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戰之意義

陸七點頭,道:“我們的阻擊,會誘導了楚軍的判斷,會讓楚軍認爲了處州軍力,已然進攻了婺州,我在迫使楚軍去支援了婺州的越軍。”

啊!冷戎吃驚的看着陸七,他的思維瞬間陷入了不能理解。

陸七笑了笑,道:“我們的三萬軍,或者是六萬軍,根本抵禦不了楚軍的進攻,只能是一戰而潰,如今我們的成敗,全在了婺州之戰,婺州若是大勝,來襲的楚軍只能退卻。”

冷戎似懂非懂的點頭,陸七一笑,道:“婺州那裡的戰事,我有了七成的勝算,等楚軍趕到了婺州,已然會是遲到。”

冷戎想了一下,道:“主上,若是婺州的越軍知道了楚軍即將來援,而採取據城而守的策略,那短時的取勝可是不易了。”

陸七一笑,道:“你應該知道圍魏救趙的策略,婺州的越軍若是據城而守,那處州軍力會轉而進軍越州,大軍會直奔了杭州而去,以武勝軍節度使的職責,他豈敢龜縮在了婺州不出,而任由了晉國軍力直搗京城腹地,他是承受不了那種罪名的。”

冷戎恍然點頭,晉軍若是進擊了越國京城方向,婺州的越軍肯定得出軍應戰,根本不敢等候了楚國的支援,身爲臣屬,豈敢有了置王於危的境地,若是置之不理的就是不出戰,那卻是有了一種擁兵自重的背叛嫌疑。

陸七又道:“如今婺州戰事的變數,就是衣錦軍的反應,若是衣錦軍不顧了邊境防禦的急援婺州,那就會造成我們的軍力失了優勢。”

冷戎點頭,卻是道:“奇襲軍是自新安江入越國突襲,衣錦軍的防禦戰線很長,就是想急援,也是很難調去了很多的軍力。”

“就怕衣錦軍,也有如同了楊鯤四兄的掌權人物,也去做了調軍的先手。”陸七淡然說道。

冷戎默然點頭,陸七看了冷戎,平和道:“冷戎,你是我的好兄弟,有些話我願意告訴了你,其實主動出軍阻擊楚軍,意義對我而言是很多的,你想聽嗎?”

冷戎一怔,點頭道:“屬下想聽,而且絕對會守口不言。”

陸七一笑,道:“出軍擊楚,一是顯得了我這個晉王敢戰無畏,二是誘使楚軍去了婺州,三是我在造成一種戰功平衡。”

“戰功平衡?”冷戎不解道。

“對,戰功平衡,我應該讓婺州的戰功,也讓晉安府的留守軍力獲得了一份榮耀,我要讓所有的將士,都覺得了爲晉國建立了功勳,有了付出和榮耀,纔會珍惜和重視了晉國的存在。”陸七平和說道。

冷戎明白的點頭,陸七轉頭看向了東南方向,道:“我讓燕魁山領軍去奪取台州,就是在給他建立功勳的機會,相比而言,燕魁山的能力不足以成爲三萬軍的大帥,但燕大哥卻是值得我信任的臣屬,冷戎,你也一樣,日後的你,會是我身邊的京軍主帥,如果你願意領軍在外,我也會放你爲數萬大軍的統帥,去鎮守一方。”

冷戎一怔,遲疑一下,道:“臣謝主上的信任。”

陸七一笑,看了冷戎道:“你我是老兄弟了,就算我成爲了皇帝,我們一樣會是老兄弟,不過你的升遷,應該是靠了戰功才能了服衆,這一次的戰功,是你成爲真正軍帥的開始。”

冷戎感動的點頭,道:“屬下明白了,謝主上成全。”

陸七點頭,道:“若是婺州戰事大勝了,你就率領兩營的雲府衛去與張戟的彰武軍會合,之後進襲佔據了贛州,佔據贛州後,兩營雲府衛就成爲贛州的左右都尉,而你回來,與我一起繼續巡撫諸縣,之後一起悄然的離開晉國,去繼續的發展外勢。”

冷戎明白點頭,道:“主上要佔據了贛州。”

陸七點頭,道:“楚國既然進軍了晉國,我必須要反咬一口,而且佔據了贛州之後,對日後的晉國防禦和進攻更爲有利,贛州會成爲晉國進攻楚國的最前線。”

“主上的想與越國戰事之後,就轉而進攻了楚國。”冷戎道。

“沒有那麼快的,我如今的急進,是形勢迫的不得不爲之,若是與越國的戰事一了,就轉而進擊楚國,那後果是根基愈發的不穩,人心思安,多數的軍民是不想戰爭的,而且最主要的是,我們支撐不了後續的戰事消耗,戰爭是需要大量的銀子和糧食爲支撐的,所以與越國的戰事一了,晉國必須轉入了防禦,利用唐國對楚國的牽制,抓緊時機的穩定內政和積蓄財力,若是內政不順,晉國的大軍一旦遠征了,後方只怕會出現了起火反叛。”陸七理智的回答了。

冷戎明白的點頭,陸七一笑,又道:“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如今最應該進攻楚國的是唐國,晉國若是大軍進佔楚國,就算是勝利了,最後還得與唐國爭鋒,所以我只想進佔了贛州,撫州就是攻佔了,我也會放棄。”

冷戎點頭,道:“屬下明白了。”

陸七點頭,道:“好了,我們去參與了阻襲戰。”

此時,處州的大軍已然進入了婺州,直接奔襲府治金華縣,抵達金華縣時,七萬武勝軍竟然採取了守城戰,武勝軍原本只有了五萬多將士,迴歸婺州前募補兵力達至了七萬,原本還有三萬鎮西軍,卻是去救援了台州。

見武勝軍竟然採取了龜縮守禦戰,魚華軒當機立斷,率了大軍直奔了睦州,卻是與了陸七所想的進擊越州不同,魚華軒身爲主帥,當然有自己的戰略所想。

魚華軒是想遷就了進入睦州的奇襲軍,如果進襲越州,是可能有逼迫武勝軍出戰的更好效果,但進襲越州,就會使得奇襲軍的存在,很快會被了武勝軍知道,如今就去進襲了睦州,若是武勝軍不爲所動,那就大軍奔襲邊境的衣錦軍,魚華軒的想法就是,武勝軍或衣錦軍,只要吃掉了一個,越國就完了。

而且進襲睦州,在戰略上也有呼應了蘇州的意義,要知道睦州之東就是湖州,衣錦軍一旦戰敗,晉國大軍就能夠打到了太湖那裡。

另外魚華軒很清楚,他率軍進襲睦州,武勝軍肯定會出軍追擊的,原因是武勝軍會認爲,可以和衣錦軍一起夾擊了晉軍,而且也不能因爲等候楚國援軍,而坐視了衣錦軍被滅,事實上,晉軍進襲睦州,比進襲越州,更容易引蛇出洞。

就在晉軍進入睦州之時,武勝軍的節度使周海,卻是陷入艱難的抉擇,晉軍會去進襲了睦州,大出他的意料之外,他本以爲晉軍會去進襲了越州。

“爲什麼會去進襲了睦州?那是兵家大忌呀,不管不顧的完全將處州後方給放棄了,如果進襲越州,進可威懾越國京城,橫可與進襲台州的軍力會合,也可以隨時退兵守護所謂的晉國。

可九萬大軍就是去進襲了睦州,與進襲台州的三萬軍力,完全的成了不能會合的兩支孤軍,而且如今處州門戶大開,武勝軍若是去進襲所謂的晉國,必然能夠容易的打敗了晉國的留守軍力,難道去進襲睦州的晉軍,是故意的讓武勝軍去進襲了處州和建州?”周海皺眉的立身在城牆,花白的頭髮隨風而動。

“你們說,晉軍爲什麼會去進襲了睦州,爲什麼會不顧了後方晉國的守禦,本軍覺得,進軍睦州是兵家大忌,可是敵軍偏偏進襲了睦州。”周海回頭問道。

第161章 ‘軟刀子’第114章 瞭解第65章 對叛第35章 控城第87章 以逸待勞第82章 奪武威第56章 句容縣之戰第15章 職官第122章 貴人第34章 惜音第119章 韋浩第115章 回府第154章 家宴第13章 清風酒樓第104章 西州第73章 常州大戰第122章 貴人第81章 常州大戰(九)第95章 叛亂第57章 抵達原州第104章 寶珠之秘第3章 美人如玉第103章 攏心第212章 移駕第25章 見解第68章 難關第35章 驅邪儀式第77章 彼策我用第128章 石埭的蝴蝶,醒了第1章 立大功第80章 回饒州第121章 廷議第21章 說皇第48章 後臺第193章 封王第149章 蘇州陸氏第104章 世家第59章 上書與廟堂第117章 母子言第25章 策略第7章 伯侄言第116章 母子言第107章 反叛第44章 販藥第109章 家第102章 怨恨第35章 鷹第92章 暗歸第178章 三道聖旨第190章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第42章 驚心第191章 陸天霖第84章 老臣之憂第62章 贛州第69章 海州雲府第171章 北方戰略第63章 南大營第149章 應變而變第81章 化解第52章 崩軍第72章 車中語(二)第117章 詭異交易第10章 開封府第30章 先手第130章 匪事第82章 引見第2章 侍郎府第12章 買得第1章 江寧第85章 真正目的第53章 進退自如第149章 蘇州陸氏第204章 ‘大宋’第123章 應請第117章 詭異交易第46章 備歸第49章 春天來了第124章 宋府第4章 知信第42章 職官危機第47章 中府使第143章 籌功第4章 治軍第21章 垂拱殿第22章 會見第116章 楊氏誠 意第91章 請置第27章 軍人情誼第117章 母子言第65章 女主第150章 虞字之解第14章 回鄉第114章 瞭解第207章 大奸第92章 奏對第71章 朝議第210章 惜情第75章 以身犯險第209章 溝通第75章 常州大戰(三)
第161章 ‘軟刀子’第114章 瞭解第65章 對叛第35章 控城第87章 以逸待勞第82章 奪武威第56章 句容縣之戰第15章 職官第122章 貴人第34章 惜音第119章 韋浩第115章 回府第154章 家宴第13章 清風酒樓第104章 西州第73章 常州大戰第122章 貴人第81章 常州大戰(九)第95章 叛亂第57章 抵達原州第104章 寶珠之秘第3章 美人如玉第103章 攏心第212章 移駕第25章 見解第68章 難關第35章 驅邪儀式第77章 彼策我用第128章 石埭的蝴蝶,醒了第1章 立大功第80章 回饒州第121章 廷議第21章 說皇第48章 後臺第193章 封王第149章 蘇州陸氏第104章 世家第59章 上書與廟堂第117章 母子言第25章 策略第7章 伯侄言第116章 母子言第107章 反叛第44章 販藥第109章 家第102章 怨恨第35章 鷹第92章 暗歸第178章 三道聖旨第190章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第42章 驚心第191章 陸天霖第84章 老臣之憂第62章 贛州第69章 海州雲府第171章 北方戰略第63章 南大營第149章 應變而變第81章 化解第52章 崩軍第72章 車中語(二)第117章 詭異交易第10章 開封府第30章 先手第130章 匪事第82章 引見第2章 侍郎府第12章 買得第1章 江寧第85章 真正目的第53章 進退自如第149章 蘇州陸氏第204章 ‘大宋’第123章 應請第117章 詭異交易第46章 備歸第49章 春天來了第124章 宋府第4章 知信第42章 職官危機第47章 中府使第143章 籌功第4章 治軍第21章 垂拱殿第22章 會見第116章 楊氏誠 意第91章 請置第27章 軍人情誼第117章 母子言第65章 女主第150章 虞字之解第14章 回鄉第114章 瞭解第207章 大奸第92章 奏對第71章 朝議第210章 惜情第75章 以身犯險第209章 溝通第75章 常州大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