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返回客房,公子錦心內稍安。

細看得自徐鐵手上那口寶劍“碧海秋波”。只見劍長三尺四五,竟較一般寶劍要長出了許多,劍式古雅,細窄,色作碧藍,通體上下波霧濛濛,似有一層層隱約的波紋時隱時現,離着劍身尺許之外,即能感受出冷森森的劍氣,試着拔下一根長髮,比以刃口,不及輕輕吹氣,已斷爲兩截,端的是一口前所未見的神兵利器,想不到那日葉老居士所言,竟然成真,所謂的“神物擇主”,竟然真有其事。

無意之中,得到了這等罕世神兵利器,好不開心。

他這裡只顧細細打量手上長劍,耳聽着門上一響,有人彈指道:“睡了沒有?”

是燕子姑娘的聲音。

房門輕啓,燕子姑娘真如燕子般的輕盈,翩然而入。

掩上房門,回身一笑,她說:“恭喜,恭喜,得了好寶貝一個人關在房裡偷偷看哩……”

“姑娘怎麼知道的?”公子錦好生奇怪。

燕子姑娘神秘一笑說:“我會算——”

說時就着一張座位坐下,笑嘻嘻地道:“早知道這把劍在他手上,哼,怎麼樣我也放不過他,卻是被你揀了個便宜,真讓人羨慕死了,喏——拿過來給我瞧瞧,也讓我長長見識。”

公子錦一笑,把劍遞上。

燕子姑娘接過來先不抽出,只是就着燈光,細細審視着古樸修長的劍鞘,卻已忍不住“嘖嘖”讚賞道:“果然名不虛傳,真是那一把碧海秋波了。”

隨即笑道:“這把劍初傳江湖,大家都以爲是落在了雲飄飄手裡,礙着這個魔頭太過厲害,誰也不敢招惹,後來又傳說,這把劍不在他手裡,風風雨雨,弄得人莫名所以……怎麼也沒想到竟然會落在這個老頭兒手裡,所謂‘神物擇主’,看來他是不配享有了……活該你走運。”

公子錦道:“我也不敢就此據爲己有,眼下暫借一用而已,等事情完結以後,我把此劍送交堡主,聽憑他老人家發落也就是了……”

“你就別客氣啦。”

wWW. ttκan. ℃O

燕子姑娘抽劍細看,看一眼讚歎一聲,最後收劍入鞘,交還過去道:“快收好了吧,我要是你就藏起來不用,要不然誰看見不眼紅?”

公子錦笑道:“要是那樣,還不如沒有的好,我眼下正少一件稱心的兵刃,這把劍來得正是時候。”

燕子姑娘睜大眼睛向他望着:“啊——”了一聲,點頭道:“我想起來了,那一天你不是見了我娘嗎,第二天她老人家對我說,說你如今福星高照,凡事都能逢凶化吉,而且說不出十天,還有好運,怪不得呢……這麼好的事都讓你碰着了。”

公子錦一笑道:“剛纔廟裡雲板聲急,聽至愚和尚說廟裡的陣勢已然發動,你卻又是怎麼來的?”

燕子姑娘說:“這點陣仗就能攔住我?”

一笑又道:“不過,他們這廟裡如今是大有能人,忍大師的功夫不用說是一流境界,就連達摩院的四堂長老也都有真功夫,另外還有很多能人也來了……我想,鐵馬門的人,今天晚上要吃大虧。”

公子錦說:“徐鐵已然被擒,那個神眼木三又怎麼了?”

“噓——”燕子姑娘手指按脣,輕輕噓了一聲。

原來是室外有了動靜。

二人運神凝聽,只覺着外面飛沙走石,頗有異動。

燕子姑娘剛要衝出,公子錦制止道:“不要動——他們能應付的。”

“說得也是……”燕子姑娘隨即又坐了下來。

公子錦緩緩說道:“我預測鐵馬門今夜不過只是投石問路而已,一個木三,用不着興師動衆。”

燕子姑娘說:“你可不能小看了這個人,鐵馬門裡面除了雲飄飄以外,就數他最難纏,不過,今夜他算碰見了最厲害的對頭了。”

“誰?”公子錦道:“忍大師?”

“忍大師慈悲爲懷,不會把他們怎麼樣。”燕子姑娘說:“是比忍大師更厲害的人。”

“難道……丁仙子也來了?”

“不是她老人家,她沒來。”

燕子姑娘一笑說:“這還猜不出來,想想三太子身邊的人?”

“葉老居士。”公子錦恍然大悟道:“他老人家出來了?”

燕子姑娘說:“神眼木三遇見了他老人家,那可真是碰見了最厲害的對頭……”

說話的當兒,室外又有了動靜。

公子錦走過去悄悄推開了半扇窗戶,嘿!明月下清清楚楚地照見了兩個人,可不就是嘴邊上剛剛提到的兩個厲害人物嗎。

葉老居士。

神眼木三。

無巧不巧的此二人就站在公子錦居處當前,映着天上明月,看得十分清楚。

茅亭在冷月下透着冷清,卻有幾分詩情畫意,站在亭子前的葉老居士,長衣飄飄,皓首蒼須,更似有幾分神仙氣質。

那個鐵馬門中極厲害的人物“神眼木三”面亭而立,與葉老居士相距丈許對峙,此人生就的一雙夜貓子眼睛,在月光裡閃爍着碧森森的顏色,十分駭人。此外,在茅亭四方,更有四個和尚遠遠站立,公子錦與燕子姑娘也就知道,此番形勢已完全在臨江寺控制之中,只因爲葉老居士的忽然出面,廟寺主人不便再插手而已。

神眼木三顯然已知道面前老人是何等人物,一向高傲的神態,亦爲之大大收斂,卻只把一雙碧森森的眸子,死死向對方註定。

風引樹搖,落葉蕭蕭,較之先時雙方追逐的飛沙走石場面,顯然又是另一番境界。

大家都靜悄悄的,只看着這兩個當今武林中最具傳奇話題人物的對壘,該是一番何等情況?就連屋裡的公子錦和燕子姑娘也都心裡充滿了好奇。

那陣子風,竟像是老圍着眼前茅亭迂迴不去,引動着地面上的落葉團團打轉。

漸漸地公子錦看出來了——那不是風。

他用胳膊輕輕碰了燕子姑娘一下說:“他們已經鬥上了。”

燕子姑娘奇怪地看了他一眼,隨即也發覺到了,點點頭表示會意。

那必然是一種內氣的交接,透過雙方的軀體,互相抗衡。有此認知,再看形諸在他們雙方之間的那陣子風力,就不會感覺到奇怪了。

先是地面落葉團團打轉,驀地,這陣子迂迴風勢,突然爲之靜止,怪在滿地落葉,像是爲某種力道打散,是而,形諸在外面的樣子也就格外奇怪。

那些樹葉好不容易、極不情願地從四面八方聚攏過來,卻是剛纔聚攏,卻又在另一種力量的趨使之下,驀地爆破炸散開來,向四面八方飛散。

卻是空中就有一種神秘的力道,將爆飛四散的落葉一下子聚集起來,硬生生壓落了下來。

乍看上去,就像是千萬黑蜂所聚集的一個大蜂巢,忽然聚結,直落而下。

看到這裡,每個人心裡都應該明白了,那就是葉老居士與神眼木三正在較量內功。

那一團爲數萬千的樹葉,似乎在一種力道的聚結之下,不再散開,像是一個大黑球樣地在地上左右打滾,時高又下,如此堅持了好一陣子,漸漸才爲之靜止下來,不再滾動。

公子錦與燕子姑娘交換了一下眼色,彼此都似面有得色,不用說,在這一陣雙方無形內力的較量之下,似乎是老居士已佔了上風,即是神眼木三所代表的反面力量,終不能突破葉老居士所形成的正面聚力——那一個由萬千落葉所聚結的大黑球,在完全沒有任何外力所趨使干擾之下,自然地散開,隨風而逝。

神眼木三驀地發出了一聲怪笑,兩隻鳥爪也似的瘦手,向着佇立亭前的葉老居士拱了一拱。

“老先生好純的功夫,木某佩服之至——”木三用着發左的嗓音道:“看來今夜木某人來的不是時候,哼哼……即然今天夜裡見着了,總是有緣,老朋友,你可願接我三招?”

一邊說,一邊眨動着他那雙碧森森的三角怪眼,即使在黑夜裡,亦能見其猙獰面目。

葉居士徐徐擡起手,持着頦下長鬚,聆聽之下,冷冷笑道:“木當家的,我久仰你了,看來今天晚上你來的真的不是時候,看見沒有,這廟裡的和尚,都衝着你來了,再晚了,可就走不了啦——”

“笑話——”木三狂笑一聲,聲如夜梟道:“我不信什麼人能阻止住我的來去,木某人想來就來,想走就走,不信就等着瞧瞧,別看你們的人多,姓木的可是沒看在眼裡。”

葉老居士嘿嘿笑了兩聲,用着濃重的川貴口音道:“既然如此,就算姓葉的多事了,木當家的,老夫久仰你的‘三陰絕戶手’已有十分火候,敢是今夜不吝賜教,要施展出來,叫我姓葉的大開眼界,飽飽眼福?”

“你——”木三顯然吃了一驚,蓋因爲這三陰絕戶手,是他師門獨傳秘功,素日極少施展,即使在鐵馬門中也只有極少數人知道而已,事實上這門秘功在江湖上也早已失傳,無人記憶,對方何以得知?當真是神通廣大,無所不知。

巧的是神眼木三正是打算要用這師門秘功取勝對方,以找回剛纔內氣接觸之落敗顏面,此刻爲葉居士開口說破,看樣子對方竟似有恃無恐,分明不曾把自己這套師門不傳秘功看在眼裡。

這個突然的念頭,一時竟使得神眼木三驚措失所。

一呆之下,才自緩緩獰笑道:“你好像什麼都知道一樣,很好,既雖如此木某人也就不必藏拙,這就向閣下請教高明瞭——”

話聲一頓,接着一聲喝叱道:“看招!”

有似飛雲一片:“唰!”地已掠身而前,直欺向葉老居士前身正面。

葉老居士迎着他飛快而來的身子,身軀微微向左一偏,右手“白鶴亮翅”地輕輕一起,竟然搶先一步,直向木三左肋間插去。

天太黑,雙方動作又是如此之快,簡直看不清楚。

彷彿是不知怎麼一來,兩隻手已交插着迎在了一塊——葉居士身子向右,木三身子向後:“唰”地一下子分了開來。

神眼木三怪叱一聲道:“着!”

陡然間,他點足而進,兩隻手“十字擺蓮”忽悠悠,舞動起一片迷離。

各人眼睛所看見的,竟不是兩隻手,而是一天的手掌,少說也有四五十雙之多。

霎息間,這一天的掌影,竟似把葉老居士全身上下整個都包了起來。

自然,這爲數衆多的手掌,全系幻景,其中僅僅只有一雙是真的。難就難在,你如何去分辨其中那一雙真正的手在哪裡。

卻是,葉老居士神目如電,不曾瞞過了他。

驀地,他雙掌同出,就着身側四周的一天掌影裡快速拍擊過去——

“叭!”

四隻手霍地迎在了一塊。

緊接着是雙方麻花捲兒樣的一陣子翻騰,旁觀各人簡直都看花了眼。

猛可裡,這一雙糾纏着的人影霍地分了開來。

葉老在前,木三在後。

看起來勢子是那麼的疾。

神眼木三是那麼情不及待地拍出了一掌——五指彎屈,活似一把鋼鉤,“唰”地直襲而下。

卻是,這一抓又落了空。

葉老頭就像是背後長了雙眼睛一樣的伶俐,猛地向前一撲,木三的五根手指頭,就像是擦着了他的背滑了下去。葉老頭當然不是好惹的,隨着他身子風車似的一個打轉,一條右腿,舉步撩陰:“呼”地反向木三**勾踢了過去。

神眼木三“吭”了一聲,整個身子一個疾翻,怒鷹也似的倒捲了起來。

足足地掠起了三丈來高,忽悠悠落向殿閣一角,只見他身子一連搖了幾搖,總算拿樁站住。

這一腳到底撩着了沒有,誰也沒有看見,倒是神眼木三那麼優美的起飛之勢,誰也禁不住暗裡喝彩。

“好——姓葉的,你給我記着,木老三隻要有三分氣在,咱們這個賬就得好好算算。”

說時,他身子很不得勁兒地又動了一動。

葉老居士鼻子裡輕輕“哼”了一聲,淡淡地只說了聲:“領教了,你去吧。”

木三悽慘地怪笑了一聲,正要離開,耳邊卻響起了急驟的雲板聲。

廟裡似乎發動了大的陣式,黑暗中燈光晃動,直向眼前簇涌過來。

一個和尚搶步而出,大叫道:“姓木的,你還想走麼?你跑不了啦——”

可不是嗎,火光晃動,四面八方都有人簇涌過來,居高下望,清楚地可以看知是一堂陣勢,非同小可,爲首的八個和尚,各人身穿黃色袈裟,佇立八方,分明是本寺的八堂長老全都到了。

看到這裡,神眼木三再一次發出了怪笑之聲,轉向亭前的葉老居士道:“姓葉的,你枉爲一代大俠,卻也如此卑鄙伎倆,木某上了你這老兒的當了,罷……罷……有什麼伎倆,你們就都施展出來,看看能耐我何?”說時身子向下一矮,右手翻處,已把插在後腰上的一件兵刃取到手裡,隨風一舞“呼”地展開來,竟是一面長四尺,細窄剛韌的黑色三角旗子。

知道實況的人,都不禁心裡有數,敢情是木老三情急之下,把他一向深藏不露的獨門兵刃——“剪金風”也施展出來。

無如睽諸今晚這個陣仗,他的敗象已定,即使三頭六臂也必將插翅難飛。

“且慢!”

站在亭前的葉老居士,忽然斷喝一聲,制止了眼前的亂囂,隨即抱拳朗聲道:“葉某有言在先,請木當家的自由轉回,各位師父請網開一面,不與阻攔,感激不盡。”

一面說時,環顧左右四周,深深一揖。

隨着他的話聲之後,各處燈光頓時爲之消逝無形。

佇立屋脊的神眼木三,目睹及此,自不會坐失良機,冷笑一聲,向着亭前的葉照抱拳道:“姓葉的,咱們後會有期,走着瞧吧。”

話聲一落,猛殺腰,箭矢也似地已縱身而出,一躍三丈,落身於左側面偏殿飛檐,再彎身第二次縱起,野鶴穿雲樣已消逝無蹤。

一場看來極其兇猛的殺戮場面,轉眼間即爲之煙消雲散,那麼盛大的場面,看起來倒像是多餘的了。

其實卻也不是,來者三人,除了神眼木三之外,其他二人俱落網被擒,眼下在臨江寺已成了階下囚。

悄悄關上了窗戶,公子錦回身向着身邊的燕子姑娘微微一笑說:“好精彩的一場打鬥,不是嗎?”

燕子姑娘也笑了。

她在一張椅子上坐下來說:“的確是的,這位葉老先生,我久仰他極了,今天晚上總算見到了他的廬山真面目,他的本事比我想的更大,就是與我義母比較也毫不遜色,很可能他們之間不相上下。”

“這話怎麼說?”公子錦神秘地笑着:“天下真的有不相伯仲的兩個人?我想即使武功再高,如果真的比起來,總也應該有高下之分吧。”

“你說得對極了。”

燕子姑娘回以神秘的微笑說:“我也時常在想這個問題,可是你可曾注意到了,這些所謂的極厲害的高人,他們似乎都有一種共識,除非是深仇大怨,絕不會去拼個你死我活,也絕不會爲了一時的逞強好勝,硬要分個高下,所以我想武功與智慧與道德修養誠然應是一體,那意思也就是說,在達到了一定的程度時,都會有一種共識,這種共識也就是我所謂的‘不相上下’了,公大哥,你認爲我說的可對?”

公子錦深深吸了口氣,用着異樣的眼神看着面前的這位姑娘,心裡由衷地充滿了欽佩。

誠然,燕子姑娘正是說出了他心裡的感覺——那就是一個真正偉大的武者,在他超人強大的武功之後,必須兼具智慧與道德的修養,特別是後一層的功力,往往較前一層更爲重要,認真探討起來,這應該就是所謂的“俠”與“魔頭”的分野與不同之處了。

燕子姑娘說:“你在想什麼?你認爲我說的可對?”

“你說的對極了,也許正是因爲如此,剛纔葉老居士纔會留下木三的一條活命。”

公子錦說:“可是木三豈能真的因此就會有所改變?或是更變本加厲地繼續爲惡呢?要是這樣,葉老居士的一片仁心莫非是白用了?卻又爲了什麼?”

燕子姑娘說:“我並不認爲如此,人的生死禍福,其實並不由人來決定,不要忘了,冥冥中還有氣數二字。”

公子錦一笑說:“原來姑娘如今功力已到了一個新的層次,可喜可賀。”

“謝謝你吧。”燕子姑娘眨了一下眼睛道:“何必說我,你將來的造詣,不知要高出我多少,到時候可別忘了此時此刻,有我這個人,我這裡先施個善緣,就叫你一聲公師兄吧。”

一面說笑嘻嘻地站起來,向着公子錦恭恭敬敬地拜了一拜,公子錦驚笑說:“哎呀——這可是不敢。”

剛要起身移動,奇怪的一雙腿腳,偏偏站立不起,肩上也像是有什麼力量壓着一樣,便這樣莫名其妙的受了對方一拜。

之後,公子錦再一站立,卻又輕輕鬆鬆的站了起來。

燕子姑娘像發現了什麼,奇怪地打量着他:“你怎麼了?有什麼不對嗎?”

公子錦把剛纔奇怪的感覺告訴了他。

“呀!”燕子姑娘臉色極是驚喜地看着他道:“你可真是一個福氣人,怪不得我義母說你將來有極大的成就,你知道爲什麼你站不起來吧?”

“爲……什麼?”

“那是因爲在你背後的神靈要你那樣的。”

“那又………爲什麼?”

“人是不平白無故地受人大禮參拜的。”燕子姑娘說:“除非你真的有這個福份—

—啊,我明白了,這意思就是說,你終必將會有大成就,而剛纔我的那一聲師兄,看來還是高攀了,哈哈……,其實應該叫你一聲師父纔對——可你實在又太年輕了一點兒。”

“不要胡說。”公子錦笑嗔道:“你可真會開玩笑。”

“不是開玩笑,是說真的,你知道吧。”燕子姑娘說:“連我義母都說,將來還要沾你的光呢!”

公子錦搖頭一笑:“說什麼沾我的光,要不是她老人家,我已經兩次遭了大難,請轉告她老人家,若是日後真能爲她老人家效勞,萬死不辭。”

“好——這可是你說的。”燕子姑娘伸出了一隻手:“咱們擊掌爲誓。”

兩隻手“啪”地迎在了一塊。

燕子姑娘隨即站起道:“我該回去了,明天見。”

開門步出,晃了晃身,隨即不見。

天色微明。

公子錦居高臨下,對着一片深淵、雲藹,方自行了一套吐納功夫,身後己有人來。

是那個法號“至愚”的矮小和尚。

見面行禮之後,和尚說:“請隨我來。”

公子錦便隨他離開,走了一程,和尚笑說:“昨晚上的事,公施主受累了。”

“哪兒話。”公子錦站住問道:“那兩個人還在廟裡?怎麼發落了?”

和尚說:“方丈師父把他們囚在湖心,隨後再發落。”

“湖心?”

“喏——那邊就是——”

和尚向着山下湖水指了一指:“那裡有本寺的另一個偏殿,達摩堂就在那裡。”

果然,在緊傍着山邊的湖岸,聳立有另一座看來建築巍峨的寺廟,早先來時公子錦便發現了,只以爲是另一座寺廟,卻沒有想到是屬於臨江寺的一座分殿,且是本寺“達摩院”之所在。

二人繼續前行。

想是廟裡陣勢已然發動,爲恐公子錦上來不熟悉,至愚和尚特來指引帶路。

其實公子錦胸中瞭然,和尚這邊稍有暗示他便全然領會。

前行來到了一片松林。

和尚忽然止步,公子錦也停下來,直覺顯示,眼前已到了緊要所在。

只見一行通道修築得異常潔淨,兩列松柏夾道,襯托出綠濛濛的一片青幽,道上鋪着花紋美麗的黛綠色花崗石板,兩相映襯,越覺得綠意盎然,撲入眉睫。

便在此一片翠綠中,聳峙着一幢建築古樸的淡黃色石樓。

樓的格式極不同於一般,看來略呈六角,卻建有三面門扉,各自通向一條通道,遠遠看去,沿着樓檐閣邊,金光閃閃地懸掛着串串金錢——這樣的設置,可就透着有些玄了。

再看那三條通道,道邊的樹,甚而樹的排列,其間的一些石獸,諸如石馬、石鹿等,無不陳列有序,不像是胡亂擺放,這其間當然大有學問。

公子錦透過敏銳的觀察,甚至於立刻就判斷出這房子大有學問——多半是設置有極厲害的五行陣勢埋伏——這陣勢豈止是微妙而已?“微妙”得連專司領路的“至愚”大師也不能草率進入。

“且慢。”老和尚站住腳步,合十說道:“阿彌陀佛,公施主稍待,這‘普提大九乘’陣腳太也複雜,卻要仔細尋思盤算之後纔可進入。”

一邊說即由懷內取出一個八卦形的銅牌,上有度刻經緯,老和尚面陽而立,撥弄了片刻,才點頭道:“這就是了。”隨即點足縱身,向通道進入。

公子錦亦步亦趨,急跟而上。

老和尚不過前進數丈,又自站定,重新由懷內取出八卦銅牌度刻,撥弄一陣之後,再次前進。

如此走走停停,三度之後,才抵向樓前八角洞門,站定後,向裡一望,才發覺到裡面庭院深深,好大的氣勢。

老和尚卻已是額角見汗,向着公子錦苦笑道:“裡面這一程比外面更難走了,且容老衲再慢慢尋思……”

話聲才住,卻由裡面傳過來一聲嘻笑道:“至愚、至愚,何其愚也,昨天向你解說了半日,你怎地全都忘了?”

聲音透着耳熟,正是昨夜與神眼木三對壘,大顯身手的沙門居上葉照,葉老居士。

想不到二人來此舉動,對方樓內看得一清二楚,隔樓傳話,聲音清楚之極。

至愚和尚聆聽之下,赫赫笑着,臉上神色甚是尷尬。

葉居士笑道:“這裡沒有和尚你的事了,忍大師那邊還有事與你商量,請速去達摩院一晤,這就快去吧。”

至愚和尚合十道:“貧僧遵命——卻是……公施主……又將如何入內?”

“這個,和尚你就不用費心,我自會引他進來就是。”

至愚和尚應了一聲,想到方丈既有事相召,哪裡敢怠慢,向着公子錦合十爲禮,隨即轉身自去。

公子錦這才向石樓深深一揖道:“弟子不明陣法奧妙,請老前輩指引一二纔可入內。”

樓內葉老居士冷笑一聲,訥訥道:“紫薇先生對你期許至高,更說你曾習過冷琴閣的春秋正氣功法,這陣勢雖加了些禪門奧妙,集懦釋道一體,你再細心看看,是否有蹤跡可循?”

公子錦抱拳道:“謝謝前輩指點,且容弟子看來——”言罷,隨即按冷琴閣春秋正氣功法,向陣內仔細觀望。樓內傳聲道:“一株一兔,一暗一明,伏弓抽箭,三步一仰,癡兒、癡兒,還不明白麼?”

這麼一說,頓如醒醐灌頂,公子錦“啊!”了一聲,再向陣內看時,便又是一番境界。

“弟子明白了。”

話出人起,縱身一躍,即行向園中進入。

在園裡他一連轉了幾個圈子再行站定,四下打量一眼,此刻所見石樓遠近,以及園內之部署較之先前又不盡相同,可是,慧心一起,眼前條理益發清晰,也就不難一一識破。

一腳踏上了“生”門。

“生”者“盈”也;“盈”者“屯”也。

卦經有謂,“屯,剛柔始交而難生,動乎險中,大亨貞。雷雨之動滿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寧。”

暗示有預兆天開地裂,烏雲雷雨之險,卻是一切生機的開始,大吉大利。

無如,若是一腳誤踏,前面所謂的天開地裂,烏雲雷雨便會接踵而來,卻又是大凶大惡了。

好奧妙的“普提大九乘”陣法,此陣料必是忍大師與葉老居士聯合部署,二人協力,極盡靈思妙想之能事,復有參合釋道兩家之長。

公子錦設非精通八卦易理,又習春秋正氣之功,更爲老居士出言點醒,簡直不着邊際,眼下便自不同。

樓內高人似乎有意以此試探公子錦智理功法,靜靜觀看,並不出言干擾。

公子錦擡頭觀看,隱見彤雲四合,電光閃爍,分明兇像暗伏,只一失狀,必然亂了步法,雖然有葉居士在側指引,終將平安出陣,卻是丟人現眼,極非所願。

暗暗警惕自己,卻聞得一陣風起,風聲吹動着樓檐邊上的串串金錢,發出了極其清悠悅耳的叮叮聲音。

這聲音一經響起,上穿天際,立時引動了天上雲雷,明明是晴空萬里,霎時間已是天昏地暗。

公子錦明白這個道理,安步不移——一面發動元陽,徐徐向外散出真氣——即所稱“布氣”。

這種以本身真氣外放,以探測陣法虛實,極是高明,也正是“冷琴閣”春秋正氣有別於其他門派高明之處,極是難能。

如此便又有了進一步的感受。

上面起步是“屯”,透過他布氣的感受,連帶對“坎”“震”卦也有了預知。

“坎”爲上,代表“水”,水者雲也,“雲”者“雨”也,雲雨不定,“險”也!

“震”爲下,代表“雷”,象徵者“動”,動者吉,險中有吉。

於是,在他外氣部署刺探之下,所得結果是:上面是雲雨密佈蘊含有極多的水,下面是雷,雷電交加,如此一來,便爲大雨將臨的前兆。

雨如果真的下來了,他便走不脫了,卻是換一步再想,雨水滋潤萬物,雷電劈開天地,又爲一切新生之始,亦是吉象……

這許多錯綜複雜的念頭,一一呈現於公子錦腦海之內。卻不允許一念之混淆,更要“當機明斷”,即所謂“動乎險中,大亨貞。”

他於是不再猶豫,腳下移動,無視於空中烏雲密佈,電閃雷鳴,即行前往。自然,這番行走,也是大有名堂,左舞右閃,前頓後進,一進再進,終至化險爲夷,猛可裡天地復明,已登彼岸。

眼前一人,呵呵大笑道:“冷琴閣高道,畢竟不同一般,紫微先生也無愧於有知人之明,子錦,你辛苦了,快請進樓來吧,有人已先你而到,在等着你呢。”

說話的正是葉老居士——這位前朝勇士,隱居山林,數十年不復出現,此番保護太子,爲圖大舉,竟然破格重出江湖,實在義勇可嘉。

公子錦向他施以弟子之禮,此番幸而不曾出醜,辱及師門,心中甚是高興,卻又餘悸猶存。

“好厲害的陣勢,想來必是前輩與忍大師能力合作的結果吧,佩服之至。”

葉居士呵呵笑道:“你小子得了竅門就別賣乖了,看看誰在等你?進來吧。”

兩個小沙彌打起了湘簾,大廳裡原來已有許多人,卻又安靜無聲。

一個長身妙齡少女,正由廳內步出,見面笑盈盈地喊了聲:“公兄,久違了,想不到吧,我們竟會在這裡見面。”

公子錦爲之一愣,定眼再看,大爲欣喜——

“小鶴姑娘,是你啊……”

來人竟是徐小鶴。

那日客棧相會,徐小鶴氣得不輕,還哭了一鼻子,由於事涉機密,公子錦不敢吐露隻字,眼睜睜地看着她走了,爲此,他嘔心極了,滿以爲此後不復再見,想不到竟然會在這裡見着了她。

看來她已詳情盡知,自然也知道那天錯怪了自己,纔會有此刻的好臉色。

看看左右無人,她上前一步,略似羞澀地小聲道:“葉爺爺把你的事都說給我聽了,那天是我不知道,錯怪你了……對不起你了……”

公子錦一笑說:“哪兒話,姑娘這是從何而來?”

裡面有人接笑道:“她不來不行,非她不可呀。”

說話的人也走了出來。

麻四先生。

公子錦忙見了禮,再看看,燕子姑娘也來了,此刻靜靜落座,似笑不笑,欲言又止,正用着奇怪的眼神向他默默看着。

“姑娘也來了?”

公子錦向她抱拳施禮。

“來了一會兒了。”燕子姑娘說:“我可沒你這麼大的本事,要不是麻四叔領着我,我可進不來。”

小鶴走過去坐在她身邊,含笑說:“燕姐姐本事可大了,我們正談話來着。”

燕子姑娘抿嘴一笑,眼睛瞟向公子錦道:“我看你對我們得改改稱呼了,兩個人都是姑娘,姑娘姑娘,讓人還真弄不清你到底是在叫誰?是不是呢……”

“這……倒也是。”

公子錦笑了一笑,領略到了對方的伶牙俐齒,隨即把目光轉向葉老居土。

葉居士說:“今天這個聚會非比尋常,大家千萬不可掉以輕心,昨天夜裡木三吃了大虧,絕不會就此甘心,我預測雲飄飄那個魔頭這次定會親自出手,此人非比尋常,你們也都清楚……”

說到這裡停了一停,冷冷哼了一聲,繼續說道:“我們當今職責,不僅僅是要保護三太子的安危,就連這一座臨江寺也不能容許敵人破壞——”

話聲方頓,即由隔壁房內傳過來一聲佛號——阿彌陀佛,一人接口道:“居士這等慈悲,實在令人可敬。老衲代表敝寺數百僧衆向各位致謝了……”

緊跟着湘簾起,走進來身着杏黃袈裟,慈眉善目的本寺方丈忍大師,身後跟着本寺的四堂長老,進門之後,各自合十,向着衆人揖了一揖,公子錦等連忙起身還禮。

葉老居士單掌直豎,應了聲:“無量佛——方丈這是從哪裡來?”

忍大師笑說:“如今風聲四起,謠傳極多,老衲不敢偷閒,出去了一趟,才自轉來,此事料是瞞你不過。”

葉居士呵呵笑道:“方丈說的不錯,木老三敗退之際,我見你搖身不見,就知道你尾隨他而去,此行一定收穫不小,且說來讓我們也心裡有數。”

忍大師微笑了一下,點頭道:“居士說的不錯,當時我確實跟他一路下山,這廝果然武技高超,非但如此,即使五行陣勢也難他不住,我們在山上所佈的陣勢,一瞬間即爲他一一識破,一路行走,簡直如無人之境……”

說到這裡,老和尚頓了一頓,宣了一聲佛號,道:“我當時原有意出手,再給他以重創,無意間發覺到他口吐鮮血,原來被居士你傷得不輕,隨即不再出手,後來一想,乾脆悶不吭聲地追隨他一路,倒要看看他要去哪裡?又在哪裡落腳?”

麻四先生忽然插嘴笑道:“這個又何勞大師費心,他們此行的底兒,早就被我摸清楚了。”

忍大師轉向麻四先生合十道:“阿彌陀佛——這就太好了,老衲正自心裡遺憾……

麻施主以你高見,鐵馬門的人如今盤踞哪裡?”

麻四先生說:“老和尚你這是在考我吧,誰不知道你的神行無影法,天下無雙,神眼木三就算再機靈,一旦爲你綴上,也逃不開。”

忍大師呵呵笑了兩聲,沉下臉來,卻又喟嘆一聲道:“施主這麼一說,可就越增老僧慚愧了,實不相瞞,老衲原來也有此自負,哪裡知道……”

說到這裡,忽然頓住,搖搖頭慨嘆一聲,不再多說。

各人看到這裡,俱不禁心裡起疑。他們也都知道,這位佛門高僧,無論修性武功,皆屬當今一流境界,平素居山極少干預外面俗事,這一次情非得已,捲入眼前漩渦,實指望因爲他的介入,可以左右眼前之困境,爲反清復明大業,開創出一條光明道路,對他寄望極深,乃至有眼前之三太子駕臨他這寶剎之會,是以他的言行舉止,也就格外引起各人注意。

正因爲如此,他的那一聲嘆息,也就格外顯得陰沉,引人邏思。

葉老居士忽然呵呵有聲地笑了。

“老和尚不必多憂,看來你已和雲飄飄那個魔頭有所遭遇了?”

各人心裡俱是一驚。

忍大師擡眼向着對面的老居土看了一眼,略略地點了一下頭,苦笑道:“居士所料不差,老衲見着他了……”

麻四哼了一聲:“怎麼,大師父你……”

“不錯,我們動了手了……”忍大師喟嘆一聲,訥訥道:“這個人遠比我想的更要厲害得多……”

他用着異樣的眼神,向各人看了一眼,轉過目光來,盯向正面的葉老居士,訥訥道:

“我們的動態,一舉一動,此人已似未卜先知,瞭若指掌……”

葉老居土挑動了一下濃黑的眉毛,點點頭道:“我久聞他身負異秉,道術通玄,已具有六通境界,方丈既然這麼說,看來果真不假了……不過,老和尚,你的‘十剎恨海’功力十足,大可與他一決雌雄,且莫要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忍大師嘴裡輕輕宣了一聲佛號,一笑道:“居士所料不差,設非是這‘十剎恨海’一功,保全了老衲這條殘生,得以全身而退,否則不堪設想……此事容後再向居士秉報,與麻施主共商對策不遲,眼下且先參見貴人,看看風雲氣候,再定機緣爲是。”

葉老居士點頭稱是,即見廊道一端,彩簾捲起,走出一個錦衣少年,遠遠向着各人一揖道:“殿下已經起來,問起老先生可在?”

葉老居士一笑站起:“正要參見。”便隨着那少年走了。

各人遂不再出聲。

對於這位前明宗室的遺孤,公子錦少不得心裡存有一分好奇,緬思既往,當年京師城破,皇帝自縊煤山,駕崩之前,曾瘋狂殺家,手刃親人,即使親生女兒亦不例外,此段慘烈經過,已是盡人皆知,這位太子便是在皇帝自縊之前,親囑託孤於身邊侍衛葉照,囑令其務必保全,那位葉侍衛總算不辱皇命,於搶救三太子不死之餘,救出斷臂公主,(事詳本文開始之篇),乃至有今日的一切。

這位太子逃出時年方十三,尚屬稚齡,光陰荏苒,而今已是大清康熙年代,二十年歲月悠悠,想來他應是三旬以上之人,那國破家亡二十年流浪之苦,慘絕人寰之不幸身家遭遇,不知在他身心,可曾留下了什麼烙印?這年月,他又是以何等一種心情度過?

真正不忍卒思了……

在座的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着一種感受,一時都爲之沉默了下來,現場所能聽見的,也只是山腳下偶爾傳過來的浪花澎湃聲。

三太子此時此刻的出現,不自覺地促使了每個人的一腔滾滾熱血,直彷佛那一幕慘烈不忍卒睹的殺家場面,活生生地呈現眼前。

珠簾再啓,前回見的那個錦衣少年又自步前,向着公子錦抱拳道:“公少俠麼?殿下有請。”

公子錦隨即站起,跟隨向後步入。

那是一間三面採光的潔淨軒室,經過一番刻意的佈置,目下權作太子的起居客房。

三太子朱慈炯——一個三旬左右的白衣青年,正由書案邊緩緩站起。

他身邊的葉老居士爲他引見道:“這位就是公少俠,公子錦。”

公子錦上前一步,方待大禮參見,卻爲太子延臂止住,道:“不要這樣,我這裡早就沒有這一套了。來!坐下,坐下,咱們好好談談。”

公子錦退後一步,深深打了一揖,心目中的臣君禮數還是不能廢的。

雙方眸子交接,彼此卻似有幾分惺惺相惜之情。

想象中的這位太子,應是個弱不禁風的少年,或是個刻畫着深深憂慮的悲楚人物—

—卻不是的。

面前的他,健康、茁壯、目光炯炯,看起來頎長健康,簡直沒有一些兒想象中所謂“皇族”人物那樣的驕貴,養尊處優。

一個念頭,驀地由他腦子裡升起——

莫非這個皇太子身上也有武功?

一念之興,頓使他神情一振——其實這個想法完全合乎道理,有跡可循,只要想到那個救他活命,兼以撫養他長大成人的葉照,本身的武功成就,那麼,三太子的可能被造就武功,便完全是順理成章之事了。

“我原以爲你歲數應該很大了,想不到還這麼年輕,真是難得。”朱慈炯上下打量着他說:“你今年多大了?”

“有二十六了,不年輕啦。”

公子錦爽朗地笑了笑,抱拳道:“太子春秋幾何?”

朱慈炯說:“我三十一了,長你五歲。”

說時忽地伸手抓住了公子錦的右腕,一笑說:“試試你的力量,看看咱們誰行?”

話聲方出,五指力收之下,活似一把鋼鉤,直向公子錦肉裡嵌進,力道之尖銳猛厲,驀然加諸之下,幾乎使得公子錦無能招架。

本能地,他擡起右臂,將一股真力直髮而起。

若是平常,他萬無坐受之理,勢將右手同出,向對方施以攻擊,只是此刻卻萬萬不能,對方既已明說在試自己的力量,便只能以實力與之抗衡。

所幸他幼隨師門練功,練就一門叫“金鱔功”的至陰內功,一經鼓氣,堅逾精鋼,卻又滑如蛇鱔,施之以敵,有金蟬脫殼之妙。

眼下公子錦一經施展,朱慈炯頓有感應,只覺着手上一滑,彷佛以巨力拿魚一般,頓時爲之脫落。

朱慈炯哈哈一笑,第二次再拿,依然爲之脫落,不覺一楞道:“咦——這是什麼功夫?”一面回頭向身邊的葉照望着。

葉老居士笑道:“這就是我過去說過的‘金鱔功’,殿下莫非忘了?”

朱慈炯“啊!”了一聲,笑向公子錦道:“想不到此功如此神奇,以後倒要向你好好請教一下——”

隨即坐好道:“不瞞你說,這些年我跟葉老師父學習了些防身功夫,自己覺着挺不錯了,但老師父總不放心讓我到外面去歷練一下,也真沒辦法,到現在各方形勢越來越緊,我的處境更是險惡,就是想到外面去散一下心,也是不能……”

公子錦點頭道:“殿下身系未來複國大業,不可不慎,至於目下形勢,倒也未見得於我們不利,以我所見,卻是大有可爲呢。”

朱慈炯揚眉一笑說:“啊——那好,回頭我們再好好聊聊,現在讓我先看看你帶給我的密札書信吧!”

公子錦應了一聲,隨即把一直秘密藏身的那封書信,雙手呈上。

這封密札前曾介紹,乃是當今延平郡王二世鄭經專函致書三太子,極其隱秘。

朱慈炯接過來,慨嘆一聲道:“自那年在福建與劉將軍匆匆一晤,他持有延平郡王密札,要我去臺灣,不久即聽說延平郡王死了,如今二世本是舊識,我們也認得的,難得他還記得我這個浪跡天涯的孤魂野鶴……他如今還好吧!”

公子錦答了聲:“王爺很好,劉國軒將軍與陳永華丞相輔導甚是得力,如今臺灣氣象一新,大有可爲,王爺除了這封書信之外,更要我面稟殿下,望能深思,如果能移節臺灣,同心合力……”

朱慈炯不等他說完,隨即搖頭嘆息道:“謝謝他的好意吧,這件事我早已想過很多次了,行不通的。”

一面說隨即拆看來信,轉向身後的葉照道:“老師父你也看看,先給我收着。回頭交給林先生,再商量商量——”

葉老居士雙手接過,細讀一遍,點頭道:“難得鄭延平郡王想得如此周到,回頭杜先生來,倒要好好盤算盤算。”目光一轉,看向公子錦道:“紫薇先生可有書信麼?”

“正要稟報。”

公子錦將另一封牛皮紙封就的書信取出雙手奉上,朱慈炯接過來拆開看了一遍,轉遞與葉照道:“老師父您看看,可是杜先生所切盼的東西來了?”

葉老居士接過來細看了看,乃是一張繪製極精細的地圖,點頭道:“這就對了,百里先生一向辦事謹慎,此圖當與麻四先生前呈之書信一併觀看,才能一目瞭然,少俠辛苦了。”

說時面有喜色,轉向公子錦道:“殿下與紫薇先生對足下極是器重,當非無故,按照紫微先生計劃,如果一切順利,寶船應當在七日之內到達預定地點,老夫奉殿下口諭,至時當與少俠共同往迎,此事關係重大,足下萬萬不可掉以輕心,切記,切記!”

公子錦道:“有老先生親自領導,弟子當可放心,請隨時指令,弟子遵辦就是。”

“你這就錯了。”葉老居士道:“敵人的來路你應該很清楚了,鐵馬門大非等閒,更何況這一次其掌門人云飄飄已然親自出動,老夫只怕還敵他不過……此人大是難纏,總要各方聯手,共策同力纔好。”

三太子朱慈炯愣了一下道:“什麼雲飄飄?這個人又是誰?”

原來大家都惟恐他受驚,並不曾把當今情況詳細的都告訴給他,是以在乍然知雲飄飄其名時,三太子難免感覺驚訝。

“殿下勿驚。”葉老居士不得不據實以告:“雲飄飄是鐵馬神木令這一門派的掌門人,此人武功詭異,深不可測,是一個厲害的人物。”

三太子“噢”了一聲,點點頭道:“我好像以前聽過這個人……他是個女的嗎?”

“這——”葉老居士搖搖頭說:“不是的——”

這原是武林中的一件隱秘,多年來極是傳說不一,傳說中的雲飄飄,是一個標緻的婦人,更有謂是一個美麗的少女……然而,卻都有失真實。此事公子錦也才由燕子姑娘母女處得以證實,不想三太子朱慈炯居然也有所聞,而出諸葉老居士嘴裡的證實,當然足以相信,卻聽聽他又說些什麼。

“他其實是一個男的。”葉老居士冷冷說道““我與此人曾有過兩面之緣,兩次都幾乎被他瞞過,足見此人詭詐善變,後來才知道他幼從天竺異僧,學過絕妙之易容幻術,出入來去,每喜以各樣不同身份、形象示人,令人莫辨其虛實真僞,實在不可思議,據說即使在其身邊左右之人,亦時而被他瞞過,有的至今仍不知他本來面目、身份,真正詭異莫測——”

三太子睜大眼睛道:“有這樣的事?那麼老先生你又怎麼確實知道他的真實身份呢。”

葉老居士點頭道:“殿下問得好,那是因爲此人擅長一門絕功——‘分身化影’之術,舉世無雙,在與我搏鬥之時被迫施展出來,才爲我看破了行藏……”

說到這裡,他微微一笑,接着說道:“此人與杜姑娘頗有淵源,殿下若想知道得更詳細,不妨問她即知細情!”

朱慈炯喜道:“杜姑娘也來了?”

“她來了,就在外面候旨待命。”葉老居士道:“可要傳她進來?”

朱慈炯道:“快傳她進來。”

一直佇立在側的那錦衣少年聆聽之下,早已外出代宣旨意,緊接着珠簾捲起,燕子姑娘已邁步進來。

雙方乍見之下,朱慈炯不勝驚喜的趨前握住她的手道:“小燕兒,真的是你……何時來的?”

燕子姑娘看了公子錦一眼,略似羞窘地把那隻被他握着的手輕輕抽出,一面待行大禮,卻爲朱慈炯拉往道:“你又忘了?我們不是說好了,不來這一套嗎,來來來,快坐下說話。”

原來他們竟是早已相識,且是如此熟悉、相好,倒是公子錦始料非及。

燕子姑娘一面坐下來道:“殿下看來身體很好,可見得您的功夫還沒有扔下。”

朱慈炯道:“我不成,比起你來還差得多,聽杜先生說你同你義母現在住在一起,聽老先生說你義母一身本事,出神入化,比他還高呢,還說到這一次多虧了她,幫了咱們的大忙。”

燕子姑娘笑道:“您過獎了,我義母對老居士的身手更是讚不絕口,他們是惺惺相惜呢。”

葉老居土在一旁聽到這裡,由不住笑道:“那是你過獎了,老夫的這點能耐如何能與丁仙子相提並論?這一次多虧了她在暗中幫了大忙,要不然我們有兩次都幾乎吃了大虧,見了她千萬別忘了代我問候一聲,就說我欠她的情誼可大了。”

朱慈炯道:“她老人家現在哪裡?我真想見見她。”

“還不到時候。”燕子姑娘說:“我義母的性情可怪了,您要想見她的時候,一定是見不着,哪一天忘記她了,她老人家就許忽然出現眼前了,就像這一次公大哥就莫名其妙地見着了她。”

朱慈炯看向公子錦道:“怎麼回事?”

公子錦在他們彼此對答之際,大致有所瞭解——原來燕子姑娘的生父杜先生,與三太子關係極深,很可能亦是前朝遺臣,如今常待三太子左右,爲太子擘劃極重要的軍國大事,因而燕子姑娘也就順理成章地見重於三太子,從事隱秘的地下工作了。

那麼,顯而易見,她的寄身歌臺舞榭,不過只是在於工作的掩飾,而難得她潔身自愛,公私兼顧,小小年紀,擔此重任,出污泥而不染,實屬難能可貴,真正令人敬佩。

三太子見問,他於是據實回答,略略把那日夜訪燕子姑娘,中途遇狙,幸而爲丁仙子所救的一段經過說了個大概。

葉老居士聆聽之下,頗是驚異地道:“果然是難能可貴,據我所知,這個人最是不易說話,她不願意的事,你就是求她三天三夜也是白搭,反過來,她要是插手管一件事,你想要攔着也是不行……”

燕子姑娘在一旁笑道:“您老前輩還不是一樣,反正我聽說了,你們這七位老人家,各人都有自己的怪脾氣,誰也不好惹就是了……”

三太子一愣笑道:“七個人?”

燕子姑娘道:“哎呀!我失口了,話說多了……”一面向葉老居士笑道:“我可不是故意的,其實,外面一直就這麼傳說來着,早已不是什麼秘密啦。”

葉老居上哈哈一笑說:“哪來的什麼傳說,只是你這丫頭鬼精靈,到處學舌罷了。”

公子錦道:“有關海內七隱的傳說,弟子早也聽說過,倒也並非謠傳……”

“您看吧。”燕子姑娘笑道:“總有人說公道話了,可不是我在瞎說八道吧!哼—

—”

三太子道:“什麼海內七隱?又是哪七位隱土呢……”

“喏——這裡就是一個……”燕子姑娘指了一下葉老居士,挑着細長的眉毛說:

“我義母丁仙子是一個,紫薇先生是一個……還有……華山一金——”

葉老居士搖搖頭說:“不要再瞎說了……”

他隨即轉向三太子道:“這些無關緊要的閒話,殿下理它做甚?重要的是今日之會,大家要商量出一個共同對策,第一要務就是先應把那筆錢拿在手裡,有關此事,屬下已先向忍方丈有所透露,還請殿下親自主持其事纔是。”

說時站起來向外步出。

外面各人俱起立以迎。

忍大師雙手合十道:“少施主起來了?”

“方丈你好——”三太子合十爲禮,轉向麻四先生道:“麻先生也在這裡?”

麻四先生深深一揖道:“殿下萬安!”轉向徐小鶴爲之引介道:“這是江南神醫陸安的高徒,徐小鶴姑娘,這一次特爲殿下瞧病來的。”

此言一出,公子錦與燕子姑娘俱爲一驚,相互對看一眼,這才知道敢情是太子有病了,公子錦也才爲之恍然大悟,爲什麼徐小鶴不辭風塵,老遠地自南京來到這裡?真正的原因原來如此,並非如她所說是尋常的應病門診而來。

想着,不禁側目小鶴,相視一笑。

徐小鶴站起來,恭敬地向太子施以萬福,道:“殿下萬安!”

三太子驚喜地看着她道:“你就是徐小鶴麼?我聽說過你已經很久了,聽說你的醫術可高啦,今天總算見着你了……”

徐小鶴一笑說:“殿下誇獎——不知道您哪兒不舒服?回頭再好好給瞧瞧。”

三太子道:“我這個病呀,瞧不瞧也都一樣,說來也怪,平常壓根兒一點事也沒有,一到八月十五前後,也就是‘秋分’的那一天,心口就犯疼,可又怪了,只疼十五天就不疼了,到了‘大雪’那一天又疼一次,也是十五天就又不疼了,每年都一樣,已經有好幾年了。”

徐小鶴聆聽之下,愣了一愣,訥訥問說:“這種情況有多久了?”

朱慈炯想了一會兒,說:“總有五年了。”

一旁的葉老居士驚道:“我只當是些尋常風寒小病,這情況殿下卻從來也沒有對我提起來……”隨即轉向徐小鶴道:“姑娘可知道這種病麼?”

徐小鶴微微點了一下頭說:“知道一點……不要緊……”隨即看向朱慈炯道:“這麼看來殿下應是在雲南苗區住過很長一段時間了?”“不錯!”葉居士在一旁代答道:

“怎麼,住在那裡又有什麼關係?”

“對於別人或是老前輩您,也許一點關係都沒有,但是殿下就大不一樣——”

一旁的忍老方丈聽到這裡忽然長長地宣了一聲佛號:“阿彌陀佛——姑娘真不愧是陸神醫的高徒,看來果然已盡得陸氏真傳,老衲對於醫道雖是外行,但先師無爲上人,卻擅歧黃,說是人稟元氣而生,氣又與五行四時有關,是以每個人的體質與稟賦並不盡同,只是要想分辨這些不同,除了細察各人的四柱八字之外,就在於醫者的判斷功力了。”

葉老居士哈哈笑道:“老和尚說得頭頭是道,當着鶴姑娘可不要班門弄斧喲。”

麻四先生笑道:“也不要說,我看老和尚自己也是不差,倒要請問一下,老師父你倒說說這判斷之功又在哪裡?”

忍大師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這可真是班門弄斧了——姑娘勿怪,看看老衲說的是也不是?”

徐小鶴笑說:“洗耳恭聽。”

忍大師說:“古者神醫扁鵲有所謂‘目視桓一方人’之說,訣竅便在於此了,是以一個真正的良醫,不僅僅要醫術見解高超,而且要有極純的內氣之功,扁鵲的‘目視桓一方人’,事實上已顯明瞭他高超的氣功,似乎已有‘透視’之能,若是進而再能施以‘布氣’之能,那便是醫者的至高境界了。”

徐小鶴點頭道:“老師父說得對極了……只是弟子能力有限,距離這境界還差得遠呢!”

“姑娘忒謙了!”葉老居士道:“昔者令師早與我談起,說到姑娘的醫術,實際上已達登堂入室之境,所欠者惟功力耳,今日一見,功力亦大有長進,可喜、可賀。”

“對了。”老和尚道:“這正是老衲要說的,即姑娘似乎已有扁鵲‘透視’之能,真正難能可貴。”

各人聆聽之下,俱以不勝驚喜的眼光向徐小鶴望去,後者略似羞澀地笑了笑,說:

“我哪裡有這個本事,不過剛剛進入這個過程而已……”

燕子姑娘道:“這就不容易了,陸老前輩既然特別推薦你來看望殿下,當然是心裡有數,我看就別多耽擱,快給殿下瞧瞧吧。”

各人紛紛點頭稱是。

三太子朱慈炯點頭道:“對了,有勞姑娘,這就給我瞧瞧吧。”

徐小鶴說:“請殿下站起來一下。”

朱慈炯欠身立起道:“如何?”

驀地——他感覺到全身被一股清涼之氣當頭罩定,隨即轉爲溫暖和煦,彷彿置身秋日陽光,遍體舒泰,無與倫比。

朱慈炯曾經跟隨葉照,學習武術多年,也曾習過內功靜坐,雖限於稟賦以及本身特殊身份,未能更深一步,隨葉老居士進入理想境地,卻也不比尋常。眼前小鶴這般施展,立刻讓他認知到,徐小鶴正是運用上乘氣功,在向自己施以“透視”觀察,間接也是用其本身真力,向自己施以灌輸,真正難能可貴。

“好了,殿下可以坐下了。”徐小鶴似已察知究竟。

朱慈炯一笑落座道:“舒服之至,姑娘好本事——”

徐小鶴道:“殿下身子康健,元氣充沛,看來是練武的關係,只是早年不察,爲苗疆蠻荒毒瘴所侵,那時當一日之‘子午流注’,我想那一日必是滿月之日,而殿下或在飲酒之後,或許正練習採氣之術,誤將瘴毒混合月華,一併吸入,在經過‘膻中’一穴時,流人心脈,自此之後便成頑強的固疾,久而久之便不易根治了。”

朱慈炯“哼”了一聲,低頭尋思一會,忽然一笑道:“姑娘還真不愧是陸神醫的高徒,所說的大體不差,那幾年隨老先生在雲南苗地居住的時候,我確實練過‘採氣’之術,時辰多在子午二時……這麼看來,我果然是身中毒瘴,病勢不輕了,只是姑娘你難道只憑肉眼一看,便能斷定麼?這可未免過於奇怪,令人難以置信了!”

徐小鶴微笑道:“這不算什麼,比起家師陸老師父來,我還差得遠呢!”

“又是怎麼回事呢!”燕子姑娘在一旁睜大眼睛道:“真的,姐姐你連殿下的腕脈都沒有挨着,只憑一雙眼睛,就能看出這麼許多?”

“姐姐應該知道,人的五臟和自然界的五行有着一定的關係。”

“這個我知道……”

“那麼五行金木水火土,又和五色紅黃青白黑各有所屬,姐姐你當然知道啦?”

“我……知道!”燕子姑娘點頭應着,心裡卻不禁覺着奇怪,這又和三太子的病有着什麼關聯?

徐小鶴略似神秘地微微一笑,接道:“你覺着奇怪麼——其實說明白了,一點也不奇怪,比方說,人的肺在五行屬金,金的顏色是白,肝在五行上是屬木,木的顏色是青,心是屬火,火是紅的……如此而推,五臟的每一部分,都有一個特別的顏色……”

說到這裡微微一頓,她轉首向朱慈炯道:“我剛纔向太子布氣發功,用心是在引發殿下五臟的真氣,就是我們練武的人常說的‘五行真氣’,然後再用意識透過眼睛作透視觀查,便可看見各種不同的顏色在人體作一定順序的運行。如果運行不對,或是顏色有異,就立刻知道是某一部門有了問題,而剛纔我所看見殿下心竅各脈本來應是紅色的管道,卻有一半已變成了黑色,而黑色在五行上應是屬水,在五臟的位置應該是腎,不是心臟,便立刻知道您的心經某些穴脈確實有問題了,至於爲什麼判斷您是受了毒瘴的感染,那就又是另外一番見地了。”

麻四先生拍了兩下手道:“佩服,佩服,上月我在南京與陸先生見面時,陸先生特別說,他的這個女弟子未來成就,可能會在他之上,我當時聽了,心裡還在奇怪,認爲老先生這是過分擡舉他這位女弟子,嘿嘿……今天一見,才知道先生並不曾過甚其詞,看起來他這個徒弟甚至是青出於藍了。”

葉老居士哈哈一笑說:“陸老頭走到哪裡,都忘不了他這個徒弟,看樣子他似乎已把壓箱子底兒的玩藝兒,都傳授給你了。”

說時,眼睛看向徐小鶴,神秘地微微一笑。

——他與神醫陸安交情最厚,二人昔日常有來往,尤其是彼此皆愛好棋奕手談,時有雅聚,惟數月前棲霞古寺聚會,因刺殺當朝親王,意見相左,當日陸安承邀爲福郡王治病,後者實已不久人世,陸安以醫者立場,不忍對該親王下手殺害,乃與疾惡如仇的葉照,形成對立(事詳前文),二人鬧得很不愉快,至今未曾來往——或許這便是爲什麼徐小鶴代師而來的原因吧……”

只是這段經歷,除去當事者二人,以及徐小鶴之外,局外人並無所知。

徐小鶴原來還擔心二老就此反目,今日一見,及觀諸葉老態度對話等,似乎對師父陸安已不再記恨,二老多年至交,義結金蘭,自不會爲此真個反目,況乎福郡王原已喪命,見節見義,只表明二人性格作爲不盡相同而已。

“葉伯伯您也跟着取笑我。”徐小鶴笑向葉老居士道:“對於家師的醫術德性爲人,您應該再清楚不過,比起他老人家來,我簡直差得太遠了。”

葉照哼了一聲,微微點頭道:“這個自然,要不然棲霞寺那件事,我還能與他善罷甘休?實在說,今日爲太子治病,他應該親自來的,既然打發了你來,料是已有萬全把握,姑娘你看殿下這個病怎樣……”

“葉伯伯放寬心……殿下貴恙,我有萬全把握,請給我三天時間,我一定能使殿下貴體復元,康健如初。”

“好!”葉照應道:“就是三天,我看時間緊迫,請姑娘今天就開始吧!”

徐小鶴站起來說:“好吧,只是這三天……”

“我知道。”葉照說:“這三天,殿下的人就交給你了,一切都遵從你的吩咐,沒有姑娘的同意,不允許任何人打攪,這樣可好?”

徐小鶴笑道:“這樣就太好了……”

忍大師在一旁口宣佛號道:“阿彌陀佛——這件事老衲早已得葉居士指示,特爲姑娘與朱施主備下了治療靜居,三天之內,朱施主萬請安心調養,敝寺會全力配合,不讓任何人前來打擾,無量佛——”

徐小鶴道:“方丈大師這麼安排,真是太好了,其實也用不着,我所要佔用醫治的時間,每日自午時開始到夜間子時這段時間也就夠了,其它時間,殿下可以自由運用。”

麻四先生點頭道:“這麼一說我也就明白了,姑娘大概是要對殿下施以‘子午流注’的針炙之術了。”

徐小鶴笑道:“原來麻叔叔也是大行家……我正是這個意思,不過詳細情形,還要細察殿下脈象才能再定……”

燕子姑娘點頭道:“那就別耽擱了,快同殿下進去吧!”

朱慈炯一笑站起道:“好吧,一切事就請葉師父代爲安排,偏勞各位了。”

即由忍老方丈陪同二人進入裡間。

麻四先生看向葉老居士道:“外面情形實在也夠緊張,老居士你看我們應該如何應付?”

葉照看了一眼,太子已然離開,隨即冷冷說道:“你們大概也都知道了,北京那邊的人也下來了。”

“啊——”

第一感覺奇怪的卻是麻四先生。

他睜大了眼睛說:“這麼快?我知道他們一定會來,卻沒想到會這麼快……老居士你已經見着他們了?都是些什麼人?”

“人多得很!”葉老居士冷笑了一聲道:“十三飛鷹的人來了一多半。”

頓了一頓,又道:“對付這般人我們要心裡放明白一點,若能巧妙運用,讓鐵馬門的人去對付他們最好,他們雙方也是不能善罷甘休的。”

燕子姑娘櫻然笑道:“你老人家說得對極了,不過可不要忘了,那個鼎鼎大,人稱‘鷹老太爺’叫卜鷹的人與你老人家的仇可大啦,這一次豈會善罷甘休?”

葉老居士哈哈笑道:“不用說,這一定又是你那個無事不知的神仙師父告訴你的了!

我倒還無所謂,他卻已替我擔起心來了——哼哼……”

說着,忽地面色一沉,冷笑道:“當日是我掌下留情,饒了這廝一條活命,今天若是再見,可就沒有這麼輕鬆地放過他了。”

麻四先生道:“這個人最是難纏,早先我受紫薇先生託付,若是見了此人,要格外注意,想不到卻已在老哥你的手裡吃了敗仗,此人生平爲惡多端,我們天南堡吃他虧可大了,再見着他勢將不與他罷休。”

葉照嘿嘿笑道:“豈止是你們天南堡的人?就是鐵馬門的人也恨他入骨,所以我才說這一次有好戲可以看啦。”

“這又是怎麼回事?”麻四先生一怔道:“鐵馬門當家的雲飄飄在武夷山傷了十三飛鷹的頭子唐飛羽,這件事我知道,老哥你難道指的是這件事?”

葉老居士搖搖頭,一笑道:“這就對了,一般人只是奇怪,認爲雲飄飄此舉純仗是義而爲,哪裡知道其中根由,這其中有個原因……”

燕子姑娘挑了一下細長的眉毛說:“我知道——”

隨即笑道:“那是因爲十三鷹早年跟他過不去,斷過他一次大財路……”

“什麼財路?”麻四先生問。

“好像……”燕子姑娘搖搖頭,記不大清楚了。

葉老居士點點頭道:“不錯,那可是一大筆財路,這件事知道的人不多,四先生你應該記得。”

他眼睛轉看向麻四先生道:“你應該知道,李自成撤離北京時,曾把所有金銀珠寶,裝滿了七十餘車,晝夜運往長安,其中四十輛,在漢中道上,爲鐵馬門的二當家的‘冷麪無常’桑桐率衆所劫。”

“噢——”麻四先生連連點頭:“彷彿聽說過,有這麼一件事。”

“這四十輛大車的金銀珠寶,隨即在桑老二的策使指揮下改向襄樊道上運行……嘿嘿……”

葉照連聲冷笑着,接道:“誰知道人算不如天算,卻爲吳三桂這個奴才探知了究竟,轉而向新主子告密邀功,因而十三飛鷹全數出動,配合吳三桂的三千勁旅,在蒼於嶺一場血戰,鐵馬門因人數太少,吃了大虧,幾至全軍覆沒,桑老二僅以身免,且還受了重傷,四十車到手的金銀,悉數爲清軍所奪,落在了十三飛鷹手裡,卻也染紅了吳三桂那廝的頂子,爲此深得清廷愛戴信任,與其以後的加爵進王大有關係,鐵馬門橫行黑道數十年,從來也沒有吃過這種虧,據說爲了這件事,雲飄飄大發雷霆,幾乎要了桑老二的命,從此對桑老二便有了隔閡,自然這個仇也就記在了十三飛鷹這羣魔爪子頭上。”

“這就難怪了!”公子錦才自恍然大悟,何以前此武夷山會戰,雲飄飄突然介入,重創了十三飛鷹之首,人稱飛天鷂子唐飛羽,因而解除了天南堡當日一步大難,不明所以的人,還以爲雲飄飄是爲大義所趨,哪裡知道還有這麼一段既往。

“所以……”葉照老居士閃爍着的的有神的眼睛說:“這一次的邂逅,其內情之錯綜複雜,簡直難以想象,鐵馬門與十三飛鷹固然勢同水火,不見面則已,一見面必將拼上個你死我活,其間的關鍵再加上我們,成了三方紛爭,可就更爲熱鬧了。”

“對極了。”麻四先生說:“這三者任何一方,與另一方都勢同水火難以共處。”

“所以我們要好好利用這種形勢纔對。”燕子姑娘笑向二人道:“二位老前輩可有什麼高見麼?”

葉照哼了一聲,淡淡一笑說:“姑娘不要把這件事看得這麼輕鬆,其實我們所想到的,人家一樣也想到了,雲飄飄其人不消多說,姑娘對他比我更清楚,就是十三飛鷹,也無不狡猾萬分,智謀過人,對付這樣的大敵,焉能掉以輕心?”

說話的當兒,忍大師已走了進來,呵呵笑道:“這一次我們這廟裡可熱鬧了,真是羣雄畢至,來來來,老衲爲你們介紹幾位貴客。”

公子錦等舉目觀看時,卻只見老方丈背後長衣窸窣地走進來幾個和尚。

爲首和尚,身材高大,形象極是魁梧,卻也有一大把子年歲,生得長眉細眼,一望而知是位有道高僧。

老和尚身後,另有五個年輕僧人,頭裡一個年在中年,發須怒生,濃眉環眼,好不威武。

葉老居士一笑站起道:“想不到老山主親自出馬了,這一下棲霞寺可要唱空城計了。”

爲首老僧雙手合計,高宣一聲“阿彌陀佛”,長眉雙分道:“老居士別來無恙,各位施主納福……”

公子錦、燕子姑娘已由葉照話裡猜知來人便是棲霞寺的方丈師父猛大師,一時甚是驚喜。

原來這位方丈,也同臨江寺的忍大師一樣,雖是佛門高僧,卻以精於武技名盛武林。

難得他們雙方卻又心存民族大義,此次三太子復出,登高一呼,連帶着他們也不得安寧,頗有慷慨赴難之義,令人欽佩。

雙方禮見之下,各人才又知道了,那個不修邊幅的中年和尚,便是鼎鼎大名的“無葉和尚”。

有關無葉和尚前此在棲霞寺抗拒清軍大僚郭鎮臺之後身陷囹圄的壯烈義行,武林中早已膾炙人口,流傳甚廣。

尤其是公子錦此來之前,甚至還有過打算,想要在無葉和尚出斬之日,往劫法場,臨時急令往晤太子,時間倉促,未能如願,中途聞知無葉和尚已爲人救出,這才大大鬆了口氣,想不到卻在這裡遇見,彼此共襄義舉,真正大快人心。

除了這個無葉和尚之外,其他四名少年僧人,也是久負俠名,正是臨江寺佼佼盛名的第二代弟子,人稱“山”、“明”、“水”、“秀”的四大弟子,蓋因爲四弟子法號中分別嵌以四字之一而得此名,公子錦與燕子姑娘早已素仰,此番得見,自是不勝欣喜。

當下雙方互道久仰,彼此引見、落座。

葉照居士與猛大師相交有年,見面更無拘束。

猛大師落座之後,長長宣了聲佛號:“無——量——佛——”即向葉照苦笑道:

“老居士你在敝寺大鬧一場,一走了之,可苦了老衲一寺老小,這就來找你討還公道來了,看你如何向老衲交待?”

各人聆聽之下,俱笑了起來。

忍方丈撫掌笑道:“師兄說的不差,不只是你們的棲霞寺,現在連我們的臨江寺也捲了進去,看來我們這羣和尚想要落個安靜,也是萬難也……”

各人隨即又笑了起來。

葉老居士笑道:“你們兩個老和尚果真說對了,如今天下多事,你們既然各有一身武功,哪裡容你們置之事外,好在佛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只等此番事了,把刀劍一丟,再去找你們的佛祖,料是不晚,須知欲立大功德,且向亂世行,嘿嘿,錯過了這個村,真還難以找到這個店呢!”

猛大師哈哈一笑,聲若洪鐘地道:“你這個老頭兒,佔了便宜,還要賣乖,回頭事了,我們棲霞寺要是復不了原樣,寺裡五百僧人無處安身,看看可會饒得了你?”

葉老居士哼了一聲,含着微笑道:“你現在才知道?可就太晚了,老和尚,我實在告訴你吧,就是因爲你們這批出家人,一天到晚關着門吃齋唸佛,外面什麼事也不管,我纔看不過去,這麼一下子,不管也不行啦,咱們可就有好幫手了……”

各人都笑了起來。

臨江寺的方丈忍大師唸了聲佛號,訥訥說道:“老居士這話三分玩笑,倒也有七分實在,說真的,我們這些出世的和尚,還真是懶得動彈,要不是火燒到眉毛……”

猛大師嘿嘿笑道:“師兄你這臨江寺,如今風雲際會,要不未雨綢纓,只怕下場較我們棲霞寺更慘……這也是我們最後的踞點,切切不可大意。”

“無——量——佛——我佛慈悲……”

忍方丈宣了聲佛號之後,冷冷說道:“師兄不必多慮,我原爲人手不足而愁,如今你們來了,可就沒有這一項顧忌,可以好好計劃一些了。”

猛大師轉向葉照道:“老居士你看今日之勢,敵我之憂劣情形,勝算如何?”

“問得好。”葉照冷冷說道:“這話一時還真難說,我看三方面如就人手來說,旗鼓相當,比較起來,我方較得人心,略佔優勢,卻是一樣,我明敵暗,防不勝防,這可又是吃虧的地方。”

忍方丈點頭道:“老衲正是爲這一點發愁,不過,如有得力人士坐鎮,可就不同,譬如說老居士和猛師兄二人之一,負責指揮中樞。老衲與麻施主,負責外圍。公少俠,無葉師父,二位姑娘分別裡外策應,再加上棲霞四大弟子與本寺十八弟子負責山下水道封鎖,再加上裡外的陣勢配合,這麼一來不敢說固若金湯,敵人要想輕犯,怕是不大容易。”

“那可要看敵人是誰了。”葉老居士道:“如果是雲飄飄本人,或是桑老二……這些陣仗都無濟於事,其他如十三飛鷹中的老四‘白麪神君’翁太來,老九‘太陰爪’宮平等幾個頂尖的人物,都極厲害,要特別小心。”

“他喝了口茶,緩緩說道:“猛老方丈和無葉師父你們來得正好,這幾天與我忍大師麻老弟共同會商,研究出來一套戰略,回頭大家看看,如有什麼意見趁早修改,遲了怕來不及了。”

當下即與大家廣泛地交換意見,彼此重做分配,一時羣情熱炙,氣勢高漲。看看天已近午,廟裡備有素食,即由忍大師陪同衆人至食堂用飯。

衆人俱是精於內功的傑出人物,其中多位甚至有辟穀之能,吃不吃東西都無關宏旨,卻是臨江寺爲迎貴賓,所準備的素齋甚是可口,大家齊聚一堂,談說間甚是熱鬧,一頓飯吃了足足半個時辰,才告結束。

第三章第八章(引子) 斷臂第五章(引子) 歸天(引子) 託孤(引子) 親征(引子) 歸天第一章(引子) 親征(引子) 鎩羽(引子) 託孤(引子) 哭廷(引子) 親征(引子) 親征(引子) 託孤第五章第一章第十三章(引子) 哭廷第三章(引子) 圍城(引子) 哭廷第十一章第十一章(引子) 殺家(引子) 斷臂第八章(引子) 圍城(引子) 親征(引子) 歸天第十一章第十章第八章第八章第一章(引子) 親征第六章第一章第十一章(引子) 哭廷第四章(引子) 斷臂第十二章第四章第十章(引子) 斷臂第三章第十二章第十二章第二章第九章(引子) 殺家第五章第二章(引子) 圍城第十三章第八章第十一章第六章(引子) 歸天(引子) 鎩羽第十二章第九章第二章第五章第九章(引子) 斷臂(引子) 親征(引子) 殺家第十二章第十一章第四章(引子) 哭廷第五章(引子) 圍城第十章第二章第八章第六章第十章第三章(引子) 破城第六章(引子) 託孤(引子) 哭廷(引子) 歸天第十一章第六章(引子) 殺家(引子) 哭廷第八章第五章第二章第十章第九章
第三章第八章(引子) 斷臂第五章(引子) 歸天(引子) 託孤(引子) 親征(引子) 歸天第一章(引子) 親征(引子) 鎩羽(引子) 託孤(引子) 哭廷(引子) 親征(引子) 親征(引子) 託孤第五章第一章第十三章(引子) 哭廷第三章(引子) 圍城(引子) 哭廷第十一章第十一章(引子) 殺家(引子) 斷臂第八章(引子) 圍城(引子) 親征(引子) 歸天第十一章第十章第八章第八章第一章(引子) 親征第六章第一章第十一章(引子) 哭廷第四章(引子) 斷臂第十二章第四章第十章(引子) 斷臂第三章第十二章第十二章第二章第九章(引子) 殺家第五章第二章(引子) 圍城第十三章第八章第十一章第六章(引子) 歸天(引子) 鎩羽第十二章第九章第二章第五章第九章(引子) 斷臂(引子) 親征(引子) 殺家第十二章第十一章第四章(引子) 哭廷第五章(引子) 圍城第十章第二章第八章第六章第十章第三章(引子) 破城第六章(引子) 託孤(引子) 哭廷(引子) 歸天第十一章第六章(引子) 殺家(引子) 哭廷第八章第五章第二章第十章第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