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斷臂

“皇爺動刀了……”

四下裡人聲沸騰,那些鶯鶯燕燕的美人兒紛紛四下逃奔,霎時間逃避一空。

朱由檢一手持劍,全身是血地倚着廊柱子喘息不止。

只以爲身邊不再有人跟着了,卻見一個蠕動的人影,膝行而近,用着顫抖的聲音,一面叩頭道:“臣在……皇爺您醒醒吧,讓臣揹着您回宮歇着吧!”

朱由檢瞪着兩隻紅眼,遲疑地在他身上轉着:“是你——王承恩?”

“是臣——臣侍候皇上!”王承恩又磕了個頭,“下雪了——外頭冷,爺穿得少,小心凍着了……”

“嘿嘿……”

像是喝風那樣,朱由檢發出了一串笑聲,低頭看看,可不是,就這麼一會兒功夫,身上已飄滿了雪花,風打廊檐子那頭,箭也似地直襲過來,惹得三五盞宮燈滴溜溜直打着轉悠。

天交五鼓,敢情是冷得厲害。

朱由檢掙扎着由地上站了起來,王承恩忙上前用力扶着,才覺出皇帝全身火也似地發燙,不由嚇了一跳。

“唷——這可不對……皇爺您病啦——”

一面說,待要回頭去招呼人,朱由檢卻向他擺手道:“用不着……用不着了……這個時候……用不着了……來,跟我到西宮去……”

“是……”王承恩一面打着哆嗦,“爺是說上袁娘娘的宮裡去?”

“對了……就是去她那裡……”

王承恩一面應着,心裡可是七上八下。剛纔的那個場面,可是血淋淋如在眼前,要是到西宮袁娘娘那裡再重演這麼一手,那還了得?

“皇爺……您先歇歇氣兒……這天交五鼓了,依微臣看,您還是……”

“住口!”朱由檢大聲喝着,霍地沉下臉,“連你也不聽我的話了?我就先殺了你——”

話聲甫落一口青鋼長劍,直指着了王承恩的臉,後者嚇得身子一縮,垂下了頭,想想果真大勢已去,便是皇上這條性命又何能保全?

“臣遵旨……就是……”

一面說,忙自把一件絲棉長罩甲脫下,想爲皇上披上,卻被對方劈手搶過來丟在地上。

那一面燈光晃動,司禮太監王之心同着四個內侍遠遠站定,似乎心存驚懼,不敢靠近。

“皇爺要打道西宮,你們頭裡帶路吧!”

說時,王承恩偷偷向對方丟了個手勢。彼此都是在皇帝跟前侍候有年的老人了,自然省得,看見了王承恩的手勢,嘴裡應了一聲,王之心轉身就走,暗中支使了個小太監,飛快地先向西宮報信。

袁妃那一面其實早已得到了消息,皇后的死,固然使她悲衷心顫,皇帝的親手殺人,更令她驚異莫名。

其實,她早也存下了必死的心,先時皇后在未死之前已經知會她了,只是這等大事行來談何容易——

一條白絞早已係好樑柱,只差着那一點“狠心”,真要一鼓作氣,蹬上凳子往繩圈裡一套,也就一了百了,難就難在這霎間之勇。

寒風叩窗,蕊影搖紅。約摸是天已經亮了,那麼慘慘的魚肚白色,灰濛濛地映着窗櫺子,“死亡”的陰影,越是沉重地壓迫着她。

這時候,小太監飛奔來報訊兒,說是皇爺拿着寶劍來西宮了。

——像是一支冰冷的利箭,射進了她的心裡。

再沒有什麼好猶豫的了,哭着蹬上了凳子,往早已係好的繩圈裡一套,腳下一個打悠,踢倒了凳子,便自吊在了空中。

卻在這時,房門“哐”的一聲被踢開來:

朱由檢霍地仗劍而入——

映入他眼簾的,竟是那麼悽慘的一副情景,袁妃空懸的身子,甚至於還在顫抖,長髮披散、水袖深垂……

“噢……”

朱由檢像是兜心着了一錘那樣地震驚住。驀地,他撲過去,抱住了袁妃的身子。

天公像是在有意玩一場死亡遊戲,或許是那個上吊的繩結結得不緊,竟自在這一霎突然鬆脫,袁妃的身子“撲通”跌落直下。

袁妃真的還沒有死,經此一震,竟自發出了呻吟聲,手腳俱在顫動……

一旁目睹的幾個太監都嚇呆了。

王之心嚷着:“還有救——”待將撲前救人,卻爲皇帝的一聲斷喝,止住了動作。

“不許動——”

“皇上……”

慘淡的燈光下,他們發覺到皇上那一張白中透青的臉,神態大是有異,那一雙赤紅的眼睛……噯呀……分明又回到了先時怒殺各嬪妃的模樣。

一念未及,朱由檢已搶步而前,瘋了似地向着袁妃揮劍而下,一連三劍,砍在了她的臂上、身上、腿上……霎時間怒血飛濺,慘不忍睹。

“皇上……皇上……”

王之心嘴裡嚷着,待將向皇上撲抱時,卻爲朱由檢迎面一劍,刺中左頰,“啊呀”

一聲,倒臥血泊。

“不得了啦——皇上殺人了!”

“皇爺瘋了,殺人啦……快逃命吧……”

幾個內侍瘋了似地奪門而出,霎時間哭叫聲傳遍了六宮。其時宮中凶訊頻傳。一雲太監王相堯已經開了“宣武門”,統率着千餘御林親軍降了闖王,兵衆大舉,即將入宮,再加上皇爺發瘋親手殺人的消息,一經渲染,頓時間整個大內俱爲之震動,沸哭如雷,人人意圖逃命,哭號狂奔,真如鬼魅世界。

朱由檢其實並沒有瘋。只是刺激太深,人到了這般光景,已無能自主,他只是執著地去追循一條自己認爲當走的路而已。“國君死社稷”,他不但要自己殉國,也要那些屬於他的女人,爲免遭賊人的蹂躪侮辱,一同隨他而去。

颼颼寒風,戰慄着他形銷骨立的弱肢,卻是情緒的高亢,已無能自己。

“皇爺……您老就歇歇手,饒過了他們吧!”

一個顫抖的影子,用着顫抖的聲音,在向他哀哀乞求,一面頻頻叩頭。

朱由檢聞聲一愣,只以爲身邊的人俱已逃命星散,想不到此時此刻,還有人不怕死地在自己身邊。

“是誰在說話?”

一面說,他奇怪地向這人望着。

其實,對方那熟悉的聲音,早已經告訴他這人是誰了——

“王承恩?是你——”

“是……皇爺……”

一面說,只是痛泣叩頭不已。

是時宮中盛傳李闖王已率衆逼近大內,再加以皇帝發瘋,動刀殺人,幾百名嬪妃、宮女已投河自盡,皇后、袁妃的相繼自殺……這麼多聳人視聽的消息,一經散播開來,莫怪乎整個大內爲之沸騰,“三千粉黛”哭號連天,奔走無復門限。大樹一倒,猢猻盡散,形象之慘烈,簡直不忍卒聞。

“您起來……俺們爺兒兩個說話……朕有事交待你……”

“皇上……奴才不敢……”

“起來吧……”

皇上的聲音出奇的鎮定——王承恩驚了一驚,緩緩站起。

“我總算沒有看錯了你,要是文武百官,人人都像你一樣對朕忠心,也就不會有今天這樣的下場了……”

聲音是那麼的低沉、淒涼。、

感覺着皇上已不似先前的衝動,王承恩略略放下了心,卻是大勢已去,敵騎將臨—

—皇上他能倖免嗎?一想到這裡,王承恩只覺着手足發顫。

“皇上……是時候了,您也該爲自己打算打算了……”

“哼……這個我當然知道!”朱由檢冷冷地說,“你快代我去傳幾道旨意,要張太后、劉娘娘、懿安皇后、李妃、謝妃……叫她們都死,自己上吊吧……不要等着我親自下手……”

“是……奴才遵旨……”王承恩舌頭打顫說:“這事原不應皇爺……自己費心……

奴才這就去……去……”

“快去!”

“是……奴才去去就來!”

他終是放心不下,匆匆找來幾個太監,要他們分別傳旨,隨即回到皇上身側。

“奴才已叫人把皇上的旨意分別傳下去了……皇上,天可是就……您……得快……”

一面說,王承恩眼巴巴地看着皇上。他其實在萬分危急之中,也作了必要的準備,在“中南門”備了八騎人馬,以備緊要關頭,皇上的出亡之用,只是卻不敢事先透露,更不能貿然提起。

果然,朱由檢還有他自己的打算。

“還有一件事!”看着王承恩,朱由檢重重地在地上跺了一腳:“走……到壽寧宮去……”

王承恩一楞說:“皇爺是要去看長平公主……”

朱由檢沒有吭聲,一雙眸子閃爍有光。王承恩打了個哆嗦,嘴裡應着,心裡不禁狐疑,莫非他心裡還在動着殺人的念頭?——又豈能向自己親生女兒下手?

思念中,朱由檢已率先而行。

此去“壽寧宮”不過一箭之距,王承恩一面快步迫上,心裡卻頻頻打鼓。

原來皇上居住的“乾清宮”與皇后居住的“坤寧宮”,再加上當中的一個“交泰殿”,即所謂的“後三宮”。至於衆嬪妃居住的東西六宮,卻在“後三宮”的東西二側,分隔着“日精”、“月華”……等八處宮門,這片佔地廣大的深宮內院,再加上各皇子、公主居住的另外五組同式樣的宮殿,即是後來民間俗語所謂的“三宮六院”了。

“三宮六院”事實上正是皇帝居家所在。建築之華麗、庭園之幽美,自是不在話下,御花園裡多的是奇花異石,亭臺樓謝,美不勝收,只是眼下,由於義軍的即將入侵,皇上的動刀殺人,傳說紛紛,人心早已大亂,宮娥們相互奔走,大哭小叫,亂到無以復加。

朱由檢一徑來到了長平公主居住的“壽寧宮”時,公主先已有了知會,正由兩名宮女侍候着穿衣出見。

天已濛濛地亮了,卻有大羣的烏鴉,在空中盤旋叫囂不去,飛雪如絮,混合着細小的雨絲,落向地面即爲之融化,陰森寒冷,前所未見。

朱由檢方自踏入宮門,長平公主已彷徨出見。

這一夜她連驚帶嚇,哪裡能睡得着?乳母方氏好話哄說,不待天亮,便匆匆起身,打點整理了一些物品,預備聽候父皇的旨意發落逃生。

她今年已經十五歲,生得白皙高軀,平素極得父母的寵愛,是以在乍然聽得父親動刀殺人的消息,還不能相信,尤其不會想到會對自己下手。

這一霎她彷徨出見,乍然看見父親手持寶劍,全身是血的模樣,一時嚇得哭了起來。

朱由檢臉色鐵青地看着她,悽慘苦笑道:“千不該,萬不該,你不該投生我家,大妞兒——你就認了命吧!”

長平公主只顧低頭大哭,尚還沒有領會出父親話中之意,忽聽得身後乳母方氏的一聲驚呼,慌不迭擡頭一看,父親卻惡煞凶神般來到眼前。

——她這裡才自嚇得驚叫一聲,朱由檢掌中那一口龍泉寶劍,已當面直劈下來。

長平公主驚慌中忙舉左手以格,正中臂腕關節,“咔嚓”一聲,將一隻左腕生生斬斷墜地。

公主慘叫一聲,踉蹌倒地。

她身後的乳母方氏“啊唷”慘叫一聲,驀地撲前搶護,卻爲朱由檢第二次揮出的劍鋒,正中後頸,一時怒血飛濺。

長平公主連疼帶驚,早已暈厥。

朱由檢大聲喘息着,踉蹌進前,一面用左手衣袖掩着臉面,一連又揮砍了兩劍,卻都斬空,落向地面……隨即放聲大哭,拋落手中長劍,轉身奪門而出。

第六章(引子) 殺家(引子) 託孤第一章第六章(引子) 圍城(引子) 託孤(引子) 親征第十二章第六章(引子) 破城第三章(引子) 親征(引子) 死宴第一章(引子) 圍城第十章(引子) 歸天(引子) 親征(引子) 死宴第十一章第九章第九章第一章(引子) 破城第十一章第六章第十章(引子) 託孤(引子) 鎩羽第五章第一章第十一章第四章第三章第六章第十三章第六章(引子) 歸天第十章(引子) 圍城(引子) 哭廷(引子) 託孤第三章(引子) 哭廷(引子) 圍城第三章第四章第一章(引子) 殺家(引子) 斷臂(引子) 託孤第十章第四章第六章(引子) 殺家(引子) 死宴第六章(引子) 斷臂(引子) 死宴第三章第十三章第三章第二章(引子) 哭廷(引子) 託孤第八章第十一章(引子) 斷臂(引子) 死宴(引子) 鎩羽(引子) 哭廷第九章第五章(引子) 鎩羽第十三章第四章(引子) 哭廷(引子) 死宴第九章(引子) 歸天(引子) 鎩羽(引子) 圍城(引子) 圍城(引子) 圍城第八章第一章第十一章第八章第六章第五章第五章(引子) 圍城第九章第十三章第八章
第六章(引子) 殺家(引子) 託孤第一章第六章(引子) 圍城(引子) 託孤(引子) 親征第十二章第六章(引子) 破城第三章(引子) 親征(引子) 死宴第一章(引子) 圍城第十章(引子) 歸天(引子) 親征(引子) 死宴第十一章第九章第九章第一章(引子) 破城第十一章第六章第十章(引子) 託孤(引子) 鎩羽第五章第一章第十一章第四章第三章第六章第十三章第六章(引子) 歸天第十章(引子) 圍城(引子) 哭廷(引子) 託孤第三章(引子) 哭廷(引子) 圍城第三章第四章第一章(引子) 殺家(引子) 斷臂(引子) 託孤第十章第四章第六章(引子) 殺家(引子) 死宴第六章(引子) 斷臂(引子) 死宴第三章第十三章第三章第二章(引子) 哭廷(引子) 託孤第八章第十一章(引子) 斷臂(引子) 死宴(引子) 鎩羽(引子) 哭廷第九章第五章(引子) 鎩羽第十三章第四章(引子) 哭廷(引子) 死宴第九章(引子) 歸天(引子) 鎩羽(引子) 圍城(引子) 圍城(引子) 圍城第八章第一章第十一章第八章第六章第五章第五章(引子) 圍城第九章第十三章第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