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6章 紈絝的蛻變

出兵在外的時候,李中易一向嚴格自律,除了住的條件比較寬鬆之外,吃食和普通士兵一模一樣。

和將士們同甘共苦,以心換心,才能贏得袍澤們的真心擁戴。

大明朝的開國之君朱重八,在太子朱標死後,待武將勳貴們頗爲苛刻,被稱爲殘暴之主。

但是,從始至終,朱重八對百姓一直十分寬容,真正做到了輕徭薄賦。

這也是朱重八肆無忌憚的誅殺功臣,大明江山卻始終穩如泰山的根本性因素之一。

李中易和普通士兵吃的一樣,這就讓後勤司的軍官們,誰都不敢胡亂剋扣士兵的口糧。

上有好政策,下必有伸手撈錢的妙招,這是由人性決定的,而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

李中易考察普通士兵的伙食,經驗可謂是異常之豐富,他經常在開飯的時候,完全不打招呼的到處閒逛,走到哪裡吃哪裡。

別看李中易平時對老部下們頗講感情,一旦查出吃食不對勁,後勤司裡必定有人要掉腦袋,並且還要罪及家人。

代價過大,以至於後勤司的人,在伙食的供應上,誰都不敢馬虎大意。

說白了,天朝的事情,最怕的就是認真二字。下邊人辦事認真,又和領導是否真的重視,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

李中易常常掛在嘴巴邊上的一句話,皇帝不差餓兵,將士們連吃都吃不好,甚至吃不飽,還有力氣打勝仗麼?

不過,全軍之中,炮軍的伙食標準,一直是最高的。其次,便是總參議司。

沒辦法,總參議司的這幫傢伙,是李中易的心頭肉,掌中寶,不讓他們吃飽吃好,稍微有個閃失,全軍都很危險。

在芍藥的伺候下,李中易泡過腳後,便斜歪在榻上,就着燭火,仔細的閱讀各地發來的軍報。

芍藥自己縮在被內,一動也不敢動,惟恐惹惱了李中易。

實際上,李中易從來沒對芍藥動過一根小手指,她卻因爲心裡有鬼,偏偏怕男人怕得要死。

這一次出兵,除了竹娘死活要跟着之外,李中易點名叫了芍藥隨軍伺候着。

說起來也很奇怪,無論李中易撥灑了多少種子,芍藥的肚子裡就像是乾涸的瘠田一般,始終無法開花結果。

正好,杜沁娘懷上了身孕,爲了掩人耳目,李中易索性把芍藥帶在身邊。到時候,不管杜沁娘生的是男兒還是女孩,都以芍藥所生的名義,歸她撫養。

芍藥無子女,養育杜沁孃的孩子,正好排解難耐的寂寞,可謂是一舉兩得!

如果,李中易很少碰她,芍藥儘管嘴上不敢說,心裡肯定是有怨的。

然而,李中易每個月至少召寢五次之多,芍藥的肚子依然空空如也,這就怪不得男人不樂意下種了。

從希望走向失望的次數多了之後,芍藥對於懷上身孕的心思,也跟着淡了許多,也許是絕望了。

和李中易別的女人都不同,芍藥一直揹負着叛主的原罪,她若是一直沒有子女,在老李家後宅裡的日子,恐怕比現在更加難過十倍以上。

這年月,後宅的女子,若無子女伴身,且不說旁人的白眼,她自己都會心虛,腰桿始終無法挺起來。

養別人的孩子,儘管有些彆扭,芍藥也是獲益者,算得上是一舉兩得的美事。

準備讓芍藥收養杜沁娘肚裡孩兒的事情,李中易暫時沒和杜沁娘說,這只是他個人的想法而已。

總而言之,李中易不樂意他的骨血,卻只能散落於宅外放養,那對他來說,將是天大的遺憾。

一連五日行軍,整個北征大軍日行百里以上,速度可謂是快得驚人。

然而,天公卻不作美,突降大暴雨,整個官道泥濘不堪,將士們牽着戰馬倒可以緩慢通行,青銅6磅炮卻給堵在了路上的道旁。

這個時候,張復基提出的修車轍道的構想,恰好可以拿來實踐。李中易果斷的下達了動員令,命令官道沿途各縣各亭各村的鄉軍,按照分段包乾的原則,儘快修出車轍道,以便炮營及時通過。

所謂上陣父子兵,打虎親兄弟,這話的確是頗有些道理的。

換作是以前,李中易的軍令要先下達到州城,再從州城下給縣裡,在轉到亭,最終送達村裡。

這個效率就低得驚人了,整個公文的流程完整的走一遍,至少需要半個月的時間。

如今,各州縣的巡檢使都是李家軍的自己人,各亭各村的鄉軍,也都是自家的轉職袍澤。

軍令如山倒!在李中易的嚴令之下,沿途各地的亭長和村正,很快就組織動員了各自的隊伍,十萬火急的趕到了官道上,緊鑼密鼓的展開了施工。

封建軍隊,爲什麼幹不過近代軍隊,其中最重要的區別,除了組織性和紀律性差距較大之外,更重要的其實是快速的國防動員能力。

滿清朝廷坐擁七八十萬軍隊,卻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被英國人打得滿地找牙。其中的核心,便是英軍擁有超機動性的艦隊,想打哪兒就可以打哪兒,而滿清的國防動員能力是以半年爲單位進行計算的。

英軍已經打贏了第一次鴉片戰爭,滿清的內陸軍隊還沒徹底動員集結完畢,這個仗還怎麼打得下去呢?

早在平盧的時候,李中易就着重強調了國防動員能力,各地的鄉軍也都在短時間內編練完成。

動員兵力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李中易十分重視水師的建設。不管怎麼說,水路運輸軍隊,這是既經濟實惠,又是成本最低,速度最快的一種運載方式。

在總參議司的謀劃下,各地的鄉軍都儘可能的依靠水路集結到指定地點。實在是沒水的地方,也都根據需要,配備了足夠數量的馬車。

馬車,用來裝載口糧兵器等輜重物資,從陸路集結的鄉軍士兵們,則需要靠兩條腳趕到指定地點集合。

在李家軍中,練兵綱要裡面明確規定了,正規朝廷禁軍每日必須完成一次二十里全武裝性質的越野行軍,並一直長抓不懈怠。

說白了,大軍集合不起來,不能及時的拉出去作戰,養那麼多兵馬做甚?

如今,時逢大暴雨,李中易把軍法司的人都撒了出去,讓他們監督各地鄉軍修築車轍道的進度。

李中易進開封也已經超過一年的時間了,各地的鄉軍至少訓練了半年之久,在這個大暴雨的節骨眼上,是騾子是馬,也該拉出去溜一溜,露一露臉了。

小山坡上,李中易手裡舉着單筒望遠鏡,鏡框內到處都是瓢潑大雨,原本就很難走的官道上,更加的泥濘不堪行軍。

“唉,鬼天氣不幫忙啊。”李中易放下手裡的單筒望遠鏡,有意無意間瞥了眼一直手撫佩刀立於右側的李安國。

此次編練鄉軍的大校閱之中,李安國所率領的隊伍力拔頭籌,以無可爭辯的實力,贏得全軍第一名的好成績。

李中易心裡一高興,索性把李安國調入了親牙營,充任侍從帶刀親牙。

侍從帶刀親牙,這可是距離李中易最近的一羣人,他們的人數極少,卻個個有資格背弓帶刀,以便就近保護李中易。

親牙營指揮使楚雄,他是侍從帶刀親牙的頭領,李安國恰好是他的直接下屬。

如今,李中易只要是出門在外,楚雄和李正青必定會隨行於左右。

“正青,你說說看,有什麼好辦法,讓炮營不受大暴雨的溼滑干擾?”李中易一如既往的提出了問題,等着李安國給出滿意的答案。

自古以來,都是用人先用親,等基業騰飛之後,纔可能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李中易培養部下的方式,主要有三種,一種是講武堂出身的基層軍官,一種是從基層抽調進總參議司的中下級軍官,最重要的一種,則是曾經充任侍從官的心腹軍官。

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隨着基業版圖越來越大,對於都頭以下等級的軍官,李中易哪怕想充分了解,也必定會力不從心。

有鑑於此,李中易往往在發現了好苗子之後,將其調入親牙營內,以便就近觀察和栽培。

俗話說的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李中易一向有記筆記的好習慣。

李中易的筆記本,也就是楚雄眼裡的小黑本,是整個李家軍上上下下的將士們,他們心目中最神秘的存在。

至今,李中易的小黑本,除了楊小乙和楚雄無意中可以瞥個一眼半眼的之外,連成天睡在他枕側的李七娘,都沒有看過。

楊小乙是悶葫蘆,楚雄雖然話多一些,卻是個聰明人,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他心裡完全有數。

李安國猛的楞住了,他做夢也沒有料到,李中易竟然會問他這個問題。

“回主上,臣下以爲,炮車的車轍道必須要墊上堅硬的石頭,否則,車輪依然十分容易陷入泥濘之中。”李安國摸着腦袋仔細的琢磨了一番,這才緩緩的提出了他的看法。

一旁的楚雄,略微一想,隨即意識到,李安國這個紈絝子弟,還真有幾分靈性,他的建議恰好是對車轍道最佳的補充意見。

李中易心裡很滿意,臉上卻絲毫不顯,他只是淡淡的說:“腦筋不經常性的動一動,遲早會生鏽的。”

第191章 神器(求月票)第189章 本帥很忙(求雙倍月票)第387章 回報和危機第660章 有內奸第311章 窮追第1387章 求賢第1281章 北擊幽州第263章 何爲忠臣第950章 軍令如山倒第1289章 血戰第1070章 拖後腿第1484章 洋州城下在淵 第456章 合法搶劫第1307章 搶佔先機第十六章 驚心(求推薦票)第150章 國舅爺第1089章 大魚來投第447章 恩相?第50章 小成第283章 袍澤第1233章 活該倒黴第十四章 毒手(新的一週,求推薦票)第1169章 中選第519章 局變第747章 換俘第97章 謀反第1294章 保密行動第115章 罪證第111章 下館子(3更送上,求月票)第1247章 收穫頗大第201章 坑殺第140章 嫌隙第1403章 訓小舅子第1054章 韓通?趙匡胤?第771章 反攻第486章 攀扯第822章 柴玉娘來了第495章 多事之秋第802章 局中局第1136章 變起第941章 十惡不赦第653章 趣事第1337章 主考官第915章 抄堡第630章 取幽州第652章 8341第483章 橫禍第1514章 硬釘子第84章 不弔你第500章 久別第1085章 總攻第904章 兔急咬人第1353章 袁天罡第305章 決戰第156章 趙雪娘第995章 缺心眼第1360章 伐南唐第462章 死戰到底第228章 安西大都護第624章 天大難題第822章 柴玉娘來了第891章 何爲三窟?第913章 火炮亮相第559章 政爭波瀾第628章 擴軍第553章 誰爲帥?第509章 謀李第1114章 紈絝的蛻變第864章 天下大勢第664章 抄家進行時第1131章 器量第1217章 微行第478章 收穫第1033章 亂了套第1334章 與民爭利第427章 合作第443章 江山第596章 伏擊第1290章 成長的代價第39章 雙狐會第839章 風動第1062章 顯威第140章 嫌隙第410章 密謀第1138章 見血第1200章 何爲殺氣?第320章 回門第904章 兔急咬人第1040章 孔家的女人第881章 逆鱗第586章 盟軍第1505章 大魔頭第71章 渾身是膽(新的一週求推薦票)第64章 奪命棱堡(哭求三江票)第十一章 破局第426章 重賞第1114章 紈絝的蛻變第1349章 及第第739章 門戶第1135章 格局
第191章 神器(求月票)第189章 本帥很忙(求雙倍月票)第387章 回報和危機第660章 有內奸第311章 窮追第1387章 求賢第1281章 北擊幽州第263章 何爲忠臣第950章 軍令如山倒第1289章 血戰第1070章 拖後腿第1484章 洋州城下在淵 第456章 合法搶劫第1307章 搶佔先機第十六章 驚心(求推薦票)第150章 國舅爺第1089章 大魚來投第447章 恩相?第50章 小成第283章 袍澤第1233章 活該倒黴第十四章 毒手(新的一週,求推薦票)第1169章 中選第519章 局變第747章 換俘第97章 謀反第1294章 保密行動第115章 罪證第111章 下館子(3更送上,求月票)第1247章 收穫頗大第201章 坑殺第140章 嫌隙第1403章 訓小舅子第1054章 韓通?趙匡胤?第771章 反攻第486章 攀扯第822章 柴玉娘來了第495章 多事之秋第802章 局中局第1136章 變起第941章 十惡不赦第653章 趣事第1337章 主考官第915章 抄堡第630章 取幽州第652章 8341第483章 橫禍第1514章 硬釘子第84章 不弔你第500章 久別第1085章 總攻第904章 兔急咬人第1353章 袁天罡第305章 決戰第156章 趙雪娘第995章 缺心眼第1360章 伐南唐第462章 死戰到底第228章 安西大都護第624章 天大難題第822章 柴玉娘來了第891章 何爲三窟?第913章 火炮亮相第559章 政爭波瀾第628章 擴軍第553章 誰爲帥?第509章 謀李第1114章 紈絝的蛻變第864章 天下大勢第664章 抄家進行時第1131章 器量第1217章 微行第478章 收穫第1033章 亂了套第1334章 與民爭利第427章 合作第443章 江山第596章 伏擊第1290章 成長的代價第39章 雙狐會第839章 風動第1062章 顯威第140章 嫌隙第410章 密謀第1138章 見血第1200章 何爲殺氣?第320章 回門第904章 兔急咬人第1040章 孔家的女人第881章 逆鱗第586章 盟軍第1505章 大魔頭第71章 渾身是膽(新的一週求推薦票)第64章 奪命棱堡(哭求三江票)第十一章 破局第426章 重賞第1114章 紈絝的蛻變第1349章 及第第739章 門戶第1135章 格局