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奪會州

將士造好了六具雲梯,六個突擊營也排兵在了會寧縣城的南面,四百弩軍也被分成了六組,陸七換了一身明光甲,手提了六石的重弓,大步向前走到了最前沿。

“攻城。”陸七一聲令下,六組士兵擡着雲梯衝向了城牆。

陸七也大步向前,不顧危險的向城牆接近,此時已然是華燈初上,星星出現了天空,城牆上在夜色下,能見度不低,可以說夜戰,對守城的不算有利。

陸七忽然挽射了大弓,一步步前進,利箭也一隻只的射出,但聞城牆上慘叫連連,一個個立在女牆後的夏軍,立刻驚惶的縮身躲避,一個個震驚至極,要知道敵人還沒有進入城牆防禦的射程,怎麼城下的弓箭竟然能夠了射上了城牆,而且準確的驚人。

陸七的先聲奪人,使得攻城的將士軍心大振,立刻擡着雲梯飛奔,城牆上立刻飛灑下了弧形箭雨,擡雲梯的士兵都左手持盾,立刻上舉護身,弧形飛灑的箭雨力道有限,也沒有準頭。

魯海和李寶各領了一組攻城將士,尾隨在雲梯後面跟進,而弩軍也開始了空射封鎖,也就是分批向女牆的凹處空射,壓制守軍不敢了露頭。

陸七一邊射箭,一邊尋覓夏軍的將官,只是夏軍的將官很狡猾,根本不在女牆露頭,不過走的近了,他卻是隱約聽到了城樓那裡,有人在咆哮的督戰,用党項語在大喊着用火油。

陸七聽音定距,半挽了重弓實施了拋射,三隻利箭離弓飛空,在空中飛了很高才弧線落射了城樓,箭落城樓,立刻傳來數聲驚叫和一聲慘叫。

“城樓裡的會寧令被射死了,快攻城。”陸七立刻用党項語洪聲大叫。

這一喊聲極爲突兀,但卻是非常的有震撼力,攻城將士立刻嗷嗷的奔到了城牆,架起雲梯,而城牆上卻是出現了驚亂,因爲城牆上很多夏軍都聽到了城樓發出的驚叫和慘叫,當然也聽到了陸七的大喊,會寧令是會州的最高長官。

雲梯架起,魯海和李寶都是左手持盾,右手一個握斧,一個握錘,悍勇的登雲梯躍衝,兩個人的上升速度接近,而且攻城的位置也相鄰,陸七也在用弓箭輔助他們。

一個夏軍猛的探出女牆,手中拿着一個皮袋,但數只弩箭狠毒的貫入夏軍的面門胸口,有的夏軍挽弓露頭想阻射,隨之一支利箭先飛來貫入了面門,城牆上的夏軍,完全被壓制的不敢出頭,很多的夏軍,因爲了會寧令的可能死亡,而鬥志見衰。

“起來,會寧令大人無事。”

有夏軍將官連連的咆哮喝令,咆哮聲中,忽三隻利箭劃空而來,直奔了咆哮的將官,將官嚇的急躲,卻是被一隻利箭斜釘入了左大腿,將官嗷的一聲彎腰跳跑,繼而忽伸手捂了自己的大嘴。

事實的再現,讓夏軍們立刻明白了,瞬間鬥志急崩,很多夏軍開始了往城下逃跑,城中只有兩千守軍和逃回的一千騎兵,而城外明顯有一萬多的大軍,敵人的攻勢又犀利的驚人,會寧令大人可能死了,又明顯沒有了守住的希望,那拼命還有什麼意義。

魯海和李寶幾乎同時跳過了女牆,殺!怒吼聲中巨斧暴劈,一斧將一個來攻的夏軍,連盾劈倒,那面的李寶飛錘出手,一錘擊在了夏軍的面門,兩員悍將一登上了城牆,立刻打開了城防缺口,後面大量的將士嗷嗷衝了上來,夏軍立刻敗退,有的則棄了兵器抱頭蹲下。

一場攻城戰,半個時辰就結束了,三千夏軍投降了大半,那個會寧令其實沒有死,但被陸七拋空的三箭,有一箭射在了腳面上,卻是嚇的這個強硬不肯獻城的夏國大官,躲去了城樓裡不敢出來。

陷城之後,陸七嚴肅了軍紀,不許出現劫掠姦殺之事,告訴將士們,都會得了重賞,但那個禍害了會州,絕不容情。

將士們對陸七的軍令無人敢犯,遵行的戒嚴了會寧縣城,陸七去了會寧府衙,接收了戶籍官文,之後連夜抄沒了所有夏國官員的家宅,而對城中的一般大戶和居民秋毫不犯。

根據胥吏的交待,會寧縣城竟然居住了六萬多人,卻是比原州的平高縣多了太多,這麼多的人口,那個會寧令竟然只用了三千夏軍守城,沒有發動了民力輔助。

陸七瞭解後才知道,會州的統治很不穩定,時不時的會有造反,會寧縣城的人口,有很多都是戰爭俘虜的奴隸,就是那個會寧令,在會州就擁有兩千農奴和四百多的女奴,那個會寧令是出身野利氏的党項貴族,而夏國皇后是出身野利氏。

陸七根據事實,制定了會州安治的策略,首先是定下了軍功的賞格,告訴將士們會得到了多少犒賞,犒賞先只給與錢財數額,然後將士們可以用錢財數額進行官買置業。

二是會收繳了會州的很多田地,定下官價由將士們用犒賞去買。

三是收繳農奴和女奴,農奴身體合格願意入軍的入軍,不願入軍的農奴都成爲佃農,女奴不予解放,被收繳了女奴的大戶,可以出錢買回喜歡的女奴做妾,但前提是女奴自己願意了回去,而收繳的女奴對將士放開,允許士兵用犒賞買了女奴做妻子,也允許將官買了女奴做妾,但數量最多兩個。

制定了安治策略,陸七自軍中緊急提拔了幾十人做官去予以實施,而他靜思了一下,秉夜寫了請援書。

“吾大周兵部侍郎陸天風,奉旨駐紮原州,實爲牽制夏國軍力不能南下入得巴蜀,爲取得牽制的戰略主動,吾計誘會州之軍入六盤山,伏擊會州之軍一萬,盡沒之,後乘勝進軍會州,於好水川大敗夏國五千騎軍,之後揮軍會寧縣城,取之。

會州地勢爲戰略要衝,據之如同劍刺夏國腰腹,西南可進窺蘭州與河湟,西北可進窺涼州,東北可進襲靈州,威懾夏國興慶府。

吾已奪取會寧縣城,但兵力不足以守禦會州,故去書請援,望京兆府能夠發兵馳援。”陸七寫完,立刻令一火騎兵送去京兆府。

折騰了一夜,次日一早,陸七令一名將官率領三千騎兵去西南奪了會寧關,會寧關是黃河渡口,只有五百夏軍駐守,而在會寧縣城的北邊還有一個著名的烏蘭渡,就是烏蘭縣那裡,陸七會親自去奪取了烏蘭縣。

奪取了烏蘭縣和會寧關,陸七就可以利用黃河阻擋來自涼州的夏軍,之後再奪取與靈州和原州相鄰的海原縣,就可以抵擋在東北方的靈州夏軍,其實對於靈州夏軍的防禦,應該是由王彥升負責。

三千騎兵一走,陸七就開始了整編戰俘,願意歸降的散入各軍,半日後,陸七已然擁有了近三萬軍力,過午,發兵一萬去奪取烏蘭縣和海原縣,其它軍力留在會寧縣,由任命的官員實施安治。

行軍抵達了海原縣城,陸七命令架了會寧令去城下,會寧令是個四十出頭的胖子,服帖的在城下命令海原縣守軍投降,海原縣的守將遲疑了片刻,還真的開城投降了,讓陸七兵不刃血的獲得了三千軍力,和三萬居民的海原縣城。

陸七留了兩千軍鎮守海原縣,然後大膽的帶着海原軍降卒去往烏蘭縣,到了烏蘭縣更順利,烏蘭縣就一千守軍,五百軍在城裡,五百軍在渡口駐守,陸七留了一千軍力和二百渡口降卒,之後返回了會寧縣。

次日陸七又率軍去奪了西吉縣和隆德縣,使得會州的大半落入了他的掌握,會州有一小部分疆域在黃河的西北,陸七當然不會過了黃河。

第170章 良臣第89章 沙州第131章 晉國之治第205章 徐鉉第18章 殿前會第24章 買藥鋪第164章 討封第91章 請置第97章 不立危牆第152章 魚秀華第128章 意外之邀第56章 拔將第27章 直薦第118章 惹怨第30章 一人扶鳳,滿門蔭貴第209章 溝通第47章 營中話第12章 寧兒第169章 方傑第23章 垂拱殿(三)第138章 敵視第104章 順利?第1章 立大功第114章 瞭解第23章 求官脈第72章 帝策第83章 張洪波第15章 職官第10章 吳老爺第7章 計劃第21章 強權第43章 石忠飛第44章 亡羊不補第73章 運財致用第49章 巡邏軍制第34章 意外的故人第82章 奪武威第129章 我生君未生第108章 承諾第70章 驚心的拜見第21章 稱心如意第25章 見解第127章 先機第79章 常州大戰(七)第37章 突圍第92章 暗歸第40章 鼓舞第117章 告狀第37章 隆冬第48章 後臺第54章 代言第4章 軍制第25章 策略第220章 北巡第167章 巴蜀之戰第203章 報捷第80章 孟石第106章 智者第58章 惜緣第172章 大江東去第103章 坦言第115章 放飛第97章 歸屬?第33章 求親第41章 守城第58章 句容縣之戰(三)第66章 竹心惶第21章 君忌亦非禍第80章 常州大戰(八)第43章 挖牆腳第23章 求官脈第14章 求武第69章 追第5章 策略第65章 明與暗第169章 皇甫繼勳第159章 趙匡義第14章 求武第82章 善待第115章 楊家第2章 侍郎府第29章 家族第45章 途危第17章 懼外壓內第144章 偏廳會第59章 上書與廟堂第105章 將封侯第101章 意外之敵第72章 車中語(二)第81章 運籌第152章 魚秀華第1章 意外第59章 景雲寺第96章 驚心第8章 絕殺第47章 匪氣第66章 拔任第138章 魚氏第146章 兒女第33章 求親
第170章 良臣第89章 沙州第131章 晉國之治第205章 徐鉉第18章 殿前會第24章 買藥鋪第164章 討封第91章 請置第97章 不立危牆第152章 魚秀華第128章 意外之邀第56章 拔將第27章 直薦第118章 惹怨第30章 一人扶鳳,滿門蔭貴第209章 溝通第47章 營中話第12章 寧兒第169章 方傑第23章 垂拱殿(三)第138章 敵視第104章 順利?第1章 立大功第114章 瞭解第23章 求官脈第72章 帝策第83章 張洪波第15章 職官第10章 吳老爺第7章 計劃第21章 強權第43章 石忠飛第44章 亡羊不補第73章 運財致用第49章 巡邏軍制第34章 意外的故人第82章 奪武威第129章 我生君未生第108章 承諾第70章 驚心的拜見第21章 稱心如意第25章 見解第127章 先機第79章 常州大戰(七)第37章 突圍第92章 暗歸第40章 鼓舞第117章 告狀第37章 隆冬第48章 後臺第54章 代言第4章 軍制第25章 策略第220章 北巡第167章 巴蜀之戰第203章 報捷第80章 孟石第106章 智者第58章 惜緣第172章 大江東去第103章 坦言第115章 放飛第97章 歸屬?第33章 求親第41章 守城第58章 句容縣之戰(三)第66章 竹心惶第21章 君忌亦非禍第80章 常州大戰(八)第43章 挖牆腳第23章 求官脈第14章 求武第69章 追第5章 策略第65章 明與暗第169章 皇甫繼勳第159章 趙匡義第14章 求武第82章 善待第115章 楊家第2章 侍郎府第29章 家族第45章 途危第17章 懼外壓內第144章 偏廳會第59章 上書與廟堂第105章 將封侯第101章 意外之敵第72章 車中語(二)第81章 運籌第152章 魚秀華第1章 意外第59章 景雲寺第96章 驚心第8章 絕殺第47章 匪氣第66章 拔任第138章 魚氏第146章 兒女第33章 求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