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閩國水軍

長河軍主帥馮延奇,確實是被楊洪武策反了,不過長河軍上下雖然多數是福州閩人,但卻是很難策反背叛了晉國,原因就是將官都是底層士兵武拔提任的,而且將士們還在建州得了軍田,很多家人都去了建州定居,最主要的,是馮延奇統軍日淺,沒有建立了軍中關係網。

馮延奇用誘騙之法,勉強策反了一些將官,使得三成將士臨陣反叛,馮延奇還被楊洪武命令解決了平海軍,辦法是讓左劍輝攻城,在戰事中消耗了平海軍力,也讓馮延奇尋機暗算了左劍輝。

只是左劍輝卻是不肯攻城,理由是軍力不足,就是攻入了城門,也是後力不繼的難以佔據,馮延奇無奈,偏偏晉王又突然的駕到了,結果晉王竟然讓左劍輝節制了他的軍力,還特意留了左劍輝說話,所以馮延奇急切的去找了楊洪武商量對策。

商量之下,只有殺了晉王才能扭轉了即將到來的覆滅,於是楊洪武率了五百的閩國王子軍,稱爲左營,加上屬下的兩千五百軍,去夜襲晉王營地,只是在夜襲途中,竟然跑了數百軍,大半都是在城中新募的士兵。

由歸順的閩國王子將官口中,陸七知道了閩國的水軍有一百零二隻海船,五千水軍,閩國也是很重視海商的收穫,所以傾力建制了很強的水軍,在海上行商,戰力若是不強,那基本就是一塊肉給人去吃,不但有海戰,登陸戰也是非常頻繁。

只是如今閩國被晉國覆滅後,歸來的閩國水軍出現了嚴重的不穩,五千水軍的親人都在福州,甚至在建州,而且閩國的滅亡,使得閩國王子成爲了沒有根本的流亡者,統軍的威懾力大減,閩國王子爲了穩住水軍,不得不尋求復國之路,他倒想去海外建國,但水軍將士不可能答應。

現在來偷襲的軍力,之所以陸七一承諾就歸順,一是晉國的軍功賞田已然深入人心,二是很多將士是被迫反叛的,三是如今的福州反叛,讓追隨的將士看不到成事的太大希望,一聽了晉國有三十萬大軍,就覺得了反叛,是在愚蠢的玩火自焚。

和顏安撫了歸降的將官,讓將官們離開歸軍,原來是什麼官,以後還是什麼官,而且還在福州鎮守,將官們聽了非常歡喜,紛紛單膝軍禮跪叩,向陸七表示誠意歸順。

將官們走後,冷戎才道:“主上,那個攻擊主上的將官,臣認爲,不該放了的。”

陸七一笑,道:“我是晉王,那麼多將士看着,必須言出必行,就算被了攻擊,我也不能留下他。”

冷戎點頭,又道:“主上,如今聽這些降卒的說法,我們應該能夠勸降了叛軍的。”

陸七看了福州城方向一眼,道:“你知道我爲什麼要出言放了楊洪武嗎?就是爲了讓福州城裡的叛軍,不容易投降。”

冷戎聽了愕然,陸七看着遠方,平和道:“你或許會認爲我歹毒,我確實是在做一件歹毒的事情,楊洪武一回去,就會徹底斷了據有福州城的可能,他唯一的出路就是跑路,在他與那個閩王子離開之前,應該會大肆的劫掠一通,福州城的人,在被他們的閩人王禍害了之後,纔會認識了,我這個晉王的統治,是多麼的寬容仁政。”

冷戎怔視了陸七,繼而默然點點頭,陸七又平和道:“有的時候,必須要用歹毒的方法,破壞了根深蒂固的民族信仰,福州的閩人,是非常排斥外族的統治和遷入的,所以楊洪武一反叛,纔會一呼百應。”

冷戎點點頭,陸七平和道:“也不能讓福州城破壞的太過,讓這些歸順的去福州城外喊話,就說只究反叛首惡,願意歸順者無罪,期限是十萬大軍到來的圍城前。”

“是,屬下會吩咐好的。”冷戎恭敬迴應。

“另外閩國水軍必須得完整收服,聽那個營將言,真正能夠統領閩國兩千水軍的,是一個谷明將軍,如今那個谷明率領兩千水軍和船隻在海州北部停泊,而三千戰軍來了福州,我擔心那個谷明知道了福州的情形後,會率了水軍遠走,所以需要誘了閩國的水軍船隻,來到福州纔好。”陸七說道。

冷戎點頭,道:“可以讓那個營將去送信,讓閩國水軍的船隻來接家眷。”

“問題是,我們沒有取信的憑證,你讓那個將官過來。”陸七說道。

冷戎迴應去了,很快帶了那個將官回來了,見過了禮,陸七問道:“劉道明,本王想收服了閩國水軍,若是使你去送信,誆了閩國船隻來了福州接人,你能夠辦到嗎?”

劉道明恭敬道:“回主上,谷將軍是非常精明的,沒有三王子的手信,是無法騙來的,屬下覺得,主上可以招降的,屬下可以爲說客前去。”

“本王不願用了招降,原由是無法答應那個谷將軍繼續統領水軍海船,如果你能夠誆來了閩國船隻接人,本王會記你大功,讓你職任福州左都尉。”陸七平和說道。

劉道明神情現了爲難,道:“主上,屬下空手去,真的很難誆來的。”

“如果僞造一封信,那信卻是掉進了海中侵泡了,你看可能蒙過嗎?”陸七出主意的問道。

劉道明一怔,繼而點頭道:“應該能夠的,屬下見過三王子的憑信,就是寫四個字,海天平波,和蓋了一個印信,若是掉入海中,應該會模糊不清了。”

“那你敢去嗎?”陸七笑問道。

“屬下敢去。”劉道明毫不猶豫回答道。

陸七微笑點頭,道:“你去了後,要說晉國已然強勢,所以福州無法久留,只能運了家眷遷離。”

“是,屬下明白。”劉道明恭敬回答。

陸七微笑點頭,劉道明遲疑一下,道:“主上,有個可能的信息,屬下想說一下。”

“你說。”陸七平和道。

“主上,在水軍知道閩國被滅之後,退去了流求島時,谷明將軍曾經力主進擊澎湖,意圖先佔據了流求島,只是三王子卻是不肯答應,一定要回到福州復國,而很多將士也願意回福州,因爲親人都在福州。”劉道明說道。

陸七平靜點頭,道:“你是說,那個谷明將軍意圖佔據了流求島。”

“是的,谷明將軍說我們擁有水軍之利,只要佔據了流求島立根,就能夠拒敵於海中,不過三王子卻是害怕佔據流求島之後,就會被谷將軍奪走了權力,所以堅持力主說,一旦佔據了流求島,那將士們的親人就會難以見到了,應該先謀求了復國,復國不成,最低也能夠接了將士們的親人來了流求島團聚,所以很多將士支持先來福州行事。”劉道明解釋道。

陸七點頭,道:“你這個可能說的很好,本王會記你一功,你去準備憑信吧。”

劉道明恭應離開了,陸七的臉凝重了,看了冷戎道:“多虧沒有采取招降的策略,那個谷明竟然有心佔據流求島,應該是個不甘臣服的雄才。”

冷戎點頭,道:“主上,應該加強海州的兵力纔好。”

陸七點頭,之後書了一份軍令,言明瞭緣由,調龍源軍府的雲霄軍,速去澎湖縣鎮守,另外命令澎湖水軍嚴防偷襲,也可便宜行事的去探查閩國水軍。

天明後,兩千多的降卒去了福州城外駐紮喊話,告訴晉國如今的形勢,告訴晉王的赦免令,告訴再有幾日,就會有十萬大軍來圍城了,趕快投降是上上策。

而長河軍的主帥馮延奇,卻是在夜裡就離開了駐軍,竟然是一個人走離的,將士們不知道去了那裡,可是左劍輝卻是知道,因爲是他奉了陸七密令,暗殺了馮延奇,陸七起用馮延奇是一個錯誤,所以馮延奇反叛的事情,陸七隻想淡化的做了處置。

第104章 寶珠之秘第163章 回江寧第12章 意外的見面第36章 君臣言第124章 老虎第210章 惜情第76章 千牛衛第1章 立大功第150章 虞字之解第20章 談心第83章 河西第130章 匪事第54章 備戰第47章 良弓第13章 吳城之封第46章 出征第116章 追封第32章 藥字令第29章 謀外勢第145章 花燭第76章 千牛衛第19章 師姐第18章 折惟忠第26章 定策第172章 大江東去第41章 國使第64章 偷窺第105章 權謀第65章 女主第70章 澎湖水軍第49章 春天來了第145章 花燭第107章 萬馬入朝第56章 納諫第77章 得軍第105章 將封侯第90章 王氏家主第27章 尋親第4章 東禪寺第140章 大相國寺第27章 善謀者謀人第10章 吳老爺第116章 籠絡第116章 追封第48章 後臺第152章 魚秀華第68章 難關第140章 雁棲府第57章 談心第117章 母子言第105章 將封侯第193章 封王第156章 湖上第26章 老虎第76章 千牛衛第189章 據太原第84章 夜梟第136章 暖亭教子(二)第166章 治隴右第99章 奪夏口第154章 江陰張氏第13章 良宵苦短第3章 美人如玉第42章 形勢第15章 衝突第92章 利害第64章 偷窺第108章 承諾第30章 一人扶鳳,滿門蔭貴第24章 府軍旅帥第3章 途中語第30章 進言第73章 車中語(三)第113章 ‘借糧’第79章 常州大戰(七)第193章 封王第27章 直薦第24章 石守信第32章 藥字令第180章 約定第169章 皇甫繼勳第30章 籌謀第62章 令至第130章 匪事第132章 劫殺第182章 王繼恩第118章 權宦的野望第12章 甕中捉鱉第79章 張氏第55章 謀事在人第76章 真假使者第116章 生機之能第41章 軟硬兼施第136章 暖亭教子(二)第102章 兄弟言第66章 六盤山第27章 軍人情誼第5章 石埭縣第52章 上書與毒舌第143章 籌功
第104章 寶珠之秘第163章 回江寧第12章 意外的見面第36章 君臣言第124章 老虎第210章 惜情第76章 千牛衛第1章 立大功第150章 虞字之解第20章 談心第83章 河西第130章 匪事第54章 備戰第47章 良弓第13章 吳城之封第46章 出征第116章 追封第32章 藥字令第29章 謀外勢第145章 花燭第76章 千牛衛第19章 師姐第18章 折惟忠第26章 定策第172章 大江東去第41章 國使第64章 偷窺第105章 權謀第65章 女主第70章 澎湖水軍第49章 春天來了第145章 花燭第107章 萬馬入朝第56章 納諫第77章 得軍第105章 將封侯第90章 王氏家主第27章 尋親第4章 東禪寺第140章 大相國寺第27章 善謀者謀人第10章 吳老爺第116章 籠絡第116章 追封第48章 後臺第152章 魚秀華第68章 難關第140章 雁棲府第57章 談心第117章 母子言第105章 將封侯第193章 封王第156章 湖上第26章 老虎第76章 千牛衛第189章 據太原第84章 夜梟第136章 暖亭教子(二)第166章 治隴右第99章 奪夏口第154章 江陰張氏第13章 良宵苦短第3章 美人如玉第42章 形勢第15章 衝突第92章 利害第64章 偷窺第108章 承諾第30章 一人扶鳳,滿門蔭貴第24章 府軍旅帥第3章 途中語第30章 進言第73章 車中語(三)第113章 ‘借糧’第79章 常州大戰(七)第193章 封王第27章 直薦第24章 石守信第32章 藥字令第180章 約定第169章 皇甫繼勳第30章 籌謀第62章 令至第130章 匪事第132章 劫殺第182章 王繼恩第118章 權宦的野望第12章 甕中捉鱉第79章 張氏第55章 謀事在人第76章 真假使者第116章 生機之能第41章 軟硬兼施第136章 暖亭教子(二)第102章 兄弟言第66章 六盤山第27章 軍人情誼第5章 石埭縣第52章 上書與毒舌第143章 籌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