甚至能夠支撐了十一萬大軍五年的整體軍耗,當兵的能夠得田和得到足額的軍餉,那就會軍心穩定,有異心的將官很難策起反水,底層士兵最看重,已然實實在在的得到了手。

辛琴兒得了合法的入主信王府公文,立刻由暗裡的統治,轉爲了半明半暗,吳縣城內的信王府改成了吳城公主府,一千的羽林衛開駐了吳縣城,換上了原本是信王虎賁衛的軍甲,標誌只能一步步的改造。

原信王府的兩千多粗使奴婢,全部給予了外軍將官做家奴,一千多的麗婢和宮人,加上各地抄家送來的麗女,一共五千多,竟然被辛琴兒別出心裁的組成了繡女軍。

繡女軍成立後,辛琴兒發文公告各軍,願意用賞功聘娶繡女爲妻的將士,可以申請相親,而且只能聘娶繡女爲妻或平妻,一旦相親成功,公主府會做主的爲繡女送嫁。

公文一到各軍,立刻引發了稀奇議論,以前都是往下賞賜美人做妾侍,如今竟然只能出賞功或銀子聘娶爲妻,於是有很多的好奇將官回饋了申請,結果被調去了吳縣相親。

繡女軍是由青雯負責的,相親的過程與將官的所想大爲的不同,竟然是讓繡女在暗中先相看將官,相中了將官的,才由了將官與繡女們見面,就是見了面,若是將官和繡女都沒有互相看中的,則失敗,將官只能空勞回去了。

第一次相親,成了三十七組,其中有十一組是將官抱得雙美歸,公主府真的做主如同嫁女那般,給繡女備了新衣和一些嫁妝,以及給予了繡女令。

憑了繡女令,嫁出去的繡女,一生都能夠獲得了官兵的一半軍餉,以及公主府在婚姻方面的支持,也就是說,繡女不但有了固定的工資拿,就是丈夫想要休妻另娶,則必須得通過了公主府的同意。

將官真的娶回了美人繡女,使得吳城繡女之名成了一種蘇州趣事,不過將士們雖然是覺得很好,卻非人人都願意去聘娶繡女,繡女畢竟是亡家的女人,而且聘娶繡女的代價也是讓人不捨,所以繡女姻緣一事,沒有引起搶聘潮,很多將士如今有田有財,根本不愁娶不到良家女爲妻。

第43章 文華第122章 過路錢第78章 聚敘第9章 刺第87章 偷歡第49章 春天來了第66章 拔任第16章 城隍廟會第143章 籌功第76章 平海第72章 帝策第162章 請來把酒第79章 張氏第7章 伯侄言第33章 求親第15章 衝突第170章 離開第48章 望星空第45章 問本心第113章 求升第47章 中府使第58章 喀班第69章 殺威第135章 陳平之言第15章 衝突第40章 西大街第160章 急功之誤第94章 常州兵變第220章 北巡第77章 得軍第35章 緣分第88章 殺威第40章 拆軍第165章 戰後第64章 想離第26章 定策第81章 運籌第96章 都護府第50章 擊匪第123章 應請第138章 敵視第105章 權謀第65章 劫殺第62章 虛與委蛇第61章 宮秘第122章 貴人第59章 畫餅第52章 上書與毒舌第122章 貴人第83章 林仁肇第74章 常州大戰(二)第110章 回家第79章 常州大戰(七)第115章 捧一下第58章 句容縣之戰(三)第10章 吳老爺第196章 家族第42章 形勢第80章 烏蘭渡第79章 遠慮第32章 霸石州第29章 臨川縣第172章 大江東去第60章 觀佳人第211章 戰吐蕃第130章 攻心第165章 聚議第32章 人生第64章 出巡第83章 林仁肇第3章 美人如玉第121章 死劫第38章 求援第77章 常州大戰(五)第7章 見面第129章 我生君未生第116章 追封第130章 榮歸的人第34章 惜音第59章 豔女綠娥第77章 常州大戰(五)第70章 澎湖水軍第90章 先解釋了第11章 旨意第147章 憶往昔第115章 捧一下第45章 面君陳情第110章 池州長史第93章 君心第72章 賢妻第107章 籠絡第58章 戰之意義第6章 伯父第79章 常州大戰(七)第66章 賞功化契第216章 帝術第84章 夜梟第82章 南昌府第122章 詢問
第43章 文華第122章 過路錢第78章 聚敘第9章 刺第87章 偷歡第49章 春天來了第66章 拔任第16章 城隍廟會第143章 籌功第76章 平海第72章 帝策第162章 請來把酒第79章 張氏第7章 伯侄言第33章 求親第15章 衝突第170章 離開第48章 望星空第45章 問本心第113章 求升第47章 中府使第58章 喀班第69章 殺威第135章 陳平之言第15章 衝突第40章 西大街第160章 急功之誤第94章 常州兵變第220章 北巡第77章 得軍第35章 緣分第88章 殺威第40章 拆軍第165章 戰後第64章 想離第26章 定策第81章 運籌第96章 都護府第50章 擊匪第123章 應請第138章 敵視第105章 權謀第65章 劫殺第62章 虛與委蛇第61章 宮秘第122章 貴人第59章 畫餅第52章 上書與毒舌第122章 貴人第83章 林仁肇第74章 常州大戰(二)第110章 回家第79章 常州大戰(七)第115章 捧一下第58章 句容縣之戰(三)第10章 吳老爺第196章 家族第42章 形勢第80章 烏蘭渡第79章 遠慮第32章 霸石州第29章 臨川縣第172章 大江東去第60章 觀佳人第211章 戰吐蕃第130章 攻心第165章 聚議第32章 人生第64章 出巡第83章 林仁肇第3章 美人如玉第121章 死劫第38章 求援第77章 常州大戰(五)第7章 見面第129章 我生君未生第116章 追封第130章 榮歸的人第34章 惜音第59章 豔女綠娥第77章 常州大戰(五)第70章 澎湖水軍第90章 先解釋了第11章 旨意第147章 憶往昔第115章 捧一下第45章 面君陳情第110章 池州長史第93章 君心第72章 賢妻第107章 籠絡第58章 戰之意義第6章 伯父第79章 常州大戰(七)第66章 賞功化契第216章 帝術第84章 夜梟第82章 南昌府第122章 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