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暗歸

唐皇點頭,之後使了六名千牛近衛,趕去了常州查問,三日後千牛衛返回,帶回了顧將軍的陳情書和陸七的那封請令書。

“臣稟陛下,得陸大人斷糧告急書,臣驚恐,亦有疑慮,故使親信直去晉陵縣買糧,結果在晉陵縣城,化爲平民的將士只能買到很少的糧,而軍甲在身的去買,竟然真的買不到糧,臣惶恐忿怒,更恐將士們知道了晉陵縣之事,而軍心生怨的引發潰敗,故動用陛下賦予之權,調令晉陵縣官兵和三千團練兵至無錫縣參戰。

臣的調軍,一是恐斷糧之禍,二是振奮軍心和增加軍力,如今無錫縣戰事非常慘烈,中吳軍數萬瘋狂反撲,敵軍損兵過萬,我軍也有了六千傷亡,不過臣有信心守禦下去,必不負陛下天恩。”

看了顧將軍的陳情,又看了陸七的請令書,以及千牛衛回報了陸七是臥於牛車,帶了一千能夠走動的傷兵去接管了晉陵縣城,而且陸七的告示也被抄錄呈回,也查實陸天風是殺了人,但殺的都是蕭氏主支米鋪的抗拒者,並且收繳了米鋪之糧,不過據說常州刺史因爲陸天風的所爲,在州衙生了大氣,夜裡突然怒結於心的猝死了。

而且陸天風在接到聖旨任官的當日,就離開了晉陵縣,第二天就帶了一千中府勇離開常州,去了茅山休養,如今在茅山已有兩日多了。

“這個陸天風,妄爲的殺了句容縣尉,這次又妄爲的氣死了常州刺史,脾性這麼的暴烈,讓他在茅山好好的修心養性吧。”

“傳旨江陰軍節度使,令其將三千團練和調去的官兵編制入軍,不必返回晉陵縣,朕會使官吏接管了晉陵縣。”

“晉陵縣蕭氏家主,其心險惡,有斷軍糧道之實,實有通敵賣國之心,着三司會審,使人去緝拿來京,抄沒常州蕭氏主支之家財,準家人散歸投親。”

唐皇還是放過了究罪陸七,而唐皇之所以讓陸七去了茅山休養,其心一是讓陸七離開常州,二是淡化陸七的功勳影響,陸七若是重傷的回到了京城,那就會引發了京城上下的崇敬之心,如今英王纔是常州的最大功臣,當然不能讓陸七奪去了許多光輝形象。

而讓陸七沒有想到的,他狠絕的對付了常州蕭氏主支,竟然會連累了雍王府的羅長史,那個被緝拿到京城的常州蕭氏家主,在絕望之下,爲了得生,竟然接受了夏大人的誘惑,指證揭發了羅長史意欲擁王謀反的罪名。

結果,羅長史被拿問鳩殺,家人沒籍官賣。陸七若是知道會連累了羅長史,或許不會做的太絕,而是會與常州家主談判,畢竟他能夠走到今時的官途,羅長史是他的第一朵青雲,而他本心,也不想害了羅三夫人家破人亡。

當然,陸七進軍晉陵縣的做法是正確的,一舉摧毀了常州的舊官霸勢力,等同於取而代之,爲公主府贏得了紮根的寶貴時間,使得公主府的勢力,成爲了常州民心最信服的官勢,讓後來唐皇所任的常州官吏,根本無法成爲常州官勢的主導。

不久後的事情,陸七不會先知,他如今已然悠閒忘俗,置身在了山清水秀,氣候宜人,峰巒疊嶂的茅山之中。

當然,從常州到茅山的路途,免不了有逃跑的戰俘募兵,剛出常州就跑了十三人,報到陸七那裡,陸七反應平淡,只是說了一句:‘失陷了信王世子的戰敗之將,就是逃回了越國,還能指望了無罪不成。’

陸七的話一傳開,再無一人逃離,甚至還有五個回來了,那是回來勾搭反水的,可是根本沒人願意離開,聽了陸七說過的話,才明白就是逃回了越國,只憑了回去幾個人,那必然會成了信王泄恨的刀下之鬼,反不如跟了陸七有了很好的未來。

陸七對歸來的五人沒有究罪,默然的就當他們掉了隊。

陸七對這些越國將官組成的羽林衛,當然是非常戒心的,所以除了發給軍餉和官押銀契,武器也只給了軍刀,理由是越國的軍甲不能穿離了常州,得改造一下標識才能使用,沒有軍甲在身,這些將士的本心,自然就缺少了很大的軍人自信。

到了茅山之後,陸七故意的表示了信任,他將羽林衛分成了五地分駐,只有其一輪換的隨護他,而且他允許所屬分批去金壇縣和句容縣消費,也允許給親人寫信,但信件必須交由陸七的探衛代送,不允許私下寄信,他還許諾過些日子,會讓屬下分小批的去常州看望自己的田地或親人。

日子過的看着悠哉平靜,實則陸七卻是暗藏着警惕,他等同於與一羣狼在共舞,他能不能成爲狼羣認可的狼王,是未知的,只能懷柔的一天天同化,如果他能夠成爲了真正的狼王,那未來這隻羽林衛,以及兩萬中府勇,就很難被了唐國朝廷的軍令所左右。

一晃十日過去了,陸七開始了出行探幽,故意的往茅山的深處遠行,目的就是造成去遊山的假象,事實上他會暗中潛回常州,與魚華軒一起去江陰軍,之後出海轉去越國。

貴五叔如今是羽林衛的鷹揚郎將,當然是暫時就任的,陸七不可能讓貴五叔離開他去了洪州,貴五叔不贊成陸七去冒險,不如讓了他前去,可是陸七的心,已然非常的好奇,他想親身去見識了江陰/水軍,親身去體會了傳說的廣闊大海。

在茅山中四日後,陸七回到了駐地,卻是讓他大大的意外了一下,竟然見到了石埭縣的愛妾們,小云,小青,陳雪兒,陳竹兒,冰玉,舞兒,還有蕭香蘭,以及隨行的奴婢。

意外而又歡喜的見了面,說了話才知道,原來是辛琴兒讓她們去常州幫忙,主要是接管很多的商鋪,小云是輔佐辛琴兒總理常州事,小青卻是要隨了陸七出行。

愉悅的說了一時的話,陸七讓愛妾們啓程了,常州的事情不能夠耽誤,愛妾們已然等了他兩日了,陸七一直送出了茅山地界,才依依惜別,讓陸七意外的是,冷戎竟然使了二百官兵護送,那幾乎就是冷戎的大半屬下了。

愛妾們走的第二天一早,陸七又遊景去了,實則迂迴的離開了茅山,化妝成趕腳的行商奔了常州,一路上陸七頗爲驚訝,去常州方向的人有很多,多數都是舉家趕路。

一問才知道,都是寧國軍的家屬,迫不及待的遷來常州得到田地,唐國平民的失地現狀非常嚴重,務農平民幾乎有九成是大戶的佃農,所以一聽有了自己的良田,而且還免賦一年,立刻急切的跑去常州,就算不是真的,大不了再回去,而且怪異的是,地方官府對於遷去常州的,一律不敢阻撓,因爲寧國軍在打仗,地方官生怕惹了影響戰事的罪名。

事實上,陸七的大名已然是傳的沸沸揚揚,不是陸七在常州的勇悍出名,戰場上勇悍的將官多了去,而是陸七妄爲的梟首句容縣尉,妄爲的氣死了常州刺史,成就了官場的罕見奇聞,使得陸七的惡名飛快的廣傳,當然,陸七弄倒了常州蕭氏主支一事,也是引人關注。

陸七隨了遷戶者,輕鬆的混到了常州武進縣,他一個人行走很容易被注意了,他在常州已然是知名人士。

第124章 軍師楊鯤第101章 他鄉故知第22章 生意第26章 屬將第109章 教誨(二)第71章 防患未然第72章 賢妻第38章 韋雙兒第59章 豔女綠娥第48章 後臺第82章 常州大戰(十)第48章 後臺第56章 拔將第190章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第35章 太子召見(10000)第116章 楊氏誠 意第57章 談心第26章 夜話第47章 營中話第91章 遠慮戰略第83章 河西第218章 姻緣第129章 我生君未生第90章 抉擇第102章 兄弟言第130章 攻心第5章 策略第98章 渡江前第111章 池州刺史第31章 徐獅駝第44章 冶鐵第6章 太子的關護第60章 王彥升第12章 甕中捉鱉第68章 流求島(二)第116章 追封第35章 控城第97章 啓程第1章 江寧第112章 家天下第92章 應邀第123章 機會第38章 稱王第122章 過路錢第46章 折香月第137章 敘舊第63章 煽情第46章 貴五叔第129章 對付第30章 先手第102章 怨恨第118章 途驚第33章 向前?向後?第96章 心傲第133章 趙括?第114章 聽宣第53章 真正的圖謀第5章 策略第52章 伐謀第73章 上位者第169章 皇甫繼勳第85章 當年第63章 軍變第111章 池州刺史第105章 將封侯第135章 陳平之言第11章 受託第98章 渡江前第35章 太子召見(10000)第26章 定策第100章 奇襲蘇州(六)第108章 回家第208章 勢不可擋第194章 得關內第97章 不立危牆第102章 威脅第150章 論人第15章 興雲第87章 偷歡第14章 回鄉第10章 吳老爺第136章 兄弟第46章 折香月第66章 拔任第6章 玉竹第70章 澎湖水軍第120章 長安西市第95章 人生觀第37章 將虞侯第58章 句容縣之戰(三)第37章 花好月圓第85章 當年第162章 請來把酒第14章 求武第202章 作繭自縛第50章 戰起第1章 江寧第81章 對語第89章 異人第20章 梟匪之性
第124章 軍師楊鯤第101章 他鄉故知第22章 生意第26章 屬將第109章 教誨(二)第71章 防患未然第72章 賢妻第38章 韋雙兒第59章 豔女綠娥第48章 後臺第82章 常州大戰(十)第48章 後臺第56章 拔將第190章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第35章 太子召見(10000)第116章 楊氏誠 意第57章 談心第26章 夜話第47章 營中話第91章 遠慮戰略第83章 河西第218章 姻緣第129章 我生君未生第90章 抉擇第102章 兄弟言第130章 攻心第5章 策略第98章 渡江前第111章 池州刺史第31章 徐獅駝第44章 冶鐵第6章 太子的關護第60章 王彥升第12章 甕中捉鱉第68章 流求島(二)第116章 追封第35章 控城第97章 啓程第1章 江寧第112章 家天下第92章 應邀第123章 機會第38章 稱王第122章 過路錢第46章 折香月第137章 敘舊第63章 煽情第46章 貴五叔第129章 對付第30章 先手第102章 怨恨第118章 途驚第33章 向前?向後?第96章 心傲第133章 趙括?第114章 聽宣第53章 真正的圖謀第5章 策略第52章 伐謀第73章 上位者第169章 皇甫繼勳第85章 當年第63章 軍變第111章 池州刺史第105章 將封侯第135章 陳平之言第11章 受託第98章 渡江前第35章 太子召見(10000)第26章 定策第100章 奇襲蘇州(六)第108章 回家第208章 勢不可擋第194章 得關內第97章 不立危牆第102章 威脅第150章 論人第15章 興雲第87章 偷歡第14章 回鄉第10章 吳老爺第136章 兄弟第46章 折香月第66章 拔任第6章 玉竹第70章 澎湖水軍第120章 長安西市第95章 人生觀第37章 將虞侯第58章 句容縣之戰(三)第37章 花好月圓第85章 當年第162章 請來把酒第14章 求武第202章 作繭自縛第50章 戰起第1章 江寧第81章 對語第89章 異人第20章 梟匪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