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骨氣

麥子將黃的時候,燕趙大地忽然氣候異常起來,接連數日,不是狂風便是暴雨,氣溫一時猛升一時猛跌,熱一陣冷一陣,弄得人們無所適從,不得不怨天恨地!

如此這般地折騰了多日之後,在一個黎明,一陣狂風捲來幾片濃雲,眨眼之間,競“乒哩乓啦”地下起冰雹,雞蛋大的,核桃大的,葡萄大的,冰球混着雨柱,撲天蓋地砸向大地。頓飯工夫,樹葉打光,稼禾打光,連飛鳥也死了許多;還有的地方村莊房舍被砸壞,人畜遭了殃......冰消雨停之後,曠野一派狼籍,男女老少臉上都蒙上了陰影。

有人說:“是天作孽!”

有人說:“是人作孽激怒了天!”

有人說:“哎,快些和平統一吧,不然的話大家都遭劫!”

驚天動地一場災,對於悶在天津私宅的徐世昌,並無絲毫驚動,他覺得自己早已在這樣的天氣中生活了。

有一天,徐世昌正在呂祖像前坐禪練氣的時候,他的堂弟徐徐世章又來了。跟徐徐世章來的,還有一位年輕人。徐徐世章讓年輕人在小客廳稍坐,他獨自走進那座禪房,對打坐的徐世昌輕輕地叫了聲“五哥”,然後說:“早幾天說的那件事,人來了,在小客廳等候呢。”

徐世昌閃了閃眼睛,面對堂弟說:“東西帶來了嗎?”

“帶來了。““你驗過了?““我看見了,不假。”

“是真貨?”

徐徐世章點點頭。

徐世昌又閉上眼,默默地過一陣。大約是經卷尚未誦完,然後才站起身,領着堂弟出來。

原來,幾日前徐徐世章在勸業場看到一個年輕人在出售家珍端硯。徐世章打量一下,覺得是真品,?都市小說問了問價錢,心裡到是一驚:年輕人要的價才三百元。本來徐世章認定是真品,這一要價,倒使他懷疑起來:“正宗端硯,要價三百,豈不太低了!”

他對年輕人說道:“年輕人,只怕此硯是膺品。”

“怎見得?“”年輕人反問。

“這樣的價格太失端硯身份了!”

“這麼說來,先生並非識家。”年輕人不客氣地說:“充其量,先生是個商人。”

“怎見得?”徐世章反問了。“憑你以錢論物,便可見證。你能說說端硯的長處嗎?”

“說了你懂嗎?”

“可以試試。”

年輕人再望望徐徐世章,覺得倒也清雅和善。於是說道:“此硯是我祖傳家珍,祖爺曾做過端州知府,是他從任上帶來,傳給爺爺;爺爺以珍寶藏之;爺爺傳給父親,亦視爲珍寶......”

“爲什麼到了你這輩,就如此輕視了呢?“”

“家遭橫禍,已一無所有。”年輕人說:“家有八十老母,爲了餬口,不得不將這端州石硯人間重之物廉價而沽。實話相告,爲售此硯,我母子已抱頭痛哭幾番了......”

見此情形,徐徐世章動心了:“年輕人,咱們也算同是天涯淪落人了,這硯我買下了。三天後,你到這裡,我帶你去取錢。”

這件事徐世章告訴了堂兄,他知道堂兄愛硯如癖,一定會出錢收下的。徐世昌答應得也很順當。於是,纔有今日年輕人攜硯上門......徐世昌走出禪房,眉頭緊緊鎖了起來,“如今自己無官坐了,一切支用都要出自積蓄,能省一文得省一文,何不趁此再壓壓價。”他對堂弟說道:“可否再對年輕人討個價?“

“這已經是廢品價格了。”徐世章接口道:“五哥看看硯再說。若是真品,三百大洋值呀!”

“那好吧,我看看再說。”

徐世昌來到小客廳,同年輕人寒暄幾句,然後要過硯臺,捧在手中,上上下下,左左右右,邊看邊摸,又放在桌上磨試,覺得是一件真品,石質堅實,細潤,發墨不損,且雕琢精美。徐世昌愛硯、識硯,知道是一件珍品,心裡十分喜歡,不由己的便吟出一句詩:“端州硯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破雲。好硯,好硯!年輕人笑着說:“先生所吟詩句,是唐代大詩人李賀李長吉的《青花紫歌》句吧,他的《昌谷集》中便有多處吟端硯的句子呢。“徐世昌點點頭,但還是說:“學生所持是端硯無疑。但並非端硯中上品。請問,索價可否再落落?”

年輕人於是說道:“學生只是迫不得已,爲了解燃眉之急才賣硯。若是平白無事,若是此硯送到原大總統徐世昌老那裡,學生不出價,只怕亦可售洋千元!”

徐世昌心中一驚:“年輕人也知道我愛硯?如此說來,斷不可露姓氏。否則,便無可還價了。”於是說道:“年輕人,這樣吧,硯我留下了,我給你二百八十塊大洋如何?”

年輕人再望望徐世昌,說:“看你老也是位識家,物得其主,總算美事。學生雖貧困潦倒,尚不至斤斤計較這二三十塊錢。這樣吧,先生要減價二十塊大洋,我再減價三十塊大洋,算送先生一點情。先生就給二百五十塊大洋吧。唯盼先生能夠珍惜此物!”

徐世昌終於以二百五十塊大洋從受困的年輕人手中購得一件珍品。

可是年輕人走的時候的微微一笑,卻讓徐世昌不知道爲什麼有些擔心......

徐世昌很少問家事,即便下野寓居,也不問家事。近日,卻有一事令他十分頭疼,他不得不鋌身而出,並且做出出人意外地決定一日,弟弟徐世光忽然從青島來到天津。哥倆好久不見了,當然親熱之極,家事、親情敘叨之後,世光忽然說:“哥,還有另外一件事,十分重要,得請你作主。“

自從徐世昌要出任袁世凱的國務卿,世光勸而不聽之後,這哥倆便極少面對面談心了。“話不投機半句多!“今天,世光忽然上門,徐世昌有點驚訝。他望着面前的弟弟,沒頭沒腦地說:“青島家中還好嗎?“

徐世光點頭應了一聲:“好。“

哥倆相對沉默片刻,徐世光才說:“哥身子骨好嗎?“徐世昌也點頭應一聲:“好。“

徐世光說:“有件事不知哥還記得吧,我特地爲此事來的。““什麼事?“徐世昌問。

“咱們家曾經與袁項誠聯姻的事。“徐世光說:“我到是想不起這件事了。前天,袁家吳姨太託孫寶琦來青島,說大哥在財務大臣任上時,曾將初生小女指嬰爲婚,答應同項城結爲親家。如今孩子都大了,想商量一個定期成婚的日子。“

徐世昌猛然間便把眉頭皺了起來,沉思片刻,說:“是有這麼回事,是項城的三姨太吳氏所生的十公子,名叫克堅的。至於說成婚的事情麼......“

徐世昌在天津悠閒的時候,中國大地上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北伐軍已經逼近北京,而不甘心失敗的日本人也同時在那裡蠢蠢欲動。

徐世昌的好友曹汝霖突然來到天津。這個比徐世昌小22歲的老資格外交家一進徐宅便恭恭敬敬地喊了聲:“菊人兄!”

徐世昌一看是曹汝霖,驚訝了:“潤田,你從哪裡來?”

曹汝霖淡淡地笑着,說:“沒有事做了,自然是蟄居爲好。所以,也就消聲匿跡了。“

這個從1911年就任清政府外務部副大臣的留日學生,是天生的親日派,在他任袁世凱政府外交次長的時候,受袁命和陸徵祥一起對日談判,最後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巴黎和會之中,因爲要簽定“巴黎和約”遭到全國學生反對,大總統徐世昌被迫6月19日免了他和陸宗輿、章宗祥三人的職。

曹汝霖是“有事“來的,自然不甘心“消聲“。他說:“菊人兄,你對目前形勢有何看法?聽說,最近日本人有干涉的跡象。”

徐世昌脫口說道:“無論世昌形勢如何,中國形勢如何,中國的事情還是得中國人來辦,外國人,尤其是日本人是插手不得的。”

曹汝霖是親日派,這一點徐世昌知道。徐世昌雖然是即興表白,曹汝霖聽之已覺不舒。忙說道:“你我都是北洋老臣,難道看着北洋就這麼完了嗎?我看這事情還得請日本人出面,北洋纔有挽救餘地!”

徐世昌一聽這話心裡明白了:原來這位留日學生是來替日本人作說客的!便:說道“自己家裡的事還是自己家裡人辦得好!”

曹汝霖和徐世昌相處多年,知道此人重利輕義,只要有利可圖,什麼事都會幹。於是說:“菊人兄是做過大總統的人。有極大影響,如能出山,和日本訂立親善條約,日本自然會救咱們北洋。”

徐世昌沒有接話,只輕輕地背過身去。

憑心而論,徐世昌並沒有徹底死了做官的心,他夢寐着東山再起,只是尚未逢到強有力的靠山。現在,曹汝霖給他提供機會了,只要他樂意,他還會有“前呼後擁“的歲月。不過,徐世昌畢竟是受過嚴格的中國傳統教育,他懂得做人的禮義廉恥:

“中國人大混戰,那是爲權爲利,兄弟棋牆,誰興誰衰,只需看執政之後爲民爲國做了些什麼?成功的王侯也好,失敗的流寇也好,還都是中國人,鬧的是家務事。而爲日本人辦事,替侵略者壓迫自己的民族兄弟,那就是民族的千古罪人呀!”

他對曹汝霖說道:“潤田呀,我老了,力已衰、精也疲,丟東忘西,連大小便都常常失禁,怎麼能再去料理一方政事呢?還是請你另選高明吧!”

“菊人兄......”曹汝霖還想以利害關係勸導。可徐世昌早已舉手,阻止他再說下去。“如果沒有別的事,你就請回吧。”

徐世昌在他的私宅裡第一次下了“逐客令!”

曹汝霖沒精打彩地走了。

徐世昌猶覺不放心,還特地對門房交待:“以後聲潤田再來,就說我不在家。不必再回話了!”

這,是一個北洋軍人的骨氣!

兄弟打架不要緊,但絕對不做外國人身邊的一條狗”

第561章 他一個人在扛着這個國家前進!第29章 你當老子好騙嗎?第903章 炮擊益田第700章 軍統在行動(下)第728章 慘勝!第528章 合作第872章 重新武裝德國第124章 葫蘆第31章 剿匪第663章 我是廉政公署的!第940章 奪陣第663章 我是廉政公署的!第385章 要把法律完善起來第578章 內部鬥爭第396章 讓他回國去吧第440章 在北京的戴笠第679章 竊密第710章 釣魚島第371章 漢中易幟!!第196章 報復!第437章 王恆嶽和杜月笙第603章 汽車和造船廠第71章 生員就是一條狗!第383章 “東北王”張作霖第208章 “二十一條”第777章 鐵血總統第688章 反諜第216章 討袁之戰!!第125章 爲什麼!!!第65章 辦機器!第883章 海軍作戰第一號令!第872章 重新武裝德國第349章 中華武術第126章 中華軍,出動!!第154章 兵變第410章 光復第418章 湖南會戰之決戰!第266章 突發情況第173章 武器第402章 貪婪第659章 土匪來了(下)第393章 北方學生第864章 漲!第551章 中美全面合作!!第317章 戰場上的鮮花第565章 克敦斯諾亞爾斯克第632章 “長福輪事件”第422章 開城!!第419章 湖南會戰之大包圍(上)第536章 “元首夫人”第351章 大總統:王恆嶽!第659章 土匪來了(下)第442章 骨氣第437章 王恆嶽和杜月笙第688章 反諜第235章 “督軍”第190章 漲水了!第93章 學堂第553章 辛思克萊公司第473章 大總統和他的家人們第571章 爲了遠東的和平、自由,出兵!第157章 通電,通電!之大結局第453章 紫禁城小皇宮第979章 空戰第432章 大抓捕、大鎮壓!第303章 國民革命軍第69章 鹽井開張第64章 熊克武第648章 這一些滿人那......第414章 湖南會戰之用兵之道第996章 真相第297章 三大總長第447章 統一之前!!第678章 我們的民族!第721章 挑起海戰?幹!!!第352章 投資第667章 東京刺殺第480章 下定決心要復辟!第237章 稅收、教育第702章 金條第555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第916章 兩個人的阻擊!第114章 圍困莫斯科第453章 紫禁城小皇宮第57章 一秒第372章 大總統來的信第454章 限期離開!!第534章 舊金山:8月2日!!第1013章 意大利第901章 “特工”第570章 新兵第375章 十萬雄兵,以爲賀壽!第713章 吳海軍工廠第317章 戰場上的鮮花第952章 新日本,新政府!第961章 德意志師裡的王鼎第1064章 十八顆原子彈!!!第831章 希特勒的奪權第916章 兩個人的阻擊!
第561章 他一個人在扛着這個國家前進!第29章 你當老子好騙嗎?第903章 炮擊益田第700章 軍統在行動(下)第728章 慘勝!第528章 合作第872章 重新武裝德國第124章 葫蘆第31章 剿匪第663章 我是廉政公署的!第940章 奪陣第663章 我是廉政公署的!第385章 要把法律完善起來第578章 內部鬥爭第396章 讓他回國去吧第440章 在北京的戴笠第679章 竊密第710章 釣魚島第371章 漢中易幟!!第196章 報復!第437章 王恆嶽和杜月笙第603章 汽車和造船廠第71章 生員就是一條狗!第383章 “東北王”張作霖第208章 “二十一條”第777章 鐵血總統第688章 反諜第216章 討袁之戰!!第125章 爲什麼!!!第65章 辦機器!第883章 海軍作戰第一號令!第872章 重新武裝德國第349章 中華武術第126章 中華軍,出動!!第154章 兵變第410章 光復第418章 湖南會戰之決戰!第266章 突發情況第173章 武器第402章 貪婪第659章 土匪來了(下)第393章 北方學生第864章 漲!第551章 中美全面合作!!第317章 戰場上的鮮花第565章 克敦斯諾亞爾斯克第632章 “長福輪事件”第422章 開城!!第419章 湖南會戰之大包圍(上)第536章 “元首夫人”第351章 大總統:王恆嶽!第659章 土匪來了(下)第442章 骨氣第437章 王恆嶽和杜月笙第688章 反諜第235章 “督軍”第190章 漲水了!第93章 學堂第553章 辛思克萊公司第473章 大總統和他的家人們第571章 爲了遠東的和平、自由,出兵!第157章 通電,通電!之大結局第453章 紫禁城小皇宮第979章 空戰第432章 大抓捕、大鎮壓!第303章 國民革命軍第69章 鹽井開張第64章 熊克武第648章 這一些滿人那......第414章 湖南會戰之用兵之道第996章 真相第297章 三大總長第447章 統一之前!!第678章 我們的民族!第721章 挑起海戰?幹!!!第352章 投資第667章 東京刺殺第480章 下定決心要復辟!第237章 稅收、教育第702章 金條第555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第916章 兩個人的阻擊!第114章 圍困莫斯科第453章 紫禁城小皇宮第57章 一秒第372章 大總統來的信第454章 限期離開!!第534章 舊金山:8月2日!!第1013章 意大利第901章 “特工”第570章 新兵第375章 十萬雄兵,以爲賀壽!第713章 吳海軍工廠第317章 戰場上的鮮花第952章 新日本,新政府!第961章 德意志師裡的王鼎第1064章 十八顆原子彈!!!第831章 希特勒的奪權第916章 兩個人的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