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縣試

至那日從薛府回來之後,在接下來的日子,賈琮就在自家祖宅閉門不出,每日讀書不倦。

如此時光飛逝,很快就到了二月十八那日,江寧縣縣試正式開考。

這一日賈琮卯時初就起牀,在思思的服侍下沐浴更衣,然後神清氣爽的坐上馬車,往江寧學署趕去。

只見周家父子提着個長耳竹籃跟車旁,竹籃裡有筆、墨、紙、硯、一瓷瓶水,還有薛姨媽叫人昨日送來的幾樣充飢的精美點心,而林進林勝二人則坐在車轅上充當車伕。

大晉朝縣試只考一天,考題是分別做作兩篇八股文章,而考題事先密封誰也不得而知。

縣試那天,下場考試的儒童門卯時入場後,考棚大門就封閉不許進出,要到午後未時末纔會開一次門,讓考完的儒童出場,這叫放頭牌,然後又要把門關上,薄暮時放二牌,天黑時就要強行收卷趕人出場。

賈琮到了學署後面的考棚龍門外,只見四周已是人山人海,其中有總角小童,也有白髮老者,如今都爲求取功名而齊聚一堂。

而龍門外有一個八尺高臺,此時高臺上正坐着江寧縣令司馬成,臺下胥吏分立,時間到了之後胥吏就開始捧着名冊點名,叫到一個儒童的名字,再念具保廩生的名字,然後由那廩生認看要下場的是不是自己具保的本人,相認無誤,廩生就應一聲:“某某人保。”這樣下場縣試的資格算是確認了。

賈琮不知道司馬成安排給自己具保的廩生是誰,然而他才站了纔不久就被高臺上的司馬成發現,然後司馬成就吩咐了身旁的差人幾句,那差人就徑直來到賈琮的身旁,躬身說道:“賈公子,縣尊特意安排讓賈公子先行入場,請跟我來。”

賈琮只得接過周鐵手中的竹籃,跟在差人身後很快就來到一名書吏跟前,只見差人對着書吏耳語幾句之後,就只見書吏直接翻到了有賈琮的名字那一頁,然後開始唱名驗保,而自然也有一名賈琮不認識的廩生給賈琮應了保。

具保之後,差人又帶着賈琮來到衙役的搜檢之處,這次不用帶路的差人說話,負責搜檢的是衙役就心領神會,裝模作樣的檢查了賈琮幾下,然後就直接放賈琮進了龍門。

賈琮偷偷塞了幾錠銀子之後,就有一名衙役上前來大聲關照了一句:“公子趕緊進去,縣試沒那麼嚴格,只要對上堂號就行,座位隨便坐,找那光照明亮、不風吹曰曬的座位,也能夠做出更好的文章來。”

賈琮點頭示意了一下,然後昂首闊步進入了龍門之內。

而外面其他那些被衙役解散了髮型,脫下了長袍,捏碎了點心的應試者們,只能看着賈琮的背影心中咒罵不已。

賈琮進了考棚,才知道縣試並不是想象中的每人一間小格,而就是一座大棚裡排列着幾十張長條桌,每張長條桌可坐六名考生,這一個考棚就能坐一百多人,以金陵每年縣試的人數只怕這樣的考棚不下十座。

或許單間的待遇要待考秀才纔會有吧,賈琮暗自想到,當下按照就是差人的指點,找了一個自認爲比較不錯的座位坐下。

由於早上起的太早,賈琮又沒有太早用食的習慣,此刻到了辰時三刻,坐下之後就覺得有點餓了,趁着別的考生還在陸續進場,賈琮就從竹籃裡取出點心慢慢的吃了起來。

待賈吃飽了又喝了兩口水,然後又取出硯臺滴了幾滴水開始磨墨,這時這座考棚考生才慢慢陸續到來,原本空闊的考棚越來越擁擠,賈琮所在的那條長桌也慢慢就坐滿了人。

人數一多,果然之見這些後來的儒童,進來之後就忙着搶座位、吃東西、磨墨······不時有人碰撞或是低聲爭執,鬧哄哄的亂成一片。

賈琮剛來金陵不久,所以不認識什麼人,獨自安安靜靜坐在一邊,最後開始閉目養神起來。

直到天放亮後,考棚外響起了‘叮·叮·叮·叮·叮·叮~’六聲鐘響,然後龍門關閉,工作人員開始出示這次縣試第一題四書題。

只見第一題四書文的考題被書吏們抄寫到紙上,再將考題糊在木牌上,每個考棚都兩位差人交替循環巡迴展示。

賈琮坐在第三排的中間,很容易就能看清第一題四書文的題目是“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這句話語出《孟子·公孫丑章句上》。

按照字面意思,是施行仁政來治理天下,沒有誰能夠抵禦。論的是“仁政治國”,算是中規中矩的考題,並不是刁鑽的截搭題,所以這次算得上是“良心題”。

題目公佈後,所有考生都在各自思考,有的乾脆搖頭晃腦,又有的像是在那兒默背書本一般。

世上無巧不成書,賈琮淡定的把墨又細研了一遍,內心卻在狂喜,因爲這道題他在李守中府裡就做過,之後李守中還親自修改了一些小瑕疵。

以賈琮如今的記憶力,前世數十萬字的小說都能記得八九不離十,更何況如今才幾百字的八股文章!

只見賈琮提筆沾墨,開始在草稿紙上寫他科舉考試的第一篇八股文。

由於題目賈琮只用照抄腦中李守中修改過的精品,所以賈琮當即按照記憶把文章默寫在草稿紙上,寥寥不到四百字,賈琮前後用了不過一刻鐘的時間就回答完畢。

最後又檢查了一遍之後,排除了所有疏忽大意可能導致的失誤,賈琮這才把文章仔細的謄寫在正式的答卷之上。

待賈琮在考卷上落下最後一筆,悄悄四面打探了一眼,只見別的考生多半還在冥思苦想,或是在草稿紙上打着草稿,這時賈琮才知道,自己只怕是最早完成第一題的了。

只不過做完第一題四書題,賈琮卻還不能離開座位,就算要去茅房也必須請示有差人跟着,賈琮呆坐着無聊,把考卷反轉之後自己也就又趴在桌上小寐了起來。

第13章 茗月軒火了第186章 暖心第182章 抱恙第182章 抱恙第110章 偏愛第123章 身份的選擇第167章 翰林第96章 激將第9章 茗月軒第78章 影響力第136章 元妃召見第100章 北靜郡王第86章 錯亂第26章 愛才第138章 行船第6章 考校第11章 臘八第10章 開門紅第114章 共枕第37章 來客第12章 襲人第75章 黃金茶第51章 豐年好大雪第71章 垂憐第27章 拜師第169章 端茶第132章 不許死第118章 坐等第43章 揚州第104章 秦府之殤第161章 情定第165章 殿試第170章 威壓第37章 來客第131章 師姐第82章 安置第111章 花招繡帶第160章 誓言第6章 考校第7章 討賞第99章 尤三姐第147章 伊始第195章 進山第14章 成書第115章 意亂第56章 官司第15章 各取所需第94章 打人第143章 二度梅第169章 端茶第124章 試營業第184章 算盤第8章 小紅第66章 遺言第51章 豐年好大雪第148章 小節第155章 私語第20章 年第190章 拯救第151章 齊聚第119章 區別第57章 香菱第58章 府試第134章 潑醋第185章 波折第67章 安排第173章 天意第50章 粗使丫頭第201章 相聚第98章 喪禮第64章 勸慰第95章 探望第115章 意亂第149章 莞爾第81章 聽雨軒第119章 區別第86章 錯亂第4章 小亭第173章 天意第84章 謝師第75章 黃金茶第44章 假語村言第90章 語無倫次第187章 疏通第43章 揚州第105章 遺物第152章 雪趣第170章 威壓第52章 縣試第114章 共枕第43章 揚州第187章 疏通第45章 風月第2章 心機第19章 酒第140章 對賭第127章 菊花詩第87章 密謀第96章 激將
第13章 茗月軒火了第186章 暖心第182章 抱恙第182章 抱恙第110章 偏愛第123章 身份的選擇第167章 翰林第96章 激將第9章 茗月軒第78章 影響力第136章 元妃召見第100章 北靜郡王第86章 錯亂第26章 愛才第138章 行船第6章 考校第11章 臘八第10章 開門紅第114章 共枕第37章 來客第12章 襲人第75章 黃金茶第51章 豐年好大雪第71章 垂憐第27章 拜師第169章 端茶第132章 不許死第118章 坐等第43章 揚州第104章 秦府之殤第161章 情定第165章 殿試第170章 威壓第37章 來客第131章 師姐第82章 安置第111章 花招繡帶第160章 誓言第6章 考校第7章 討賞第99章 尤三姐第147章 伊始第195章 進山第14章 成書第115章 意亂第56章 官司第15章 各取所需第94章 打人第143章 二度梅第169章 端茶第124章 試營業第184章 算盤第8章 小紅第66章 遺言第51章 豐年好大雪第148章 小節第155章 私語第20章 年第190章 拯救第151章 齊聚第119章 區別第57章 香菱第58章 府試第134章 潑醋第185章 波折第67章 安排第173章 天意第50章 粗使丫頭第201章 相聚第98章 喪禮第64章 勸慰第95章 探望第115章 意亂第149章 莞爾第81章 聽雨軒第119章 區別第86章 錯亂第4章 小亭第173章 天意第84章 謝師第75章 黃金茶第44章 假語村言第90章 語無倫次第187章 疏通第43章 揚州第105章 遺物第152章 雪趣第170章 威壓第52章 縣試第114章 共枕第43章 揚州第187章 疏通第45章 風月第2章 心機第19章 酒第140章 對賭第127章 菊花詩第87章 密謀第96章 激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