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移駕

大通河的戰報,陸七沒有官文發往開封府報捷,但卻是發往了福州報捷,由福州朝廷廣而告之,以加強他的威望,震懾不安定的野心之輩。

戰後他回去了長安城,大通河戰役俘獲了四萬多戰馬,西寧都督府能夠有了五六萬騎軍,基本就不懼了吐蕃的反撲,邊界守禦也能夠遠達過了青海湖。

與巴陵軍回到長安城,陸七就讓巴陵軍繼續駐紮在長安城東南方數州,三十萬軍力的人數太多,戰後和平時期,應該讓將士們過上正常的生活,暫時成爲了陸七能夠速調的常備軍。

大通河戰役半月後,開封府的周皇帝終於有了反應,宣佈遷都長安城,開封府成爲陪都,開封府上下一片譁然,大半爲開封府失去了京城地位而彷徨,京城的意義是繁華尊貴的根本,一旦成了陪都,很可能會走向蕭條。

雖然彷徨不願接受,但皇帝宣佈後,卻是沒有引起大臣和勳貴的反對,鄭王成爲了開封府留守,韓通爲副留守,薛居正堅持要留在開封府輔佐鄭王,被留下了主持政事。

周皇帝車駕離開了開封府,開封府在宋滅之後也進行了散軍還鄉,所以只有了軍力十萬,留下五萬鎮守,五萬隨護周皇帝和大批的文武百官,以及數百的勳貴代表。

車駕抵達洛陽城時,曹彬出城接駕,潘美也自襄州趕來見駕,潘美已然知道周國大勢已去,就憑了他的十幾萬軍力,根本就成了四面楚歌的境地,但周皇帝和陸天風都沒有來了軍令,所以只能等候,不過襄州那裡的地方軍政,已然被程德玄接管,襄樊之間的漢水,也修好了通橋,漢水兩岸的軍民也正常的走動和通商,根本就不存在了敵對。

次日,周皇帝起駕,曹彬和潘美也隨行,算是解脫了囹圄一般的‘割據’,重又成爲了周皇帝的重臣,大軍浩浩蕩蕩的去往了長安城。

十一月,寒風刺骨,陸七與紀王率衆和兩萬軍力,出長安城十里迎駕,迎得周皇帝車駕,恭敬的雙膝跪地叩迎,之後同返了長安城。

抵達長安城,護行的五萬禁軍接到皇帝諭令駐紮在了城外,只有近衛班直和雲錦東的五千虎翼左軍進入了長安城,有長安城的官員爲大臣和勳貴安排居處休息。

陸七和紀王,以及一些重臣,則是伴隨着周皇帝車駕去往大明宮,長安城有三座主要的宮殿羣,分別是太極宮、大明宮和興慶宮,大明宮是最大最好的宮殿羣,位於城北的龍首塬上,而太極宮是唐朝初期的權力中心,位於城北的中心,唐太宗李世民發動的玄武門之變就是太極宮,李世民做了皇帝后,給李淵修建了大明宮,而唐高宗繼位後,就由太極宮搬去了壯麗廣大的大明宮,使得大明宮成爲了唐朝的權力象徵。

車駕抵達了大明宮的丹鳳門,陸七觀望着這座比開封府皇宮大上太多的宮城,這座大明宮比開封府的皇宮大上十倍還多,陸七雖然沒有進過,卻是聽別人說過,聽說這座廣大的宮城,因爲戰亂破壞和年久失修,已然很是破敗。

進入丹鳳門,沿着御路前行,大明宮分爲三大殿,分別是前朝的含元殿,中朝的宣政殿,內朝的紫宸殿,紫宸殿就是內宮區域了,內宮的太液池可泛舟遊樂,環池有美麗的園林景觀,不過陸七聽人稟報過,大明宮的內宮非常荒蕪破敗。

車駕抵達了含元殿,皇帝傳諭陸七和重臣們離開,候旨宣召,陸七和重臣們知道周皇帝這是勞累了,遵諭的離開了,只留下了紀王陪伴周皇帝,雲錦東和班直則鎮守了宮城。

陸七離開大明宮,直接就回去了虞王府,沒有去見大臣們和勳貴,這時候不宜惹來猴急詬病,他也沒想很快的成爲了皇帝,如今的他擁有數百萬軍力,那纔是皇帝的權力根本,軍權失控的皇帝,只能是擺設。

周皇帝既然來了長安城,陸七可以耐心的等候,依舊在虞王府處理各地送來的公文,原本歸開封府處置的地方請示,陸七沒有發令改變,也就是說河南道與淮南道的政務,依舊歸屬開封府權決,涉及軍事的卻要送來長安城。

一晃五天過去了,周皇帝在大明宮那個也沒有召見,只是讓紀王陪着,五天後周皇帝諭令陸七去見,陸七趕去了大明宮,不想周皇帝竟然是在丹鳳門的城門樓上。

上了城門樓,陸七見有三十幾位周國重臣和勳貴,陪着周皇帝外望長安城景緻,這也是大明宮的優勢之一,可以一覽長安城的風貌與繁華。

“臣拜見陛下,吾皇萬歲。”陸七過去恭敬拜見。

“天風,過來吧。”周皇帝溫和招呼,陸七走了過去,邊走邊向重臣和勳貴點頭,趙普和石守信也在,重臣和勳貴也紛紛微點頭。

陸七立身在周皇帝左側,紀王在周皇帝右側,周皇帝看着陸七,溫和道:“天風,你能夠一直尊敬朕,朕心甚慰。”

陸七淺笑,溫和道:“臣曾經向陛下說過,是真心的敬重陛下,是陛下的體恤民生,以身作則的務實強國,才使得中原政通人和,萬民安居,陛下唯一的失誤,就是過於剛強,不肯對外妥協。”

周皇帝苦笑,繼而轉言道:“朕有一事不明白,以你之能建立晉國不算稀奇,但晉國初立,應該是隱患衆多,爲什麼你不在晉國,也能夠讓了晉國的軍臣不反,據朕所知,晉國的軍力都是降卒,你是怎麼壓制不反的?”

“陛下,臣是沒有在晉國主事,但臣有一位堪比蕭何的夫人代臣主事,另外臣也有很多良臣摯友的支持,張洪波就是臣的一位摯友,臣曾經救過他,如今張洪波是海東郡王。現在鎮守西寧的楊鯤,是臣的父輩世交兄長,鎮守鳳翔的關衝,是關羽的後人,絕對是位重義男兒,還有臣的幾位生死戰友,都執掌着晉國軍權。”陸七說道。

“聽你之言,你的情形,與朕當年是相似的。”周皇帝道。

“是與陛下的當年境況相似,唯一的不同,就是臣有一位擅長治國的夫人代臣掌舵,另外晉國建立之後,一直有機會休養生息,若是建國之後與外發生了死傷慘重的戰事,晉國必然崩亂,那也是臣願意來了周國的主因,臣擔心周國會發動對晉國的大規模戰事,所以需要了解周國的軍情。”陸七回答道。

周皇帝點頭,道:“你身爲晉國之主前來周國,是不智之舉,但卻是火中取栗的大勇之人,你若不來,結果或許會是當年曹魏與孫吳的爭霸再現,最後敗的會是你,因爲你的晉國初立,確實經受不住殘酷戰爭的對耗,尤其是降卒軍心,極易出現崩軍。”

陸七點頭,但又道:“陛下之言,臣只能認可一半,臣認爲就是再現了南北爭霸,臣卻是未必會敗,因爲臣有海路進襲的優勢。”

周皇帝搖頭,道:“你的陸戰若是陷入了殘酷對耗,那你的晉國就會出現了嚴重的內患造反,那個時候,你會陷入顧此失彼的境地,財力,兵員都會陷入了窮於應付,一旦你的晉國出現了不穩,你認爲江陰水軍還會支持你嗎,強者恆強,晉國若是陷入戰亂,很多歸附勢力就會棄離了你。”

陸七點頭認可,周皇帝微笑道:“今日,朕就宣告大周易名大虞帝國,年號太平興國,擺駕含元殿。”

陸七和紀王退離三步,與其他大臣勳貴向周皇帝行禮遵諭,之後陸七伴扶着周皇帝下了丹鳳城樓。

第78章 常州大戰(六)第133章 安置第187章 奪軍轉戰第56章 句容縣之戰第86章 甘州第83章 尾聲第35章 鷹第206章 發動第72章 帝策第55章 言勢第41章 守城第98章 七月初第122章 貴人第199章 襲幽州第22章 會見第4章 治軍第31章 見佳人第105章 識骨第6章 戰略第97章 歸屬?第102章 據荊州第45章 途危第219章 科舉第84章 老臣之憂第87章 偷歡第169章 皇甫繼勳第78章 雅蘭夫人第97章 歸屬?第212章 移駕第112章 ‘實言’第122章 過路錢第124章 宋府第162章 國治第149章 應變而變第200章 擒王第31章 放糧第10章 進見第75章 千牛刀第66章 夜情第44章 冶鐵第4章 知信第18章 拜祭第36章 關心第145章 花燭第36章 關心第17章 懼外壓內第41章 官爺第103章 坦言第28章 林小蝶第214章 家天下第93章 危第121章 死劫第72章 賢妻第155章 張氏的抉擇第114章 聽宣第35章 太子召見(10000)第37章 將虞侯第86章 斷糧之禍第118章 今昔之別第216章 帝術第73章 車中語(三)第111章 見上官一齣戲第5章 佛爭第46章 貴五叔第116章 籠絡第151章 集英殿第111章 自辯第204章 ‘大宋’第68章 斬了尾巴第27章 尋親第160章 治楚第112章 隱帝第102章 兄弟言第126章 舉薦第108章 承諾第5章 太倉軍第5章 佛爭第16章 內府事第94章 幕後第164章 意外的算計第58章 戰之意義第120章 良宵第87章 所獲第145章 兄妹第90章 抉擇第164章 意外的算計第68章 誘陷第60章 觀佳人第72章 福州之變第172章 掀開一角第113章 夜人何來?第77章 常州大戰(五)第14章 求武第32章 霸石州第46章 備歸第193章 封王第17章 懼外壓內第12章 意外的見面第38章 韋雙兒
第78章 常州大戰(六)第133章 安置第187章 奪軍轉戰第56章 句容縣之戰第86章 甘州第83章 尾聲第35章 鷹第206章 發動第72章 帝策第55章 言勢第41章 守城第98章 七月初第122章 貴人第199章 襲幽州第22章 會見第4章 治軍第31章 見佳人第105章 識骨第6章 戰略第97章 歸屬?第102章 據荊州第45章 途危第219章 科舉第84章 老臣之憂第87章 偷歡第169章 皇甫繼勳第78章 雅蘭夫人第97章 歸屬?第212章 移駕第112章 ‘實言’第122章 過路錢第124章 宋府第162章 國治第149章 應變而變第200章 擒王第31章 放糧第10章 進見第75章 千牛刀第66章 夜情第44章 冶鐵第4章 知信第18章 拜祭第36章 關心第145章 花燭第36章 關心第17章 懼外壓內第41章 官爺第103章 坦言第28章 林小蝶第214章 家天下第93章 危第121章 死劫第72章 賢妻第155章 張氏的抉擇第114章 聽宣第35章 太子召見(10000)第37章 將虞侯第86章 斷糧之禍第118章 今昔之別第216章 帝術第73章 車中語(三)第111章 見上官一齣戲第5章 佛爭第46章 貴五叔第116章 籠絡第151章 集英殿第111章 自辯第204章 ‘大宋’第68章 斬了尾巴第27章 尋親第160章 治楚第112章 隱帝第102章 兄弟言第126章 舉薦第108章 承諾第5章 太倉軍第5章 佛爭第16章 內府事第94章 幕後第164章 意外的算計第58章 戰之意義第120章 良宵第87章 所獲第145章 兄妹第90章 抉擇第164章 意外的算計第68章 誘陷第60章 觀佳人第72章 福州之變第172章 掀開一角第113章 夜人何來?第77章 常州大戰(五)第14章 求武第32章 霸石州第46章 備歸第193章 封王第17章 懼外壓內第12章 意外的見面第38章 韋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