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獨斷專行

偏殿之中,燕凜拿出了秦國四王子的密信,讓幾位重臣傳閱。

雖說關於圖謀秦國的大事,燕凜從來沒有公開過,但是他一直以來都在暗暗調動兵馬,軍糧,輜重,這些動作,又哪裡真能完全瞞過這些掌握一國政務的核心之人。

這些重臣們早就有了燕將攻秦的心理準備,自是已經暗自思謀利弊已久。此刻燕凜拿出密信來,衆人甫一討論,很快便都首肯認同,以四國之力逼迫一個內亂頻頻的秦國,絕對是樁有勝無敗的好生意。

各部尚書,軍中重將,政事堂的幾個宰輔,交換過意見後,便正式表明態度,衆口一詞,支持這一計劃,並且人人保證在自己的職權範圍內,會盡量爲戰事盡力。

可是奇怪了,那位明裡暗裡,爲準備這一場大戰,付出了許多心血的皇帝,在這一片齊心贊同聲中,面上怎麼連絲毫的欣然之色也沒有?

“如若秦旭飛攜軍離楚返秦,振臂一呼,收民心以抗外敵,又當如何?”

一干臣子都怔了一下,難免將各自了解的關於楚國,關於秦旭飛的一切資料,再次細細回憶分析,又經一番思慮,最後衆人得出的結論,卻依舊和燕凜自己原來的看法差不多。

楚國的情況複雜,秦旭飛和秦王之間的恩怨也很深,他回國的可能不算大,而且就算他回了國,就憑他一支孤軍,也斷然沒有可能同時對抗四國軍力。

這樣的判斷,無論怎樣看,都十拿九穩。然而,燕凜卻還是遲遲不肯決斷。

他不敢爲着對容謙的個人信任而在沒有足夠理由的情況下,放棄這一場準備日久的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卻又無論如何,不願去懷疑容謙的判斷。

那廂裡他矛盾難解,舉棋不定,下面這衆臣子們卻是先按捺不住了。你一言,我一語,紛紛催燕凜儘快下定決心,以免讓別國佔了先機。

燕凜自主政以來,一直廣開言路,折節納諫。

他不務虛名,當初還有些臣子投機取巧,故意以直邀名,有事沒事找找碴,看到他衣服穿得略華麗一些,吃的菜多了兩道,大殿裡的蠟燭多點了幾根,都要跳起腳來訓斥一番,以便顯示他們的鐵骨直膽。那種亂指手畫腳的傢伙,他可不會爲了表達納諫的胸懷而容忍,不是讓他趕去窮鄉僻壤去當小官,就是扔到清水衙門坐冷板凳去了。

不過,在政務上,凡是能指出他的錯誤,批評他糾正他的臣子,均得他重用。於是朝中漸漸風氣開朗,重臣大多坦蕩敢言。如果是正式朝議,君臣禮節所在,臣子們對他還是畢恭畢敬的。但這樣偏殿私議時,若是君臣分歧,大臣們可是會毫不客氣地和他據理力爭,不但是反駁,甚至連搶白他這個皇帝的事,也時有發生。

碰上言辭激烈的時候,燕凜也不是每次都能包容得下。他年少氣盛,按捺不住,發起脾氣的時候也是有的。可是每每回宮冷靜一下,也便就回轉了心意。雖說他身爲皇帝,不好去道歉,但派個內史,去賜禮問候一下,也就是明顯的表態了。

這樣的君臣相處的方式,不用說,很好,很好……平時燕凜很爲這樣的朝中風氣而驕傲,但今天他可是爲此吃盡苦頭了。

“陛下,秦旭飛勇則勇矣,然單拳難敵四手。他離楚本就不易,便能勉強回秦,亦是疲憊之師。內有秦王掣肘,外復……”

“皇上緣何忽然前怕狼後怕虎,優柔寡斷起來?兵戈之事,有七成勝算,已是天賜良機,更何況便是對上秦旭飛,我們的勝算何止七成?”

“微臣願以人頭擔保,立下軍令狀,我大燕鐵軍,絕不會輸與秦旭飛!我大燕何能畏首畏尾,以一匹夫而害大計?”

……

他已經明確表示了不耐煩,不接受,不願理會,可是大家依舊是不依不饒。這些人,個個都是朝中倚爲柱石的要員,人人有權勢,有臉面,而且都已經習慣了對他直言。既然這會兒心裡認定了攻秦是對國家有利,那就完全不看他的臉色,一心一意只管要把他這個糊塗皇帝給喚醒。

到最後,大家不免一迭聲地痛心疾首,連聲追問,爲什麼皇上您就這麼認定秦旭飛一定會回軍秦國?爲什麼皇上您就認定了我們燕國就一定鬥不過秦旭飛?

燕凜啞口無言,只能沉默。

他是君主,然而,面對自己這些忠誠臣子們一片殷殷爲國之心,卻無論如何,不能作答。

燕凜當然也一樣不願承認自己苦心籌謀的戰事,沒有開始,就必須結束。從感情上,他比任何人都更想發動這一場戰爭。他召集大家來商議,心下本是希望,集衆人之力,想通關鍵,弄明白,爲什麼容謙可以那麼肯定,秦旭飛會回國,而燕國不能贏他。然而,所有人都想不明白,國家英傑,朝中重臣集聚,卻都不認爲,這一戰燕國有可能會輸。

然而,他不能說出真相。

自然,只要他說那話是容謙告訴他的,那麼,以容謙的身份地位和影響,大家誰都不會再責備他的動搖,可是這種打算,燕凜想都沒有想過。

若是他說了出來,這些被他寵出了強硬的骨氣和膽氣的臣子們,肯定會一溜煙跑去逼問容謙。這種國家大事上,就算是他們再尊重再敬畏容謙,也肯定會毫無顧忌地將矛頭指向他。

可對燕凜來說,保護容謙,根本就不再是還需要大腦去想的事情,而是自然而然,就會做出的選擇。所以無論他心裡有多怨容謙,無論自己面對的責難有多重,要他把容謙說出來,那是絕不可能。

雖然對於容謙不肯對他和盤托出,處處保留的行爲,他心中十分難過,每每想起,就忍不住要怪容謙,但他也同樣明白,容謙不說,一定有他的難言之隱。

他對自己說,既然身爲皇帝,取捨決斷,本就是自己的責任所在。無論決定是對是錯,自己被臣子們追究指責,都是應該的。若是把滿朝的壓力,無端端地推託給一個早就袖手退出政壇交出權力的人,他還算什麼皇帝。

他這裡沉默不語,臣子們不滿更甚,而且開始狐疑。整件事明明是你一直在暗中推動,偷偷期待的,爲什麼忽然間遲疑不決了?

就連史靖園,都很難站在燕凜這一邊。昨天燕凜曾提過要去請教容謙,後來他也確實去過國公府,這些史靖園都知道。可是以他對容謙的瞭解,這種兵戈大事,若是他提出的反對,必然會給出足以服衆的理由啊,豈會如此含糊不清?

“這個……爲臣子者直言進諫是本分,但是決斷之權,還在皇上。皇上既有決斷,爲臣子者,應當尊重……”

封長清倒是隱約猜到可能是容謙的意思。畢竟在此之前,他就聽安無忌說過,容謙一直很注意秦國,楚國,方輕塵,秦旭飛相關的情報。容謙的心思他也是不明白,可對容謙的判斷,他向來幾乎是無條件信任的。

看燕凜被羣臣逼得甚窘,他忍不住開口解圍,可話音還未落地,幾個大將軍便一起轉頭對他怒目而視,別說是怒意,連殺氣都蓬勃了。

“封大人,當年您在軍中,是何等的勇武無懼!怎麼進了京城才幾年,膽子就變小了?一個遠在楚國的黃口小兒,就讓你怕成這樣了?”

那幾位政事堂的參議臉色也都極不好看,對着他當頭痛斥:“封大人,爲人臣者,當爲國敢言,豈有媚君奉上,屈心背法之理。大義所在,當仁不讓,必要力爭到底纔是,封大人此言,好不令人齒寒!”

大家對着燕凜再不滿,表面上的客氣還是要維持的,封長清這麼一開口,可是引火燒身,當即被罵得焦頭爛額。不過封長清本來就是挺身替燕凜分擔壓力的,所以倒也並不發怒,只是一味厚着臉皮任由衆人訓着出氣,讓燕凜可以多喘口氣罷了。

可惜,就是這樣大家還是沒忘了繼續對燕凜施壓,這一次密議,從早開到晚,好幾回燕凜想散會脫身,都被這幹文武重臣們毫不客氣地給拖住了。

直到月上中天,燕凜終於一拍桌子站起來:“各部軍隊入駐邊關,隨時準備進攻秦國,但無令不可妄動。”

這已是他能想到的唯一折衷之法了,全軍調到邊關,引而不發,給秦人最大的威脅,卻又並不輕易出動,將來有了可乘之機,由邊城攻秦,不過半日行軍即可,不會耽誤大事,也算是進可攻,退可守了。

兵部戶部的主事之人當即高聲抗議。

把十幾萬壯漢長時間聚在一處,又不能打仗,這太容易出亂子了!兵部尚書感到自己的頭髮很快就會愁白。

每天供應這幫人的吃喝拉撒,這得花多少錢啊?戶部的老大肉痛得心頭滴血。

幾位大將軍也是煩燥不已,眼看着軍功就在前頭,偏要按捺着不許動手,眼睜睜瞧着別國人拔頭籌,這……這……

不過燕凜這次是鐵了心要獨斷專行,惡狠狠地一拍御案:“朕意已決,諸卿不必多言。”

不等這幹麻煩大臣繼續糾纏,他就大步出殿,然後在封長清的暗示下,十幾個衛士把殿門一堵,要回府的請便,要跟着皇帝繼續談話的,嗯……恐怕就困難一點了。

密會不歡而散。

親政以來,除當年凌遲容謙的那一次,這是燕凜第一次在國家大事上,完全不顧重臣們的意見,且自己也拿不出任何具說服力的理由,就獨斷專行。

第一百一十四章 當年舊事(下)第一章 瑞王第三百六十六章 行路何方第一百二十五章 耀武揚威第三百七十九章 謙謙君子第七十七章 天真願望第三百九十六章 羨則羨耳第二百七十三章 丈二和尚第六十二章 分別第四章 入監第九十三章 逆轉第七十四章 災難第一百零三章 多心之人第九十六章 盡力而爲第二十四章 如此人生第二百三十二章 長夜無眠(下)第五十九章 陰溝翻船第三十二章 互扶互助第四十九章 小容救命第二百七十章 痛是不痛第三十二章 噬臂之盟第二百二十三章 何堪永決第九十一章 如此人生第一百七十章 討價還價第十三章 碧玉寒冰第九十二章 狙擊第八十九章 妻兒第十四章 清心懾魂音第二十五章 驚變第三百零一章 龍之逆鱗第四百零二章 由愛故生第十九章 影衛第十一章 真相暴露第四百一十三章 人已無心第二十二章 英雄所見第三百一十三章 正主出場第二百六十二章 只該由我第三十一章 決定第一百九十三章 誰堪共語第七十五章 是對是錯第一百零九章 三人世界第十章 君臣之間第三十七章 脣槍舌劍第二百一十六章 風露中宵第一百二十章 蠢蠢欲動第五十七章 畫影圖形第九十一章 輸家贏家第三百一十章 不歸我管第三十三章 獨臂朗君第十三章 碧玉寒冰第五十五章 往事第六十三章 破障第十二章 拜謝第一百三十一章 玉碎無情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唯一第三百五十八章 再不回頭第二百一十七章 神醫駕到第六十二章 斬魄離魂第八十七章 哪般心腸。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笑之人第三百二十九章 業餘愛好第二百九十四章 今非昔比第三百一十章 不歸我管第七十一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三十八章 楚人方氏第三百七十二章 星月沉眠第八十五章 醒來第三百三十章 沒事找事第三百四十九章 漠不關心第四百零七章 引蛇出洞第二十三章 建功第三百五十八章 再不回頭第一百九十三章 誰堪共語第三百六十七章 寧樂同心第一百一十八章 誰是內奸(上)第七十四章 災難第一百一十七章 何人可信(上)第三百六十章 苦口婆心第三百七十一章 重歸小樓第十一章 真相暴露第三百三十九章 理所當然第二百七十八章 坦然相對第一百四十六章 輾轉洪爐第三十章 真相第五十四章 相守第一百五十七章 今昔何夕第八十五章 天子之怒第六十二章 分別第三章 虎皮大旗第一百零七章 故人歸來第六十七章 受刑第二百六十八章 驚天一語第二百六十五章 江山已定第一百零四章 替罪之羊第一百五十三章 池魚之災第三百七十八章 去留之間第二十一章 換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何者至重(上)第九十九章 陰謀來由第三十六章 異想天開
第一百一十四章 當年舊事(下)第一章 瑞王第三百六十六章 行路何方第一百二十五章 耀武揚威第三百七十九章 謙謙君子第七十七章 天真願望第三百九十六章 羨則羨耳第二百七十三章 丈二和尚第六十二章 分別第四章 入監第九十三章 逆轉第七十四章 災難第一百零三章 多心之人第九十六章 盡力而爲第二十四章 如此人生第二百三十二章 長夜無眠(下)第五十九章 陰溝翻船第三十二章 互扶互助第四十九章 小容救命第二百七十章 痛是不痛第三十二章 噬臂之盟第二百二十三章 何堪永決第九十一章 如此人生第一百七十章 討價還價第十三章 碧玉寒冰第九十二章 狙擊第八十九章 妻兒第十四章 清心懾魂音第二十五章 驚變第三百零一章 龍之逆鱗第四百零二章 由愛故生第十九章 影衛第十一章 真相暴露第四百一十三章 人已無心第二十二章 英雄所見第三百一十三章 正主出場第二百六十二章 只該由我第三十一章 決定第一百九十三章 誰堪共語第七十五章 是對是錯第一百零九章 三人世界第十章 君臣之間第三十七章 脣槍舌劍第二百一十六章 風露中宵第一百二十章 蠢蠢欲動第五十七章 畫影圖形第九十一章 輸家贏家第三百一十章 不歸我管第三十三章 獨臂朗君第十三章 碧玉寒冰第五十五章 往事第六十三章 破障第十二章 拜謝第一百三十一章 玉碎無情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唯一第三百五十八章 再不回頭第二百一十七章 神醫駕到第六十二章 斬魄離魂第八十七章 哪般心腸。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笑之人第三百二十九章 業餘愛好第二百九十四章 今非昔比第三百一十章 不歸我管第七十一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三十八章 楚人方氏第三百七十二章 星月沉眠第八十五章 醒來第三百三十章 沒事找事第三百四十九章 漠不關心第四百零七章 引蛇出洞第二十三章 建功第三百五十八章 再不回頭第一百九十三章 誰堪共語第三百六十七章 寧樂同心第一百一十八章 誰是內奸(上)第七十四章 災難第一百一十七章 何人可信(上)第三百六十章 苦口婆心第三百七十一章 重歸小樓第十一章 真相暴露第三百三十九章 理所當然第二百七十八章 坦然相對第一百四十六章 輾轉洪爐第三十章 真相第五十四章 相守第一百五十七章 今昔何夕第八十五章 天子之怒第六十二章 分別第三章 虎皮大旗第一百零七章 故人歸來第六十七章 受刑第二百六十八章 驚天一語第二百六十五章 江山已定第一百零四章 替罪之羊第一百五十三章 池魚之災第三百七十八章 去留之間第二十一章 換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何者至重(上)第九十九章 陰謀來由第三十六章 異想天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